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中国的帝国网络

古代中国的帝国网络

1星价 ¥59.0 (6.7折)
2星价¥59.0 定价¥88.0
图文详情
  • ISBN:978754732323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74
  • 出版时间:2024-05-01
  • 条形码:9787547323236 ; 978-7-5473-2323-6

本书特色

从全新视角构建中华帝国的形成过程 传统观点认为,中华帝国的形成是自上而下征服的过程,本书则将帝国视为一种互动网络,分析网络中多元主体的作用,挑战了中华文明起源于北方中原的单一中心范式。 重新认识东亚南部在早期中华帝国形成中的地位 本书以东亚南部作为研究焦点,建构其在帝国网络形成过程中的主体性,纠正早期中华帝国研究中“重北轻南”的倾向。 重写秦史的里程碑之作 在宏观层面,通过研究区域间交流的模式与互动网络变动的性质,以理解秦帝国扩张的方向、过程及结果;在微观层面,探讨了秦地方政府在南方的活动,是如何通过改造人口流动与资源转移的模式,以及促进地理与环境知识的积累,从而影响帝国社会经济的。 文献翔实,言必有据 广泛运用里耶秦简等出土文献、传世文献以及考古资料,吸纳多项*新研究成果,学术视野广阔,学术分量厚重。

内容简介

本书以秦汉帝国为主要研究对象,并试图证明中华帝国的建立是一个基于网络的过程,展现了长江以南早期区域间交流的地理环境,如何影响了中华帝国扩张的方向。本书的首要目标之一是,根据传世文献、考古证据、出土法律文献及里耶档案文书等大量资料,将有关长江以南中华帝国早期势力的广泛且多元的文献证据,与重构公元前后数百年间东亚南部互动空间的历史学、考古学叙事相结合。本书主要关注公元前3世纪晚期秦向长江以南扩张及紧随其后的一段时期,从网络视角探讨了帝国的形成,并将其视为根植于东亚大陆上,通过文化、经济与政治军事关系联系起来的各社群之间长期互动的过程。对于中华帝国克服恶劣环境、瘟疫及后勤方面的困难,以巩固对长江以南亚热带地区的统治而言,这一网络被证明至关重要。本书也 探讨了古代东亚帝国网络与远距离互动框架之间的相互影响,是怎样塑造了中华世界的政治经济发展轨迹及其对欧亚 化的参与。《古代中国的帝国网络》共8章,围绕早期帝制 的形成、世界体系模型的适用性以及对帝国的比较研究所展开的讨论,对东亚研究、考古学及历史学研究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目录

目录 中文版序 尤锐(Yuri Pines) i 致谢 i 插图目录 v 表格目录 vii 历史年表 viii 第1章 导论 1 理论框架 :网络、世界体系、边境 6 学术背景 :研究东亚南部的新方法 10 秦帝国的兴衰 :被忽视的成就与悲剧? 14 看待秦帝国的两种视角 16 出土文献及其背景 22 内容概要 24 第2章 帝国之前 :长江中游的互动空间 47 地理概况 49 长江中游互动空间的出现 51 从互动空间到领土国家 57 结语 :互动、巩固与扩张 69 第3章 战国时代秦的南向扩张 87 一个意外的战略转向? 88 从连通到征服 89 南下 :秦国抵达长江中游 98 对楚国的战争(公元前4世纪中叶至公元前221年) 100 整合长江以北所征服的领土 104 结论 :帝国扩张的长期视角 108 第4章 秦帝国在南方:领土、组织与挑战 121 故地与新地 :秦帝国领土 123 多变的南方边疆 129 长江中游以南的行政组织 132 来自内部的挑战 :叛乱、动荡及人口控制 137 结论 :内部分裂? 142 第5章 南方的地方行政 155 秦征服前夕的酉水流域 157 迁陵县的领土行政 160 聚落与里 165 强制移民与非自由民 170 政府支出与货币化 176 结论 :国家权力的地方维度 179 第6章 资源与资源开发 191 农业资源 193 金属 204 植物、动物与野生动植物制品 207 结论 :帝国的原料 212 第7章 秦以后的南方边境 227 秦崩之后 :公元前2世纪初的东亚政治空间 229 汉朝对南方的重新征服 239 帝国网络的成熟 :汉帝国在东亚南部的人口、政治与经济地理 243 结论 :帝国网络与中华帝国南方轮廓的波动 253 第8章 结语 网络、帝国、世界体系 :东亚南部与早期中华帝国的动态 273 东亚世界体系的形成 :从帝国网络到世界体系? 274 超越边疆 :东亚南部半外围地区的转型及中华世界体系的发展 280 附录 297 1 迁陵县人员来源 297 2 迁陵县稟食记录 305 3 公元2年至156年间南方诸郡户籍人口的增长 315 参考文献 319 索引 359 译后记 379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马硕(Maxim Korolkov),俄罗斯历史学者,1984年生,2007年毕业于莫斯科大学历史学系,2011年获北京大学历史学硕士学位,2020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历史与东亚研究博士学位,2015—2017年先后为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京都大学、武汉大学简帛研究中心访问学者。专攻先秦晚期至早期帝制中国历史,研究聚焦于古代至中古东亚帝制 形成时期的经济与制度变革,以及帝国边疆区域历史。现任德国海德堡大学前现代中国史助理教授。著有《古代中国的帝国网络:中华帝国在东亚南部的建立》(The Imperial Network in Ancient China: The Foundation of Sinitic Empire in Southern East Asia, Routledge, 2022)、《古代东亚南部的制度与环境:公元前3000年—公元300年》(Institutions and Environment in Ancient Southern East Asia, 3000 BCE–300 C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Cambridge Elements series,即将出版)。 张家山,247号汉墓出土《奏谳书》(俄文)。正在研究由德国科学基金会资助的课题“开创中国经济:中华帝国形成时期的经济变革(公元前4世纪—前2世纪)”(“Inventing the Chinese Economy: Economic Change in the Formative Period of Chinese Empires, Fourth to Second Century BCE”)。 尹嘉越,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学士、法学硕士,中国人民大学与日本京都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秦汉法律史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