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趣味常识123(全七册)

包邮趣味常识123(全七册)

1星价 ¥16.3 (3.6折)
2星价¥16.3 定价¥45.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1561121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64开
  • 页数:暂无
  • 出版时间:2022-07-01
  • 条形码:9787511561121 ; 978-7-5115-6112-1

本书特色

《中公版·2025公考常识必 备清单6 1》为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部分配套学习资料。本书秉持每天进步一点点的学习理念,书中严格筛选知识点,从基础考点入手、到易错易混淆知识点辨析、再到知识延伸拓展,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帮助考生*大程度地掌握公考常识。
全书采用口袋书形式设计,分学科进行编排,精炼考点、覆盖面广,方便考生随身携带,随时随地积累公考常识。同时,本书在页脚处设置有温故而知新版块,帮助考生及时巩固所学。
全书形式简单大方、内容简短好记,帮助提升考生阅读体验,缓解视觉疲劳。
趣味常识123精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知识点,帮助考生在学习之余,拓展知识面,实现轻松学习,快乐学习。


内容简介

《中公版·2025公考常识必 备清单6 1》共包括七本小册子。前六本为公考常识必 备清单之政治 经济、公考常识必 备清单之人文、公考常识必 备清单之历史、公考常识必 备清单之科技生活、公考常识必 备清单之法律、公考常识必 备清单之地理。每本书包含三个版块:基础考点清单、易错易混清单和知识延伸清单。基础考点清单帮助考生实现轻松识记,易错易混清单通过对比记忆强化考生复习备考效果,知识延伸清单实现知识拓展,帮助考生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此外,书中设置了温故而知新版块,帮助考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第七本书为趣味常识123,包括政治拾趣、经济漫谈、人文之旅、历史回响、科普天地、法律课堂、地理发现等版块,帮助考生在学习之余拓展知识储备,快乐学习,轻松学习。

目录

目录
政治篇
基础考点清单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节哲学概述
1哲学的基本问题
2哲学的基本派别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哲学
1物质与意识
2联系与发展
3对立统一规律
4量变质变规律
5否定之否定规律
6实践与认识
7群众史观
第二章党的二十大报告热词
1一个中心任务
2“两步走”
3“三个务必”
4“三件大事”
5“七个安全”
6中国式现代化
7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
8全过程人民民主
9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10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
第三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思想
**节科学体系
1“十个明确”
2“十四个坚持”
3“十三个方面成就”
4“六个必须坚持”
第二节重要组成部分
1习近平经济思想
2习近平法治思想
3习近平文化思想
4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5习近平强军思想
6习近平外交思想
第三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建设
1高质量发展
2新质生产力
3民营经济
4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
5乡村振兴战略
6社会保障体系
7美丽中国建设
8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第四章新时代党的建设
**节新时代党务知识
1党的基础知识
2党员和党的干部
3党内纪律条例
第二节新时代党内学习教育
活动
1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2“三严三实”专题教育
3“两学一做”学习教育
4“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
教育
5党史学习教育
6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7党纪学习教育
易错易混清单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1社会价值VS自我价值
2主次矛盾VS矛盾的主次
方面
3底线思维VS辩证思维VS
系统思维VS战略思维
4“两个确立”VS“两个
维护”
5党内监督VS党外监督
知识延伸清单吾生有涯,而知无涯
1马克思主义经典论述
2毛泽东同志的经典著作
3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
谱系
4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
(要点)
经济篇
基础考点清单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章马克思主义政治
经济学
1商品的二因素
2价值规律
3货币的本质与职能
4剩余价值
5资本
第二章微观经济
**节需求与供给理论
1需求及影响需求量的因素
2供给及影响供给量的因素
第二节市场结构
1完全竞争市场
2完全垄断市场
3垄断竞争市场
4寡头垄断市场
第三节市场失灵
1市场失灵的含义
2市场失灵的情形
第三章宏观经济
**节通货膨胀与失业
1通货膨胀的含义
2通货膨胀的类型
3失业的类型
第二节财政政策
1财政政策的含义
2财政收入
3财政支出
4财政政策的类型
第三节货币政策
1货币政策的含义
2三大货币政策工具
3货币政策的类型
第四章金融知识
**节金融名词解释
1股票
2债券
3保险
4基金
5有价证券
6外汇和汇率
第二节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
1中央银行
2商业银行
第五章常考的经济学名词
1价值悖论
2小数定律
3基尼系数
4恩格尔系数
5工资黏性
6一价定律
7三次分配
易错易混清单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1利息VS利率
2贴现VS再贴现
3国际收支顺差VS国际收支
逆差
4税VS费
5收入效应VS替代效应
6乘数效应VS挤出效应
7外汇储备VS国际储备
8国内生产总值VS国民生产
总值
知识延伸清单吾生有涯,而知无涯
1成语或俗语中蕴含的经济学
原理
2“四本账”
3我国税收的种类

展开全部

相关资料

**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节哲学概述
1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即存在和思维的关系问题。其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存在和思维、物质和意识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即物质和意识何者是**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二是存在和思维有没有同一性,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产生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理论分野。
2哲学的基本派别
哲学主要分为唯物主义哲学和唯心主义哲学两个基本派别。
(1)唯物主义哲学
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物质的派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之前,唯物主义哲学主要分为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代表观点有:①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荀子);②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③气者,理之依也(王夫之);④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赫拉克利特)。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代表观点有:①人是机器(拉美特利);②万物的基础是原始物质,是基本元素(培根)。
哲学的基本问题,即()的关系问题。(2)唯心主义哲学
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的,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唯心主义哲学主要分为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的代表观点有:①存在就是被感知(贝克莱);②万物皆备于我(孟子);③心外无理、心外无物(王阳明);④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陆九渊);⑤世界是我的表象(叔本华);⑥我思故我在(笛卡儿);⑦人是万物的尺度(普罗塔哥拉)。
客观唯心主义的代表观点有: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②物是绝对精神的外化(黑格尔);③理在先,气在后(朱熹);④获罪于天,无所祷也(孔子);⑤生死有命,富贵在天;⑥上帝是一切的主宰;⑦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存在和思维第二节马克思主义哲学

**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节哲学概述
1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即存在和思维的关系问题。其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存在和思维、物质和意识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即物质和意识何者是**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二是存在和思维有没有同一性,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产生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理论分野。
2哲学的基本派别
哲学主要分为唯物主义哲学和唯心主义哲学两个基本派别。
(1)唯物主义哲学
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物质的派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之前,唯物主义哲学主要分为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代表观点有:①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荀子);②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③气者,理之依也(王夫之);④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赫拉克利特)。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代表观点有:①人是机器(拉美特利);②万物的基础是原始物质,是基本元素(培根)。
哲学的基本问题,即()的关系问题。(2)唯心主义哲学
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的,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唯心主义哲学主要分为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的代表观点有:①存在就是被感知(贝克莱);②万物皆备于我(孟子);③心外无理、心外无物(王阳明);④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陆九渊);⑤世界是我的表象(叔本华);⑥我思故我在(笛卡儿);⑦人是万物的尺度(普罗塔哥拉)。
客观唯心主义的代表观点有: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②物是绝对精神的外化(黑格尔);③理在先,气在后(朱熹);④获罪于天,无所祷也(孔子);⑤生死有命,富贵在天;⑥上帝是一切的主宰;⑦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存在和思维第二节马克思主义哲学
1物质与意识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类的意识而存在,并能为人类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从意识的本质来看,意识是人脑这样一种特殊物质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其中,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就是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要表现在:①意识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②意识具有创造性;③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④意识具有调控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哲学主要分为()两个基本派别。2联系与发展
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联系的特性包括:①客观性。事物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是主观臆想的。②普遍性。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联系之中;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③多样性。世界上的事物是多样的,事物之间的联系也是多样的。④条件性。条件对事物发展和人的活动具有支持或制约作用。
事物的相互联系包含事物的相互作用,而相互作用必然导致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唯物主义哲学和唯心主义哲学3对立统一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矛盾的对立属性又称为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又称为同一性。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矛盾的同一性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内因是指事物的内部矛盾,外因是指事物的外部矛盾。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内因与外因共同推动事物的发展。
唯物主义认为,()决定()。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矛盾无处不在,矛盾无时不有”。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各个具体事物的矛盾、每一个矛盾的各个方面在发展的不同阶段各有其特点。矛盾的特殊性决定了事物的不同性质。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的矛盾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