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被害人自陷风险研究

包邮被害人自陷风险研究

¥123.2 (7.8折) ?
1星价 ¥123.2
2星价¥123.2 定价¥15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2715650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366
  • 出版时间:2023-07-01
  • 条形码:9787522715650 ; 978-7-5227-1565-0

内容简介

刑法理论中的被害人自陷风险(或称被害人危险接受等),是指明知存在危险,被害人仍然允许或者参与行为人实施的危险行为而导致法益侵害结果发生。在被害人自陷风险案件中,被害人同意行为人实施危险行为,却并未明确放弃法益,应当如何评价行为人的行为仍未达成共识。本书立足于我国立法和司法现实,构建具有本土特色的被害人自我答责理论,为被害人自陷风险案件的处理提供参考。

目录

绪论 一 被害人自陷风险研究的重要性 二 被害人自陷风险研究现状概览 三 研究方法、基本结构和创新点 **章 我国司法实务中的被害人自陷风险 **节 被害人过错理论与被害人自陷风险 一 案例介绍 二 被害人自陷风险与责任分担 三 被害人自陷风险与可谴责性降低 第二节 因果关系理论与被害人自陷风险 一 案例介绍 二 被害人自陷风险相关的因果关系理论 三 规范的因果关系理论面临的疑问 第三节 被害人自陷风险的独立意义 第二章 被害人自陷风险法理基础的核心要素:被害人自我决定 **节 共犯理论与被害人自我决定 一 共犯理论:自然论标准必然走向规范论标准 二 以共犯理论为基础的被害人自我答责理论 三 被害人自我决定:共犯理论的必然归结 第二节 社会相当性理论与被害人自我决定 一 社会相当性理论的论证 二 社会相当性理论面临的疑问 三 被害人自我决定:社会相当性理论的必然归结 第三节 团结义务理论与被害人自我决定 一 团结义务理论的论证 二 团结义务理论面临的疑问 三 被害人自我决定:团结义务理论的必然归结 第四节 小结 第三章 被害人自我答责理论之一:内在自由论 **节 内在自由论之一:意志自由论 一 意志自由论的展开 二 意志自由论面临的疑问 第二节 内在自由论之二:超理性个人论 一 超理性个人论的展开 二 超理性个人论面临的疑问 第三节 小结 一 内在自由论的共通点 二 内在自由论的误区:从自由到限制自由的 奇怪逆转 第四章 被害人自我答责理论之二:外在自由论 **节 外在自由论的基础:自我决定权 第二节 自我决定权的合理性根据 一 微观层面 二 宏观层面 第三节 自我决定权的合宪性根据 第四节 风险承担理论 一 风险承担理论的一般论证 二 行为危险性否定说的论证 第五节 风险承担理论带来的问题:割裂外在自由论 一 被害人同意理论被架空 二 对自我决定的限制不均衡 三 造成体系崩溃 第五章 统合外在自由论的两种观点:准同意说和行为说 **节 被害人同意的心理内容 一 意欲说、认识说和容忍说 二 准同意说的展开 三 准同意说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被害人同意的对象 一 结果说的主张 二 行为说的主张 三 行为说面临的批评 第六章 行为说的证立和展开 **节 结果说面临的疑问 一 被害人自我决定与心理内容 二 同意与故意的平行评价 三 被害人同意与结果不法 第二节 行为说的基础 一 法的保护放弃说 二 禁止矛盾原则 三 行为说与一元行为无价值论并无必然联系 第三节 行为说的适用 一 涉及公共法益场合的被害人自陷风险 二 对结果的同意和对危险的同意 三 对故意行为的同意和对过失行为的同意 四 自我危险和他者危险 第四节 被害人自陷风险的生效要件 一 意思方向 二 自我决定能力 三 行为人不具有优势认知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刑法家长主义:被害人自陷风险的有效性限制 **节 被害人自陷风险有效性限制概说 一 法益公有说(国家、社会法益说) 二 利益衡量说 三 (刑法)家长主义 第二节 自由*大化理论 第三节 理性家长主义理论 第四节 人格保全理论 第五节 软家长主义理论 第六节 本书观点:规则家长主义 一 现有理论存在的问题 二 规则家长主义的提出 三 规则家长主义在被害人自陷风险案件中的适用 第八章 救援者案:被害人自陷风险的例外情况吗 **节 案例 一 中国中央电视台电视文化中心火灾案 二 救弟案 三 燃气爆炸案 第二节 肯定归责的观点 一 类比紧急避险的观点 二 划分客观归责领域的观点 三 规范的因果关系理论 四 以共犯理论为基础的被害人自我答责理论 第三节 否定归责的观点 一 基于刑事政策的观点 二 法秩序的自我答责理论 三 风险未能实现的观点 第四节 本书立场 一 有救助义务的场合不具有特殊性 二 类比紧急避险并不妥当 三 创造动机的情形难以成为例外 四 类比“原因违法行为”难以成立 五 解决方案:从被害人自我答责原则回归对 行为的同意 结论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蔡颖,北京大学法学博士,武汉大学法学院讲师,主要讲授刑法总论、刑法鉴定式案例分析、成案研究等课程。在《法学评论》《法制与社会发展》《法学》等CLSCI以及《刑事法评论》等CSSCI刊物中发表论文数篇,文章曾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等转载。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优秀博士论文出版项目一项,博士后特别资助项目一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一项。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