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208183643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99
  • 出版时间:2023-09-01
  • 条形码:9787208183643 ; 978-7-208-18364-3

本书特色

本书阐述了民法的含义、民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以及《民法总则》与《民法典》的关系,涵盖了《民法典》各编相关内容,既有民法的理论体系、制度原理,又有作者研习民法的心得体会。本书以平实通俗的话语讲述法之逻辑,别有意趣;用聊天的节奏、平和朴素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讲授博大精深的民法理论。时而纵横捭阖、提纲挈领地总揽全局;时而信手拈来几个案例,在轻松的语调中让读者理解深奥的原理。本书既有理论深度,又有实务解读;既可激发社会一般大众了解民法的兴趣,又能满足法律人学习民法的需要。

内容简介

本书立足于作者几十年的民法研究、教学、参与立法活动经历,从立法宗旨和价值导向着眼,以法理为基础、以制度为主线,辅以贴近生活的事例,内容包括民事主体和客体、民事法律行为、诉讼时效、物权的特性和确认、所有权的行使和、共有问题、善意取得规则的适用等二十三讲,对民法制度的理论基础、民法规范的理解,民法制度间的逻辑关系,以及民法适用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案作了深入浅出的讲解。本书是一本深入浅出同时信息量巨大的法律知识普及读物,响应将《民法典》作为“十四五”时期普法重点的号召,对助力法治社会、法治国家的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目录

目录
**讲 民事主体和客体·001 一、民事主体·001 (一)民事权利能力·002 (二)民事行为能力·009 二、民事客体·013 (一)客体的定义·013 (二)客体的发展变化·014 (三)人格物的问题·016
第二讲 民事法律行为·018 一、法律事实的特征·019 二、法律事实的分类·019 (一)自然事实·020 (二)法律行为·020 第三讲 诉讼时效·042 一、时效制度的立法例·042 二、诉讼时效的定义·044 三、诉讼时效的特点·044 四、诉讼时效的种类·045 五、诉讼时效的效力·046 六、诉讼时效的适用范围或者适用对象·048 七、诉讼时效的计算·053 八、诉讼时效的中止·056 九、诉讼时效的中断·057 十、诉讼时效的延长·059 十一、诉讼时效在仲裁中的适用·059 第四讲 物权的特性和确认·060 一、物权的特性·060 (一)物权具有支配性·061 (二)物权具有排他性·061 (三)物权具有对世性·062 (四)物权客体的特定性·063 (五)物权客体具有独立性·063 (六)物的独立性·064 (七)主物和从物的区分·066 (八)物权的合法性·067 (九)物权的法定性·067 (十)物权内容的法定性·070 (十一)物权公示方法的法定性·070 二、物权的确认·071 (一)公示·071 (二)征收·073 (三)判决·073 (四)继承或受遗赠·074 (五)先占·076 第五讲 所有权的行使和限制·078 一、国家所有权和集体所有权·079 二、集体财产所有权·080 三、所有权的限制·083 第六讲 共有问题·088 一、共有的特点·088 二、共有的分类·090 (一)基于身份关系的共有·091 (二)合伙财产共有·092 三、共有权的行使·092 四、共有物的管理·095 五、共有物的分割·096 六、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中的共有·099 七、其他权利的共有·100 第七讲 善意取得规则的适用·101 一、善意取得的定义·101 二、善意取得的构成条件·102 三、善意取得规则的扩张与限制·107
第八讲 担保物权的一般原理·110 一、担保物权的特性·111 二、担保物权的设立问题·116 三、物保和人保并存时,担保物权的行使问题·117 四、担保物权的消灭问题·119 第九讲 债的构成与分类·121 一、债的构成·121 二、债的分类·124 (一)单一之债和复数之债·124 (二)特定之债和种类之债·127 (三)简单之债和选择之债·128 第十讲 债的履行·130 一、债的履行的含义·130 二、债的履行原则·131 (一)诚实信用原则·131 (二)情势变更原则·132 (三)正确履行和完全履行原则·133 三、债的不履行·135 (一)债的不履行·135 (二)迟延履行·136 (三)瑕疵履行·137 (四)加害履行·138 第十一讲 债的保全·139 一、债权人的代位权·140 二、债权人的撤销权·143 第十二讲 合同的变更和解除·148 一、合同的变更问题·148 二、合同的解除·149 (一)双方解除和单方解除·150 (二)约定解除和法定解除·151 三、合同解除权的行使·153 第十三讲 无因管理·158 一、无因管理行为的性质·158 二、无因管理的构成要件·160 (一)管理他人事务·160 (二)为他人谋取利益或避免他人利益受损失·161 (三)没有法律义务·162 三、无因管理的法律后果·163 (一)适当管理义务·163 (二)通知义务·165 (三)报告义务·165 (四)移交管理的收益情况·166 四、无因管理与见义勇为、紧急救助之间的关系·167 第十四讲 不当得利·170 一、不当得利的性质·170 二、不当得利的构成要件·172 (一)一方得到利益·172 (二)一方受损·172 (三)受损和受益之间的因果关系·173 (四)一方得利和一方受损是没有法律根据的·174 三、不当得利的类型·175 (一) 因给付发生的不当得利·175 (二) 因给付以外的原因发生的不当得利·177 四、 不当得利的效力·178 第十五讲特种买卖·182 一、 所有权保留·182 二、 分批交货买卖·185 三、 分期付款买卖·186 四、 样品买卖·187 五、 试用买卖·189 第十六讲人格权·192 一、 人格权与人身权·192 二、 人格权的类型·194 (一) 具体人格权·195 (二) 一般人格权·195 三、 人格权的保护·197 第十七讲婚姻的效力·203 一、 婚姻的成立·203 二、 婚姻的有效条件·204 三、 可撤销婚姻、无效婚姻·205 四、 有效婚姻的效力·208 第十八讲法定继承·216 一、 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和顺序·217 二、 代位继承·221 三、 法定继承人的遗产分配原则·223 四、 继承人以外的人取得遗产份额的权利·224 第十九讲遗嘱继承·227 一、 遗嘱继承的条件·227 二、 遗嘱的设立·229 三、 遗嘱的变更和撤回·235 四、 遗嘱的效力问题·237 五、 遗嘱的执行·240 第二十讲侵权责任·241 一、 侵权行为·241 二、 侵权责任·243 三、 侵权行为的归责原则·247 第二十一讲数人侵权·249 一、 数人侵权的责任形态·249 (一) 连带责任·250 (二) 按份责任·250 (三) 补充责任·251 二、 法律规定数人侵权中的几种情况·251 (一) 共同侵权或共同加害·251 (二) 教唆、帮助行为·252 (三) 共同危险行为造成损害·254 第二十二讲损害赔偿·259 一、 损害赔偿的规则·259 二、 人身损害赔偿·263 三、 侵害人身权利的损害赔偿·266 四、 侵害财产的损害赔偿·269 五、 精神损害赔偿·271 第二十三讲责任主体特殊的侵权责任(上)·276 一、 监护人责任·277 二、 委托监护责任·279 三、 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责任·281 四、 用人单位责任和劳务派遣责任·282 五、 个人劳务关系责任·285 六、 承揽人、定作人的责任·287 第二十四讲责任主体特殊的侵权责任(下)·289 一、 网络侵权责任·289 二、 违反安全保障义务责任·291 三、 教育机构的侵权责任·295
目录
**讲 民事主体和客体·001 一、民事主体·001 (一)民事权利能力·002 (二)民事行为能力·009 二、民事客体·013 (一)客体的定义·013 (二)客体的发展变化·014 (三)人格物的问题·016
第二讲 民事法律行为·018 一、法律事实的特征·019 二、法律事实的分类·019 (一)自然事实·020 (二)法律行为·020 第三讲 诉讼时效·042 一、时效制度的立法例·042 二、诉讼时效的定义·044 三、诉讼时效的特点·044 四、诉讼时效的种类·045 五、诉讼时效的效力·046 六、诉讼时效的适用范围或者适用对象·048 七、诉讼时效的计算·053 八、诉讼时效的中止·056 九、诉讼时效的中断·057 十、诉讼时效的延长·059 十一、诉讼时效在仲裁中的适用·059 第四讲 物权的特性和确认·060 一、物权的特性·060 (一)物权具有支配性·061 (二)物权具有排他性·061 (三)物权具有对世性·062 (四)物权客体的特定性·063 (五)物权客体具有独立性·063 (六)物的独立性·064 (七)主物和从物的区分·066 (八)物权的合法性·067 (九)物权的法定性·067 (十)物权内容的法定性·070 (十一)物权公示方法的法定性·070 二、物权的确认·071 (一)公示·071 (二)征收·073 (三)判决·073 (四)继承或受遗赠·074 (五)先占·076 第五讲 所有权的行使和限制·078 一、国家所有权和集体所有权·079 二、集体财产所有权·080 三、所有权的限制·083 第六讲 共有问题·088 一、共有的特点·088 二、共有的分类·090 (一)基于身份关系的共有·091 (二)合伙财产共有·092 三、共有权的行使·092 四、共有物的管理·095 五、共有物的分割·096 六、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中的共有·099 七、其他权利的共有·100 第七讲 善意取得规则的适用·101 一、善意取得的定义·101 二、善意取得的构成条件·102 三、善意取得规则的扩张与限制·107
第八讲 担保物权的一般原理·110 一、担保物权的特性·111 二、担保物权的设立问题·116 三、物保和人保并存时,担保物权的行使问题·117 四、担保物权的消灭问题·119 第九讲 债的构成与分类·121 一、债的构成·121 二、债的分类·124 (一)单一之债和复数之债·124 (二)特定之债和种类之债·127 (三)简单之债和选择之债·128 第十讲 债的履行·130 一、债的履行的含义·130 二、债的履行原则·131 (一)诚实信用原则·131 (二)情势变更原则·132 (三)正确履行和完全履行原则·133 三、债的不履行·135 (一)债的不履行·135 (二)迟延履行·136 (三)瑕疵履行·137 (四)加害履行·138 第十一讲 债的保全·139 一、债权人的代位权·140 二、债权人的撤销权·143 第十二讲 合同的变更和解除·148 一、合同的变更问题·148 二、合同的解除·149 (一)双方解除和单方解除·150 (二)约定解除和法定解除·151 三、合同解除权的行使·153 第十三讲 无因管理·158 一、无因管理行为的性质·158 二、无因管理的构成要件·160 (一)管理他人事务·160 (二)为他人谋取利益或避免他人利益受损失·161 (三)没有法律义务·162 三、无因管理的法律后果·163 (一)适当管理义务·163 (二)通知义务·165 (三)报告义务·165 (四)移交管理的收益情况·166 四、无因管理与见义勇为、紧急救助之间的关系·167 第十四讲 不当得利·170 一、不当得利的性质·170 二、不当得利的构成要件·172 (一)一方得到利益·172 (二)一方受损·172 (三)受损和受益之间的因果关系·173 (四)一方得利和一方受损是没有法律根据的·174 三、不当得利的类型·175 (一)因给付发生的不当得利·175 (二)因给付以外的原因发生的不当得利·177 四、不当得利的效力·178 第十五讲 特种买卖·182 一、所有权保留·182 二、分批交货买卖·185 三、分期付款买卖·186 四、样品买卖·187 五、试用买卖·189 第十六讲 人格权·192 一、人格权与人身权·192 二、人格权的类型·194 (一)具体人格权·195 (二)一般人格权·195 三、人格权的保护·197 第十七讲 婚姻的效力·203 一、婚姻的成立·203 二、婚姻的有效条件·204 三、可撤销婚姻、无效婚姻·205 四、有效婚姻的效力·208 第十八讲 法定继承·216 一、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和顺序·217 二、代位继承·221 三、法定继承人的遗产分配原则·223 四、继承人以外的人取得遗产份额的权利·224
第十九讲 遗嘱继承·227 一、遗嘱继承的条件·227 二、遗嘱的设立·229 三、遗嘱的变更和撤回·235 四、遗嘱的效力问题·237 五、遗嘱的执行·240 第二十讲 侵权责任·241 一、侵权行为·241 二、侵权责任·243 三、侵权行为的归责原则·247 第二十一讲 数人侵权·249 一、数人侵权的责任形态·249 (一)连带责任·250 (二)按份责任·250 (三)补充责任·251 二、法律规定数人侵权中的几种情况·251 (一)共同侵权或共同加害·251 (二)教唆、帮助行为·252 (三)共同危险行为造成损害·254 第二十二讲 损害赔偿·259 一、损害赔偿的规则·259 二、人身损害赔偿·263 三、侵害人身权利的损害赔偿·266 四、侵害财产的损害赔偿·269 五、精神损害赔偿·271 第二十三讲 责任主体特殊的侵权责任(上)·276 一、监护人责任·277 二、委托监护责任·279 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责任·281 四、用人单位责任和劳务派遣责任·282 五、个人劳务关系责任·285 六、承揽人、定作人的责任·287 第二十四讲 责任主体特殊的侵权责任(下)·289 一、网络侵权责任·289 二、违反安全保障义务责任·291 三、教育机构的侵权责任·295 目录
**讲 民事主体和客体·001 一、民事主体·001 (一)民事权利能力·002 (二)民事行为能力·009 二、民事客体·013 (一)客体的定义·013 (二)客体的发展变化·014 (三)人格物的问题·016
第二讲 民事法律行为·018 一、法律事实的特征·019 二、法律事实的分类·019 (一)自然事实·020 (二)法律行为·020 第三讲 诉讼时效·042 一、时效制度的立法例·042 二、诉讼时效的定义·044 三、诉讼时效的特点·044 四、诉讼时效的种类·045 五、诉讼时效的效力·046 六、诉讼时效的适用范围或者适用对象·048 七、诉讼时效的计算·053 八、诉讼时效的中止·056 九、诉讼时效的中断·057 十、诉讼时效的延长·059 十一、诉讼时效在仲裁中的适用·059 第四讲 物权的特性和确认·060 一、物权的特性·060 (一)物权具有支配性·061 (二)物权具有排他性·061 (三)物权具有对世性·062 (四)物权客体的特定性·063 (五)物权客体具有独立性·063 (六)物的独立性·064 (七)主物和从物的区分·066 (八)物权的合法性·067 (九)物权的法定性·067 (十)物权内容的法定性·070 (十一)物权公示方法的法定性·070 二、物权的确认·071 (一)公示·071 (二)征收·073 (三)判决·073 (四)继承或受遗赠·074 (五)先占·076 第五讲 所有权的行使和限制·078 一、国家所有权和集体所有权·079 二、集体财产所有权·080 三、所有权的限制·083 第六讲 共有问题·088 一、共有的特点·088 二、共有的分类·090 (一)基于身份关系的共有·091 (二)合伙财产共有·092 三、共有权的行使·092 四、共有物的管理·095 五、共有物的分割·096 六、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中的共有·099 七、其他权利的共有·100 第七讲 善意取得规则的适用·101 一、善意取得的定义·101 二、善意取得的构成条件·102 三、善意取得规则的扩张与限制·107
第八讲 担保物权的一般原理·110 一、担保物权的特性·111 二、担保物权的设立问题·116 三、物保和人保并存时,担保物权的行使问题·117 四、担保物权的消灭问题·119 第九讲 债的构成与分类·121 一、债的构成·121 二、债的分类·124 (一)单一之债和复数之债·124 (二)特定之债和种类之债·127 (三)简单之债和选择之债·128 第十讲 债的履行·130 一、债的履行的含义·130 二、债的履行原则·131 (一)诚实信用原则·131 (二)情势变更原则·132 (三)正确履行和完全履行原则·133 三、债的不履行·135 (一)债的不履行·135 (二)迟延履行·136 (三)瑕疵履行·137 (四)加害履行·138 第十一讲 债的保全·139 一、债权人的代位权·140 二、债权人的撤销权·143 第十二讲 合同的变更和解除·148 一、合同的变更问题·148 二、合同的解除·149 (一)双方解除和单方解除·150 (二)约定解除和法定解除·151 三、合同解除权的行使·153 第十三讲 无因管理·158 一、无因管理行为的性质·158 二、无因管理的构成要件·160 (一)管理他人事务·160 (二)为他人谋取利益或避免他人利益受损失·161 (三)没有法律义务·162 三、无因管理的法律后果·163 (一)适当管理义务·163 (二)通知义务·165 (三)报告义务·165 (四)移交管理的收益情况·166 四、无因管理与见义勇为、紧急救助之间的关系·167 第十四讲 不当得利·170 一、不当得利的性质·170 二、不当得利的构成要件·172 (一)一方得到利益·172 (二)一方受损·172 (三)受损和受益之间的因果关系·173 (四)一方得利和一方受损是没有法律根据的·174 三、不当得利的类型·175 (一) 因给付发生的不当得利·175 (二) 因给付以外的原因发生的不当得利·177 四、 不当得利的效力·178 第十五讲特种买卖·182 一、 所有权保留·182 二、 分批交货买卖·185 三、 分期付款买卖·186 四、 样品买卖·187 五、 试用买卖·189 第十六讲人格权·192 一、 人格权与人身权·192 二、 人格权的类型·194 (一) 具体人格权·195 (二) 一般人格权·195 三、 人格权的保护·197 第十七讲婚姻的效力·203 一、 婚姻的成立·203 二、 婚姻的有效条件·204 三、 可撤销婚姻、无效婚姻·205 四、 有效婚姻的效力·208 第十八讲法定继承·216 一、 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和顺序·217 二、 代位继承·221 三、 法定继承人的遗产分配原则·223 四、 继承人以外的人取得遗产份额的权利·224 第十九讲遗嘱继承·227 一、 遗嘱继承的条件·227 二、 遗嘱的设立·229 三、 遗嘱的变更和撤回·235 四、 遗嘱的效力问题·237 五、 遗嘱的执行·240 第二十讲侵权责任·241 一、 侵权行为·241 二、 侵权责任·243 三、 侵权行为的归责原则·247 第二十一讲数人侵权·249 一、 数人侵权的责任形态·249 (一) 连带责任·250 (二) 按份责任·250 (三) 补充责任·251 二、 法律规定数人侵权中的几种情况·251 (一) 共同侵权或共同加害·251 (二) 教唆、帮助行为·252 (三) 共同危险行为造成损害·254 第二十二讲损害赔偿·259 一、 损害赔偿的规则·259 二、 人身损害赔偿·263 三、 侵害人身权利的损害赔偿·266 四、 侵害财产的损害赔偿·269 五、 精神损害赔偿·271 第二十三讲责任主体特殊的侵权责任(上)·276 一、 监护人责任·277 二、 委托监护责任·279 三、 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责任·281 四、 用人单位责任和劳务派遣责任·282 五、 个人劳务关系责任·285 六、 承揽人、定作人的责任·287 第二十四讲责任主体特殊的侵权责任(下)·289 一、 网络侵权责任·289 二、 违反安全保障义务责任·291 三、 教育机构的侵权责任·295
目录
**讲 民事主体和客体·001 一、民事主体·001 (一)民事权利能力·002 (二)民事行为能力·009 二、民事客体·013 (一)客体的定义·013 (二)客体的发展变化·014 (三)人格物的问题·016
第二讲 民事法律行为·018 一、法律事实的特征·019 二、法律事实的分类·019 (一)自然事实·020 (二)法律行为·020 第三讲 诉讼时效·042 一、时效制度的立法例·042 二、诉讼时效的定义·044 三、诉讼时效的特点·044 四、诉讼时效的种类·045 五、诉讼时效的效力·046 六、诉讼时效的适用范围或者适用对象·048 七、诉讼时效的计算·053 八、诉讼时效的中止·056 九、诉讼时效的中断·057 十、诉讼时效的延长·059 十一、诉讼时效在仲裁中的适用·059 第四讲 物权的特性和确认·060 一、物权的特性·060 (一)物权具有支配性·061 (二)物权具有排他性·061 (三)物权具有对世性·062 (四)物权客体的特定性·063 (五)物权客体具有独立性·063 (六)物的独立性·064 (七)主物和从物的区分·066 (八)物权的合法性·067 (九)物权的法定性·067 (十)物权内容的法定性·070 (十一)物权公示方法的法定性·070 二、物权的确认·071 (一)公示·071 (二)征收·073 (三)判决·073 (四)继承或受遗赠·074 (五)先占·076 第五讲 所有权的行使和限制·078 一、国家所有权和集体所有权·079 二、集体财产所有权·080 三、所有权的限制·083 第六讲 共有问题·088 一、共有的特点·088 二、共有的分类·090 (一)基于身份关系的共有·091 (二)合伙财产共有·092 三、共有权的行使·092 四、共有物的管理·095 五、共有物的分割·096 六、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中的共有·099 七、其他权利的共有·100 第七讲 善意取得规则的适用·101 一、善意取得的定义·101 二、善意取得的构成条件·102 三、善意取得规则的扩张与限制·107
第八讲 担保物权的一般原理·110 一、担保物权的特性·111 二、担保物权的设立问题·116 三、物保和人保并存时,担保物权的行使问题·117 四、担保物权的消灭问题·119 第九讲 债的构成与分类·121 一、债的构成·121 二、债的分类·124 (一)单一之债和复数之债·124 (二)特定之债和种类之债·127 (三)简单之债和选择之债·128 第十讲 债的履行·130 一、债的履行的含义·130 二、债的履行原则·131 (一)诚实信用原则·131 (二)情势变更原则·132 (三)正确履行和完全履行原则·133 三、债的不履行·135 (一)债的不履行·135 (二)迟延履行·136 (三)瑕疵履行·137 (四)加害履行·138 第十一讲 债的保全·139 一、债权人的代位权·140 二、债权人的撤销权·143 第十二讲 合同的变更和解除·148 一、合同的变更问题·148 二、合同的解除·149 (一)双方解除和单方解除·150 (二)约定解除和法定解除·151 三、合同解除权的行使·153 第十三讲 无因管理·158 一、无因管理行为的性质·158 二、无因管理的构成要件·160 (一)管理他人事务·160 (二)为他人谋取利益或避免他人利益受损失·161 (三)没有法律义务·162 三、无因管理的法律后果·163 (一)适当管理义务·163 (二)通知义务·165 (三)报告义务·165 (四)移交管理的收益情况·166 四、无因管理与见义勇为、紧急救助之间的关系·167 第十四讲 不当得利·170 一、不当得利的性质·170 二、不当得利的构成要件·172 (一)一方得到利益·172 (二)一方受损·172 (三)受损和受益之间的因果关系·173 (四)一方得利和一方受损是没有法律根据的·174 三、不当得利的类型·175 (一)因给付发生的不当得利·175 (二)因给付以外的原因发生的不当得利·177 四、不当得利的效力·178 第十五讲 特种买卖·182 一、所有权保留·182 二、分批交货买卖·185 三、分期付款买卖·186 四、样品买卖·187 五、试用买卖·189 第十六讲 人格权·192 一、人格权与人身权·192 二、人格权的类型·194 (一)具体人格权·195 (二)一般人格权·195 三、人格权的保护·197 第十七讲 婚姻的效力·203 一、婚姻的成立·203 二、婚姻的有效条件·204 三、可撤销婚姻、无效婚姻·205 四、有效婚姻的效力·208 第十八讲 法定继承·216 一、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和顺序·217 二、代位继承·221 三、法定继承人的遗产分配原则·223 四、继承人以外的人取得遗产份额的权利·224
第十九讲 遗嘱继承·227 一、遗嘱继承的条件·227 二、遗嘱的设立·229 三、遗嘱的变更和撤回·235 四、遗嘱的效力问题·237 五、遗嘱的执行·240 第二十讲 侵权责任·241 一、侵权行为·241 二、侵权责任·243 三、侵权行为的归责原则·247 第二十一讲 数人侵权·249 一、数人侵权的责任形态·249 (一)连带责任·250 (二)按份责任·250 (三)补充责任·251 二、法律规定数人侵权中的几种情况·251 (一)共同侵权或共同加害·251 (二)教唆、帮助行为·252 (三)共同危险行为造成损害·254 第二十二讲 损害赔偿·259 一、损害赔偿的规则·259 二、人身损害赔偿·263 三、侵害人身权利的损害赔偿·266 四、侵害财产的损害赔偿·269 五、精神损害赔偿·271 第二十三讲 责任主体特殊的侵权责任(上)·276 一、监护人责任·277 二、委托监护责任·279 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责任·281 四、用人单位责任和劳务派遣责任·282 五、个人劳务关系责任·285 六、承揽人、定作人的责任·287 第二十四讲 责任主体特殊的侵权责任(下)·289 一、网络侵权责任·289 二、违反安全保障义务责任·291 三、教育机构的侵权责任·295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郭明瑞,1947年出生,法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首届当代中国法学名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山东省优秀教师、山东省教学管理先进个人、山东省教学名师;获司法部第二届全国法学教材与科研成果一等奖1项,教育 部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山东省社会科学重大成果奖1项,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
1981年任教于北京大学,1985年起任教于烟台大学法律系(法学院),历任法律系副主任、主任、副校长、校长、党委副书记等职。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兼职教授、山东大学一级教授、烟台大学法学院荣誉院长、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法学会法学教育研究会顾问、山东省知识产权研究院院长、第三届山东省人民政府法律顾问。至今发表译文10余篇、论文100余篇、专著50余部,主编、合编各类教材20余部。作为重要成员先后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制定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