- ISBN:9787573200624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928
- 出版时间:2022-02-01
- 条形码:9787573200624 ; 978-7-5732-0062-4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普通读者黄浦江是上海的母亲河,见证了上海沧桑巨变,有着悠久的历史。宋末上海港兴起,商船云集;元代设立市舶司,上海镇升格为上海县;明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开浚黄浦江,修筑上海城墙;清康熙年间开放海禁后,在上海设立江海关,成为国内四大口岸之一。至清乾隆年间,上海已成为全国贸易大港和漕粮运输中心,被誉为“江海之通津,东南之都会”。1843年上海开埠后,迅速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上具有一定影响的港口城市。 作为港口城市的上海,地处中国大陆海岸线中部、长江三角洲前端,面向太平洋,是中国水陆交通枢纽港和长江流域的门户,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黄浦江孕育了上海,对于上海城市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无以替代的作用;黄浦江也是近代中国工业文明的发祥地,一个半世纪前,中国*早一批发电厂、自来水厂、煤气厂、造船厂、纺织厂、电机厂和制皂厂等相继在黄浦江畔诞生,开创了中国民族工业之先河。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上海获得新生,古老的黄浦江也焕发了青春,给城市与港口发展注入生机与活力。在较长一个历史时期,上海曾是中国主要的工业基地之一,并且在港口、航道、航运、海事、引航和救助等方面建章立制、探索实践,为全国水运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上海积极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实施浦东开发开放,打造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创立中国首*自贸区,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全面提升黄浦江航运、生态、景观、游览等综合功能,开创了浦江两岸联动建设、创新发展的新局面。 可以这么说,上海每一次巨变都与黄浦江息息相关。上海因江而生,以港兴城,黄浦江作为一条具有悠久历史文化遗产的优良河流,始终是上海城市文化的重要脉络,对城市发展变化产生深远的影响。 历史是现在的原点,今天是未来历史的起点。我们回顾、总结历史,是为了启迪今天、昭示明天。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上海正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积极推进上海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和科技创新“五个中心”建设,努力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卓越城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内容简介
本稿为上海市“二轮志书”的一部分,由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主持编纂,专门专业机构和专家具体承编,上限为1978年,下限为2010年,全面反映改革开放以来上海相关事业发展的历程和成就。
目录
序
《上海市志(1978—2010)》凡例
编纂说明
概述
大事记
**篇 黄浦江水系及其自然环境
第二篇 水文勘测
第三篇 水利与防汛
第四篇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
第五篇 黄浦江航道
第六篇 航运和港口
第七篇 越江交通
第八篇 沿江经济
第九篇 滨江规划与开发
第十篇 社会与文化
第十一篇 人物
专记
附录
索引
编后记
作者简介
上海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于1986年8月经上海市委批准成立。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下设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正局级事业单位),代表上海市人民政府主管全市地方志编纂工作。
-
中国近代史
¥16.7¥39.8 -
万历十五年
¥12.2¥26.0 -
你不知道的古人生活冷知识
¥18.6¥49.0 -
正说明朝十六帝
¥17.9¥49.8 -
汉朝其实很有趣
¥14.1¥38.0 -
发明里的中国(平装)
¥9.0¥25.0 -
两张图读懂两宋
¥17.0¥76.0 -
漫长的余生:一个北魏宫女和她的时代
¥36.8¥65.0 -
资治通鉴
¥12.2¥35.0 -
天人之际 薛仁明读《史记》
¥16.4¥48.0 -
中国历史常识
¥16.9¥49.8 -
历史十讲-走进王朝深处
¥11.8¥36.0 -
吕氏春秋鉴赏辞典(文通版)
¥8.6¥28.0 -
上古迷思-三皇五帝到夏商
¥19.6¥58.0 -
罗马考古-永恒之城重现-发现之旅.历史卷
¥11.5¥35.0 -
鸿儒国学讲堂:中国历代党争史
¥13.4¥32.0 -
名家小史——中国历代党争史(图文版)
¥12.0¥29.8 -
半小时漫画中国史2/陈磊(笔名:二混子)作品
¥13.0¥39.9 -
胡椒的全球史:财富、冒险与殖民
¥26.5¥52.0 -
史趣(书里书外的历史)
¥14.4¥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