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47322147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272
- 出版时间:2018-01-01
- 条形码:9787547322147 ; 978-7-5473-2214-7
本书特色
★剖析东晋南朝世家大族的“归葬” 失去故乡的流寓士族在葬地选择、死后观念、礼制变革、意义诠释上有过怎样的纠结、对抗、妥协和创造,“归葬”如何借旧观念惯性加入新社会的权力形塑、身份建构。本书大量运用墓葬考古数据,对文献中“归葬”问题进行检讨,论证了学界以为的“晋制”与考古发现的六朝墓葬实例之间不能是简单的对应关系,而南渡后新家族祖茔的形成,必须放在当时整个历史发展脉络中来了解,同时运用考古数据对照出世族家族内部的分化与连接。 ★追溯六朝士族“以何为归”的文化心理演变 从狭义的“归葬”上升到广义,家国大义融入私人领域,与个人表达互相借用、互为背景,这种近当代常见的中国式话语,除了特定时期政治形塑,能否从文化上找到渊源与解释?书中研究的史料收集下溯到唐宋时期,结合田野考察,讨论六朝之后的人如何想象前人之“归”,进而内化为某种文化自觉。 ★归葬之“归”的新指向 “归”可以作为价值观,独立于故乡、祖坟之外,而演变成为权力归属、身份认同、文化归属。中国人或多或少都向往过六朝名士的“自由放纵”“归园田居”,从文学、艺术直至心灵世界的“归葬”到“归隐”。而关于埋葬地点、埋葬方式的想象和预期, 反映了一个时代的家庭结构变化、人口流动、男女权力此消彼长、个人价值观、信仰、甚至审美。太阳底下,尘土之上,人类总是不断地建构规则、解构传统,由此消遣有涯之生。 ★志怪小说中的归葬故事 六朝 独特的文学材料是志怪小说,“讲鬼故事”也是六朝士人交往很重要的活动。引用志怪小说中的归葬故事讨论彼时的移民心态,并且谈及佛道参与、辅助营建丧葬礼仪空间的情况。宗教面对世俗王权,地上的屈服史与地下的征服史同时并行。
内容简介
动荡年代,生命如此短暂,哪怕高门贵胄,死亡一来,也要“顾万物而遗恨,收百虑而长逝”,终于“扃幽户以大毕,泝玄阙而长辞”(陆机语)。一千多年后,终于有机会重启那扇“幽户”,面对灰烬式的遗存,还能不能读出曾经有温度的生命历程,来不及完成的人生遗恨?本书将“归葬”视为中国文化“个案”,以六朝为背景,去理解中国人在终极安顿途中的文化再造:一项习以为常的“传统”如何被遗忘、被更改、被选择性保存?旧观念旧习俗对新社会的权力秩序、个人身份建构会产生哪些影响?中国人文化逻辑中的个体自由与家国想像如何产生与演变?
目录
作者简介
李华,香港中文大学历史学博士。曾任职平面媒体、大学老师,中年之后重返校园研读历史。研究兴趣为新文化史、古代物质文化、人文历史通识写作,有学术论文见于《汉学研究》等刊物,人文通识专栏“魏晋的鬼影怪谈”见于网路。
-
中国近代史
¥15.5¥39.8 -
汉朝其实很有趣
¥12.5¥38.0 -
你不知道的古人生活冷知识
¥18.1¥49.0 -
书架上的近代中国:一个人的阅读史
¥15.7¥49.0 -
万历十五年
¥13.5¥26.0 -
发明里的中国(平装)
¥10.3¥25.0 -
人类酷刑简史
¥21.1¥59.0 -
两张图读懂两宋
¥20.5¥76.0 -
罗马考古-永恒之城重现-发现之旅.历史卷
¥13.3¥35.0 -
历史十讲-走进王朝深处
¥14.4¥36.0 -
资治通鉴
¥14.0¥35.0 -
安史之乱
¥24.1¥68.0 -
名家小史——中国历代党争史(图文版)
¥13.4¥29.8 -
东大爸爸写给我的日本史
¥12.2¥32.0 -
大家小书-笔祸史谈丛
¥9.0¥18.0 -
宋朝文人的朋友圈
¥21.1¥59.0 -
两晋其实很有趣
¥11.9¥35.0 -
无泪而泣 奥斯维辛-比克瑙集中营的特别工作队
¥24.1¥68.0 -
1688年的全球史
¥28.3¥78.0 -
说中国:一个不断变化的复杂共同体(精装插图版)
¥39.2¥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