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发展研究报告2021
1星价
¥49.6
(7.3折)
2星价¥49.6
定价¥6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300317038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00
- 出版时间:2023-08-01
- 条形码:9787300317038 ; 978-7-300-31703-8
内容简介
在消费地位不断提高,消费领域的问题日益复杂的新形势下,《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发展研究报告2021》以“消费转型与经济社会发展”为主题,分为13章,分别从“消费悖论”、中国城乡家庭消费分层结构的演变、中产阶层日常生活中的饮食消费变迁、新冠疫情下的居民生活韧性分析、数字化转型与第二次消费革命、新型消费与数字生活、数字化时代的生产性消费与外部性剥削、城镇居民生活满意度及影响因素分析、超大城市城镇居民的居住状况分析、住房公积金与农民工的住房消费、都市中间阶层可持续消费的研究框架及实证分析、面向社会责任消费、第三次分配的逻辑等方面对当前中国的消费转型和社会经济发展进行研究。
目录
**章 发展中的“消费悖论”及其超越
一、问题的缘起
二、不平衡发展政策的文化嵌入性
三、不平衡发展政策的转型滞后
四、从不平衡发展政策到平衡发展政策
五、结语
第二章 中国城乡家庭消费分层结构的演变
一、消费分层:重塑阶层结构形态
二、数据、方法与模型
三、家庭消费分层结构的演变
四、结论与讨论
第三章 中产阶层日常生活中的饮食消费变迁
一、中国肉类和饮食消费的发展
二、食品消费与日常生活:一个分析框架
三、研究方法
四、中国城市肉类消费的日常经验
五、研究结论: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转型的日常实践
第四章 新冠疫情下的居民生活韧性分析
一、背景
二、社会韧性的相关研究
三、生活韧性:一个理论分析框架
四、疫情之下居民生活韧性的实证分析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五章 数字化转型与第二次消费革命
一、问题与视角:从制度到技术
二、分析范式:技术嵌入性
三、数字化转型:技术赋能与消费革命的进程
四、数字生活世界:技术垄断与算法支配
五、未竟的消费革命
第六章 新型消费与数字生活
一、新型消费的崛起
二、新型消费的内涵特征及其研究维度
三、数字化消费革命视角下的新型消费
四、迈向数字生活:新型消费重塑日常生活
五、数字生活就是美好生活吗?
第七章 数字化时代的生产性消费与外部性剥削
一、“剩余价值剥削论”
二、“价值的社会创造论”
三、“外部性剥削论”
四、结语
第八章 城镇居民生活满意度及影响因素分析
一、生活满意度的分析框架
二、居民的生活满意度及比较
三、居民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四、总结和启示
第九章 超大城市城镇居民的居住状况分析
一、城镇居民的住房状况及特点
二、城镇居民的居住分层
三、城镇居民的住房支出压力
四、城镇居民的住房满意度与社会态度
五、结论及政策建议
第十章 住房公积金与农民工的住房消费
一、“单位嵌入型”住房公积金对农民工的保障性和排斥性
二、农民工拥有住房公积金的基本情况
三、农民工的住房消费状况及与住房公积金的关系
四、多渠道解决农民工住房问题的政策建议
第十一章 都市中间阶层可持续消费的研究框架及实证分析
一、实践理论与基础设施视角
二、中间阶层的可持续消费行为与态度
三、中间阶层的可持续消费模型
四、主要结论和启示
第十二章 面向社会责任消费
一、引言
二、社会责任消费研究的兴起
三、我国消费社会理论的批判性及其困境
四、面向社会责任消费:消费的三相理论
五、结语
第十三章 第三次分配的逻辑
一、问题的由来
二、多重角色扮演、场域分化与第三次分配
三、角色转换、场域切换与第三次分配
四、分享经济作为广义的第三次分配
五、结论与讨论
后记
一、问题的缘起
二、不平衡发展政策的文化嵌入性
三、不平衡发展政策的转型滞后
四、从不平衡发展政策到平衡发展政策
五、结语
第二章 中国城乡家庭消费分层结构的演变
一、消费分层:重塑阶层结构形态
二、数据、方法与模型
三、家庭消费分层结构的演变
四、结论与讨论
第三章 中产阶层日常生活中的饮食消费变迁
一、中国肉类和饮食消费的发展
二、食品消费与日常生活:一个分析框架
三、研究方法
四、中国城市肉类消费的日常经验
五、研究结论: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转型的日常实践
第四章 新冠疫情下的居民生活韧性分析
一、背景
二、社会韧性的相关研究
三、生活韧性:一个理论分析框架
四、疫情之下居民生活韧性的实证分析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五章 数字化转型与第二次消费革命
一、问题与视角:从制度到技术
二、分析范式:技术嵌入性
三、数字化转型:技术赋能与消费革命的进程
四、数字生活世界:技术垄断与算法支配
五、未竟的消费革命
第六章 新型消费与数字生活
一、新型消费的崛起
二、新型消费的内涵特征及其研究维度
三、数字化消费革命视角下的新型消费
四、迈向数字生活:新型消费重塑日常生活
五、数字生活就是美好生活吗?
第七章 数字化时代的生产性消费与外部性剥削
一、“剩余价值剥削论”
二、“价值的社会创造论”
三、“外部性剥削论”
四、结语
第八章 城镇居民生活满意度及影响因素分析
一、生活满意度的分析框架
二、居民的生活满意度及比较
三、居民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四、总结和启示
第九章 超大城市城镇居民的居住状况分析
一、城镇居民的住房状况及特点
二、城镇居民的居住分层
三、城镇居民的住房支出压力
四、城镇居民的住房满意度与社会态度
五、结论及政策建议
第十章 住房公积金与农民工的住房消费
一、“单位嵌入型”住房公积金对农民工的保障性和排斥性
二、农民工拥有住房公积金的基本情况
三、农民工的住房消费状况及与住房公积金的关系
四、多渠道解决农民工住房问题的政策建议
第十一章 都市中间阶层可持续消费的研究框架及实证分析
一、实践理论与基础设施视角
二、中间阶层的可持续消费行为与态度
三、中间阶层的可持续消费模型
四、主要结论和启示
第十二章 面向社会责任消费
一、引言
二、社会责任消费研究的兴起
三、我国消费社会理论的批判性及其困境
四、面向社会责任消费:消费的三相理论
五、结语
第十三章 第三次分配的逻辑
一、问题的由来
二、多重角色扮演、场域分化与第三次分配
三、角色转换、场域切换与第三次分配
四、分享经济作为广义的第三次分配
五、结论与讨论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张建明,1957年生,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教授,中共党员。
洪大用,1967年生,社会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共党员。
刘少杰,1953年生,哲学系博士,博士生导师,2005年正式调入中国人民大学。
本类五星书
本类畅销
-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26.6¥38.0 -
世界尽头的咖啡馆
¥18.0¥45.0 -
咬文嚼字二百问
¥9.6¥32.0 -
从零开始的女性主义
¥30.3¥52.0 -
字海探源
¥23.4¥78.0 -
乡土中国
¥14.6¥26.0 -
《标点符号用法》解读
¥6.2¥15.0 -
与内心的恐惧对话:摆脱来自亲人的负能量
¥34.1¥48.0 -
你能写出好故事-写作的诀窍.大脑的奥秘.认知的陷阱
¥9.8¥32.8 -
社会学:原来这么有趣有用
¥9.1¥36.0 -
中国人的精神
¥9.9¥29.0 -
焦虑心理学:不畏惧、不逃避,和压力做朋友
¥11.4¥38.0 -
理解生命
¥10.5¥32.8 -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12.1¥36.8 -
从白大褂到病号服:探索医疗中的人性落差
¥12.7¥39.8 -
非暴力沟通心理学 : 用非暴力沟通化解冲突
¥9.0¥36.0 -
上大演讲录(1922-1927卷)(九品)
¥14.0¥52.0 -
那时的大学
¥8.4¥28.0 -
始于极限:女性主义往复书简(八品)
¥22.4¥59.0 -
汉字王国
¥11.5¥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