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心相遇-意味美学:审美价值的重估

心心相遇-意味美学:审美价值的重估

1星价 ¥85.0 (7.2折)
2星价¥85.0 定价¥11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2713175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363
  • 出版时间:2023-04-01
  • 条形码:9787522713175 ; 978-7-5227-1317-5

内容简介

真善美的核心秘密是建立在“封闭现象人趋弱”(或“封闭现象心趋弱”)的基础上的,也可以说是建立在人意识到自身的局限(或有限)而不是自身的力量(包括所谓本质力量、理性力量、生命力量等)基础之上的。不知道这一点,几乎等于没有形成真正的美学意识或善的意识(甚至包括真的意识)。意识到人的局限,然后敞开联系,这是真善美意识苏醒或觉醒的标志及基本前提。 心心美学理论(或思想)体系的形而上的支点、核心奠基点、思想与逻辑起源点,是天道一天心,这也是可以统摄世界的本体性的贯穿点或支点;第二形而上的支点、奠基点及思想与逻辑起源点是心心,这里第二个心是指人之敞开联系的本心。天心与本心有着先验的对应与相通关系,本心是能领悟理解形而上奠基点的“灵明的种子”。美的价值内核也需要从奠基点或支点上得到根本性的解释,也即需要从源头心性的方向与内涵中得到根本性解释。这是心心美学体系的思考中心。一个理论或思考体系,首先意味着其要有能够统摄视域内事物的本体性支撑点、奠基点、起源点,并能在此坚实基础之上展开环环相扣的一系列理论演进。

目录

导论 天人内在贯通性相遇及审美价值的重估 节 天道-天心原型言说及审美的两种类型 一 中国天道追问传统及天之核心含义演变 二 心心作为思考体系核心及五个层次内涵 三 心心对话主体性及人的本质之界定 四 心之敞开性相遇、审美与非审美生活 五 审美经验: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 六 审美之词源学理解及深长意味整体 七 审美的两种类型及审美价值的重估 第二节 审美始源:天心原型言说及心性密码 一 天道-天心始源:纯粹牵引及始源力量 二 审美本性:审美活动异化及返回心源 三 审美故园:美之内在光辉及人心返乡 四 始源性意向:倾听天心原型密码言说 第三节 审美中介:天人贯通及内在意味整体 一 中介贯通:天心本体与人心主体统一 二 中介联结:赫尔墨斯、摆渡与审美净化 三 中介指引:天人式样及复归和解经验 四 中介仪式:羊—羊人—捧心—祈祷者 第四节 审美依归:始源心性在场及境界显现 一 审美凝神:虚假现象心遮蔽渐次退却 二 审美临在:创世初心临在于敞开人心 三 审美妙悟:妙悟、和解与现象我消融 四 审美合一:超我之境及合一境界显现 第五节 作为天人和解的文化与文化审美价值 一 差异化、统一性及自上而下之价值领悟 二 封闭性文化叙事与敞开超越性指向 三 文化始源动力引领及文化深邃之根 四 文化核心价值观念及其审美意味蕴含 章 始万物创造始源与中国思想传统的追问 节 始万物创造始源与中国思想传统的追问 一 天道-天心作为创造始源及审美基准 二 创世性存在被不同文明所亲证、所命名 三 创世初心本体论、世界及思想的旅程 第二节 自上而下万物始源及东西方迥异命名 一 西方存在本身及其作为存在者之始源 二 西方理念及其作为世界之始源 三 大爆炸原始奇点及其作为物理之始源 四 天道-天心之创造及其作为万物之始源 第三节 天道-天心原型言说及意味整体基础 一 天心原型性言说及人的原初统一性情感 二 天心言说作为本源语言及存在之家 三 天心始源性牵引与意味整体环绕支撑 第二章 自上而下价值审美与自然作为心心相遇中介 节 天道-天心原型言说与人类实践本体论 一 天道-天心原型言说与自上而下之自然 二 天道-天心原型言说与由内而外之自然 三 人类实践本体论与自下而上之自然 四 人类实践本体论与由外而内之自然 第二节 天道-天心之本体言说与自然心性叙事 一 “心包万物”、自然始源及化育性 二 “万物一体”或宇宙论的虚无主义 三 天之本原心性与当代泛心论、心灵论 四 自然心性、生态观念与超生态审美 第三节 天道-天心本体言说与自然心性层次 一 自然物质性外壳与自然物质物性层 二 自然物质性外壳与自然生命层 三 人对自然的改造及人类精神的对象化 四 天道-天心原型言说及源头视野中的自然 第三章 自上而下价值审美与社会作为心心相遇中介 节 天道-天心言说与社会性整体意味显现 一 自上而下社会本质及整体韵味显现 二 自上而下精神秩序及精神性共同体 三 社会的精神确立与人文学者使命 第二节 天道-天心原型言说及其核心观念 一 原型意味与源头——内在文明观念 二 原型意味与真理——实事求是观念 三 原型意味与解放——女性主义观念 第三节 天道-天心原型言说及心性韵味价值递进 一 社会感官感性生活及内在存在复归 二 社会关系性修正及内在解放之蕴含 三 社会有限性精神与现实希望性指向 四 天心始源性牵引及神圣性意味显现 第四章 自上而下价值审美与个体作为心心相遇中介 节 心心相遇性个体及存在之意味整体 一 相遇中介性个体及敞开性自由人格 二 相遇中介性个体及敞开性良知意味 三 相遇中介性个体及敞开性神圣趋向 第二节 心心相遇性个体及存在韵味的递进 一 自然个体与生理欲求之物质性层次 二 社会个体与社交安全之社会性层次 三 精神个体与存在尊严之精神性层次 四 贯通个体与明心去蔽之贯通性层次 第三节 相遇中介性个体及个体消融性境界 一 相遇中介性个体与个体之死亡练习 二 相遇中介性个体与个体复归性和解 三 相遇中介性个体与始源性存在意境 第五章 自上而下价值审美与艺术作为心心相遇中介 节 天道-天心原型言说与艺术本源性经验 一 艺术之本源及情感性意味整体的支撑 二 天之心性实在性领悟与艺术本源显现 三 心性本源显现匮乏与价值型艺术死亡 第二节 天道-天心原型言说与艺术心性递进 一 质料—形式之维与艺术物质感性层 二 现实—精神之维与艺术人化精神层 三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丁来先,男,1963年出生,籍贯,安徽凤阳,广西师范大学教授,出版过《审美静观论》《诗人的价值之根》《文化经验的审美改造》等四部学术著作及多部小说,多次获省级科研奖。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