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审美:新疆非遗刺绣传承人群的故事

文化审美:新疆非遗刺绣传承人群的故事

1星价 ¥54.6 (7.0折)
2星价¥54.6 定价¥7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03973031
  • 装帧:一般纯质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64
  • 出版时间:2022-11-01
  • 条形码:9787503973031 ; 978-7-5039-7303-1

本书特色

该书立足中国民间文化审美经验,以中华民族共同体视野下新疆各民族非遗刺绣传承人群的文化叙事为对象展开,是对新疆各民族非遗刺绣传承人群在新疆大学进行培训时技艺情况的阶段性宣传记录。该书不但采用民间的视野,更是以民间艺人的经验审美为*终的言说对象。具体而言,该书主要从“民间生命意识”“民间日常生活”与“民间文化伦理”三个不同的审美面向展开,通过对新疆各民族非遗刺绣传承人群在培训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三种审美表达的经验溯源和意义阐释,进而尝试将其人生履历的经验审美转化为电影剧本的艺术实践

内容简介

本书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社科普及基地新疆文化发展研究中心“文艺叙事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系列丛书之一。本书立足中国民间文化审美经验,以中华民族共同体视野下新疆各民族刺绣传承人群的文化叙事为对象展开,探讨了新疆各民族刺绣传承人群在刺绣过程中表现出的真、善、美的价值伦理和人际交往间的人情之美,反映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民间刺绣实践对新疆非遗刺绣传承人群主体的意义。

目录

民间生命意识审美老骥伏枥雄心在,生命体验刺绣情 / 006传承不断的刺绣生命样态 / 013刺绣,艺术方式的生命精神拯救 / 018牧民新村话毡绣 / 026刺绣人的生命关爱:剪纸、画画与缝纫 / 030贫困家庭里走出来的新疆工艺美术大师 / 036生命意识的发散:刺绣、骨雕与石雕 / 043唐卡画师、皮雕艺人和刺绣先生 / 048爱心助残多善举,致富不忘重传承 / 055生命的苦难与刺绣的自我突围 / 060剧本:石榴花开的声音 / 064民间日常生活审美自由栖居与生活:在家也能做生意 / 095店小人气大,服务你我他 / 098*是人间烟火气 / 102村里要开合作社 / 105生活中的刺绣时光 / 109刺绣,是我报给生活的歌 / 112请再让我参加一次培训 / 116手绣是一场在指间有温度、有情感的交流 / 120非遗研培学手艺,刺绣脱贫谱新篇 / 124用行动感动群众,用手艺装饰梦想 / 128剧本:羊角花开的地方 / 130民间文化伦理审美用奋斗支撑梦想,用手艺织就未来 / 168风雨之后愈平静,铿锵玫瑰更芬芳 / 172我热爱这份事业,并将为之奋斗终生 / 175红玫瑰的记忆 / 180热爱让我永不停息 / 186我不曾听见未来,却也能绣出美好 / 191绣一棵胡杨,造一片绿洲 / 195一双手的“双重引力” / 201快乐的草原绣娘 / 206为了一个学以致用的初衷 / 211剧本:窗花的颜色 / 217后 记 / 241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王欣,新疆哈密人,文学博士,新疆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地方民间文化、民间文艺学等。长期在新疆多地展开实地调研,在民间文学、民间艺术等方面积累了一定资料。近年的学术兴趣集中于民间审美的独立性、乡土性研究,注重在文学人类学叙述方法上进行实践。在《西北民族研究》《当代电影》等学术刊物独立发表论文十余篇;主持、参与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多项。 王敏,祖籍四川成都,新疆乌鲁木齐人,文学博士,新疆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万人计划”人才,“自治区天山英才”,中国现代文学馆特邀研究员。近年的学术兴趣集中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的生活史、技艺史的叙事研究,并注重非虚构写作对传承人群生活经验的叙述。在《文学评论》《西北民族研究》等学术A类刊物独立发表论文6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11部;主持与参与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多项,科研成果荣获新疆天山文艺奖、新疆哲学社会科学奖等省部级奖项。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