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邮趣味常识123(全七册)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 ISBN:9787511561121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64开
- 页数:暂无
- 出版时间:2022-07-01
- 条形码:9787511561121 ; 978-7-5115-6112-1
本书特色
《中公版·2025公考常识必 备清单6 1》为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部分配套学习资料。本书秉持每天进步一点点的学习理念,书中严格筛选知识点,从基础考点入手、到易错易混淆知识点辨析、再到知识延伸拓展,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帮助考生*大程度地掌握公考常识。
全书采用口袋书形式设计,分学科进行编排,精炼考点、覆盖面广,方便考生随身携带,随时随地积累公考常识。同时,本书在页脚处设置有温故而知新版块,帮助考生及时巩固所学。
全书形式简单大方、内容简短好记,帮助提升考生阅读体验,缓解视觉疲劳。
趣味常识123精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知识点,帮助考生在学习之余,拓展知识面,实现轻松学习,快乐学习。
内容简介
《中公版·2025公考常识必 备清单6 1》共包括七本小册子。前六本为公考常识必 备清单之政治 经济、公考常识必 备清单之人文、公考常识必 备清单之历史、公考常识必 备清单之科技生活、公考常识必 备清单之法律、公考常识必 备清单之地理。每本书包含三个版块:基础考点清单、易错易混清单和知识延伸清单。基础考点清单帮助考生实现轻松识记,易错易混清单通过对比记忆强化考生复习备考效果,知识延伸清单实现知识拓展,帮助考生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此外,书中设置了温故而知新版块,帮助考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第七本书为趣味常识123,包括政治拾趣、经济漫谈、人文之旅、历史回响、科普天地、法律课堂、地理发现等版块,帮助考生在学习之余拓展知识储备,快乐学习,轻松学习。
目录
目录
政治篇
基础考点清单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节哲学概述
1哲学的基本问题
2哲学的基本派别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哲学
1物质与意识
2联系与发展
3对立统一规律
4量变质变规律
5否定之否定规律
6实践与认识
7群众史观
第二章党的二十大报告热词
1一个中心任务
2“两步走”
3“三个务必”
4“三件大事”
5“七个安全”
6中国式现代化
7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
8全过程人民民主
9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10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
第三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思想
**节科学体系
1“十个明确”
2“十四个坚持”
3“十三个方面成就”
4“六个必须坚持”
第二节重要组成部分
1习近平经济思想
2习近平法治思想
3习近平文化思想
4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5习近平强军思想
6习近平外交思想
第三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建设
1高质量发展
2新质生产力
3民营经济
4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
5乡村振兴战略
6社会保障体系
7美丽中国建设
8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第四章新时代党的建设
**节新时代党务知识
1党的基础知识
2党员和党的干部
3党内纪律条例
第二节新时代党内学习教育
活动
1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2“三严三实”专题教育
3“两学一做”学习教育
4“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
教育
5党史学习教育
6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7党纪学习教育
易错易混清单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1社会价值VS自我价值
2主次矛盾VS矛盾的主次
方面
3底线思维VS辩证思维VS
系统思维VS战略思维
4“两个确立”VS“两个
维护”
5党内监督VS党外监督
知识延伸清单吾生有涯,而知无涯
1马克思主义经典论述
2毛泽东同志的经典著作
3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
谱系
4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
(要点)
经济篇
基础考点清单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章马克思主义政治
经济学
1商品的二因素
2价值规律
3货币的本质与职能
4剩余价值
5资本
第二章微观经济
**节需求与供给理论
1需求及影响需求量的因素
2供给及影响供给量的因素
第二节市场结构
1完全竞争市场
2完全垄断市场
3垄断竞争市场
4寡头垄断市场
第三节市场失灵
1市场失灵的含义
2市场失灵的情形
第三章宏观经济
**节通货膨胀与失业
1通货膨胀的含义
2通货膨胀的类型
3失业的类型
第二节财政政策
1财政政策的含义
2财政收入
3财政支出
4财政政策的类型
第三节货币政策
1货币政策的含义
2三大货币政策工具
3货币政策的类型
第四章金融知识
**节金融名词解释
1股票
2债券
3保险
4基金
5有价证券
6外汇和汇率
第二节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
1中央银行
2商业银行
第五章常考的经济学名词
1价值悖论
2小数定律
3基尼系数
4恩格尔系数
5工资黏性
6一价定律
7三次分配
易错易混清单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1利息VS利率
2贴现VS再贴现
3国际收支顺差VS国际收支
逆差
4税VS费
5收入效应VS替代效应
6乘数效应VS挤出效应
7外汇储备VS国际储备
8国内生产总值VS国民生产
总值
知识延伸清单吾生有涯,而知无涯
1成语或俗语中蕴含的经济学
原理
2“四本账”
3我国税收的种类
相关资料
**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节哲学概述
1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即存在和思维的关系问题。其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存在和思维、物质和意识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即物质和意识何者是**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二是存在和思维有没有同一性,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产生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理论分野。
2哲学的基本派别
哲学主要分为唯物主义哲学和唯心主义哲学两个基本派别。
(1)唯物主义哲学
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物质的派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之前,唯物主义哲学主要分为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代表观点有:①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荀子);②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③气者,理之依也(王夫之);④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赫拉克利特)。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代表观点有:①人是机器(拉美特利);②万物的基础是原始物质,是基本元素(培根)。
哲学的基本问题,即()的关系问题。(2)唯心主义哲学
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的,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唯心主义哲学主要分为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的代表观点有:①存在就是被感知(贝克莱);②万物皆备于我(孟子);③心外无理、心外无物(王阳明);④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陆九渊);⑤世界是我的表象(叔本华);⑥我思故我在(笛卡儿);⑦人是万物的尺度(普罗塔哥拉)。
客观唯心主义的代表观点有: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②物是绝对精神的外化(黑格尔);③理在先,气在后(朱熹);④获罪于天,无所祷也(孔子);⑤生死有命,富贵在天;⑥上帝是一切的主宰;⑦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存在和思维第二节马克思主义哲学
**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节哲学概述
1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即存在和思维的关系问题。其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存在和思维、物质和意识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即物质和意识何者是**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二是存在和思维有没有同一性,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产生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理论分野。
2哲学的基本派别
哲学主要分为唯物主义哲学和唯心主义哲学两个基本派别。
(1)唯物主义哲学
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物质的派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之前,唯物主义哲学主要分为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代表观点有:①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荀子);②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③气者,理之依也(王夫之);④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赫拉克利特)。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代表观点有:①人是机器(拉美特利);②万物的基础是原始物质,是基本元素(培根)。
哲学的基本问题,即()的关系问题。(2)唯心主义哲学
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的,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唯心主义哲学主要分为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的代表观点有:①存在就是被感知(贝克莱);②万物皆备于我(孟子);③心外无理、心外无物(王阳明);④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陆九渊);⑤世界是我的表象(叔本华);⑥我思故我在(笛卡儿);⑦人是万物的尺度(普罗塔哥拉)。
客观唯心主义的代表观点有: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②物是绝对精神的外化(黑格尔);③理在先,气在后(朱熹);④获罪于天,无所祷也(孔子);⑤生死有命,富贵在天;⑥上帝是一切的主宰;⑦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存在和思维第二节马克思主义哲学
1物质与意识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类的意识而存在,并能为人类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从意识的本质来看,意识是人脑这样一种特殊物质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其中,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就是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要表现在:①意识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②意识具有创造性;③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④意识具有调控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哲学主要分为()两个基本派别。2联系与发展
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联系的特性包括:①客观性。事物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是主观臆想的。②普遍性。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联系之中;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③多样性。世界上的事物是多样的,事物之间的联系也是多样的。④条件性。条件对事物发展和人的活动具有支持或制约作用。
事物的相互联系包含事物的相互作用,而相互作用必然导致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唯物主义哲学和唯心主义哲学3对立统一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矛盾的对立属性又称为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又称为同一性。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矛盾的同一性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内因是指事物的内部矛盾,外因是指事物的外部矛盾。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内因与外因共同推动事物的发展。
唯物主义认为,()决定()。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矛盾无处不在,矛盾无时不有”。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各个具体事物的矛盾、每一个矛盾的各个方面在发展的不同阶段各有其特点。矛盾的特殊性决定了事物的不同性质。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的矛盾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
-
(平装)二战战史
¥14.9¥45.0 -
民众政府
¥10.8¥25.0 -
走向海洋
¥20.3¥59.8 -
中华民国外交史(1911-1921)
¥21.5¥58.0 -
走向海洋(八品)
¥20.3¥59.8 -
行省制度研究
¥12.6¥30.0 -
邓小平文集-(一九四九-一九七四年)-上卷
¥18.9¥51.0 -
共产党宣言
¥8.9¥19.8 -
毛泽东选集(全四册)
¥73.1¥97.5 -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
¥12.4¥19.0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回忆录
¥17.1¥38.0 -
唯一的希望:在中国独生子女政策下成年
¥24.5¥48.0 -
决战华东-华东解放战争实录
¥17.6¥45.0 -
(平)邓小平时代
¥62.6¥88.0 -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历史的地理枢纽
¥13.0¥16.0 -
大国的博弈-改变世界的一百八十天
¥12.2¥32.0 -
新政治科学
¥11.7¥26.0 -
中国的战争行为
¥16.8¥42.0 -
朱镕基讲话实录-第四卷
¥16.7¥49.0 -
虎部队(国民党七十四军抗日纪实白金珍藏插图版)
¥18.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