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73207111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58
- 出版时间:2023-05-01
- 条形码:9787573207111 ; 978-7-5732-0711-1
本书特色
本书是对中古墓葬资料的全新阐释,研究内容、方法和结论都有一定的创新,对历史时期的墓葬研究有一定的推进作用。首先,从一个较长的时段探讨了中古时期的丧葬模式及其演变的成因;其次,基于创新的方法论建立了一套不同于以往的丧葬礼制研究,也不同于物质文化史研究的阐释范式,注重从丧葬礼仪行为来阐释墓葬遗存,在静态的考古遗存与动态的古代社会之间建立了联系;纠正了以往的一些错误认识,对丧葬空间、明器与祭器、丧葬图像等都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此外,本研究还注重墓葬遗存中的人文价值及其传承脉络,这对方兴未艾的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社会意义;死亡考古学的研究思路对田野考古发掘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内容简介
战国秦汉至隋唐时期,是中国古代社会、文化、思想发生巨大变迁的时期?受其影响,人们对待死亡的态度和处理死亡的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丰富的墓葬材料和大量的传世文献,使这一时期成为死亡考古学研究的范例。针对中古时期墓葬考古的实际,把墓葬当成古人处理死亡的方式和对待死亡的态度的遗存,主要基于三个关键概念:丧葬空间、丧葬仪式、丧葬观念。其中,丧葬空间是处理死亡的礼仪空间,包括地面墓园和地下墓室两部分,在空间功能上又包括埋葬空间和祭祀空间,通过归纳空间形态,构建每个时期的丧葬模式。丧葬仪式是墓葬遗存反映的丧葬行为,从静态的考古遗存观察动态的人类活动,从空间形态复原古代丧葬礼仪的场景,历史文献中对中古丧葬礼仪的详细记载,为我们复原丧葬行为和场景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条件。丧葬观念是指在主流意识形态、宗教和民间信仰的综合影响之下人们对待死亡的态度,中古时期主流意识形态受到儒家、玄学、道教、佛教等多重影响,各个时期对待死亡的态度也相应做出改变,这些在丧葬空间、器物、图像等方面都有具体的表现。
作者简介
目录
作者简介
李梅田,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博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汉唐考古、美术考古的教学与研究,重点关注中古社会与文化艺术的变迁。
-
中国近代史
¥13.7¥39.8 -
万历十五年
¥15.3¥26.0 -
你不知道的古人生活冷知识
¥15.7¥49.0 -
汉朝其实很有趣
¥10.5¥38.0 -
正说明朝十六帝
¥25.4¥49.8 -
发明里的中国(平装)
¥9.0¥25.0 -
两张图读懂两宋
¥21.0¥76.0 -
漫长的余生:一个北魏宫女和她的时代
¥36.8¥65.0 -
资治通鉴
¥12.2¥35.0 -
中国历史常识
¥16.9¥49.8 -
天人之际 薛仁明读《史记》
¥23.3¥48.0 -
历史十讲-走进王朝深处
¥11.8¥36.0 -
罗马考古-永恒之城重现-发现之旅.历史卷
¥14.2¥35.0 -
吕氏春秋鉴赏辞典(文通版)
¥10.8¥28.0 -
上古迷思-三皇五帝到夏商
¥19.6¥58.0 -
鸿儒国学讲堂:中国历代党争史
¥11.2¥32.0 -
名家小史——中国历代党争史(图文版)
¥12.0¥29.8 -
半小时漫画中国史2/陈磊(笔名:二混子)作品
¥16.4¥39.9 -
胡椒的全球史:财富、冒险与殖民
¥41.6¥52.0 -
东大爸爸写给我的日本史
¥10.6¥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