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33496869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6cm
  • 页数:12,347页
  • 出版时间:2023-09-01
  • 条形码:9787533496869 ; 978-7-5334-9686-9

本书特色

非物质文化保护是一项全世界都十分关注的工程,丛书以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省艺术研究院为牵头单位,组织了近50位福建省的专家学者,历时6年编纂而成,以近1500万字的篇幅,共19卷20册,涉及23种文化遗产,用谱文并茂的形式,客观、真实、系统、完整地呈现了**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23个福建音乐类项目的系列资料,成为**部完整记录福建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音乐类项目的历史、传承状况、音乐形态特征、乐器、曲谱资料、传承人物等的大型音乐类工具书,为保护中国传统文化遗产,传承福建传统民间音乐类型,研究福建地方性音乐提供了重要的原始资料和文化积累。

内容简介

本书包括:概述、唱腔、器乐、人物简介四大部分,另外,还增加了“剧目”和“附录”三大部分。“概述”部分主要介绍此剧种的历史沿革、音乐形式、剧种特色等情况,可使读者对其有整体的面貌了解;“唱腔”精选了屏南、政和杨源、政和禾洋三地的四平戏精彩唱段,然后按“商、角、徵、羽、犯”五调进行归类排列,以展示各类唱法与腔调;“器乐”则包含唢呐曲牌和锣鼓谱;“人物简介”主要介绍了四平戏各个时期的代表人物,“剧目”则精选了政和县杨源村四平戏班展演的《白兔记》全本唱腔和折子戏《董永·云头送子》;“附录”部分则精选。了五篇四平戏的研究文章,适合相关人员阅读了解。四平戏系流行于政和、屏南的古老的小剧种,许多资料都是编著者通过田野调查、搜集所得,对研究福建地方音乐特别是弥足珍贵。本书已于2019年入选了国家重点出版基金项目。

目录

一、概 述 (一)历史沿革 (二)剧种流布 (三)演出剧目 (四)唱腔曲调 (五)演唱特征 (六)唱腔特征 (七)伴奏音乐 二、唱 腔 (一)屏南唱腔 商调类 1.家住在汴梁城五楼街 《拜月记》 蒋世隆[正生] 王瑞兰[正旦]唱 2.曾记得进科场时节 《吕蒙正》 吕蒙正[正生]唱 3.将口咬烂喷天堂 《沉香破洞》 刘文锡[正生]唱 4.下磨坊 《白兔记》 李三娘[正旦] 刘智远[正生]唱 5.问 圣 《琥珀岭》 郑月娘[正旦]唱 6.走得奴两脚沉重步难行 《拜月记》 王瑞兰[正旦] 蒋世隆[正生]唱 7.往日里灰尘满地 《白兔记》 李三娘[正旦] 梅香[贴旦]唱 8.曾记得当初相遇 《沉香破洞》 华岳三娘[正旦] 土地公[老生]唱 9.骂 曹 《包公判》 包拯[大花] 曹达本[大花]唱 10.为邦家酒醉东风 《天子图》 娘娘[老旦]唱 【一江风】 11.抱奇才 《琥珀岭》 郑廷玉[正生]唱 【一江风】 角调类 1.做 花 《包公判》 张妙英[正旦]唱 2.卖 花 《包公判》 张妙英[正旦]唱 3.告公公且听启 《沉香破洞》 刘文锡[正生]唱  4.思 母 《白兔记》 刘承佑[小生]唱 徵调类  1.琼林赴宴归 《吕蒙正》 吕蒙正[正生]唱  2.待我双手折花枝 《白兔记》 刘智远[正生] 李三娘[正旦]唱  3.焚 香 《沉香破洞》 刘文锡[正生]唱  4.耍戏球 《中三元》 商辂[童生]唱  5.酒 问 《白兔记》 刘智远[正生]唱  6.轻移莲步出堂前 《沉香破洞》 华岳三娘[正旦]唱  7.特来陪伴 《沉香破洞》 华岳三娘[正旦]唱  8.对 阵 《天子图》 刘承佑[小生] 王惠英[小旦]唱  9.诉苦情 《包公判》 张妙英[正旦]唱 10.借 贷 《琥珀岭》 郑廷玉[正生] 郑月娘[正旦]唱 11.啰哩调 祭台用曲 田公元帅[大花]唱 12.步出桥西 《芦林会》 庞三娘[正旦] 姜诗[正生]唱 13.逢山破洞救娘亲 《沉香破洞》 刘沉香[小生] 华岳三娘[正旦]唱 14.松柏长青花茂繁 《杨门女将》 佘太君[老旦]唱 【茉莉花】 15.一见娇娘面 《中三元》 商霖[正生]唱 【见娇娘】 羽调类  1.调五方 《天子图》 王惠英[小旦]唱  2.想人生百年罕有 《沉香破洞》 众仙唱  3.奏 本 《包公判》 曹妃[正旦]唱  4.读 诗 《吕蒙正》 吕蒙正[正生]唱  5.山坡羊 《双串钱》 苏戍娟[正旦]唱  6.红烛高烧在寿堂 《杨门女将》 穆桂英[正旦]唱 【步步高】  7.家贫寒,少衣食 《双串钱》 熊友兰[正生]唱 【莲花迷】  8.东边打鼓响咚咚 《白兔记》 丑奴[夫旦]唱 【撒青】 犯调类  1.曾记得在彩楼之下 《吕蒙正》 吕蒙正[正生]唱  2.告上苍 《沉香破洞》 刘沉香[小生]唱  3.回 猎 《白兔记》 刘承佑[小生]唱  4.我道何人结彩铺毡 《吕蒙正》 吕蒙正[正生]唱  5.你命乖来我命乖 《沉香破洞》 刘文锡[正生] 华岳三娘[正旦]唱  6.在黑云中 《白兔记》 刘智远[正生]唱  7.上写着刘智远同乡共里人 《白兔记》 刘智远[正生]唱  8.寄泪书 《白兔记》 李三娘[正旦]唱  9.骂沉香忒无理 《沉香破洞》 铁拐李[二花] 刘沉香[小生]唱 10.无情板 《沉香破洞》 二郎神[大花]唱 11.赠宝带 《沉香破洞》 华岳三娘[正旦] 刘文锡[正生]唱 12.咬破指头写血书 《沉香破洞》 华岳三娘[正旦]唱 13.骂奸贼太无理 《包公判》 张妙英[正旦]唱 14.盖世英雄时运乖 《白兔记》 刘智远[正生] 李三娘[正旦]唱 15.打 猎 《白兔记》 刘承佑[小生] 小校[丑]唱 16.总有出头日 《白兔记》 刘智远[正生]唱 17.叹 板 《沉香破洞》 华岳三娘[正旦] 刘文锡[正生]唱 18.今日里离家乡 《沉香破洞》 刘文锡[正生]唱 19.告哥哥且听启 《沉香破洞》 华岳三娘[正旦] 二郎神[大花]唱 20.叫苍天,苍天无报应 《沉香破洞》 刘文锡[正生]唱 (二)政和杨源唱腔 商调类  1.起步登程要往京城走一走 《沉香破洞》 刘文锡[正生]唱  2.三牲酒礼都备了齐 《沉香破洞》 小二[丑]唱  3.金炉之内上金乌香 《沉香破洞》 刘文锡[正生]唱  4.起狂风借起雷 《沉香破洞》 三仙娘娘[正旦]唱  5.茶是深山龙井茶 《沉香破洞》 三仙娘娘[正旦]唱  6.奴是华山三仙娘娘 《沉香破洞》 三仙娘娘[正旦]唱  7.痛断肝肠 《沉香破洞》 刘文锡[正生]唱  8.赖塔秀才 《沉香破洞》 必武[丑]唱  9.今日夫妻母子就重来相会 《沉香破洞》 众人合唱 10.举金杯饮美酒 《英雄会》 刘唐[老生]唱 11.排开棋势 《沉香破洞》 八仙唱 12.天下几多不平事 《英雄会》 王英[二花]唱 角调类  1.闻说朝廷开考 《沉香破洞》 刘文锡[正生]唱  2.刘郎那日断佳期 《白兔记》 李三娘[正旦]唱  3.想靠你泰山牢固 《白兔记》 李三娘[正旦]唱  4.三娘不必就多忧心 《白兔记》 刘智远[正生]唱 徵调类  1.移步离开华山殿 《沉香破洞》 三仙娘娘[正旦]唱  2.轻移莲步出茅房看灯花 《沉香破洞》 三仙娘娘[正旦]唱  3.念母伤心想将起 《沉香破洞》 刘沉香[小生]唱  4.金作栋梁就金作 《沉香破洞》 三仙娘娘[正旦]唱  5.听娘音来就恼我心 《沉香破洞》 刘沉香[小生]唱  6.恨爹娘你好差 《白兔记》 李三娘[正旦]唱  7.小祝葱离了黄花洞 《英雄会》 祝葱[丑]唱  8.小小的去采莲 《沉香破洞》 小拐[丑]唱  9.恨金鸡不报更 《白兔记》 李三娘[正旦]唱 10.老唐惯走京城路 《苏秦》 唐二迭[丑]唱 11.孤王跪在尘埃地《英雄会》刘尊[正生]国舅[老生]太后[老旦]天仙公主[正旦]唱 12.急走弃甲抛兵 《英雄会》 刘尊[正生]唱 13.王英来从开口说 《英雄会》 王英[二花]唱 羽调类  1.我今劝你休贪酒 《沉香破洞》 真人[老生]唱  2.腾雾腾云回到华山殿 《沉香破洞》 三仙娘娘[正旦]唱  3.家住扬州高田县 《沉香破洞》 刘文锡[正生]唱  4.黑棋子好比楚霸王 《九龙阁》 吕洞宾[老生]唱  5.听说道要斩我孙儿 《九龙阁》 佘太君[老旦] 杨延昭[正生]唱  6.听说来了忠良后 《英雄会》 天仙公主[正旦]唱  7.奴丈夫也是读书人 《沉香破洞》 三仙娘娘[正旦]唱  8.听你音来就恼我心 《沉香破洞》 红宴官[大花]唱  9.抛别有数载 《白兔记》 刘智远[正生]唱 10.既有灾难 《沉香破洞》 三仙娘娘[正旦]唱 11.叹光阴湲如流 《沉香破洞》 众仙唱 犯调类  1.思量命蹇 《白兔记》 李三娘[正旦]唱 2.眼前是有书信来 《白兔记》 刘智远[正生] 李三娘[正旦]唱  3.秦据扬州 《苏秦》 苏秦[正生]唱 (三)政和禾洋唱腔 宫调类 1.拜别母亲往前行 《沉香破洞》 刘文锡[正生]唱 2.拜别国舅国母往前行 《英雄会》 天仙公主[正旦]唱 商调类 1.将身离了我家门 《沉香破洞》 刘文锡[正生]唱 2.金炉内上圣香 《沉香破洞》 刘文锡[正生]唱 3.连夜里来攻书 《沉香破洞》 刘文锡[正生]唱 4.名徒一旁听说起 《沉香破洞》 铁拐李[二花]唱 5.将身跨上高鞍马(一) 《花关索》 花关索[正生]唱 6.将身跨上高鞍马(二) 《薛丁山征西》 薛应龙[正生]唱 7.骂声刘唐太无良 《英雄会》 太后[老旦]唱 8.我儿听道为娘言 《英雄会》 太后[老旦]唱 9.好个威风天仙女 《英雄会》 国舅[老生]唱 角调类打办个酒礼上华山 《沉香破洞》 刘文锡[正生]唱 徵调类 1.不出绣房 《沉香破洞》 三仙娘娘[正旦]唱 2.月照西楼 《沉香破洞》 三仙娘娘[正旦]唱 3.破洞歌 《沉香破洞》 三仙娘娘[正旦] 刘沉香[小生]唱 4.可恨皇叔太无良 《英雄会》 国舅[老生]唱 5.内宫里往前行 《英雄会》 天仙公主[正旦]唱 羽调类 1.乘云驾雾 《沉香破洞》 二郎神[大花]唱 2.叫公公你且听 《沉香破洞》 刘文锡[正生]唱 3.待寡人离出了金銮殿 《破南阳》 隋炀帝[老生]唱 4.主人一旁听事起 《破南阳》 伍宝[武生]唱 5.汉刘唐卖江山 《英雄会》 刘唐[老生]唱 6.小姐一旁听说起 《英雄会》 刘尊[正生]唱 犯调类轻轻莲步移绣房 《沉香破洞》 三仙娘娘[正旦]唱 三、剧本选录 (一)《白兔记》(屏南)全本唱腔 开台锣鼓 **出 开宗 第二出 上店 第三出 聚赌 第四出 开光 第五出 赛愿 第六出 看相 第七出 收马 第八出 议婚 第九出 扫地 第十出 招亲 第十一出 观花 第十二出 洪信回家 第十三出 哭灵 第十四出 设计 第十五出 夺杖 第十六出 瓜园别 第十七出 造反 第十八出 投军 第十九出 起兵 第二十出 奏朝 第二十一出 招亲 第二十二出 镇守 第二十三出 挨磨 第二十四出 接子 第二十五出 回朝 第二十六出 化兔 第二十七出 赶兔 第二十八出 见父 第二十九出 磨房会 第三十出 团圆 (二)折子戏《董永·云头送子》 四、器 乐 (一)吹 牌 1.泣颜回 2.小过堂 3.开 堂 4.操演吹 5.清 板(一) 6.点 将 7.武点将 8.全 尾 9.清 板(二) 10.半 尾 11.水里鱼(一) 12.傍妆台 13.柳条金 14.水里鱼(二) 15.水里鱼(三) (二)锣鼓经 1.演唱锣鼓经 2.科介锣鼓经 五、人物简介 (一)屏 南 1.陈清永 2.陈大墩 3.陈元雪 4.陈官瓦 5.陈玉光 6.陈秀雨 7.陈大并 (二)政 和 1.张子英 2.张香国 3.张陈炤 4.张孝友 5.李式洪 6.李典亮 7.李式青 六、附 录 1.庶民戏音乐与四平腔 王耀华 2.庶民戏唱腔介绍 魏朝国 3.中国戏曲音乐集成·福建卷·四平戏·概述 丁献之 4.试析大腔戏与四平戏的关系 周治彬 5.政和县杨源村四平戏唱腔音乐初探 李家回 杨慕震 后 记
展开全部

相关资料

为了进一步推动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的保护、传承工作,促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音乐创作的发展,由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省艺术研究院作牵头单位,组织了几十位我省的专家学者,历时三年,编纂了这套“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音乐卷)丛书”,以近千字的篇幅,共20余厚册,用谱文并茂的形式,客观、真实、系统、完整地呈现了**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23个福建音乐类项目的系列资料,成为**部完整记录我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音乐类项目的历史、传承状况、音乐形态特征、乐器和曲谱资料的工具书与教科书。 ——陈桦(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原中共福建省委常委、福建省人民政府副省长) 本套书的亮点,除了它将有利于海峡两岸民间传统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之外,它是具有工具书与教科书性质的大型图书。它从民俗学的角度,把几个不同类型的音乐形式组合在一起,即把原来大家所熟知艺术分类中戏曲、曲艺、民歌、舞蹈音乐统合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大概念下,突出其民俗性、民间性、遗产性以及*重要的音乐性,因此,我们在这套丛书中,可以看到戏曲类的“闽剧”“莆仙戏”“歌仔戏”“高甲戏”“梨园戏”等,可以看到曲艺类的“南音”“十番”“伬艺”“北管”“南词”等,可以看到民歌类的“畲族民歌”“锦歌”“东山歌册”,也可以看到舞蹈音乐类的“拍胸舞”。同时,这套书还能做到经典性,因为具有了这个属性,它才能具有教科书的特质,比如,戏曲类所选录的地方戏剧选段时,尽量以经典剧目为主,如莆仙戏的《春草闯堂》、闽剧的《贻顺哥烛蒂》、高甲戏的《桃花搭渡》、歌仔戏的《三家福》,从中可窥见一斑。 ——周凯模(广东星海音乐学院教授) 对于这套书,我尤为看重的,是它以整理福建省传统民间音乐方式来促进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互动所产生的社会效益。在两岸关系日趋复杂的今天,对台交流工作不可以放松,在官方渠道不畅的情况下,我们要努力通过各种方式让它持续深入,那么,通过两岸的传统戏曲、曲艺、民间音乐、民间舞蹈等等载体,是一种让两岸交流无障碍地继续下去的可行途径。福建与台湾“五缘”相通,两岸民众对这些传统民间音乐形式,特别是南音、歌仔戏、锦歌等等都是耳熟能详的,而且在文化层面上也互相认同。因此,此项目的*大优势是:福建与台湾在传统戏曲、曲艺、民间音乐、民间舞蹈等项目的自然交流无处不在,这是其他省份无法做到的。因此,通过这套书,让台湾民众在潜移默化中分享大陆的学术成果,参与到福建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与保护工作中。这是一件可以做到,也能做好的双赢之事,意义相当重大。 ——袁勇麟(福建师范大学教授)

作者简介

丛书主编简介
王州,福建师范大学海峡两岸文化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主任,三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福建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福建省文联第八届委员会委员。多年从事音乐学的研究与教学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音乐教育学、民族音乐学。代表性著作有《中国传统音乐结构学》《世界民族音乐课程研究》《世界民族音乐》(合著)《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国际传播与推广》(合著)等多部。在《音乐研究》《中国音乐学》《中国音乐》《艺术百家》等CSSCI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研究项目2项、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项目1项。同时还参与了多项国家级重大、重点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
本书作者简介 丛书主编简介王州,福建师范大学海峡两岸文化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主任,三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福建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福建省文联第八届委员会委员。多年从事音乐学的研究与教学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音乐教育学、民族音乐学。代表性著作有《中国传统音乐结构学》《世界民族音乐课程研究》《世界民族音乐》(合著)《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国际传播与推广》(合著)等多部。在《音乐研究》《中国音乐学》《中国音乐》《艺术百家》等CSSCI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研究项目2项、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项目1项。同时还参与了多项国家级重大、重点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本书作者简介叶明生,1946年生,福建省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兼任中山大学客座研究员、福建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香港中文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木偶联合大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中国戏曲史、戏剧文化学与民间宗教文化研究,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专著有《宗教与戏剧研究丛稿》《中国傀儡戏史》等19种。主编《福建民间仪式与戏剧》等8种。学术论著《福建傀儡戏史论》《莆仙戏剧文化生态研究》分别获得福建省人民政府第六届、第八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和三等奖,第二届文化部文化艺术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曾宪林,博士,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兼福州大学人文学院硕士生导师,曾任福建省艺术研究院音乐舞蹈研究室副主任。系全国地方戏曲剧种普查工作办公室成员、福建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福建省音乐家协会青年艺术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艺术研究院、台湾师范大学与琉球冲绳县立艺术大学的高级访问学者,上海音乐学院第二届邀访学者。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文化部、教育bu课题四项,参与国家重大招标项目三项,参与志书编撰三项,已出版专著五本(两本合著),已发表数十篇论文。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