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1664198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28
  • 出版时间:2023-12-01
  • 条形码:9787511664198 ; 978-7-5116-6419-8

内容简介

本书原版为英文,引进中文版出版发行,内容方面主要介绍了奶产品全产业链风味物质的溯源,粗饲料对奶制品滋气味的影响,内容包含食物链的简要概述,泌乳所需化合物,有害化合物和细菌,影响乳和乳制品风味的挥发物等诸多内容,内容全面,资料翔实,分析到位,可为研究影响奶产品中风味物质提供重要参考资料,可供相关研究人员,行业内从业人员,奶牛养殖企业、乳制品加工企业等参考学习,从而为改善奶制品中的风味物质,提供更好营养的奶制品提供重要途径。

目录

第1章 概述 参考文献 第2章 食物链的简要概述:饲草-乳用动物-乳 2.1 饲草 2.2 牧草青贮的主要过程 2.3 青贮饲料在乳用动物瘤胃内的主要代谢过程 参考文献 第3章 所需化合物 3.1 牧草对乳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3.1.1 导言 3.1.2 脂肪酸的特性 3.1.3 新鲜和储存牧草中的脂肪酸 3.1.4 奶牛机体中日粮脂质变化 3.1.5 不同饲料的饲喂与牛乳脂肪酸组成的关系 3.1.6 乳脂氧化稳定性 3.1.7 脂肪酸作为奶牛乳制品鉴定的标记 3.1.8 山羊和绵羊乳脂脂肪酸 3.1.9 结论 3.2 维生素和维生素原 3.2.1 β-胡萝卜素和维生素A 3.2.2 维生素E:生育酚 3.2.3 麦角固醇:维生素D2原 3.2.4 水溶性维生素 3.2.5 结论 3.3 类胡萝卜素 3.3.1 新鲜和储存牧草中的类胡萝卜素 3.3.2 牛奶中的类胡萝卜素 3.4 植物雌激素 3.4.1 异黄酮的特性 3.4.2 新鲜和储存牧草中的异黄酮 3.4.3 血浆和牛奶中的异黄酮和雌马酚 3.4.4 牛奶中的木脂素和香豆素 3.4.5 异黄酮和雌马酚的环境影响 3.4.6 异黄酮的分析定量 3.4.7 结论 参考文献 第4章 有害化合物和细菌 4.1 真菌毒素 4.1.1 牧草中真菌毒素 4.1.2 奶畜机体中的真菌毒素 4.1.3 牛奶中来自牧草的霉菌毒素 4.1.4 奶及奶制品中的黄曲霉毒素M 4.1.5 真菌毒素分析 4.1.6 结论 4.2 生物碱 4.2.1 吡咯里西啶生物碱 4.2.2 反刍动物乳汁中其他生物碱的残留 4.3 蕨类植物中的蕨根苷 4.4 牛奶中来自青贮饲料的有害细菌 4.4.1 梭状芽孢杆菌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张养东,男,1982年1月生,山东省济宁人。博士,硕士生导师,副研究员[1]。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奶业创新团队骨干专家,农业农村部农垦系统农业专家,国家奶业科技创新联盟秘书长[2],中国奶业协会饲料饲养与环境专业委员会秘书[4]。主要从事奶牛健康养殖与牛奶品质调控研究。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