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201199283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375
- 出版时间:2023-11-01
- 条形码:9787201199283 ; 978-7-201-19928-3
本书特色
本书立足于中国学术思想发展史的宏观视域,以经学与理学的关系为切入点,对儒学在宋明时期的发展状况进行了系统梳理,阐明了宋明时期经学在研究范式上发生的转变及其社会动因,经学在宋明理学形成与发展中的重要意义,以及宋明儒学完型与延异的内在规律。本丛书通过对大量儒家经典文献进行分类整理,从历史文献和理论逻辑两个层面梳理宋明儒学具体的演化过程,见证宋明时期的儒学家如何通过经典的诠释完成对传统的传承与创新,并且探讨了现代新儒家的初创者马一浮通过“群经统类”所建构的宋明儒学思想谱系,其“六艺论儒学”的理论价值与局限性。
内容简介
本书的**、二章,作为讨论宋明《四书》与《孝经》意涵的背景,先交代《四书》升格运动的历程,以及《孝经》与《四书》的关系,再以《论语》诠释为例,概述魏晋南北朝经学的玄学化及其所开创的义理解经,对宋明经学的理学化,以及《四书》经典体系的影响。第三、四、五、六章则讨论《四书》的诠释与宋学的形成过程,特别是以朱熹《四书》理论体系的建构作为重点加以研究,南宋后期至元、明、清三代,则是《四书》的普及,以及诠释的僵化再至于多元化的时期,心学思潮、考据学思潮*终导致了《四书》体系的解构。第七章则集中讨论作为明代《孝经》学的典范性著作的《孝经集传》,黄道周以《孝经》为经,以《礼记》《仪礼》《孟子》相关内容为大传,再以己注为小传,其结合生命体验的《孝经》诠释体现宋学独特的思想特色。第八章则结合《孝经》与《四书》讨论马一浮的“六艺论”思想体系,集中于《论语》与《孝经》二书如何该摄“六艺”并且进行意涵新辟等问题。
目录
**章 《四书》升格运动及《孝经》与《四书》之关系
**节 从先秦到唐宋的《四书》升格运动
第二节 《孝经》义理与《四书》之关联
第二章 魏晋南北朝义理解经对宋明儒学的影响
**节 魏晋南北朝经学的玄学化及其对宋明的影响
第二节 从何晏《论语集解》到皇侃《论语义疏》
第三章 北宋的《四书》诠释与宋学的初步形成
**节 二程的《四书》诠释及其体系建构
第二节 二程的《论语》诠释
第三节 二程的《孟子》诠释
第四节 洛学门人杨时的《四书》诠释
第四章 朱子《四书》理论体系的建构与宋学的完型
**节 朱子的《中庸或问》及其道学批判
第二节 朱子《论孟精义》与两宋的《四书》诠释的多样性
第五章 南宋中后期的《四书》诠释与宋学的分合
**节 南宋《四书》解释的别调:戴溪《石鼓论语答问》与袁甫《蒙斋中庸讲义》
第二节 赵顺孙《四书纂疏》的经典诠释与朱子学
第六章 元明清《四书》诠释之演进与汉宋之争
**节 元明《四书》诠释的僵化以及宋学的危机
第二节 晚明清初《四书》诠释的多元发展
第三节 清代中后期“去《四书》化”思潮以及汉宋之争
第七章 黄道周《孝经集传》的宋学特色
**节 孔子作《孝经》与《孝经》五微义
第二节 黄道周的生命体验与《孝经》诠释特色
第八章 马一浮“六艺论”与《孝经》《四书》的意涵新辟
**节 《孝经》与《四书》该摄“六艺”
第二节 《论语》为“六艺”之纲领
第三节 《孝经》为“六艺”之总会
第四节 余论
参考文献
后记
-
我的哲学之师叔本华
¥19.5¥39.0 -
了凡四训
¥16.7¥49.0 -
谈修养
¥7.0¥20.0 -
哲学家的狗:一本让人捧腹大笑的超萌醒脑哲学书
¥16.9¥49.8 -
中国哲学小史
¥18.9¥49.8 -
谈美
¥5.3¥10.0 -
生如蚁,美如神:怎样平凡而有诗意地过一生
¥19.6¥58.0 -
帝宫佛影雍和宫与黄寺
¥8.7¥24.0 -
理想国-精装典藏版
¥21.4¥68.0 -
那些思想大师们-细说民国大文人-白金增订版
¥19.0¥60.0 -
神仙、动物与人类社会:谷种神话概述
¥24.4¥78.0 -
一种人生观
¥19.1¥42.0 -
明代遗民 顾炎武 王夫之 黄宗羲
¥7.9¥21.5 -
创造进化论
¥14.5¥45.0 -
伦理学与经济学
¥8.2¥20.0 -
简单的逻辑学:逻辑学入门很简单
¥8.6¥36.0 -
名家通识讲座书系:美学十五讲(第二版)
¥14.5¥45.0 -
超解论语:怎样继承孔子留给我们的遗产
¥16.9¥49.8 -
梅花易数
¥19.5¥35.0 -
论好运(八品)
¥24.0¥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