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明东夏:唐代长安西明寺与丝绸之路(精)全二册/湛如著

西明东夏:唐代长安西明寺与丝绸之路(精)全二册/湛如著

1星价 ¥384.0 (8.0折)
2星价¥384.0 定价¥480.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01158694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1257
  • 出版时间:2022-12-01
  • 条形码:9787101158694 ; 978-7-101-15869-4

本书特色

 《西明东夏:唐代长安西明寺与丝绸之路(套装全2册)》分研究篇与资料篇上下两册。
  该书用大量出土写本与金石文献,以西明寺相关内容为主线,深入讨论了长安佛教与丝绸之路交流互动的诸多史实,论证缜密,史料翔实,对中古史、敦煌学及丝绸之路交流史都有参考价值。

内容简介

西明寺是位于唐代首都长安城延康坊的皇家寺院,是唐代强盛之时的众寺之首,也即所谓“国家大寺”,不仅是僧团日常活动的载体,还集译经的场所、著述的所在、外国僧人的留学重地、皇家礼仪活动乃至市民文化活动的场所等功能于一身,是一个不断吸引周边宗教与世俗精英的知识朝圣的中心,其辐射范围笼罩了整个周边地区与国家。玄奘、不空、道宣、慧琳等佛教精英,都曾活跃于此。《西明东夏:唐代长安西明寺与丝绸之路》以长安西明寺为切入点,从“帕米尔高原—敦煌—长安”、“西明寺—杭州—日本”、“南海—广州—长安”三条线路,对该寺在长安佛教乃至中国佛教发挥的作用进行了梳理,清晰呈现了陆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上的长安文明。其中神圣与世俗、超世离尘与财富金钱、政治与宗教、精神与物质、中土与异域、东方与西方完美地交融,折射出中古时期王权与教权间的微妙关系及神圣同世俗间的互动,可使读者深入了解通过丝绸之路而来的佛教文化对中华文明的影响,理解中华文化鼎盛时期海纳百川、容摄万有的博大胸襟。本书分“研究编”与“史料编”两编,深入的研究与翔实的史料互为表里,相辅相成。

前言

 李唐垂绪,削平四海。式廓宇疆,奄有多方;抚临天下,包拢万有。其帝室身兼华戎血胤,虽冒籍陇西,而志识宏旷,器局引阔,遂能君臣相得。加之进君子而退小人,择人非行造次。开言路,屏佞臣。宽仁爱民,齐之以刑正,导之以礼乐。故致奸宄不兴,民风陶化。加之后世兢兢,国祚是以绵延。开三百年之基绪,几臻于三代之隆。极于天覆地载,宇内莫不熙然从化,德风徧洽。至太宗朝,四夷君长诣阙请上马天可汗。神器攸归,惟德是亲。量今酌古,此员可谓千秋之伟业,万世之轨则。
  长安,唐称上都,王居之所。地拱北辰,天象紫微。居八埏九垓之中,得霜露均平之调。控上游而踞秦川;背太华而负泾渭。锁陇右;扼函谷。虎视山左六国之境,俯临东海万顷之澜。阻山带河,以四塞之地,而经略中原,君临天下。华夏之基,兆极讨原,在此之间耳。此地居人稠集,百物繁滋,定天地之限区,赤县之神臯。
  天下形胜者,尽皆在于长安;古之称治,莫能隆于汉唐;而唐世之盛,莫逾于高、玄、武周。高宗所兴之西明,则为有唐皇家寺院之首,执神州像教之位柄,为宇内仁祠之枢机。西明地座御街之右,近于天子宫苑,傍倚贵戚豪家。车骑如云,行旅若水。士女缁素,纷沓而至。周边数里,连街穿陌。墙列青槐,院引涤水。经台接云,佛阁凌霄。凡有堂宇四千余间,高僧大德,灿若日星。举凡宣公奘师、慧琳圆照、新罗圆测、东瀛空海,莫不法泽绵延,迄今弗替。人文之盛,方建此千载之丕基,此诚非同泰、永宁可与方匹也。然成住坏空,宇宙常则,虽伟烈如斯,犹不免迭遭寇乱,缁徒流散。西明晚钟声绝,残寺香炉烟断。环寺閴然,终付焦土。
  不敏托生也晚,兼昧学寡闻,尝叹人生如寄,各有所值。此生何幸,侥得备位学林,忝赘士君末流。余与湛如师年齿侔拟,相知两纪,故得坐春风,亲仰謦欬。其玉质天成,勤恪沈靖,我辈钦服。讯叩梁津,几罄龙宫之诵;聊搜梵夹,欲穷结编之文。抑叹其能不累于物,弃世间系缚其如脱。虽身居方外,而兼怀经世之忧,并使释门之学不堕。昔得之于古传,今闻之于生逢。余与湛师每有晤对,及书问交接,则骇其该博而有深致。每读其作,卽慨其有思接微冥、视通今古之能.尤以游心敦煌、覃思僧制为其擅场,一二皆能于烦难处,芟夷列纲,撮其枢要,发不刊之说,传累世之教。
  今奉赐西明大着二帙,首帙《研究》,次帙《资料》。《研究编》涉乎西明寺史,此寺学风传承,西明寺与敦煌、长安及东亚佛教,西明寺之社会功能,西明寺与政治关系等诸方域。芥子可纳须弥,毫尖能吞巨海,西明一寺之兴衰者,吾国佛教荣辱与共。湛师于此曾无容锥之地,展袖从容,进退无苟,故可率皆洞烛幽隐,辨名正意。出经入史,发覆精窍。使千载沈埋,一时重光。加之全帙钩贯秩然,断论平允,故能敷畅闳义,掘发厥旨。复采摭羣籍,爬罗金石,以类胪列,序时为秩,使萃鳞集羽、集腋成裘,终勒成《资料编》,蔚为大观;俾遗篇残绪,汇为吉光。搜罗之富,罕乎其匹。虽丰赡详备,而能经纬焕然,庶几求学者津梁可资,好古者索骥有冯焉。
  余学无专精,临读愧悚,如展接颜表,得蒙教益。惜坐井戴盆,虽仰望,不足明七曜之流焕;蠡挹管窥,将问津,何堪溯潜灵之渝溢?然余与湛师同耽此道,览古而惬心,搜冥而怡念,感受攸同,悬闻默应。加之慰于厥事之足显,感乎昔阴之堪忆,遂率缀片纸,聊呈瞽言,不耻贻方家笑耳。

目录

上册 研究编 研究编目录 Table of Contents 绪论 **章 一座皇家大寺的命运:西明寺简史 第二章 佛法西来:从敦煌到西明寺 第三章 杨柳青青:西明寺与长安佛教 第四章 法水东流:西明寺与东南及日本佛教 第五章 海上丝绸之路与长安佛教 第六章 西明寺学风与传承 第七章 秉轴持钧:西明寺在唐代社会中的多重功用 结论 一座寺院所折射出的中古佛教与社会 下册 资料编 整理说明 资料编目录 一、图版编 二、史料编 三、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 附录一 小野胜年录文 附录二 西明寺编年简目 参考文献 术语索引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湛如,1964年生,历史学博士,印度语言文学博士后。现任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委员、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主要研究领域和方向为佛教语言与佛教文献、佛教历史与佛教艺术、敦煌佛教与敦煌文献、中印文化交流史。代表作品有《敦煌佛教律仪制度研究》《净法与佛塔——印度早期佛教史研究》《禅苑清规研究》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