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邮海外中国研究丛书:以竹为生:一个四川手工造纸村的20世纪社会史

- ISBN:9787214290564
- 装帧:一般纯质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40
- 出版时间:2024-05-01
- 条形码:9787214290564 ; 978-7-214-29056-4
本书特色
艾约博这本出色而重要的著作所包含的内容远远超出了其副标题所述。作者围绕四川著名造纸中心夹江县的手工造纸业展开了广泛的田野调查和档案研究,对思考现代国家建设、精英技术官僚的崛起和乡村手工业之间的关系提出了新的方法,改变了我们评估20世纪中国多重革命意义的方式。 ——布朗大学历史系教授 包筠雅(Cynthia Brokaw) 这项研究详细而丰富地描绘了一个手工艺社区如何经受住社会和经济的风云变幻。艾约博的写作具有田野调查才有的权威性和亲切感。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杜博思(Thomas DuBois)
内容简介
本书勾勒了一个四川农村手工技艺从业者社区20世纪的社会变迁史。该村落地处成都与乐山之间的夹江县。传统上,当地居民利用当地自然产出的毛竹为原料从事手工造纸谋生,并围绕这一核心技能形成特定的亲属关系网络和社区组织形式。而“技能”这一话题以两种互相关联的线索贯穿全书:技术性的,或社会性的。作者试图通过聚焦一种技能劳作的相关细节, 加透彻地了解乡村民众的生活世界。进入20世纪以后,夹江的手工造纸技术面临着一系列重大冲击,改朝换代、战争、革命、集体化、现代化的理念和建设实践、改革开放和市场化,这些发生在“城乡鸿沟”宏观背景下的每一项重大社会变革都促使造纸人在技术层面和社会层面上重新定义身份认同。本书追踪了知识分配在一个世纪内的变迁,这导致了对技能的控制权大量地从农村转向城市,从初级生产者转向管理精英,从女人转向男人。在作者看来,造纸技能是一种资源,是分配和争夺的对象。作者从这一独特的角度出发,从一项传统技艺个案入手来介入对大问题的思考:革命、建国以及市场化等现代化进程如何改变着20世纪的中国农村。
目录
作者简介
艾约博(Jacob Eyferth,1962-),现担任美国芝加哥大学历史系、东亚语言文明系中国近现代史专业副教授。2000年在莱顿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在牛津、哈佛和罗格斯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主要研究领域为20世纪中国农村社会史,以及关于工作、技术、性别和日常生活的历史。主编 How China Works: Perspectives on the Twentieth-Century Industrial Workplace (Routledge, 2006)。计划出版Hidden Transfers: How Rural Women's Reproductive Work Paid For Industrialization in Mao's China
-
中国近代史
¥15.5¥39.8 -
书架上的近代中国:一个人的阅读史
¥15.7¥49.0 -
你不知道的古人生活冷知识
¥15.7¥49.0 -
汉朝其实很有趣
¥12.5¥38.0 -
人类酷刑简史
¥21.1¥59.0 -
安史之乱
¥24.1¥68.0 -
正说明朝十六帝
¥17.9¥49.8 -
天人合一:中国古代科技简史
¥9.0¥25.0 -
1688年的全球史
¥28.3¥78.0 -
发明里的中国(平装)
¥10.3¥25.0 -
中国历史常识
¥16.9¥49.8 -
生命之种:从亚里士多德到达.芬奇.从鲨鱼牙齿到青蛙短裤.宝宝到底从哪里来
¥16.6¥52.0 -
无泪而泣 奥斯维辛-比克瑙集中营的特别工作队
¥24.1¥68.0 -
宋朝文人的朋友圈
¥21.1¥59.0 -
从三十项发明阅读世界史
¥12.7¥39.0 -
公主之死:你所不知道的中国法律史
¥28.4¥49.8 -
大家小书-笔祸史谈丛
¥7.3¥18.0 -
万历十五年
¥14.8¥25.0 -
历史的沸点-两晋十六国的二十张面孔-第二卷
¥16.8¥48.0 -
说中国:一个不断变化的复杂共同体(精装插图版)
¥39.2¥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