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73013811
  • 装帧:精装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488
  • 出版时间:2023-12-01
  • 条形码:9787573013811 ; 978-7-5730-1381-1

本书特色

★青衿之志 履践致远 ★刮摩淬励 潜精研思 作者在文学研究中意识到,研究文学史,必须懂得思想史、懂得哲学史,所以阅读了宋明道学诸大家以及大量名家的思想史与哲学史书籍,如侯外庐先生的《中国思想通史》《马克思、恩格斯文选两卷集》《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等书。其在研究哲学和发表哲学研究作品的过程中也得到过多位哲学研究大家的帮助与肯定,如侯外庐、吴则虞、李学勤、杨超、任继愈、包遵信等。 作者以学文开端,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优秀的文学功底使其善于用浅显明白的语言表达和分析艰难深奥的哲学命题,使得本书更具可读性。 ★对话朱熹与王阳明,以“理”与“心”之古思鉴今世今人。 本书从思想来源、哲学理论、理论分歧、后人研究等多个方面,对理学大家朱熹和心学集大成者王阳明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探究与评价。 作者考虑到朱熹是百科全书式的学者,治学范围广泛,仅谈理学不足以体现朱熹思想和学术的全部,于是增写了经学思想、史学思想、文学思想、教育思想等四章。同时还增写了《朱熹与后世》一章,叙述朱熹对身后中国及其在日本、韩国、越南和西方世界的影响。 ★对“泰州学派”的评价发前人所未发,引起哲学史界关注。 作者关于韩贞的文章曾引起哲学史界的关注,得到过历史研究所的专家李学勤、杨超,哲学史大家任继愈先生的认可。 本书中,作者不仅考察了“泰州学派”的创始人王艮及其族弟王栋、次子王襞的思想,还考察了传说中晚明的几个具有怪异色彩的人物,例如颜钧、罗汝芳与何心隐等。这几位,在哲学史、思想史上很少被人谈到。此外,作者还研究了真正的道学家耿定向对于真正的“异端”思想家李贽的否定……本书中所收录的《泰州学派》可以说是**本研究泰州学派的专著。

内容简介

杨天石先生早年研究中国哲学,对泰州学派、王阳明、朱熹等深有研究。本书收录杨先生已出版的《朱熹及其理学》《朱熹学术思想四论》《王阳明及其心学》以及研究旧时所称“王学左派”的《泰州学派》等四种著作,并附录其曾写过的关于儒学、佛学和思想史的文章,本书对“理学”和“心学”的分歧发前人之所未发,对“泰州学派”的评价也接近不同于前人,是一部集合作者多年哲学研究成果和心得的学术作品。

目录

自序 **编 朱熹及其理学 **章  改铸儒学的新需要 3 第二章  生于忧患、长于坎坷的大思想家 7 一、由禅学走向道学 7 二、反对议和 10 三、道学体系的形成 13 四、在南宋王朝的政争中 17 五、升沉之间 24 第三章  社会政治思想 29 一、从“外攘”为重到“内修”为重 29 二、“怀德”与“畏威” 32 三、以“讲明义理”治天下 35 第四章  理为“天地万物之根”的世界本原论 38 一、规律与伦理的综合 38 二、真理与谬误并存的理气关系说 42 三、万物之间的同一与差别 45 四、中国式的人文主义精神 50 第五章  “天命”与“气质”相结合的双重人性论 54 一、人尽皆同的“天命之性” 54 二、人的多样性决定于气禀 56 三、敞开了成圣成贤的大门 58 第六章  唤醒天赋观念的“格物致知”论 60 一、“醒与睡” 61 二、在外的“儿子”与在家的“儿子” 62 三、自“铢积寸累”以至“一旦豁然贯通” 67 四、对知行关系的全面展开 70 第七章  “克人欲、存天理”的修养论 73 一、以理制欲 73 二、将身心锁在“模匣子”里的主敬说 78 第八章  “一中又自有对”的辩证法 80 一、“一分为二,节节如此” 80 二、“不可相无”与“无日不相胜” 82 三、“阴极生阳,阳极生阴” 83 四、“小变而不失其大常” 85 五、“和则交感而万物育” 88 第九章  鹅湖之会与朱熹、陆九渊的异同 89 一、“性即理”与“心即理”的激辩 89 二、“太极”“无极”之争 93 第十章  义利之辨与朱熹、陈亮的分歧 96 一、由打猎引起的争论 96 二、“仁义”为重还是“功利”为重 97 三、哲学分歧与政治分歧 101 第十一章  朱熹理学的历史命运 103 一、南宋统治集团终于承认了道学 103 二、封建统治者的“取法”和进步思想家的批判 109 第十二章  朱熹与世界 117 一、日本 117 二、朝鲜 119 三、越南 121 四、西方 122 第二编 朱熹学术思想四论 **章  经学思想 127 一、《易经》 127 二、《诗经》 132 三、《书经》 134 四、《春秋》 135 五、《礼经》 136 六、《孝经》 137 七、《四书》 138 第二章  史学思想 139 一、读史明理,知所鉴戒 139 二、“裁之以理”,“主在正统” 142 三、“直书其事,美恶自见” 145 四、纲目并举,期于简明 146 第三章  文学思想 147 一、道为文之本 147 二、诗与志 150 三、诗须是平易 151 四、艺术上的慧眼 152 第四章  教育思想 154 一、以“明人伦”为唯一目的 155 二、人生教育的三阶段 156 三、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与主导 157 四、学习过程中的五个环节 159 第三编 王阳明及其心学 **章  农民革命风起云涌的年代 163 第二章  牧师和刽子手的双重职能 168 一、从朱熹走向陆九渊 168 二、破山中“贼”与破心中“贼” 174 三、维护封建正统—镇压宁王朱宸濠反叛 179 四、和罗钦顺辩论,接受泰州学派的创始人王艮为徒 181 五、继承孟子,提出“致良知”思想 182 六、镇压瑶族、壮族起义,未能践约和罗钦顺辩论, 病逝于北归舟中 183 第三章  先验论的哲学思想 188 一、心外无物 188 二、心外无理 196 三、不假外求,向内寻找 198 四、不由闻见 202 五、是非求于心 207 第四章  复归“良知”的“格物”论 211 第五章  合二而一、颠倒头脚的知行关系 218 第六章  满街都是“圣人” 226 第七章  不可抗拒的历史趋势 232 第四编 泰州学派 **章  “天坠”之梦说明了什么 239 第二章  泰州学派的创始人王艮 243 第三章  “身”为天下、国家之本的“淮南格物”论 250 一、宇宙在我,万化生身 251 二、立吾身以为天下国家之本 254 第四章  “天然自有”“现现成成”的道德论 260 一、天然自有,不费些子气力 260 二、心之本体,着不得纤毫意思 264 三、乐向心中寻 270 第五章  所谓“百姓日用是道” 275 一、以日用现在指点良知 276 二、逻辑上的“无类比附” 279 三、百姓日用而不知 283 四、存在着“认欲为理”可能 288 五、鼓吹封建道德的“性能易命”说 291 第六章  王襞及其弟子韩贞 298 一、王襞“自然之谓道”的哲学思想 298 二、被毒害了的奴隶韩贞 307 第七章  颜钧、罗汝芳、何心隐思想 317 一、颜钧、罗汝芳的“制欲非体仁”论 317 二、何心隐思想剖析 336 第八章  耿定向对于李贽思想的否定 356 一、对孔、孟和孔、孟之道的态度 363 二、对若干封建道德的态度 364 三、对人性的看法 366 结束语 371 后记 375 附 录 君子 :儒学的理想人格 379 禅宗的“作用是性”说与朱熹的批判 394 关于王艮思想的评价 406 韩贞的保守思想 427 儒学在近代中国 432 蒋介石与宋明理学 444 以理制欲是人类社会永恒的道德要求 465
展开全部

相关资料

作者选择的研究课题,大多是在中国近代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因而被史学研究者们谈论过多次的问题。但他不采取人云亦云的态度,而是旁搜博采,严格地从比较可信的原始数据出发,经过细心的考辨,努力弄清历史的真相。 ——金冲及 近代史专家,曾任中国史学会会长 他的用功是惊人的,是我所见到的京城学界*用功的人。直到今天,他精勤用功的习惯仍未尝有变。 ——刘梦溪 现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终身研究员、中国文化研究所所长、《中国文化》 主编 杨先生毕业于北大中文系,有较好的文字功底。文章不仅数量多,而且质量高。杨先生说过,“一名优秀的历史学家,文章要符合八字要求—准确、流畅、精练、生动,其中*核心的就是准确。”杨先生的文字,逻辑严谨,冷静平实。简练、准确而不失优美,几无废话、套话、空话,能够紧紧抓住读者,让读者领略到文字的魅力。 ——王奇生 现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主任

作者简介

杨天石,1936年生。196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为中央文史研究馆资深馆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研究生院教授。长期研究中国文化史与中国近代史。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