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229178000
- 装帧:70g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1cm
- 页数:313页
- 出版时间:2023-11-01
- 条形码:9787229178000 ; 978-7-229-17800-0
本书特色
☆隋唐制度史经典力作☆讲透隋唐*高权力组织体制及运作机制☆突破“三省制”传统认知,提出“新三头”体制新说☆史学大家唐长孺、何兹全、田余庆等悉心指导☆从顶层设计读懂唐朝由治到乱的历史逻辑隋唐制度史经典力作——讲透隋唐*高权力组织体制及运作机制北京大学袁刚教授的《隋唐中枢体制的发展演变》20世纪90年代由台北文津出版社出版,出版后成为填补隋唐制度史研究空白的经典力作,可惜几十年来大陆一直未有简体版。所谓中枢体制,指的是国家*高权力的组织体制及其运作机制。具体到隋唐,就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组成的“三省制”。《隋唐中枢体制的发展演变》不仅讲清楚了三省制的组织体制及运作机制,而且系统梳理了三省制的发展演变,揭示了三省制发展演变之于唐代的治乱兴衰,及其背后整个社会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阶级关系的变迁。 颠覆唐代中枢体制等于三省制的传统认知——提出“新三头”体制新说一般认为,唐代的中枢体制一直是三省制,但实际上“三省制”从隋文帝到唐玄宗只存在了一个半世纪。唐玄宗开元26年设置“翰林学士院”,开启了新中枢体制的构建。所谓新中枢体制,就是以翰林院、枢密院和中书门下构成的“新三头”体制。与三省制相比,新三头体制具有三个特点:一是具有不稳定、不成熟的特点;二是中枢成员都是由临时差遣性质的使职发展而来;三是中枢权力过分集中于内朝。这一新中枢体制对唐代后期的政局有着非常重大的影响。 揭示隋唐中枢体制发展演变背后的政治、社会巨变——从顶层设计读懂唐朝由治到乱的历史逻辑“三省制”被“新三头”体制取代,一方面与唐代剧烈的中枢政局变化有关,比如武则天“移宫事件”等。另一方面,反映出唐代社会经济变化对于中枢政局、中枢体制的影响。隋唐社会经济的发展,科举制的推行,士人阶层的崛起,客观上要求打破关陇贵族对权力的垄断。而这个过程中,又造成皇帝重用士人的同时,更加依赖宦官,因此唐朝后期的政局长期动荡不安,中枢权力斗争非常激烈,宫廷政变不断发生。因此,读懂隋唐中枢体制的发展演变,才能更深入了解唐朝由治到乱的历史逻辑。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研究隋唐中枢体制发展演变的政治史作品。所谓中枢体制,是指国家*高权力的组织体制及其运行机制。本书以隋唐两代“三省制”的发展演变为线索,系统考证了隋唐时期三省制确立、发展、再造的过程,及其决策与行政的具体运作方式,反映了隋唐中枢体制的发展全貌。经过系统梳理,作者特别指出中枢体制在中唐以后发生了巨大变化——以翰林、枢密、中书门下组成的『新三头』体制取代了以中书、门下和尚书三省组成的旧中枢,颠覆了一般认为唐朝中枢体制始终是三省制的传统认识。本书还揭示了中枢体制演变与武则天、唐玄宗时期和唐朝后期政局剧变的密切关系,是一部隋唐制度史研究的力作。
目录
作者简介
袁刚,1953年生,江西南昌人,曾师从王仲荦先生。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已退休。研究方向为中国政治思想史和政治制度史。已出版《隋唐中枢体制的发展演变》《隋炀帝传》《中国古代政府机构设置沿革》等作品。
-
中国近代史
¥14.3¥39.8 -
汉朝其实很有趣
¥10.5¥38.0 -
你不知道的古人生活冷知识
¥15.7¥49.0 -
万历十五年
¥15.3¥26.0 -
发明里的中国(平装)
¥8.8¥25.0 -
资治通鉴
¥12.2¥35.0 -
漫长的余生:一个北魏宫女和她的时代
¥36.8¥65.0 -
罗马考古-永恒之城重现-发现之旅.历史卷
¥11.5¥35.0 -
正说明朝十六帝
¥17.9¥49.8 -
两张图读懂两宋
¥17.0¥76.0 -
历史十讲-走进王朝深处
¥11.8¥36.0 -
名家小史——中国历代党争史(图文版)
¥14.7¥29.8 -
东大爸爸写给我的日本史
¥10.6¥32.0 -
人类酷刑简史
¥21.1¥59.0 -
中国历史常识
¥17.9¥49.8 -
两晋其实很有趣
¥10.1¥35.0 -
世界简史
¥20.9¥58.0 -
书架上的近代中国:一个人的阅读史
¥15.7¥49.0 -
帝国的终结
¥21.4¥68.0 -
不忍细看南宋
¥15.7¥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