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融安全背景下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的同群效应研究

金融安全背景下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的同群效应研究

1星价 ¥53.7 (6.1折)
2星价¥53.7 定价¥8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09694343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暂无
  • 出版时间:2023-12-01
  • 条形码:9787509694343 ; 978-7-5096-9434-3

内容简介

本书沿着“理论研究→实证研究→对策研究”的基本逻辑思路,形成了系统的研究框架。首先,在界定核心概念、归纳制度背景、总结已有文献和借鉴相关经典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同群效应“存在性→作用机制→经济后果”的理论分析框架。其次,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工具变量法、PSM-DID、安慰剂检验等方法,证实了在共同分析师联结下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存在显著的同群效应,并且检验了信息和竞争两类作用机制,其中,信息机制分为了共同分析师联结的信息机制和一般化信息机制,竞争机制分为了共同分析师联结的竞争机制和行业层面的竞争机制。与此同时,检验了影子银行化同群效应对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绩效和风险的经济影响。*后,总结全书研究结论,并在此基础上从非金融企业、证券分析师和政府部门的角度提出对策建议,进而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理论证据和实践指导。

目录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的提出
1.2 选题价值与研究意义
1.2.1 学术价值与研究意义
1.2.2 实践价值与研究意义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思路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思路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数据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数据
1.5 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2章 概念界定、制度背景与文献综述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非金融企业
2.1.2 共同分析师跟踪
2.1.3 影子银行化的同群效应
2.2 制度背景
2.2.1 中国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的产生与发展
2.2.2 中国影子银行的监管制度
2.3 相关文献梳理与述评
2.3.1 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的相关研究
2.3.2 同群效应的相关研究
2.3.3 共同分析师联结与同群效应的相关研究
2.3.4 文献述评
第3章 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同群效应的理论分析
3.1 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同群效应的存在性分析
3.1.1 非金融企业学习和模仿同群企业影子银行化的原因
3.1.2 以共同分析师联结为表现形式研究影子银行化同群效应的优势
3.1.3 共同分析师联结下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同群效应的存在性
3.2 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同群效应的信息机制分析
3.2.1 共同分析师联结的信息机制:非正式信息渠道
3.2.2 一般化信息机制:正式信息渠道
3.3 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同群效应的竞争机制分析
3.3.1 共同分析师联结的竞争机制:业绩评价的竞争
3.3.2 行业层面的竞争机制:行业地位的竞争
3.4 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同群效应的经济后果分析
3.4.1 影子银行化同群效应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3.4.2 影子银行化同群效应对企业风险的影响
第4章 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同群效应的存在性检验
4.1 引言
4.2 研究设计
4.2.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4.2.2 变量定义与模型设计
4.3 实证结果与分析
4.3.1 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与组间系数差异检验
4.3.2 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同群效应的存在性检验结果
4.4 内生性问题
4.4.1 工具变量法
4.4.2 t 1期被解释变量
4.4.3 倾向得分匹配的双重差分法
4.4.4 Heckman两步法
4.4.5 安慰剂检验
4.5 稳健性检验
4.5.1 改变影子银行化的度量方式
4.5.2 改变同群效应的计算方法
4.5.3 加入没有共同分析师的企业样本
4.5.4 控制情景效应的影响
4.5.5 排除宏观和外在因素的影响
4.5.6 排除竞争性解释
4.5.7 子样本回归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同群效应的信息机制检验
5.1 引言
5.2 研究设计
5.2.1 祥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5.2.2 变量定义与模型设计
5.3 实证结果与分析
5.3.1 描述性统计
5.3.2 共同分析师联结的信息机制检验
5.3.3 一般化信息机制检验
5.3.4 两类信息机制的倾向性检验
5.4 进一步分析与稳健性检验
5.4.1 共同分析师信息传递质量对信息机制的影响
5.4.2 企业规模对信息机制的影响
5.4.3 环境不确定性对信息机制的影响
5.4.4 稳健性检验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同群效应的竞争机制检验
6.1 引言
6.2 研究设计
6.2.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6.2.2 变量定义与模型设计
6.3 实证结果与分析
6.3.1 描述性统计
6.3.2 共同分析师联结的竞争机制检验
6.3.3 行业层面的竞争机制检验
6.3.4 两类竞争机制的倾向性检验
6.4 进一步分析与稳健性检验
6.4.1 共同分析师跟踪期限对竞争机制的影响
6.4.2 产权性质对竞争机制的影响
6.4.3 产品市场竞争激烈程度对竞争机制的影响
6.4.4 信息机制与竞争机制的倾向性检验
6.4.5 稳健性检验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同群效应的经济后果分析
7.1 引言
7.2 研究设计
7.2.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7.2.2 变量定义与模型设计
7.3 实证结果与分析
7.3.1 描述性统计
7.3.2 影子银行化同群效应对企业绩效影响的回归结果
7.3.3 影子银行化同群效应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回归结果
7.4 进一步分析与稳健性检验
7.4.1 影子银行化同群效应是否会放大不良经济后果:对行业的考察
7.4.2 外部监督对影子银行化同群效应经济后果的调节
7.4.3 内部治理对影子银行化同群效应经济后果的调节
7.4.4 稳健性检验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8.1 研究结论
8.2 对策建议
8.3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