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识产权重叠保护问题研究

包邮知识产权重叠保护问题研究

1星价 ¥67.0 (7.6折)
2星价¥67.0 定价¥8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976883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215
  • 出版时间:2023-01-01
  • 条形码:9787519768836 ; 978-7-5197-6883-6

内容简介

《知识产权重叠保护问题研究》以对知识产权领域各部门法之间重叠保护的现象分析与理论阐释为主要研究内容。知识产权重叠保护的本质是什么,是否会对既有制度体系造成影响,应该如何评价并解决该现象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本书从界定、评价和协调三个方面对以上问题进行了探索。通过“价值回归”,将知识产权制度对于符号利益的分配范式作为理论基础;通过“体系回归”,将重叠保护问题作为“特殊”向知识产权法的“一般”寻求答案。

目录

目录 导言 **章知识产权重叠保护的司法分歧与问题表征 **节知识产权重叠保护在司法实践中的观点分歧 一、知识产权部门法之间重叠保护的司法分歧 二、知识产权法与反不正当竞争法重叠保护的司法分歧 三、知识产权重叠保护的国际司法现状 第二节知识产权重叠保护的问题表征 一、模糊的法律界定 二、缺席的理论共识 三、纠结的法律态度 第二章知识产权重叠保护的概念证成与本质推演 **节知识产权重叠保护的界定要素 一、符号论在界定重叠保护问题中的意义 二、体系坐标的纬度:与上位概念的种属关系 三、体系坐标的经度:与类似概念的种差 第二节知识产权重叠保护的概念证成 一、知识产权重叠保护与上位概念的关系 二、符号论视角下的知识产权重叠保护 三、知识产权重叠保护的内涵与外延 第三节知识产权重叠保护问题本质的逻辑推演 一、演绎推理:确定问题本质的逻辑过程 二、推理前提:作为符号利益分配方案的知识产权制度 三、推理结论:符号利益分配方案的子方案 第四节检视标尺的形成与内容 一、检视标尺的层级构成 二、检视标尺内容的具体化 第三章对重叠保护法律效果的体系检视与评价 **节对重叠保护的合规性检视 一、检视规则的内容构成 二、知识产权部门法之间的界分规则 三、针对重叠保护问题的限制性规则 四、对重叠保护的合规性检视结论 第二节对重叠保护的合理性检视 一、有限激励原则 二、比例原则 三、效率原则 第三节对重叠保护的价值层面检视 一、知识产权法的价值目标与重叠保护 二、部门法的价值目标与重叠保护 三、价值检视标准的具体化 第四节对重叠保护法律效果的检视结论及评价 一、对重叠保护制度效果的检视结论 二、对目前重叠保护法律效果的评价 第四章重叠保护的原因探析 **节导致重叠保护产生的内部原因 一、权利对象的非物质性 二、部门法之间协调不足 第二节导致重叠保护的外部原因 一、非法律因素介入的立法过程 二、技术发展加剧了权利扩张与重叠 三、司法裁判的惯性思维与价值偏差 第五章协调知识产权重叠保护问题的路径选择与方案规划 **节既有研究中的解决路径及不足 一、既有研究中的解决方案 二、既有解决方案的不足与经验 第二节解决知识产权重叠保护问题的方案规划 一、对备选路径的比较分析 二、具体限制方案的构建设想 第六章协调知识产权重叠保护问题的方案验证与制度改进 **节重叠保护问题协调方案的验证 一、外观设计中的重叠保护问题 二、实用艺术品中的重叠保护问题 三、反不正当竞争法适用中的重叠保护问题 第二节知识产权重叠保护问题的制度改进 一、以恰当的司法价值观为指引 二、以体系化的裁判思路为方向 三、以科学的法律解释方法为工具 四、以制度体系的协调发展为目标 五、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郝思洋,太原师范学院法律系讲师,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法学博士,新加坡管理大学亚洲智慧资产及法律应用研究中心访问学者。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项,省级项目多项,曾获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会2019年年会暨第四届青年学者征文比赛一等奖,山西省法学会法学研究成果二等奖。主要成果包括《知识产权视角下数据财产的制度选项》《知识产权视域下“数据信息”的时代发展》《个人信息权确立的双重价值》《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保护的路径探索》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