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农药新剂型加工与应用(第二版)

农药新剂型加工与应用(第二版)

1星价 ¥89.6 (7.0折)
2星价¥89.6 定价¥12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22422170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大32开
  • 页数:319
  • 出版时间:2023-01-01
  • 条形码:9787122422170 ; 978-7-122-42217-0

本书特色

1.延续经典,囊括目前国内主流剂型及其加工新技术,新颖性、实用性明显。 2.在一般基础上,去陈推新,针对性强。 3.作者队伍水平高,均为活跃在当前农药制剂加工一线的专家学者。

内容简介

本书以专题的形式,在概述农药剂型的概念、组成及配制的基础上,系统介绍了各种主流剂型的相关理论知识、加工工艺及设备、质量技术控制指标和测定方法,及其在农药加工中的应用技术。在**版的基础上删除了微乳剂、水乳剂及省力化剂型等内容,增加了可溶液剂、干悬浮剂、包埋颗粒剂、药肥颗粒剂、无人机施药技术及农药智能制造等内容,修订更新了悬浮剂、水分散粒剂、微囊剂及微球剂等部分内容,全面准确反映当前农药制剂领域的*新进展与前沿技术。 本书既有剂型理论知识,又有实际应用,可供农药科研人员及企业农药制剂研发人员参考,也可供农业院校农药、植保等专业师生阅读。

目录

**章 可溶液剂 1.1 概述001 1.1.1 可溶液剂的概念001 1.1.2 可溶液剂的特点002 1.1.3 可溶液剂在国内外的发展概况002 1.1.4 新型可溶液剂的开发002 1.2 可溶液剂的理论基础003 1.2.1 溶解作用003 1.2.2 增溶作用009 1.2.3 助溶剂的助溶作用012 1.2.4 表面活性剂的增效作用013 1.2.5 无机盐的增效作用016 1.3 可溶液体制剂的组成及加工工艺018 1.3.1 可溶液体制剂的配方组成018 1.3.2 可溶液体制剂的加工工艺022 1.4 可溶液体制剂的质量控制指标及检测方法023 1.4.1 外观023 1.4.2 有效成分质量分数023 1.4.3 pH值023 1.4.4 与水互溶性试验023 1.4.5 水分的测定023 1.4.6 持久起泡性023 1.4.7 低温稳定性024 1.4.8 热贮稳定性024 1.5 可溶液剂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探讨024 1.5.1 低温稳定性问题024 1.5.2 与水互溶性问题024 1.5.3 热贮稳定性问题025 参考文献025 第二章 悬浮剂 2.1 概述026 2.1.1 悬浮剂的定义026 2.1.2 悬浮剂的特点026 2.1.3 悬浮剂在国内外的发展情况027 2.1.4 悬浮剂目前存在问题及开发前景028 2.2 悬浮分散体系形成的理论基础030 2.2.1 固-液分散体系的稳定性031 2.2.2 静电稳定理论032 2.2.3 空间稳定理论033 2.2.4 空缺稳定理论033 2.2.5 悬浮体系的流变性能033 2.3 悬浮剂的物理稳定性034 2.3.1 悬浮剂稳定机理的研究035 2.3.2 悬浮剂的沉淀与黏度问题036 2.3.3 悬浮剂贮存稳定性038 2.3.4 悬浮剂的长期物理稳定性的判断039 2.4 悬浮剂技术开发难点040 2.4.1 低熔点原药悬浮剂开发041 2.4.2 水中溶解度高原药悬浮剂开发041 2.4.3 高质量分数悬浮剂开发041 2.4.4 制剂膏化042 2.4.5 悬浮率控制043 2.4.6 加工过程中气泡的消除044 2.5 悬浮剂的配方组成044 2.5.1 有效成分045 2.5.2 分散剂045 2.5.3 润湿剂050 2.5.4 增稠剂052 2.5.5 消泡剂053 2.5.6 稳定剂054 2.5.7 抗冻剂054 2.5.8 pH调节剂054 2.5.9 防腐剂054 2.5.10 增效剂054 2.6 悬浮剂的制备方法、加工工艺和设备055 2.6.1 悬浮剂的制备方法055 2.6.2 悬浮剂的加工工艺056 2.6.3 悬浮剂的加工设备056 2.6.4 研磨介质057 2.6.5 高输入能量密度砂磨机061 2.7 悬浮剂的质量控制指标及检测方法061 2.7.1 悬浮剂的质量控制指标061 2.7.2 悬浮剂的质量控制指标检测方法063 2.7.3 悬浮剂制剂的参照标准065 2.8 悬浮剂的悬浮体系稳定性及应用性能表征065 2.8.1 多重光散射技术表征悬浮体系稳定性065 2.8.2 悬浮剂应用性能表征068 2.9 悬浮剂的药效及农药有效利用率071 2.9.1 悬浮剂药效071 2.9.2 悬浮剂的有效利用率073 2.10 悬浮剂的典型配方开发实例074 2.10.1 悬浮剂配方的确定074 2.10.2 悬浮剂试样的制备076 2.10.3 有效成分质量分数及热贮分解率的测定076 2.10.4 配方确定及性能检测077 2.11 悬浮剂的安全化生产078 2.11.1 原药及助剂的选购使用078 2.11.2 悬浮剂的生产装置078 2.11.3 污染风险的评估078 2.11.4 生产装置的清洁079 2.11.5 悬浮剂生产的操作规程079 2.11.6 悬浮剂的产品包装079 2.12 悬浮剂的商品化品种及其应用080 2.12.1 有特点农药新品种的商品化080 2.12.2 国外专利到期(或将到期)品种的商品化080 2.12.3 高浓度悬浮剂品种的商品化081 参考文献081 第三章 水分散粒剂 3.1 概述084 3.1.1 水分散粒剂概念084 3.1.2 水分散粒剂的特点085 3.1.3 水分散粒剂发展概况087 3.2 水分散粒剂理论基础090 3.2.1 颗粒团聚机制理论091 3.2.2 崩解机制理论093 3.2.3 分散稳定机制理论095 3.3 水分散粒剂的配方组成099 3.3.1 分散剂099 3.3.2 润湿剂105 3.3.3 崩解剂107 3.3.4 填料110 3.3.5 消泡剂118 3.3.6 黏结剂119 3.4 水分散粒剂的配制119 3.4.1 小试试验工艺119 3.4.2 配方筛选119 3.4.3 配方优化120 3.5 水分散粒剂的加工工艺及设备120 3.5.1 挤压造粒工艺及设备121 3.5.2 流化床造粒工艺及设备123 3.5.3 喷雾干燥造粒工艺及设备124 3.5.4 其他造粒方式及设备124 3.6 水分散粒剂的控制指标及检测方法125 3.6.1 水分散粒剂质量控制指标125 3.6.2 检测方法125 参考文献133 第四章 干悬浮剂 4.1 概述135 4.1.1 干悬浮剂的定义135 4.1.2 干悬浮剂在国内外发展的历史动态136 4.1.3 干悬浮剂的特点137 4.2 干悬浮剂加工工艺与配方组成138 4.2.1 干悬浮剂的加工工艺138 4.2.2 干悬浮剂DF的配方性能要求139 4.2.3 干悬浮剂的配方组成141 4.2.4 干悬浮剂典型配方153 4.3 干悬浮剂的质量控制指标与检测方法156 4.3.1 颗粒硬度157 4.3.2 崩解性157 4.3.3 润湿性157 4.3.4 入水分散性157 4.3.5 悬浮率157 4.3.6 热贮稳定性157 4.4 干悬浮剂的研发与工艺设备158 4.4.1 干悬浮剂的生产工艺流程158 4.4.2 干悬浮剂小试配方的研发仪器设备159 4.4.3 干悬浮剂的配方研发与评价试验161 4.4.4 干悬浮剂研发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164 4.4.5 干悬浮剂喷雾造粒设备的设计与选型170 4.5 干悬浮剂产品的性能表现与应用推广178 4.5.1 干悬浮剂剂型产品的性能表现178 4.5.2 干悬浮剂产品的应用与药效表现180 4.5.3 干悬浮剂在国内外商品化的品种182 4.5.4 干悬浮剂的发展趋势183 参考文献184 第五章 微囊剂与微球剂 5.1 概述185 5.1.1 缓释剂概念185 5.1.2 农药持效期与用药剂量的关系186 5.1.3 缓释剂的特点186 5.1.4 缓释剂的发展概况188 5.1.5 缓释剂的释放机理189 5.2 农药缓释剂载体190 5.2.1 天然高分子化合物191 5.2.2 半合成高分子化合物193 5.2.3 合成高分子化合物194 5.3 微囊197 5.3.1 微囊化技术概念197 5.3.2 微囊制备方法197 5.3.3 微囊中活性成分的缓释动态203 5.3.4 微囊对活性成分包封率的测定205 5.3.5 智能控释(stimuli-responsive controlled release)微囊205 5.3.6 微流体连续化制备微囊工艺技术208 5.4 微球剂212 5.4.1 微球剂的概念212 5.4.2 微球剂在国内外研究现状214 5.4.3 微球剂的分类215 5.4.4 微球剂的制备方法217 5.4.5 微球剂的缓释机理及研究方法223 5.4.6 微球剂的质量控制指标及检测方法226 5.5 吸附性缓释剂227 5.5.1 包膜法227 5.5.2 浸渍法228 参考文献228 第六章 固体分散技术制备的新型农药缓释剂型 6.1 固体分散技术概况233 6.1.1 固体分散技术的概念233 6.1.2 固体分散技术原理234 6.1.3 药物在固体分散体中的分散状态234 6.1.4 固体分散技术的特点235 6.2 固体分散体及载体的分类235 6.2.1 速释型固体分散体及载体236 6.2.2 缓(控)释型固体分散体及载体238 6.2.3 肠溶型固体分散体及载体239 6.3 固体分散体的制备方法240 6.3.1 熔融法240 6.3.2 溶剂法240 6.3.3 溶剂-熔融法240 6.3.4 研磨法241 6.3.5 喷雾干燥法241 6.3.6 复凝聚法241 6.3.7 其他新型的固体分散技术242 6.4 利用固体分散技术制备的农药新剂型—包埋颗粒剂243 6.4.1 包埋颗粒剂与常规颗粒剂的比较243 6.4.2 包埋颗粒剂的特点244 6.4.3 包埋颗粒剂的配方组成245 6.4.4 包埋颗粒剂的质量控制指标及检测方法246 6.4.5 包埋颗粒剂的应用实例248 6.5 利用固体分散技术制备的农药新剂型—微球剂249 6.5.1 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聚乳酸微球剂249 6.5.2 阿维菌素B2壳聚糖微球剂250 6.5.3 噻虫胺壳聚糖微球剂250 6.5.4 呋虫胺明胶-壳聚糖微球剂251 6.6 利用固体分散技术制备的农药新剂型—均一体252 6.7 利用固体分散技术制备的农药新剂型—β-环糊精包合物253 参考文献254 第七章 药肥颗粒剂及包膜颗粒剂 7.1 药肥颗粒剂概述256 7.1.1 药肥颗粒剂的概念256 7.1.2 药肥颗粒剂的特点257 7.1.3 药肥颗粒剂在国内外的发展概况259 7.2 药肥颗粒剂的配方组成264 7.2.1 药肥颗粒剂农药成分264 7.2.2 药肥颗粒剂肥料成分266 7.2.3 药肥颗粒剂助剂267 7.3 药肥颗粒剂的生产工艺及设备268 7.3.1 掺混药肥加工工艺及设备268 7.3.2 药肥挤压造粒加工工艺及设备269 7.3.3 药肥团粒法造粒加工工艺及设备271 7.3.4 药肥高塔造粒加工工艺及设备272 7.4 药肥颗粒剂的质量控制指标及检测方法273 7.4.1 外观273 7.4.2 农药质量分数273 7.4.3 总养分质量分数274 7.4.4 氯离子质量分数275 7.4.5 缩二脲质量分数275 7.4.6 水分275 7.4.7 pH值276 7.4.8 脱落率276 7.4.9 粒径范围276 7.4.10 热贮稳定性276 7.5 药肥颗粒剂开发存在的问题探讨276 7.5.1 农药与肥料兼容性问题276 7.5.2 农药的添加环节及添加方式276 7.5.3 肥料、农药品种选择与作物营养需求、防治靶标发生规律匹配性277 7.5.4 肥料、农药释放规律与作物营养需求、防治靶标发生规律匹配性277 7.6 商品化的药肥颗粒剂品种及应用278 7.6.1 大药肥278 7.6.2 特种药肥279 7.7 控释包膜颗粒剂279 7.7.1 控释包膜颗粒剂概念279 7.7.2 控释包膜材料在国内外的发展概况280 7.7.3 控释包膜颗粒剂制备工艺281 参考文献282 第八章 植保无人飞机施药技术 8.1 植保无人飞机发展概况284 8.1.1 国外植保无人飞机的发展情况284 8.1.2 国内植保无人飞机的发展情况285 8.2 植保无人飞机施药设备和技术287 8.2.1 飞行器287 8.2.2 飞控系统289 8.2.3 喷雾系统289 8.2.4 施药技术参数290 8.3 植保无人飞机施药药剂选择291 8.3.1 农药雾滴杀伤半径和防效关系292 8.3.2 适合植保无人飞机喷雾的剂型选择294 8.3.3 植保无人飞机撒施颗粒剂技术294 8.4 植保无人飞机施药助剂应用296 8.4.1 助剂在航空喷雾中的作用296 8.4.2 航空喷雾助剂的评价方法297 参考文献300 第九章 农药制剂智能生产 9.1 概述302 9.1.1 智能制造概念简述302 9.1.2 我国农药制剂生产现状304 9.1.3 农药制剂智能生产解决方案305 9.2 智能工厂设计307 9.2.1 智能工厂设计原则307 9.2.2 农药制剂智能工厂设计及实践309 9.3 各种农药制剂智能生产条件311 9.3.1 液体制剂智能生产条件311 9.3.2 固体制剂智能生产条件312 9.3.3 农药制剂智能分装条件313 9.4 农药制剂智能管理314 9.4.1 农药制剂生产现场管理314 9.4.2 农药制剂生产智能化管理318 参考文献318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陈福良,中国农科院植保所研究员,博导,中国植物保护学会农药专业委员会委员。1995年以后在中国农业科学院植保所从事农药制剂研究。主要从事农药制剂、农药生物测定和农药助剂应用研究。主持或参加了多项国家“十五”科技攻关子课题和“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以及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国家财政专项、农业部“948”项目、国家高技术产业化专项等课题。在农药制剂开发方面,主持或承担了数十个农药新制剂的品种研制,特别是研制了数十个农药混剂或单剂微乳剂制剂,其中有7个单剂制剂为国内外首创的微乳剂品种,对农药微乳剂的物理稳定性进行了深入研究。先后与数十家企业开展合作,已有十几个农药制剂品种在企业形成产业化。另外,还为农药企业制定了十几个农药品种标准,并获得了农药品种登记。 主要科研成果有:获得国家发明专利4项,申请发明专利5项,省部级科技成果鉴定8项,省部级、学会科技成果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研制的农药登记品种17个,共发表论文40余篇。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