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信与武器系统信息交联理论与技术

包邮引信与武器系统信息交联理论与技术

1星价 ¥99.4 (7.0折)
2星价¥99.4 定价¥142.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68299497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46
  • 出版时间:2022-06-01
  • 条形码:9787568299497 ; 978-7-5682-9949-7

内容简介

引信与武器系统信息交联是武器系统信息化的关键环节,也是现代灵巧引信发展中**的功能之一。《引信与武器系统信息交联理论与技术》是作者带领的国防科技创新团队多年科研成果的总结,以多个型号项目和国防预研课题为基础,系统论述了电磁感应、光学、射频、共底火有线四种信息交联方式涉及的基本理论、能量与信息传输通道模型、信息编码及调制解调方法、发送和接收电路设计等,并对信息交联中常用的总线接口进行了总结和介绍,为信息交联的发展和创新奠定了坚实基础。 《引信与武器系统信息交联理论与技术》可作为从事引信专业、弹药专业、武器系统专业研究人员的参考书,也可作为武器类专业的研究生的指导书。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引信与武器系统信息交联的定义与目的 1.2 引信与武器系统信息交联的基本原理与分类 1.3 引信与武器系统信息交联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1.3.1 电磁感应装定技术 1.3.2 射频装定技术 1.3.3 光学装定技术 1.3.4 共底火有线装定技术 1.4 引信与武器系统信息交联的系统构成 1.5 本书的结构 **篇 电磁感应信息交联技术 第2章 引信能量和信息非接触传输系统设计理论 2.1 引信能量和信息非接触传输系统工作原理 2.1.1 基本定义 2.1.2 技术特点 2.2 能量和信息非接触传输系统组成 2.3 引信发射前感应装定系统 2.4 系统设计准则 2.4.1 技术可实现性准则 2.4.2 可靠性准则 2.4.3 协调性原则 2.4.4 兼容性原则 2.5 系统设计程式 第3章 引信电磁感应装定技术 3.1 概述 3.2 能量非接触传输通道 3.2.1 能量非接触传输通道模型 3.2.2 谐振逆变电路 3.2.3 基于分离式变压器的AC/AC非接触传输特性分析 3.2.4 感应供电自适应频率控制方法建模 3.3 信息非接触传输通道 3.3.1 信息非接触传输通道模型 3.3.2 数字调制与解调 3.3.3 编码技术 3.4 关键技术 3.4.1 微功耗技术 3.4.2 小型化技术 3.4.3 抗高过载技术 第4章 分离式变压器模型及装定系统设计方法 4.1 分离式变压器的数学模型 4.1.1 分离式变压器模型及漏感影响分析 4.1.2 漏感对分离式变压器效率的影响 4.2 分离式变压器的结构设计 4.2.1 分离式变压器结构设计的主要内容 4.2.2 分离式变压器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 4.2.3 磁芯材料及选用方法 4.3 分离式变压器的有限元分析 4.3.1 分离式变压器的电磁场有限元方程 4.3.2 基于ANSYS的分离式变压器电磁场分析计算 4.4 耦合系数的测量 4.5 炮口感应装定系统电路设计方法 4.5.1 炮口快速感应装定系统的构成与特点 4.5.2 感应装定系统的数据传输技术方案及电路设计 4.5.3 炮口感应装定技术试验研究 第二篇 光学信息交联技术 第5章 引信光学装定系统设计理论 5.1 引信光学装定概述 5.2 引信光学装定系统理论分析 5.2.1 能量和信息传输方式 5.2.2 光调制与检测 5.2.3 引信光学装定系统作用体制及原理 5.3 引信光学装定系统组成 第6章 引信光学装定系统数据传输理论 6.1 航空弹药用引信工作体制分析 6.1.1 航空弹药用引信工作体制 6.1.2 定时装定作用精度分析 6.2 引信光学装定数据通信模型 6.2.1 引信光通信模型 6.2.2 质量指标 6.3 光学装定系统信源编码 6.3.1 几种引信常用的信源编码方法 6.3.2 二进制信号码型选择 6.4 数据传输的信道编码 6.4.1 光学高斯信道的编码方法 6.4.2 RS码符号比特数的选择及实现 6.4.3 差错控制的工作方式 6.5 PUIM调制 6.5.1 几种不同的光信号调制方式 6.5.2 几种调制方式的性能比较 …… 第三篇 射频信息交联技术 第四篇 共底火有线信息交联技术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张合,南京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引信设计理论与技术研究30余年。主要研究方向为灵巧与智能引信技术、引信与武器系统信息交联技术、引信新型探测技术等。主持研制了多型灵巧引信并列装部队。以第1完成人分别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和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90余项,被评为江苏省优秀其产党员和省杰出专利发明人;以第1作者出版专著3部,教材2部,发表论文400余篇。任军委科技委某专业组组长、装发部某专业组副组长,军委科技委基础加强重点基础研究(173)项目首席。 李长生,南京理工大学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引信与武器系统信息交联技术,侵彻引信技术。发表高水平论文1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10余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部委基金5项。为主参与完成多个武器装备型号的研制工作,其中担任系统副总师1项,分系统副总师2项,某型引信技术成果于2017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本人排名第3。 周晓东,陆军工程大学石家庄校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长期从事引信及其相关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信息感知与控制技术、引信与武器系统信息交联。主持装备预研、装备型号等科研项目1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获国防发明专利6项授权。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