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高等学校适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高等学校适用

1星价 ¥39.4 (8.2折)
2星价¥39.4 定价¥4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0113726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4cm
  • 页数:251页
  • 出版时间:2023-03-01
  • 条形码:9787101137262 ; 978-7-101-13726-2

本书特色

1. 在大学生中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历史自信与文化自信,对培养其成长为能够担当起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具有重要意义。 2. 高等院校开设思政特色鲜明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十分必要,经过广 泛调研和多方面比较,复旦大学开设的相关课程被中华书局选为高等教育阶段的样板课程。 3. 2020年本课程入选上海市一流本科课程,目前正在参评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迄今已在中国大学MOOC开课7次,选修人数超过2万人,综合评价4.9分(满分5分)。 4. 本书文笔简练,脉络清晰,例证丰富,从不同侧面提炼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

内容简介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在大学生中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历史自信与文化自信,帮助他们更深刻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落地生根的历史必然性,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对培养大学生成长为能够担当起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具有重要意义。

目录

绪论 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争做时代新人 / 1

一、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意义 / 1

二、怎样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3


**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

**章 先秦时期 / 9

一、从远古到夏商周 / 10

二、百家争鸣 / 11

第二章 两汉时期 / 34

一、黄老学兴起与式微 / 35

二、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 37

三、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 / 41

四、对经学及谶纬之学的批判 / 44

第三章 魏晋隋唐时期 / 48

一、魏晋玄学 / 49

二、佛教的发展 / 56

三、三教并立 / 61

四、儒学的革新 / 63

第四章 宋元明清时期 / 67

一、程朱理学 / 68

二、陆王心学 / 76

三、实学思潮 / 82

四、乾嘉朴学 / 89


第二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

**章 人格修养 / 93

一、人格修养的意义 / 94

(一)视“道德”为人与禽兽的根本区别 / 94

(二)视“修身”为成就外在事功的先决条件 / 95

二、人格修养的潜力 / 97

(一)为仁由己 / 98

(二)人皆可以为尧舜 / 100

(三)涂之人可以为禹 / 103

三、人格修养的目标 / 107

(一)以仁义礼来修身 / 107

(二)成就理想人格 / 111

四、人格修养的路径 / 114

(一)好学力行 / 115

(二)学思结合 / 118

(三)积习渐染 / 121

(四)师法之化 / 123

第二章 在矛盾冲突中彰显人格修养的境界 / 128

一、对义与利的取舍 / 129

(一)先义后利 重义轻利 / 129

(二)见利思义 以义制利 / 132

二、对外界评价的认知 / 135

(一)重视外界评价 / 135

(二)豁达看待外界评价 / 138

三、对人生境遇的觉解 / 139

(一)以“时”的视野理解人生境遇的变化流转 / 139

(二)与“时”俱进 / 141

(三)知天命 尽人事 / 146

四、对生死价值的反思 / 154

(一)生死自然 / 154

(二)死而不朽 / 157

(三)珍惜生命 / 161

第三章 社会关爱 / 164

一、社会关爱的情感根基 / 165

(一)仁者爱人 / 165

(二)忠恕之道 / 170

二、人际交往的具体规范 / 172

(一)亲子关系 / 172

(二)君臣关系 / 180

(三)朋友关系 / 183

(四)一般人际关系 / 188

三、中庸之道的适度调节 / 195

(一)中庸的实质 / 195

(二)达致中庸的关键:时中 / 199

第四章 家国情怀 / 204

一、以群为重 心忧天下 / 205

(一)将人视作“群”的存在 / 205

(二)倡导为群体做贡献 / 209

(三)寓个体价值于群体价值之中 / 211

二、以民为本 济世安民 / 214

(一)视民心向背为政权稳固的根基 / 215

(二)以民为本的政策导向 / 216

三、以和为贵 和而不同 / 226

(一)“和”的渊源与实质 / 226

(二)人伦关系中的显现 / 228

(三)政治理念中的“以和为贵、和而不同” / 230


结语 新时代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化认识 / 243

一、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史定位的深化认识 / 243

二、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代价值的深化认识 / 245

三、关于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路径的深化认识 / 247


展开全部

节选

儒学的创立与拓展 儒学的创始人孔子,诞生于公元前551年,他的一生大多在不得志中度过,但是却怀揣着济世安民的宏大理想,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做出了奠基性贡献。 其一,孔子首倡“有教无类”,为平民子弟接受教育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实践验证。 周朝以前,只有贵族子弟有接受教育的机会,此后,伴随着周朝逐渐衰弱,文化因“礼崩乐坏”而下移,“学在官府”的局面被打破,“私学”出现。但在孔子之前,“私学”的规模和影响很有限,是孔子通过广收门徒把“私学”真正发扬开来,据《史记》记载:“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史记??孔子世家》]同时,在教育实践中,孔子总结了一整套教育理念,例如因材施教、学思结合、举一反三、温故知新等,至今仍被教育界奉为圭臬。孔子一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对中华文化传承做出了巨大贡献,被后世尊称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孔子过世之后,孔子的弟子皆服“心丧”三年,然后才泣别孔墓,子贡居丧更是长达六年之久。孔子的学生和鲁国人后来还陆续把家搬到了孔子墓旁,竟多达一百多家,形成了“孔里”。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传统自兹开启。 其二,孔子为古代知识分子树立起道德理想和社会担当,为培育中华民族的责任感、使命感注入了思想基因。 孔子将“儒”划分为“君子儒”和“小人儒”,“君子儒”的志向在于参政议政、弘扬仁道,因而要具备弘毅的品质,这就赋予了“儒”以道德理想和社会担当。孔子告诫学生:“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论语??雍也》]即告诫学生要有宏大的理想,不要做只图混饭吃的“小人儒”。这种理想信念贯穿于孔子所毕生从事的教育事业之中,在孔子之前,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教会学生某些技能或者掌握文学、历史、礼仪等方面的某些知识,但孔子却没有止步于此,而是更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行,认为道德品行的培养要优先于知识技能的培养。并且更进一步,孔子认为,仅仅是修养好自身的品行还不够,还要充分发挥个体道德修养的影响力,把伦理道德原则推行天下,影响他人和社会。这种积极入世、心忧天下的价值导向的确立,对培养知识分子阶层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担当意识产生了重要影响。 其三,孔子创立了儒家学派,儒学后来发展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主干。 孔子主要通过以下两重路向对儒学进行了理论建构。一方面,孔子承袭了西周以来的人文主义思潮并将其发扬光大。孔子思想中的人文色彩鲜明,他“不语怪,力,乱,神”[《论语??述而》],他主张“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 《中庸》]。秉承着重人轻神的思路,孔子对反映中华文明早期思维成果的“六经”,即《诗》《书》《礼》《易》《乐》《春秋》进行了清理重释工作,弱化了其中的鬼神术数的色彩,“六经”藉孔子而流传,亦由孔子而别开生面。另一方面,孔子将夏商周三代礼乐文明中所蕴含的道德因素突显出来,通过“仁”和“礼”的理论架构将其渗透进人格修养和社会秩序的建构之中。“仁”是孔子为儒学所建构的*高道德范畴,其包含着儒学所倡导的一切道德规范。“仁”的道德修养要在具体的人际关系中才能得以展现,因而当学生问孔子什么是“仁”时,孔子回答说:“爱人。”[ 《论语??颜渊》]“爱”的对象首先指向的是父母兄弟,孔子将孝悌之道设计为仁爱的起点,这在当时注重血缘亲情的宗法社会中是合理的,这种设计避免了仁爱的抽象性,赋予了仁爱落实下去的情感根基。并且,孔子并没有局限于血亲之爱,而是以“天下归仁”为理想,突破了血亲之爱的狭隘,将爱的对象指向更大的范围,从爱亲人到爱他人,从爱人到爱物。“礼”是除“仁”之外,孔子思想体系中的另一个核心理念,在道德修养方面,孔子力倡“克己复礼”,即用“礼”来约束自身行为。孔子所说之“礼”主要指周礼,在孔子之前,周礼已经发展到相当成熟的程度,他对周礼的追随绝非简单地效仿,他的贡献主要在于对“仁”与“礼”的关系作了界定,赋予了“礼”这种外在形式以道德实质和道德使命。在孔子看来,“仁”与“礼”是互为表里的关系,“仁”是实质,“礼”是形式。没有“礼”,仁德不足以养成和保持;没有“仁”,“礼”便会流于空洞和虚伪。仁礼结合、以仁为质、纳礼于仁学视野并使之成为个人综合修养的一部分,是孔子“礼”论的重要特点。孔子“仁”与“礼”的思想落实到治国理政上,便表现为“为政以德”的思想。在国家治理方面,孔子倡导以德服人,反对暴力强权。在孔子的视野中,能否“为政以德”,是对政治进行价值评判的依据。 总之,孔子通过人文主义和道德理想共同架构起了儒学的骨架,其所创立的儒家学派既理性务实又高悬道德理想。孔子确立了儒学发展的大致方向,提出了儒学大部分核心命题。但是尽管如此,孔子的论述大多停留在“应该如此”的层面,而对“何以如此”尚未深入探究,留下了较大的理论探索余地。加之孔子之后,墨家、法家兴起,他们的理论锋芒皆直指儒学,对儒学造成了较大挑战,儒学亦必须予以应对。这些理论拓展的任务落到了孔子的后学身上。“孔子的思想存在着多方面的解释维度,但主要的维度有两个。一个是以理想主义为主导的仁学维度,或称内圣学维度;另一个是以现实主义为主导的礼学维度,或称外王学维度。”[ 宋志明:《中国古代哲学通史》,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6年版,第143页。]孟子和荀子便分别从这两个纬度对孔子的思想进行了阐发,作为先秦时期儒家*重要的两位代表人物,他们如同孔子思想的两翼,从不同路向弘扬和拓展了孔子的思想,并承接住了来自墨家、法家的挑战。

作者简介

唐明燕,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哲学博士,硕士生导师。长期从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研究,在该方向上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一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一项、上海市社科基金项目一项、辽宁省社科基金项目两项。主持建设的课程“先秦儒家哲学六讲”入选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主持建设的课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入选上海市一流本科课程、国家级一流本课课程(已公示)。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