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赋税制度、租佃关系与中国中古经济研究

包邮赋税制度、租佃关系与中国中古经济研究

1星价 ¥39.3 (4.4折)
2星价¥39.3 定价¥89.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32575718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25
  • 出版时间:2023-04-01
  • 条形码:9787532575718 ; 978-7-5325-7571-8

内容简介

本书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下, 运用马克思五种社会形态理论, 并借鉴经济学分析方法, 围绕著赋税制度、租佃关系, 来研究中国中古时期社会经济形态的演进。可以说一个很老的话题做出了新的亮点, 值得期待。

目录

序 章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1.唐代社会质与中国史分期研究 2.唐宋变革论与唐宋社会经济概观研究 3.反思中国史诸分期说和唐宋变革论 章社会生产结构变化与魏晋南北朝赋税制度发展 一汉魏社会生产结构变化与魏晋户调制产生 1.两汉大土地经营方式转变与社会经济自给化、实物化 2.曹操对汉末赋税制度的整顿与户调制的产生 3.西晋户调之式及其影响 二南北分治时期赋税制度对西晋户调式的继承与改变 1.北方地区赋税制度演变与均田制的出现 附论:从《魏书-张彝传》看北魏前期合户现象 2.南朝大土地经营的继续发展与户调制的废弃 本章小结 第三章北朝后期赋税制度发展及唐代租庸调制的形成 一北魏后期租调制由床调向丁调过渡完成 二北朝后期租调制演变与户等的恢复 1.东魏、北齐租调制及其变化 2.西魏、北周租调制及其变化 三隋朝均田令与赋役制度改革 1.应对人地矛盾:隋朝均田令的调整与变化 2.隋炀帝与大业税制改革 四唐代租庸调与户税、地税 1.唐代力役的变化与租庸调制的形成 2.唐前期的户税与地税 本章小结 第四章契约选择、效率分析与中国中古租佃关系新探 一唐宋租佃关系研究及其问题 二中古租佃关系发展中的经济学逻辑 1.新古典模型中的分成租佃制困惑 2.基于新古典的分析:唐宋租佃契约安排中的经济学逻辑 3.中古社会高、低定额租及其对社会生产结构的影响 4.唐宋间地租率的变化及对新古典租佃模型的反思 5.回溯魏晋:建立观察中国中古租佃关系发展的新坐标 本章小结 第五章余论:从中古到近代——为什么中国入资本主义社会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张雨,1983年5月生,河南南阳人。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2006年获历史学学士学位,2011年获历史学博士学位。2013年从人民大学经济学院理论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调入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现为历史文博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隋唐史、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经济史。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北京市教委面上项目各一项,先后在《西域文史》《唐研究》《文史》《中华文史论丛》《政治经济学评论》《唐宋历史评论》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