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 (精装)

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 (精装)

1星价 ¥66.8 (7.5折)
2星价¥66.8 定价¥89.0
图文详情
  • ISBN:9787559853035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504
  • 出版时间:2023-02-01
  • 条形码:9787559853035 ; 978-7-5598-5303-5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大众本书卖点
1.美国历史学会费正清奖获奖图书,长销30年的经典力作,史景迁、罗威廉、马敏重点评介,《纽约书评》杂志、《亚洲史研究》刊文评论,“实践社会科学”系列007号图书。
2. 费正清奖和列文森奖得主、“超级教授”黄宗智成名之作,认识中国小农经济和明清以来中国史绕不过去的经典。
3. 探讨了一系列影响中国社会走势的关键问题:为什么中国没有发展出西方式的资本主义?为什么华北小农家庭农场具有极顽强的生命力?为什么在近代中国革命过程中华北自耕农较之江南佃农表现了更高的积极性?通过回答这些问题深入考察了明清以来华北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的特点。
4.创造性地提出了“农业内卷化”这一核心观点,揭示了明清以来华北小农经济“没有发展的增长”的内卷困境,准确生动地描述了华北小农经济的突出特点,正是农业内卷化使得中国走上了与西方截然不同的发展道路。
5.独特的研究视角与方法,宏观与微观相结合。书中以华北地区33个自然村为考察对象,以明清至民国为考察时段,从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两方面进行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中观研究,既是一部经济史,也是一部社会史。
6.基于丰富详实的史料,对中国小农经济做了兼具深度和广度的研究。全书深度利用满铁资料、清代刑名档案和作者实地调查所得资料,由经济领域进入社会政治领域,指出了华北乡村在20世纪前的农业内卷化和社会分化现象。
7.全新再版,精心校订,作者新增长篇《合序》作为导读。 编辑推荐
黄宗智老师曾在一篇自述文章《感情,是我学术研究的问题意识的来源和动力》中说:“自己在价值观上,一直把‘老百姓’的福祉认作人生和学术的*高目的和价值。”在黄老师这本书中也有这样的话:“贫农确实犹如一个处身于水深没颈的人,即使是一阵轻波细浪,也可能把他淹没。”黄老师以学术的方式对明清以来华北地区挣扎在生存边缘的小农的困境做了普遍性揭示,其冷峻的笔调背后是何等的悲天悯人!所以,每一个渴望增长知识和启迪德性的读者,我想通过阅读黄老师这本书都肯定会有所收获。

内容简介

本书为“超级教授”黄宗智成名之作,是认识中国小农经济和明清以来中国史绕不过去的经典。书中基于包括满铁资料和地方档案在内的大量史料,以及作者实地调查所得资料,对明清以来华北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的特点做了深入考察,探讨了一系列影响中国社会走势的关键问题,尤其对中国华北为什么没有发展出西方式的工业资本主义这一问题给出了极具说服力的解释。全书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了“农业内卷化”这一核心观点,“没有发展的增长”的内卷困境使得中国走上了与西方截然不同的发展道路。本书曾获费正清奖。

目录

新版合序 中文版序 **编 背景 **章 探讨的问题 中国的小农 农民学中三个不同的传统 对分化中的小农经济的一个综合分析 农村演变的型式 过去的研究 人口与生产关系 经济落后的问题 帝国主义的问题 中国的农村 过去的研究 华北的村庄 20世纪的变化 第二章 引用的史料与研究的村庄 满铁调查的资料 对满铁资料的批判性评价 调查的村庄 档案史料 地方档案和社会史 第三章 生态环境 水利与政治经济结构 灾害频仍的旱地农作与高密度的人口 涝灾和社会经济结构 生态、居住型式与自然村结构 第二编 经济内卷和社会分化 第四章 20世纪30年代的经营式农场与家庭式农场 农村社会经济的分析 村中“富户”和经营式农作 经营式农场主的面貌 数量估计 经营式农场主和出租地主 经营式和家庭式农业 第五章 清代前期的小农经济和庄园经济 清代前期的小农场和大庄园 经营式庄园 清代前期富农和经营式农业的扩展 *近国内的研究 法律对新的社会现实的承认 租佃关系的变迁 18世纪的土地分配状态 第六章 清代前期的农业商品化和小农分化 20世纪资料中所见的农业商品化和小农分化 冀中、冀南和鲁西北的农作物商品化型式 明清时期的棉花种植 农业商品化和人口增长 经营式农作和手工业的商品生产 第七章 20世纪农业的加速商品化 中国农业和世界经济 棉花种植的增长 棉花和世界经济 棉手工业和世界经济 变迁和延续 第八章 经营式和家庭式农场的对比:耕畜的使用和农场生产力 满铁资料 耕畜使用的经济 农场、牲口、肥料和纯作物农业经济 清代时期 第九章 经营式和家庭式农场劳动生产率的对比 劳动生产率的对比 经营式农场上小组耕作的较高效率 贫农之背离合理经营模式 贫农农场上的就业不足和物质刺激力的递减 第十章 经营式农业何以发展不足 经营式农场通常在100亩以上的原因 经营式农场通常在200亩以下的原因 经营式农作和出租地主制的对照 经营式农作和社会政治体系 革新的可能 一个“高水平均衡的陷阱”? 第十一章 家庭式农场的牢固性 对土地的压力 贫农农场收入 高利贷 家庭式农场和家庭手工业生产 家庭式农场和短工 家庭式农场和长工 第十二章 生产关系的商品化 从分成租到定额租 分成租制 定额租制 地租负担的比较 雇佣劳动 第三编 村庄与国家 第十三章 清政权下的村庄 华北平原村落的闭塞性 村庄各阶层的相对闭塞性 20世纪前的村庄与国家 19世纪的自然村与士绅 宗族 自然村内生的权力结构 共同体领导抑或国家政权代理人 自然村和农民的集体行动 清代的经济和政治结构 第十四章 自然村结构的变化 自耕农和雇农的差别 婚俗中的阶级差别 贫农的双重性质 两个紧密的村庄及其“封闭” 部分无产化和村庄共同体的解散 分裂了的村庄 第十五章 20世纪的自然村与国家 地方政府的军事化和现代化 县政府的财政 赋税负担 税款的征收 地方豪霸与村级恶棍的崛起 第十六章 结论 农村演变的型式 贫农经济的结构 经济落后的根源 半无产化与人口趋向 半无产化了的村庄和20世纪的地方政权 贫农与中国的革命 附录 附录一 满铁调查的33个村庄社会经济轮廓 附录二 河北、山东人口(1393—1953) 附录三 河北、山东耕地面积(1393—1957) 引用书刊目录 明清以来的乡村社会经济变迁:历史、理论与现实 索引
展开全部

节选

对于小农的特性,形式主义、实体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学派都曾做过阐述。黄宗智认为,这些看法对我们了解他们所特别强调的那个方面有所裨益。可是,继续坚持某一方面的特征而排斥其他方面,是没有意义的。他认为要了解中国的小农,需进行综合的分析研究,其关键是应把小农的三个方面视为密不可分的统一体,即小农既是一个追求利润者,又是维持生计的生产者,当然更是受剥削的耕作者,三种不同面貌,各自反映了这个统一体的一个侧面。
——编者按 中国的小农 共产党革命胜利前,中国的小农具有三种不同的面貌。首先,是在一定程度上直接为自家消费而生产的单位,他在生产上所做的抉择,部分地取决于家庭的需要。在这方面,他与生产和消费,工作和居住截然分开的现代都市居民显然不同。其次,他也像一个追求利润的单位,因为在某种程度上他又为市场而生产,必须根据价格、供求和成本与收益做出生产上的抉择。在这方面,小农家庭的“农场”也具备一些类似资本主义的特点。*后,我们可以把小农看作一个阶级社会和政权体系下的成员;其剩余产品被用来供应非农业部门的消费需要。 农民学中三个不同的传统
小农的这些不同特性,各主要传统学派已分别加以阐明。西方经济学家研究其类似资本主义企业一面的代表作是西奥多·舒尔茨(Theodore W. Schultz,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的《传统农业的改造》。舒氏在书中论述道:小农的经济行为,绝非西方社会一般人心目中那样懒惰、愚昧,或没有理性。事实上,他是一个在“传统农业”(在投入现代的机械动力和化肥以前)的范畴内,有进取精神并能对资源做*适度运用的人。传统农业可能是贫乏的,但效率很高。它渐趋接近一个“均衡”的水平。在这个均衡之内,“生产因素的使用,较少有不合理的低效率现象”(舒尔茨,1964:37)。舒氏认为小农作为“经济人”,毫不逊色于任何资本主义企业家(舒尔茨,1964:特别是第二、三章)。因此,舒尔茨提出改造传统农业的正确途径,不是苏联式的改造,而是在保存家庭式农场的生产组织结构的基础上,提供小农可以合理运用的现代“生产因素”。一旦有经济利益的刺激,小农便会为追求利润而创新,从而改造传统农业,如同美国所经历的农业改革一样(舒尔茨,1964:第七、八章)。西方经济学家常以美国家庭农场来说明一个近乎纯粹的资本主义企业(例见曼斯菲尔德1980年的教科书)。小生产者的大批存在,造成一个在公开市场上比较理想的自由竞争局面(区别于汽车生产中少数制造商控制市场的情况)。一个种植小麦的农场主所做的生产抉择,可以充分说明价格和供求之间的关系。他如何*合理地分配土地、劳力和资本的不同比例,则可以说明如何将有限的资源做*适度的运用,以尽量降低成本和增加利润。
*近,波普金(Popkin)又进一步阐明了舒尔茨的分析模型对我们了解小农的政治行为的意义。在他看来,小农的农场,*宜于用资本主义的“公司”来比拟描述。而作为政治行动者的小农,*宜于比作一个在政治市场上的投资者。在波氏的分析中,小农是一个在权衡长、短期利益之后,为追求*大利益而做出合理生产抉择的人。波普金的书也因此取名为《理性的小农》(1979)。波普金考虑到小农农业中的冒险因素,试图改进舒尔茨的分析。在这方面,波氏采用了米尔顿·弗里德曼(Freedman,1948)对风险条件下消费者的抉择原理的经典分析(这套理论提出“效用的极大化”,包括有计划的“赌博”和“保险”)。波普金还借用了迈克尔·利普顿(Lipton,1968)的以生存为首要条件的“理性”经济行为的分析。在批评斯科特(1976,见下文)时,波氏也采用了马克思主义的概念。但他的观点基本上和舒尔茨相同。
对这种把小农当作资本主义企业家的分析持批评态度的学者则强调小农为自家生计而生产的一面。此学派可以苏联的恰亚诺夫为代表。他在20世纪20年代对革命前俄国小农所做的研究,令人信服地说明了小农经济不能以研究资本主义的学说来理解。资本主义的利润计算法,不适用于小农的家庭式农场。因为这种农场不是依赖于雇佣劳动,其家庭全年所投入的劳动,很难分计为一个个劳动单位的成本。农场一年所生产的农产品,是全年劳动的成果,也不宜像现金收入一样按单位计算。*重要的是:小农的家庭式农场的生产,主要是为了满足其家庭的消费需要,不是为了追求*大利润(Chayanov,1966a,1966b)。
三十年之后,经济史家卡尔·波兰尼(Karl Polanyi)又从另一角度批评了用资本主义经济学来研究小农经济。波兰尼和他在哥伦比亚大学的同派学者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学的概念和分析方法都是以一个根据供求规律而定出价格的市场的存在为前提。将这种经济学应用到尚无此类市场的经济体系上,实际上等于强把“功利的理性主义”普世化:把世界上所有的人,都等同一个追求经济合理化的“功利的原子”。波兰尼提倡用“实体经济学”取代上述“形式经济学”,以“实体经济学”分析资本主义市场尚未出现之前的经济。他还认为,“形式经济学”的前提是人人都有余裕做经济抉择,并假定土地、劳力和资本都可以用货币买卖。他所提倡的“实体经济学”则认为在资本主义市场出现之前的社会中,经济行为“植根”于社会关系,如古代的“互惠”关系(例如互助及亲属之间的义务),而非取决于市场和追求至高利润的动机。研究前资本主义的经济,需要一种截然不同的方法:要把经济作为社会“制度过程”来探讨(波兰尼等,1957:特别参见第十二、十三章)。
波兰尼的观点,得到许多研究尚无市场关系的小社团和半商业化农村的经济人类学者的支持。这些“实体主义者”(同行们常这样称呼他们)一向反对用西方传统经济学的模式来研究非西方的前工业社会。时至今日,资本主义经济学到底应否或如何应用于小农经济研究,仍是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所涉及的问题范围可见于多尔顿\[Dalton\],1969,以及附录的评论)。
詹姆斯·斯科特(James Scott)阐明了恰亚诺夫和波兰尼的学说在分析农民思想和政治行为方面所蕴含的意义。在其《小农的道义经济:东南亚的叛乱和生计维持》(1976)一书中,斯科特力持:小农经济行为的主导动机是“避免风险”“安全**”;在同一共同体中,尊重人人都有维持生计的基本权利的道德观念,以及“主客”间的“互惠关系”等。因此,小农的集体行动,基本上是防卫性和复原性的,是为了对抗威胁生计的外来压力,对抗资本主义市场关系以及资本主义国家政权的入侵。
与形式主义和实体主义的观点相对立,马克思主义强调的则是小农的*后一个方面。一些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认为,小农经济是“封建”经济的基础,其主要特点是一整套的阶级关系,即地主和小农生产者之间的剥削与被剥削关系。小农的生产剩余,主要是通过地租(包括劳役、实物和货币地租)和赋税形式而被地主及其国家所榨取。封建社会中的农民,既非形式主义分析中的企业家,也非实体主义者笔下的道义共同体成员;他们是租税的交纳者,受剥削的耕作者。其生产的剩余用来维持统治阶级和国家机器的生存。(马克思主义者承认封建主义社会中小私有者农民的存在,但认为当时主要的阶级关系是地主和佃户间的关系。特别参见马克思,1967,3:782—802;列宁,1907:190—218;斯大林,1940;毛泽东,1939。) 对分化中的小农经济的一个综合分析
本书所采用的首先是一个综合的分析。以上概述的三种分析,对我们了解他们所特别强调的那个方面有所裨益。可是,这些分析引起了长时间的争论。在我看来,继续坚持某一方面的特征而排斥其他方面,是没有意义的。本书首先主张:要了解中国的小农,需进行综合的分析研究,其关键是应把小农的三个方面视为密不可分的统一体,即小农既是一个追求利润者,又是维持生计的生产者,当然更是受剥削的耕作者,三种不同面貌,各自反映了这个统一体的一个侧面。
其次,我们还需要区别不同阶层的小农。因为这些特性的混合成分和侧重点,随不同阶层的小农而有所区别。一个经济地位上升的、雇佣长工以及生产有相当剩余的富农或经营式农场主,要比一个经济地位下降的、在饥饿边缘挣扎、付出高额地租和领取低报酬的佃农、雇农,较为符合形式主义分析模式中的形象;而后者则更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分析模式。一个主要为自家消费而生产的自耕农,则接近于实体主义所描绘的小农。
我们要采用的是一个区别不同阶层小农的综合分析。16世纪后期,华北平原开始植棉。这些棉农,表面看起来,似乎都是为适应市场需求和棉花的较高利润而植棉。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各个阶层的棉农,其植棉的动机是不同的。较大而富裕的农场,在决定把棉花纳入其总作物组合型时,显然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利润的诱导。然而,即使是*大、商业化程度*高的农场,一般仍以其耕地面积的相当部分,种植直接供家人食用的作物,并把部分剩余用以纳税,供政权组织所用。至于较贫穷的小农,生存的考虑往往重于利润的追求。小农分化和人口递增的双重压力,使许多贫农农场面积在18世纪后,缩小到生产不足维持其家庭的食用。许多这类小农,被迫冒险以反常的比例面积来种棉花,因为植棉可以较充分地使用剩余劳力,而棉花的较高收益也使他们有可能赖以维持生计。至于租佃土地的贫户,则往往毫无选择的余地。地租一旦随棉花所得的收益增高,租种可以植棉的土地的小农便无法继续种粮食。但是,如果市场行情发生剧变,他们便相应地调整作物组合比例,与较富裕的农场并无二致。换言之,小农对种植棉花的态度,同时受三种因素的影响。利润的考虑,在富裕的农场上占较大的比重。在贫穷的农场,则较多地考虑生计与生产关系。
另一个有关的现象是:使用雇佣劳力的大农场和依赖家庭劳力的家庭农场对人口压力,会做出不同的反应。大农场可以就农场的需要变化而多雇或解雇劳力。家庭式农场则不具备相似的弹性。从相对劳力而言,面积太小的家庭农场,无法解雇多余的劳力;面对剩余劳力的存在和劳力的不能充分使用而无能为力。在生计的压力下,这类农场在单位面积上投入的劳力,远比使用雇佣劳力的大农场为多。这种劳力集约化的程度可以远远超过边际报酬递减的地步。恰亚诺夫指出,革命前俄国曾存在过这种现象(恰亚诺夫,1966:113—116)。克利夫德·吉尔茨(Clifford Geertz)给爪哇水稻农作中这种集约化到边际报酬收缩的现象,冠以一个特别的名称:“农业内卷化”(吉尔茨,1963)。我们如在图上以垂直轴线代表产量,水平轴线代表投入的势力,“内卷”的现象出现于显示产量与劳力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开始向右伸平之后,即劳动力边际产量开始递减之后。本书将证实人口压力常使冀—鲁西北平原贫农农场劳力的边际报酬降至雇佣劳动工资和家庭生计需要之下。对一个与资本主义企业相类似的大农场来说,这样的经济行为是不合理的——一个企业何以会在边际收益低于成本时继续投入劳力?这样做岂不等于故意要亏本?
但我们不应就此下定论说,那些家庭农场的经济行为是“不合理的”,这是不能用形式经济学来理解的。内卷化的现象,实际上也可以(勉强)用微观经济学的理论来给予合理的解释,但需要同时用关于企业行为和消费者的抉择理论来分析,而不可简单地用追求*大利润的模式来分析。一个有剩余劳力的小农,把投入农场的劳力提到如此高的地步,是因为这样的劳力对他来说,只需很低的“机会成本”(因缺乏其他的就业可能),而这种劳力的报酬,对一个在生存边缘挣扎的小农消费者来说,具有极高的“边际效用”。不用追求*高利润的观念(来自企业行为的理论),而用“效用”观念(来自微观经济学中关于理性消费者的抉择的理论)的好处是:它可以顾及与特殊境况有关的主观抉择。*主要的是要把家庭农场当作一个生产和消费合一的单位来理解。
小农的经济行为在以上两个例子中一个和商业化有关,另一个和人口压力有关——只能通过区别不同阶层的小农,而又综合形式主义、实体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学派的分析来理解。这是本书探讨华北农村的演变型式时所采用的基本观点。

作者简介

黄宗智,普林斯顿大学学士,华盛顿大学博士,1966年始任教于UCLA历史系,1991年晋升“超级教授”,2004年荣休,现为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讲座教授。主要著作有《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获美国历史学会费正清奖)、《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获美国亚洲研究协会列文森奖)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