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民说  欧洲民族主义的起源:从古罗马到现代早期德意志的另一种历史

新民说 欧洲民族主义的起源:从古罗马到现代早期德意志的另一种历史

1星价 ¥55.2 (6.2折)
2星价¥55.2 定价¥89.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59858177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402
  • 出版时间:2023-10-01
  • 条形码:9787559858177 ; 978-7-5598-5817-7

本书特色

本书卖点 ★民族主义史学研究新锐力作,挑战三大经典——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霍布斯鲍姆《传统的发明》、盖尔纳《民族与民族主义》,极具学术创见。 ★中世纪史重磅作品,以颠覆性视角破解西方民族发明学,以翔实可靠的历史证据论述民族主义的起源、欧洲民族和世界近现代秩序的形成过程,为读者理解今日的身份政治提供了丰富的历史线索。 ★新颖有趣的专题研究,聚焦于神圣罗马帝国的选举君主制,解析民族主义从前现代向现代转型、逐渐获得权力的过程,并给出了全新的历史叙事和较为公正的评价。 ★强烈的问题意识和犀利的批判,以知识分子向权力靠近的尺度为基准,追溯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的民族主义形式,全面展示西方政治、学术、宗教和艺术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既阐明了西方知识分子对于民族“神话”构建所起的作用,也解构了他们以民族之名自我塑造的权威形象。 ★牛津大学现代历史学钦定讲座教授罗伯特·埃文斯、乔治城大学历史学教授艾维尔·罗什瓦尔德联袂推荐。 编辑推荐 全球化浪潮席卷下的后民族时代,本书似乎不合时宜,然而愈演愈烈的身份政治,却让本书越来越引人注目。 1.本书挑战了现代民族主义研究的三大经典《想象的共同体》《传统的发明》《民族与民族主义》,提供了一种颠覆性的视角,重新审视民族主义。 2.作者拒绝现代西方学术界长久以来对待民族情感的双重标准,严厉审视西方学术与政治权力的共谋关系,着力考察前现代欧洲政治、学术和艺术,在古典时代、中世纪和现代之间建立了新的历史联系。通过探讨民族主义的起源,重构了前现代欧洲的历史图景,为全球民族史研究夯实了基础。 3.本书分析了两条线索,即古罗马政治遗产的传承与西方基督教化进程;讨论了三个专题,分别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的民族发明、神圣罗马帝国权力更替中的民族主义因素,以及宗教改革与民族主义的关系。这种宏观总论与历史典型案例相结合的研究,深刻揭示了西方文明的根基和推动其历史发展的核心要素。

内容简介

本书从全新的视角探讨了民族主义的起源和欧洲各民族的形成。在理论上,批判地概述了主流现代主义的民族主义理论,同时借鉴建构主义的方法,建立新的学术分析框架;在历史叙事上,勾勒出前现代民族主义产生、发展并向现代民族主义转向的脉络,演绎了一段从古罗马时代到文艺复兴再到宗教改革时期的欧洲民族竞争史。作者聚焦于民族主义发展史的三个关键时期,开展深入的专题研究,分析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的民族主义话语、中世纪晚期神圣罗马帝国权力更替中的民族主义因素,以及宗教改革时期民族主义与教派分化的关系。 本书重新诠释了欧洲古典时代、中世纪和现代之间的历史连续性,并由此表明,只有理解了前现代的政治、学术和艺术,才能更好地理解现代政治语境中民族主义的力量所在。

目录

插图列表 001 序 001 1 引言 001 1.1 从天然有机体到人工制造物 005 1.2 与现代主义主张斗争—— 一场败局? 011 1.3 将建构主义翻个底朝天 014 1.4 是古代的影响,还是复古思想的力量 020 1.5 民族主义:历史学术的推动者? 024 2 现代主义范式:强项和弱点 029 2.1 没有民族主义者的民族主义 032 2.2 强项和缺点 034 2.3 “虚假”的建构主义者构想的虚假社群 038 2.4 现代主义的短视和“传统的发明” 043 3 新型民族主义理论的基础 049 3.1 如何描述民族? 051 3.2 平等和多极化 056 3.3 民族:失败的帝国主义的产物 059 3.4 对荣誉和自由的竞逐 064 3.5 定义 068 4 因爱相杀、为爱而亡:共同的祖国 072 4.1 西塞罗和理想爱国者的构建 077 4.2 禁欲主义之爱 085 4.3 政治因爱国而扭曲畸变 089 4.4 爱国主义从共和制向元首制的顺利转变 092 4.5 中世纪:尘世天堂去又回 094 4.6 层出不穷的新以色列和新罗马 097 4.7 法学家:国王的爱国公民 102 4.8 帝国和教廷的降格 105 5 荣誉的争夺:中世纪晚期欧洲各民族的缔造 116 5.1 社团荣誉:中世纪大学中的“各部族” 119 5.2 从具体到抽象的共同体:康士坦茨会议上的“部族” 122 5.3 民族荣誉的新维度 133 5.4 民族荣誉:荣誉经济过热的征兆 143 5.5 如何衡量一个民族的地位? 147 5.6 民族荣誉:荣誉经济过热的补救措施 151 6 民族主义对边界和语言的转化 155 6.1 作为政治空间结构(space)的“口音” 158 6.2 “亚当是个日耳曼人” 162 6.3 净化德意志的语言(以及德意志人民) 165 6.4 浪漫民族主义的有限原创性 174 7 人文主义者的民族主义 178 7.1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创新的复古精神 181 7.2 将法国人斥为蛮族,亦即意大利人文主义者战胜现实的方式 214 7.3 帝国的独立支持者:德意志的人文民族主义者 230 7.4 民族主义的孤立与同化的相互依存 236 7.5 德意志——(尚未)文明开化的民族 240 7.6 德意志——真正的民族 252 8 德意志人民的德意志皇帝 272 8.1 引入民族归属作为选举标准 275 8.2 普遍仇外情结的影响 282 8.3 从德意志英雄到西班牙侵略者——皇帝查理五世的变形记 286 9 民族和教派 296 9.1 马丁·路德的德意志民族 300 9.2 新教徒的真正民族对阵天主教徒的文明民族 312 9.3 非教派化的民族论调的延续 316 10 结语 320 10.1 民族主义和教派化的原教旨主义 322 10.2 古代博学政治家的现代遗产 325 10.3 尾声 331 注 释 332 参考文献 360 索 引 374 翻译参考用书 400 译后记 403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作者|[瑞士]卡斯帕·赫希(Caspar Hirschi) 瑞士弗里堡大学历史学博士,曾任教于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人文、社会与政治科学系,现为圣加伦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教授。著有《民族的竞争:中世纪与现代之交德意志荣誉共同体的构建》《丑闻专家,专家丑闻:一个当代问题的历史研究》等。 译者|X. Li 美国佐治亚大学法学硕士,现从事写作、翻译、设计和插画等工作,译有《迷信与暴力》《价格革命》《无尽的盛宴》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