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儒家传统与共和时刻

包邮儒家传统与共和时刻

¥41.7 (4.7折) ?
1星价 ¥59.6
2星价¥59.6 定价¥89.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201191416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03
  • 出版时间:2023-04-01
  • 条形码:9787201191416 ; 978-7-201-19141-6

本书特色

此书是作者写作的学术专著,对儒家传统和共和思想进行比较研究。目的在于揭示儒家传统中的共和元素,提升儒家传统的现代性适用性。正如作者所言:“展开儒学与共和的相维视域,探究儒家传统在近代转型中体现出的能动性和连续性。”一方面,为客观理性地认识儒家传统提供有力的佐证;另一方面,也为更好地传播和传承传统文化发出号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充满了先人的思考和智慧。我们只有充分挖掘、深刻研究,才能继承和发扬好。此书对于政治学特别是政治思想领域的研究者而言,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内容简介

. 19世纪末,近代中国逐渐开启政体变革进程,君主立宪与民权共和成为当时两大相互竞衡的政体转型路径。本书着重探讨、分析儒家传统和君主政治与共和政治的关系,阐释儒家传统与近代共和之间并非截然对立,而是义理共振、相互塑造。论证思路方面,本书区别于文化儒学和政治儒学的研究范式。文化儒学着力于更新儒家文化以嫁接西方现代政治,而对中国儒家传统政治则基本上予以通盘否弃。本书则认为中国历代传统政治蕴含的宪制要素、政制精义及治理经验等仍具现代价值。政治儒学则试图基于传统经学重新开出整全性的现代政制,以此作为传统儒学的再制度化方案。本书则认为儒家传统并未外在于近代中国共和转型的历史进程,而是深刻作用于近代中国共和政体的形成与巩固,并且已然融入共和政制之中。

目录

导论 一、儒家与共和的相维论域 二、近代中国的共和时刻 三、研究方法及路径辨析 **章 清代前期君主政体的重构与危机 一、政学关系颠转 二、君相关系蜕变 三、士人政治衰退 四、儒家经世精神遁隐 五、传统君主政治的危机 第二章 近代孔教论建构及其政学效应 一、晚清今文经学的孔教化 二、孔教论建构及内在困结 三、孔教论与学理共识的丧失 四、政治共识的流失 第三章 君主立宪变革的政学困境 一、中体西用论与政体变革共识的夯筑 二、学制与科举变革 三、清末君主立宪的结构困境 四、清末君主立宪的理论困境 第四章 新传统主义共和观的建构与困境 一、“夷六艺为古史” 二、新诸子学的曲折展开 三、以道御法与复归儒学 四、历史民族主义 五、新传统主义共和论 第五章 共和时刻的儒家转承 一、革命内涵之转换 二、民初政治衰败试析 三、儒家与帝制复辟关系再思 四、民初共和与儒家的互动顿挫 五、民初共和与儒家的互动展开 结论:儒家与共和的潜在互动空间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张舒,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政治学理论专业博士。现为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近代中国政治思想史。在《政治思想史》《天府新论》《学海》等期刊发表文章数篇,主持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汉代儒家国家治理思想及其当代意义研究》。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