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307229327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296
- 出版时间:2023-03-01
- 条形码:9787307229327 ; 978-7-307-22932-7
内容简介
本书为一部研究清代官修礼书的专著,一方面对其修纂背景与主旨、修纂经过、编排体例、内容特色自己对后世官修礼制典籍书写的影响作一考察,另一方面对清代官修礼书的宫廷与社会实践情况做了深入研究,从而指出了官修礼书再构建社会和文化大一统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此书由绪言,以及清代官修礼书的学术与政治背景,清代官修礼书的修纂主旨、体例与修纂过程等六章,史料丰富,内容严谨,表述流畅、得体,是一部有一定学术价值的论著。
目录
绪言
一、官修礼书的发展源流及本书的研究价值
二、研究对象与写作思路
三、研究现状与留存问题
四、本书特色与研究方法
**章 清代官修礼书修纂的学术与政治背景
**节 清代官修礼书修纂的学术背景
一、明末清初的礼学研究和礼教主义思潮的兴起
二、学术取向由本体论转向“经验世界的秩序”
三、学者关注点由民间礼俗转向国家礼制
四、清廷修纂《三礼义疏》为修纂官修礼书做好铺垫
第二节 清代官修礼书修纂的政治背景
一、关外时期的礼仪实践
二、入关之初以“礼”奠基
三、康雍二帝重“礼治”以正人心
四、朝臣建言:修纂礼书的重要推动力
第三节 乾隆朝君臣动议修纂礼制专书
一、高宗皇帝崇尚“礼治”
二、儒臣倡言修纂礼制专书
三、礼制专书的修纂及其在清代的特殊地位
第二章 清代官修礼书的修纂主旨、体例与修纂过程
**节 清代官修礼书的性质与类别界定
第二节 简明通达:《钦定大清通礼》修纂概述
一、修纂缘由及主旨
二、修纂体例与史料来源
三、修纂机构、人事管理与修纂过程
四、《钦定大清通礼》的续修
第三节 右图左文:《皇朝礼器图式》修纂概述
一、修纂缘由及主旨
二、修纂体例与史料来源
三、成书时间与修纂人员
第四节 追本溯源:《钦定满洲祭神祭天典礼》修纂概述
一、修纂缘由
二、修纂体例与版本
三、史料来源
四、修纂成书时间与修纂人员
第五节 晚清礼书修纂的余波
一、咸丰朝编订礼仪“简明规条”
二、光绪朝开礼学馆修纂新礼书
第三章 清代官修礼书的修纂特色
**节 《钦定大清通礼》的修纂特色
一、统治者、修纂者及四库馆臣的评价
二、《钦定大清通礼》与《大唐开元礼》的比较研究
三、《钦定大清通礼》与《太常因革礼》的比较研究
四、《钦定大清通礼》与《明集礼》的比较研究
五、《钦定大清通礼》与《大清会典。礼部》的比较研究
第二节 《皇朝礼器图式》的修纂特色
一、统治者、修纂者及四库馆臣的评价
二、冠服变革彰显满洲特色
三、《皇朝礼器图式》与《大清会典图》的比较研究
第三节 《钦定满洲祭神祭天典礼》的修纂特色
一、修纂体例独具满洲特色
二、《钦定满洲祭神祭天典礼》与《钦定大清通礼》所载内容差异
第四节 礼书所载仪式内容分析一一以圜丘祭天典礼为例
一、清代祭天典礼的礼制沿革
二、礼仪时间节点的严格界定
三、身体规范:行礼方位和揖让跪拜
四、神圣仪式的器物载体:礼器与祭品
五、神圣仪式的音乐和语言文字载体:乐章与乐辞
六、圜丘祭天典礼的实践情况
第四章 清代官修礼书对后世官私典籍修纂的影响
**节 《钦定大清通礼》的史料流向及其学术影响
一、为典章制度体史书输送史料
二、对地方志修纂的史料参考作用
三、对私家著述的史料参考作用
第二节 《钦定大清通礼》对后世官私典籍修纂理念的影响
一、对“清三通”“礼类”修纂体例及其所载内容的影响
二、对地方志修纂理念的影响
第二节 《皇朝礼器图式》对后世官私典籍修纂的影响
一、对“清三通”修纂体例的影响
二、对《大清会典图》修纂体例的影响
三、对其他官私典籍修纂的影响
第四节 《钦定满洲祭神祭天典礼》对后世典籍修纂的影响
一、对官私典籍修纂的影响
二、为满洲家祭礼仪文本输送史料
第五章 清代官修礼书在宫廷礼仪实践中的行用
**节 满汉礼仪兼顾并行
一、尊孔崇儒、标榜汉文化
二、通过礼仪实践强化“满洲”认同
第二节 实施边疆“礼治”以构建多元统治秩序——以蒙古年班朝觐礼仪为例
一、新视角的引入
二、清代官修礼书所载年班朝觐礼仪
三、外国使节眼中的清宫礼仪
四、权力合法性与国家认同的建构
第三节 官修礼书在其他宫廷礼仪实践中的行用
一、成为朝廷议礼的权威参考文本:以增祀历代帝王庙为例
二、成为其他宫廷礼仪实践的重要参考文本
第六章 清代官修礼书的社会实践与民间应用
**节 地方官府与科举考试对官修礼书的援引和行用
一、地方官府对官修礼书的援引和行用
二、官修礼书内容被纳入科举考试之中
第二节 地方文人士绅对官修礼书的援引和行用
一、清代文人士绅对礼仪教化的重视
二、引述官修礼书内容以抨击社会陋俗
三、将官修礼书内容付诸社会实践
四、改撰官修礼书以匡正今俗
第三节 官修礼书与官方礼仪向边疆地区的推广
一、官修礼书向边疆地区的推广
二、官方礼仪在边疆地区的展演效果:以丁祭为例
三、官方礼仪向边疆地区推广的成效
第四节 官修礼书在民间推行的局限性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一、官修礼书的发展源流及本书的研究价值
二、研究对象与写作思路
三、研究现状与留存问题
四、本书特色与研究方法
**章 清代官修礼书修纂的学术与政治背景
**节 清代官修礼书修纂的学术背景
一、明末清初的礼学研究和礼教主义思潮的兴起
二、学术取向由本体论转向“经验世界的秩序”
三、学者关注点由民间礼俗转向国家礼制
四、清廷修纂《三礼义疏》为修纂官修礼书做好铺垫
第二节 清代官修礼书修纂的政治背景
一、关外时期的礼仪实践
二、入关之初以“礼”奠基
三、康雍二帝重“礼治”以正人心
四、朝臣建言:修纂礼书的重要推动力
第三节 乾隆朝君臣动议修纂礼制专书
一、高宗皇帝崇尚“礼治”
二、儒臣倡言修纂礼制专书
三、礼制专书的修纂及其在清代的特殊地位
第二章 清代官修礼书的修纂主旨、体例与修纂过程
**节 清代官修礼书的性质与类别界定
第二节 简明通达:《钦定大清通礼》修纂概述
一、修纂缘由及主旨
二、修纂体例与史料来源
三、修纂机构、人事管理与修纂过程
四、《钦定大清通礼》的续修
第三节 右图左文:《皇朝礼器图式》修纂概述
一、修纂缘由及主旨
二、修纂体例与史料来源
三、成书时间与修纂人员
第四节 追本溯源:《钦定满洲祭神祭天典礼》修纂概述
一、修纂缘由
二、修纂体例与版本
三、史料来源
四、修纂成书时间与修纂人员
第五节 晚清礼书修纂的余波
一、咸丰朝编订礼仪“简明规条”
二、光绪朝开礼学馆修纂新礼书
第三章 清代官修礼书的修纂特色
**节 《钦定大清通礼》的修纂特色
一、统治者、修纂者及四库馆臣的评价
二、《钦定大清通礼》与《大唐开元礼》的比较研究
三、《钦定大清通礼》与《太常因革礼》的比较研究
四、《钦定大清通礼》与《明集礼》的比较研究
五、《钦定大清通礼》与《大清会典。礼部》的比较研究
第二节 《皇朝礼器图式》的修纂特色
一、统治者、修纂者及四库馆臣的评价
二、冠服变革彰显满洲特色
三、《皇朝礼器图式》与《大清会典图》的比较研究
第三节 《钦定满洲祭神祭天典礼》的修纂特色
一、修纂体例独具满洲特色
二、《钦定满洲祭神祭天典礼》与《钦定大清通礼》所载内容差异
第四节 礼书所载仪式内容分析一一以圜丘祭天典礼为例
一、清代祭天典礼的礼制沿革
二、礼仪时间节点的严格界定
三、身体规范:行礼方位和揖让跪拜
四、神圣仪式的器物载体:礼器与祭品
五、神圣仪式的音乐和语言文字载体:乐章与乐辞
六、圜丘祭天典礼的实践情况
第四章 清代官修礼书对后世官私典籍修纂的影响
**节 《钦定大清通礼》的史料流向及其学术影响
一、为典章制度体史书输送史料
二、对地方志修纂的史料参考作用
三、对私家著述的史料参考作用
第二节 《钦定大清通礼》对后世官私典籍修纂理念的影响
一、对“清三通”“礼类”修纂体例及其所载内容的影响
二、对地方志修纂理念的影响
第二节 《皇朝礼器图式》对后世官私典籍修纂的影响
一、对“清三通”修纂体例的影响
二、对《大清会典图》修纂体例的影响
三、对其他官私典籍修纂的影响
第四节 《钦定满洲祭神祭天典礼》对后世典籍修纂的影响
一、对官私典籍修纂的影响
二、为满洲家祭礼仪文本输送史料
第五章 清代官修礼书在宫廷礼仪实践中的行用
**节 满汉礼仪兼顾并行
一、尊孔崇儒、标榜汉文化
二、通过礼仪实践强化“满洲”认同
第二节 实施边疆“礼治”以构建多元统治秩序——以蒙古年班朝觐礼仪为例
一、新视角的引入
二、清代官修礼书所载年班朝觐礼仪
三、外国使节眼中的清宫礼仪
四、权力合法性与国家认同的建构
第三节 官修礼书在其他宫廷礼仪实践中的行用
一、成为朝廷议礼的权威参考文本:以增祀历代帝王庙为例
二、成为其他宫廷礼仪实践的重要参考文本
第六章 清代官修礼书的社会实践与民间应用
**节 地方官府与科举考试对官修礼书的援引和行用
一、地方官府对官修礼书的援引和行用
二、官修礼书内容被纳入科举考试之中
第二节 地方文人士绅对官修礼书的援引和行用
一、清代文人士绅对礼仪教化的重视
二、引述官修礼书内容以抨击社会陋俗
三、将官修礼书内容付诸社会实践
四、改撰官修礼书以匡正今俗
第三节 官修礼书与官方礼仪向边疆地区的推广
一、官修礼书向边疆地区的推广
二、官方礼仪在边疆地区的展演效果:以丁祭为例
三、官方礼仪向边疆地区推广的成效
第四节 官修礼书在民间推行的局限性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彭孝军,1988年11月生,河北唐山人,贵州大学旅游与文化产业学院副教授,博士。2015年河北大学历史学院毕业,获历史学硕士学位。2019年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毕业,获历史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礼仪文化、文化产业,先后主持及参与重量、省部级、校级科研项目多项。
本类五星书
浏览历史
本类畅销
-
中国近代史
¥15.5¥39.8 -
书架上的近代中国:一个人的阅读史
¥15.7¥49.0 -
你不知道的古人生活冷知识
¥15.7¥49.0 -
汉朝其实很有趣
¥12.5¥38.0 -
人类酷刑简史
¥21.1¥59.0 -
安史之乱
¥24.1¥68.0 -
正说明朝十六帝
¥17.9¥49.8 -
天人合一:中国古代科技简史
¥9.0¥25.0 -
1688年的全球史
¥28.3¥78.0 -
发明里的中国(平装)
¥10.3¥25.0 -
中国历史常识
¥16.9¥49.8 -
生命之种:从亚里士多德到达.芬奇.从鲨鱼牙齿到青蛙短裤.宝宝到底从哪里来
¥16.6¥52.0 -
无泪而泣 奥斯维辛-比克瑙集中营的特别工作队
¥24.1¥68.0 -
宋朝文人的朋友圈
¥21.1¥59.0 -
从三十项发明阅读世界史
¥12.7¥39.0 -
公主之死:你所不知道的中国法律史
¥28.4¥49.8 -
大家小书-笔祸史谈丛
¥7.3¥18.0 -
万历十五年
¥14.8¥25.0 -
历史的沸点-两晋十六国的二十张面孔-第二卷
¥16.8¥48.0 -
说中国:一个不断变化的复杂共同体(精装插图版)
¥39.2¥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