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制造业智能化:进程评价与发展展望

包邮中国制造业智能化:进程评价与发展展望

1星价 ¥96.8 (7.5折)
2星价¥96.8 定价¥129.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030779168
  • 装帧:平装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B5
  • 页数:220
  • 出版时间:2023-12-01
  • 条形码:9787030779168 ; 978-7-03-077916-8

内容简介

综述中国制造业70年的发展进程和相关学术线索,清晰认识中国制造业发展轨迹和学术讨论现状;研究中国制造业发展的现状、成就与挑战,探讨全球制造业智能化发展特征,比较美国德国和中国制造业智能化发展战略、重点举措及其实施效果;从智能技术、智能应用和智能效益三个层面构建制造业智能化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总体评价和区域评价,进而针对制造业产业和制造业企业细分评价智能化程度;从金融发展和金融服务视角,探讨金融服务中国制造业智能化的本质特征,提出金融更好地服务中国制造业智能化的策略举措;构建智能化促进经济绿色增长的理论模型,利用空间模型实证检验智能化对中国制造业绿色增长的作用机制及其溢出效应,研究中国制造业智能化的主要障碍和存在问题,提出提升中国制造业智能化程度策略举措和政策举措;展望中美贸易摩擦加剧、中国双循环战略实施和全球疫情引发产业链重组背景下,中国制造业智能化并跑与领跑全球新态势。

目录

目录前言第1章 中国制造业70 年:简易加工到智能制造 11.1 **阶段(1949~1977 年):从一穷二白到初步工业体系 21.1.1 苏联援建促进工业恢复和发展 31.1.2 “三线”建设优化制造业布局 41.1.3 “文化大革命”期间制造业停滞不前 41.2 第二阶段(1978~2000 年):从经济结构调整到外向型发展战略 51.2.1 经济结构调整拉开轻工制造业发展大幕 61.2.2 乡镇工业异军突起闯出制造业发展新路 71.2.3 国有企业改革突破四大发展困境 71.2.4 借鉴“四小龙”经验确定外向型经济战略 81.2.5 大规模引进外资带动制造业快速发展 81.2.6 应对新技术革命发展高新技术制造业 91.2.7 利用香港回归推进制造业合作发展 101.3 第三阶段(2001~2023 年):从加入世贸到全球制造业榜首 111.3.1 获得WTO 席位,融入全球制造业体系 111.3.2 中低端制造迅速成为世界工厂 121.3.3 新型制造业带动产业转型升级 121.3.4 制造业技术创新和效率提升 131.3.5 高新技术制造业产业集聚和区域集聚 141.3.6 制造业降污减排推进绿色化 151.3.7 制造业走出去深化全球化进程 151.4 智能制造:两化融合的中国特色道路 161.4.1 信息化与制造业信息化 171.4.2 智能制造与制造业智能化 181.4.3 制造业智能化绩效评价 191.4.4 制造业智能化发展路径 211.5 结论与启示 22第2章 中国制造业智能化基础:制造业态势 232.1 中国制造业现实特征分析:成就与挑战 232.1.1 制造业规模全球*大但产业链位置不高 232.1.2 制造业创新能力持续提高但核心技术受制于人 242.1.3 制造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但环境压力仍然很大 252.2 中国制造业创新能力分析:产品和工艺创新 262.2.1 分析框架与评价指标体系 262.2.2 产品和工艺创新协同发展程度评价 292
展开全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