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预冷吸气式组合推进系统热力循环及优化

包邮预冷吸气式组合推进系统热力循环及优化

¥108.0 (7.2折) ?
1星价 ¥108.0
2星价¥108.0 定价¥150.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030758729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B5
  • 页数:304
  • 出版时间:2023-10-01
  • 条形码:9787030758729 ; 978-7-03-075872-9

内容简介

本书对预冷类吸气式组合推进系统热力循环的发展演变历程、部件技术、循环构型优化方法进行了介绍。预冷概念的提出为发展热力循环深度融合、部件接近共用的全域发动机开辟了新的实现途径,借助这一新的设计自由度,人们构造了一系列新的组合发动机方案,形成了一个循环类别丰富多样、构型复杂多变的预冷发动机大家族,本书对其进行了系统性的介绍,有助于增强读者对此类发动机的认识。
本书共11章,第1章介绍了预冷概念诞生的背景;第2~4章回顾了不同类别预冷循环的发展历程;第5、6章对基于统一模型的预冷发动机热力循环分析方法进行了介绍和应用;第7~9章回顾了预冷发动机关键技术发展现状;第10、11章对间接预冷循环构型优化方法与控制规律进行了探讨。

目录

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吸气式组合发动机发展现状 1.2 预冷概念的提出 1.3 本书的结构体系 参考文献 第2章 射流预冷发动机 2.1 射流预冷发动机概述 2.2 射流预冷发动机核心技术发展 2.3 基于射流预冷发动机的典型应用 2.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3章 直接预冷组合发动机 3.1 液化空气循环发动机 3.1.1 液化空气循环发动机的提出 3.1.2 提升液化空气循环发动机性能的措施 3.2 深度预冷循环发动机 3.2.1 深度预冷循环概念的提出 3.2.2 预冷空气涡轮火箭发动机 3.2.3 预冷涡喷发动机 3.2.4 KLIN循环 3.2.5 逆循环发动机 3.3 小结 参考文献 第4章 间接预冷组合发动机 4.1 间接预冷循环概念的提出 4.2 间接预冷循环发动机 4.3 SABRE系列发动机的 进展 4.4 间接预冷发动机换热技术 4.5 总体设计及循环参数匹配 4.6 小结 参考文献 第5章 预冷组合发动机循环方案的总体分析方法 5.1 换热器预冷的组合发动机热力循环总体分析模型 5.1.1 直接预冷发动机基本热力循环的统一表征 5.1.2 间接预冷发动机基本热力循环的统一表征 5.1.3 预冷循环发动机热力循环总体分析模型 5.2 基于总体分析模型的预冷发动机热力循环分析 5.2.1 总体分析模型视角下的预冷发动机工作过程分析 5.2.2 发动机性能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5.3 预冷压缩系统工作过程与性能的总体分析 5.3.1 理想预冷压缩 压比的热力学条件 5.3.2 实际预冷压缩 压比的热力学条件 5.3.3 预冷压缩系统压比影响因素分析 5.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6章 基于预冷组合发动机统一模型的性能分析 6.1 预冷压缩系统及发动机部件模型 6.1.1 压缩与膨胀部件模型 6.1.2 换热器部件模型 6.1.3 燃烧室部件模型 6.1.4 工质物性计算方法 6.2 预冷压缩系统性能提升途径分析 6.2.1 从运行参数的角度增大预冷压缩理论压比 6.2.2 从燃料物性的角度增大预冷压缩理论压比 6.2.3 从预冷压缩系统方案的角度提高预冷压缩有效度 6.3 预冷循环发动机性能边界分析 6.3.1 考虑预冷压缩系统贡献的发动机性能边界 6.3.2 预冷压缩进气道双压缩系统对发动机性能的贡献 6.4 典型燃料的预冷循环发动机及任务性能比较 6.4.1 典型燃料的预冷发动机性能对比 6.4.2 典型燃料的预冷发动机任务性能指标对比 6.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7章 预冷组合发动机轻质高效换热器技术 7.1 预冷器/冷凝器 7.1.1 预冷器基本原理 7.1.2 典型预冷器方案 7.1.3 螺旋形预冷器设计方法 7.2 再生器/再热器 7.2.1 材料 7.2.2 结构形式 7.2.3 典型方案 7.3 微通道换热器制造技术 7.3.1 密集微细管束式换热器制造技术 7.3.2 PCHE换热器微通道加工技术 7.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8章 预冷组合发动机压缩与膨胀系统 8.1 极高压比空气压缩系统 8.1.1 极高压比轴流压气机的设计特点 8.1.2 设计参数选择准则 8.1.3 设计方案举例 8.2 高负荷压气机设计技术 8.3 氦气压缩系统技术需求及挑战 8.4 氦气膨胀系统技术需求及挑战 8.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9章 预冷组合发动机进排气系统 9.1 预冷组合发动机进气道 9.1.1 典型设计方案 9.1.2 进气道与预冷器一体化设计 9.2 排气系统 9.2.1 双钟形喷管 9.2.2 塞式喷管 9.2.3 膨胀偏转喷管 9.3 进排气系统与飞行器一体化设计 9.3.1 进气道与飞行器一体化设计 9.3.2 尾喷管与飞行器一体化设计 9.4 小结 参考文献 0章 间接预冷发动机多分支闭式循环构型设计方法 10.1 简单间接预冷压缩系统性能及存在的问题 10.1.1 热容流率匹配时的简单预冷压缩系统性能 10.1.2 热容流率失配对简单预冷压缩系统性能的影响 10.1.3 基于简单CBC方案的预冷压缩系统存在的问题 10.2 多分支中介循环梯级再生压缩系统的 构型研究 10.2.1 多分支TRC系统 分支数目及工质流量分配策略 10.2.2 多分支TRC系统 构型配置策略的数值验证 10.2.3 多分支TRC系统不同构型配置策略的性能比较 10.3 多分支中介循环串级预冷系统 冷却方案研究 10.3.1 采用多分段串级预冷系统的必要性分析 10.3.2 多分段串级预冷系统的 冷却方案 10.3.3 不同TRC+CCP系统方案空气冷却性能比较 10.4 基于复杂多分支中介循环的预冷压缩系统/发动机性能 10.4.1 具有不同分支数目的 预冷压缩系统及发动机性能 10.4.2 基于燃料再冷方案的多分支预冷压缩系统及发动机性能 10.5 小结 参考文献 1章 间接预冷发动机变工况特性及控制规律探讨 11.1 引言 11.2
展开全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