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2610665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148
  • 出版时间:2022-10-01
  • 条形码:9787522610665 ; 978-7-5226-1066-5

内容简介

本书针对山洪灾害特征、形成机理,结合降水、地质地貌等自然条件和人口分布、经济发展等社会经济条件,分析山洪灾害发生、发展的各种影响因素及区域分布规律及活动特征;研发了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山洪灾害立体监测体系,对山区降雨、径流和土壤水特征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在示范区构建了山洪灾害立体监测体系;进行了山洪灾害应急强效应对处置专题研究,针对性的提出了提高应急抢险应对处置时效的措施和方法;创新“自然-社会”二元防御模式,以五个示范区为例,构建了山洪灾害防灾减灾救灾模式。 本书可供防洪减灾、水文水资源、水利水电工程、铁路、交通、通信等专业领域的规划、设计、科研、科研管理人员参考使用。

目录


前言
第1章 背景
第2章 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2.1 山洪灾害发育特点、防治概况与成灾要素
2.2 山洪灾害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2.3 小结与展望
第3章 示范流域山洪灾害形成要素辨识
3.1 研究区概况、数据和方法
3.2 示范流域山洪灾害形成要素时空分布特征研究
3.3 山洪灾害要素提取
3.4 山洪灾害要素对比分析
3.5 小结与展望
第4章 山洪灾害监测与预警体系示范
4.1 山洪灾害监测预警技术
4.2 示范区山洪灾害监测预警体系构建
4.3 山洪立体监测预警体系运行成果分析
4.4 区域山洪灾害动态预警与风险模型构建
4.5 小结与展望
第5章 山洪灾害应急抢险应对处置研究
5.1 山洪灾害应急治理模式研究
5.2 山洪灾害应急抢险模式研究
5.3 示范区应急抢险应对处置时效研究
5.4 小结与展望
第6章 山洪灾害防灾减灾救灾模式构建
6.1 山洪灾害防御现状
6.2 山洪灾害防灾减灾救灾模式研究
6.3 山洪灾害防灾减灾模式构建
6.4 小结与展望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董林垚,男,博士,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水文水资源、山洪灾害防治研究工作。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和面上项目、外交部澜湄水资源合作基金等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十余项,在相关领域出版专著1部、译著2部,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SCIEI收录2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2项。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