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急诊医学(第3版/研究生)

急诊医学(第3版/研究生)

1星价 ¥193.8 (8.5折)
2星价¥193.8 定价¥22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1734206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456
  • 出版时间:2024-06-01
  • 条形码:9787117342063 ; 978-7-117-34206-3

本书特色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十三五”规划教材,专科医师核心能力提升导引丛书。 本教材主要面向急诊临床型研究生及急诊专科医师。在前两版教材的基础上,结合急诊医学范畴内常见急危重症和研究热点对编写内容进行扩展,涵盖急诊学科发展、伦理和法律、急诊科研、症状学、各系统急症和急诊诊疗技术等方面内容。此外,还增加妇产、儿科急症内容,以满足教学和临床需求。在各章节内容方面继续按照前两版教材“回顾-现状-展望”这一主线进行编写,注重学生基于临床实践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内容简介

全套教材共包括五个系列:科研公共学科主要围绕研究生科研中所需要的基本理论知识,以及从*初的科研设计到*终的论文发表的各个环节可能遇到的问题展开;实验技术与统计软件系列介绍了SAS统计软件、SPSS统计软件、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免疫学实验技术等常用的统计软件以及实验技术;基础前沿与进展系列主要包括了基础学科中进展相对活跃的学科;临床基础与辅助学科系列包括了临床型研究生所需要进一步加强的相关学科内容;临床专业学科系列通过对疾病诊疗历史变迁的点评、当前诊疗中困惑、局限与不足的剖析,以及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探讨,启发和培养临床诊疗中的创新。

目录

**篇 概 论 **章 急诊医学的发展与展望/2 **节 急诊医学的诞生 /2 第二节 急诊医学发展—从1/0 时代到 3/0 时代 /3 第三节 急诊医学的展望—畅想4/0 时代 /4 第二章 急诊医学在医疗系统中的作用 与角色/6 **节 急诊医学—一门日益发展而 又亟待完善的新兴学科 /6 第二节 急诊大平台—急诊医学在医疗 系统中的主要作用与角色 /7 第三节 院前急救体系建设的新思路(“大平台”横向设计) /8 第四节 院内急诊建设新思路(“大平台”纵向设计) /9 第三章 急诊医师专业能力培养/14 **节 急诊医师专业能力要求 /14 第二节 急诊医师能力培养方案 /15 第四章 急诊临床思维/18 **节 急诊临床实践思维 /18 第二节 急诊临床科学思维 /20 第五章 急诊中的伦理、人道主义精神与法学/22 **节 急诊医学中的伦理与人道主义精神 /22 第二节 急诊医学中的法律问题 /23 第六章 急诊医疗安全管理/26 **节 急诊诊疗的质量管理 /26 第二节 急诊职业防护 /30 第七章 灾难医学/33 **节 灾难的相关概念 /33 第二节 灾害的分类分级 /34 第三节 灾难医学概论 /34 第四节 灾难的风险评估与医学管理 /35 第五节 灾难医学救援参与人员与紧急医学救援队伍 /37 第六节 紧急医学救援队伍的能力建设 /38 第七节 紧急医学救援队伍后期保障能力建设 /39 第八节 紧急医学救援队伍的演习训练 /39 第二篇 急诊医学的科研 第八章 急诊医学科学研究的现状与未来/42 **节 急诊医学研究的历史及现状 /42 第二节 急诊医学科研的未来 /43 第九章 急诊医学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设计/48 **节 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设计的要点 /48 第二节 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设计的原则 /49 第三节 急诊医学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的重点任务 /50 第十章 急诊医学的基础医学研究设计/52 **节 基础研究科学问题的凝练 /52 第二节 基础研究的实验设计 /53 第三节 基础医学研究设计的应用 /55 第十一章 急诊医学的临床研究设计/56 **节 临床研究设计的基本原则 /56 第二节 常用的临床研究设计方案 /57 第三节 临床研究设计实施注意事项 /59 第十二章 急诊循证医学/61 **节 循证医学实践的方法 /62 第二节 诊断性试验循证分析与评价 /64 第十三章 中西医结合在急危重症研究中的现状与进展/69 **节 中西医结合在急诊医学中应用的历史与现状 /69 第二节 中西医结合急危重症医学的研究热点与优势 /70 第三节 中西医结合急诊医学的未来与展望 /72 第十四章 5G 移动通信技术及其在急诊医学应用的展望/74 **节 5G 的概念及特点 /74 第二节 急诊医学概况 /74 第三节 5G 技术支持下的急诊医学应用 /75 第三篇 急诊症状学 第十五章 发热/78 **节 发热的定义 /78 第二节 发热的病因 /78 第三节 发热的病理生理学过程 /79 第四节 发热的临床类型 /80 第五节 发热的诊断与发热待查 /80 第六节 发热的急诊评估 /82 第七节 发热的急诊处置 /82 第十六章 急性胸痛/84 **节 胸痛概述 /84 第二节 胸痛的救治现状—中外有别 /84 第三节 急性胸痛救治理念 /85 第四节 胸痛中心建设 /88 第十七章 呼吸困难/89 **节 呼吸困难的定义 /89 第二节 呼吸困难的病因和临床类型 /89 第三节 呼吸困难的急诊评估和严重 程度分级 /90 第四节 呼吸困难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90 第五节 呼吸困难的治疗 /92 第十八章 咯血/94 **节 咯血的定义和程度分级 /94 第二节 咯血的急诊评估、病因和诊断 /94 第三节 咯血的治疗 /95 第四节 治疗研究进展 /97 第十九章 急性腹痛/98 **节 概述 /98 第二节 评估、诊断和鉴别诊断 /98 第三节 治疗现状 /103 第二十章 呕吐/106 **节 病因 /106 第二节 临床表现 /106 第三节 诊断 /106 第四节 辅助检查 /107 第五节 鉴别诊断 /107 第六节 治疗 /108 第七节 预后 /109 第二十一章 腹泻/110 **节 腹泻的定义、病因及发病机制 /110 第二节 腹泻的诊断 /110 第三节 腹泻的治疗 /112 第二十二章 呕血与便血/114 **节 呕血与便血的概念 /114 第二节 呕血与便血的病因 /114 第三节 呕血与便血的临床表现 /115 第四节 实验室检查 /115 第五节 鉴别诊断 /115 第六节 呕血与便血的治疗 /116 第二十三章 血尿/118 **节 病因 /118 第二节 临床特征 /118 第三节 诊断与鉴别诊断 /119 第四节 急诊处理原则 /120 第二十四章 头痛/122 **节 头痛的定义和类型 /122 第二节 头痛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122 第三节 头痛的诊断思路 /123 第四节 常见头痛的特点 /125 第二十五章 晕厥/128 **节 现状 /128 第二节 晕厥诊疗的局限性及展望 /133 第二十六章 头晕和眩晕/135 **节 头晕与眩晕概念的历史和发展 /135 目 录 | 21 第二节 头晕病因的演变 /135 第三节 头晕的诊断思路 /136 第四节 头晕的治疗与展望 /138 第二十七章 抽搐/139 **节 抽搐的概念—中英文迷局 /139 第二节 抽搐的分类—病因与临床分类差异 /139 第三节 抽搐的发生机制—病理生理学认识 /139 第四节 抽搐的诊疗—四步法 /140 第二十八章 意识状态改变和昏迷/142 **节 什么是意识状态改变和昏迷? /142 第二节 意识状态改变和昏迷的分类 /142 第三节 意识状态改变和昏迷的诊断流程及要点 /143 第四节 急诊评估与处置策略 /144 第四篇 急危重症 第二十九章 急危重症监护/148 **节 急危重症监护的概述 /148 第二节 急危重症监护的应用现状 /148 第三十章 心搏骤停与心肺复苏/155 **节 心搏骤停 /155 第二节 心肺复苏 /156 第三十一章 脓毒症/161 **节 脓毒症的定义与诊断 /161 第二节 脓毒症的急诊治疗 /163 第三十二章 休克/169 **节 休克的概述 /169 第二节 低血容量性休克 /170 第三节 感染性休克 /173 第四节 心源性休克 /174 第五节 梗阻性休克 /176 第三十三章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178 **节 概念的提出—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历史沿革 /178 第二节 常见病因和病理生理机制 /178 第三节 评估与诊断 /180 第四节 治疗 /182 第五节 预后 /184 第六节 展望 /184 第三十四章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186 **节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概述 /186 第二节 病因、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 /186 第三节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诊断 /188 第四节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治疗 /189 第五篇 心血管系统急症 第三十五章 急性冠脉综合征/194 **节 概念的提出—冠心病认识史上的重大进步 /194 第二节 发病机制—易损斑块再认识,不断前进 /194 第三节 危险评分和风险分层—成功与挑战并存 /195 第四节 治疗策略的演变与思考 /196 第五节 治疗新思路的展望 /199 第三十六章 急性心律失常/201 **节 急性心律失常的概念、分类及诊治原则 /201 第二节 常见急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特点和急诊处理 /202 第三节 急性心律失常治疗进展 /203 第三十七章 高血压急症/205 **节 高血压急症的概念和认识历程 /205 第二节 高血压急症发病机制 /205 第三节 高血压急症的病情评估 /206 第四节 高血压急症优化治疗 /206 第五节 不同类型高血压急症的管理新进展 /207 第六节 高血压治疗未来的发展趋势 /210 第三十八章 急性主动脉综合征/212 **节 急性主动脉综合征的概述 /212 第二节 临床表现和并发症 /213 第三节 急性主动脉综合征的诊断 /213 第四节 急性主动脉综合征的治疗 /215 第五节 展望 /216 第三十九章 暴发性心肌炎/218 **节 暴发性心肌炎—前世与今生 /218 第二节 暴发性心肌炎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研究现状 /219 第三节 暴发性心肌炎病理生理—非线性关系 /219 第四节 诊断方法—通过细致的临床评估发现隐匿而危险的杀手 /219 第五节 治疗方案—全方位打击与全系统支援 /221 第六节 探索方向—关于未来 /223 第四十章 感染性心内膜炎/225 **节 感染性心内膜炎分类—变化及流行病学特征 /225 第二节 病因学—病原微生物的变迁 /225 第三节 病理—特征性赘生物,脱落更危险 /226 第四节 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充满挑战 /226 第五节 并发症—结合发病机制,全面理解 /227 第六节 辅助检查—寻找证据,辨别真伪 /228 第七节 诊断和鉴别诊断—警惕临床线索,验证还需标准 /229 第八节 治疗—指南、争议与共识 /230 第九节 预后—重视随访 /231 第十节 预防—预防性抗生素使用仍有争议 /231 第四十一章 心脏瓣膜病/232 **节 心脏瓣膜病的概述 /232 第二节 二尖瓣病变 /232 第三节 主动脉瓣病变 /235 第四节 三尖瓣病变 /237 第五节 联合瓣膜病变 /237 第四十二章 急性心力衰竭/239 **节 急性心力衰竭的概念与分级 /239 第二节 急性心力衰竭的病因和诱发因素 /240 第三节 急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 /240 第四节 急性心力衰竭的诊断 /240 第五节 急性心力衰竭的治疗 /241 第六篇 呼吸系统急症 第四十三章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248 **节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定义 /248 第二节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因及临床易混淆概念 /248 第三节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急诊评估 /248 第四节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249 第五节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 /249 第四十四章 自发性气胸/251 **节 自发性气胸的定义和类型 /251 第二节 自发性气胸的病因和临床分型 /251 第三节 自发性气胸的急诊评估 /252 第四节 自发性气胸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253 第五节 自发性气胸的治疗 /253 第四十五章 支气管哮喘/255 **节 哮喘的历史与现状 /255 第二节 哮喘的发病机制 /255 第三节 诊断和鉴别诊断 /257 第四节 哮喘的治疗 /257 第五节 展望 /260 第四十六章 支气管扩张症/262 **节 概述 /262 第二节 病因和发病机制 /262 第三节 评估与诊断 /263 第四节 治疗 /264 第五节 预防与展望 /267 第四十七章 肺炎/268 **节 肺炎相关的诊断标准 /268 第二节 肺炎相关辅助检查 /271 第三节 治疗 /274 第四十八章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277 **节 概述 /277 第二节 病因和发病机制 /277 第三节 临床表现 /277 第四节 诊断与鉴别诊断 /278 第五节 治疗 /279 第四十九章 肺栓塞/282 **节 历史与现状 /282 第二节 发病机制 /282 第三节 诊断与鉴别诊断 /283 第四节 治疗 /286 第五十章 急性肺损伤与呼吸功能衰竭/289 **节 概念的提出—艰辛的漫漫长路 /289 第二节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和病因—探索中不断前进 /289 第三节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诊断—临床标准统一但仍不完善 /290 第四节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原则明确但措施有限 /290 第五节 治疗新策略的展望 /293 第七篇 消化系统急症 第五十一章 食管急症/296 **节 贲门黏膜撕裂综合征 /296 第二节 食管异物 /297 第三节 食管穿孔 /298 第五十二章 消化性溃疡和胃炎/300 **节 消化性溃疡 /300 第二节 胃炎 /305 第五十三章 消化道出血/308 **节 消化道出血的基本概念 /308 第二节 危险性消化道出血的特点 /308 第三节 消化道出血的诊治流程 /308 第四节 二次评估 /310 第五节 治疗 /313 第六节 三次评估 /314 第五十四章 肠梗阻/315 **节 肠梗阻的概念及认识过程 /315 第二节 肠梗阻的分类及机制 /315 第三节 肠梗阻的诊断 /316 第四节 肠梗阻的治疗 /317 第五节 肠梗阻的进展及难点 /317 第五十五章 缺血性肠病/319 **节 缺血性肠病的概念及认识 /319 第二节 缺血性肠病分类及临床表现 /319 第三节 缺血性肠病的诊断 /320 第四节 缺血性肠病的治疗 /321 第五节 缺血性肠病的展望 /322 第五十六章 急性阑尾炎/324 **节 急性阑尾炎的认识历程 /324 第二节 急性阑尾炎的病因及分类 /324 第三节 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症状及诊断 /325 第四节 急性阑尾炎的治疗 /326 第五节 急性阑尾炎治疗进展 /326 第五十七章 胆道急症/328 **节 急性胆囊炎 /328 第二节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332 第五十八章 急性胰腺炎/336 **节 急性胰腺炎的概述 /336 第二节 急性胰腺炎的病因 /336 第三节 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与评估 /337 第四节 急性胰腺炎的治疗 /337 第五节 急性胰腺炎的治疗展望 /339 第五十九章 急性肝损伤与肝功能衰竭/341 **节 急性肝损伤与肝功能衰竭的概述 /341 第二节 急性肝损伤与肝功能衰竭的发病机制及分类 /341 第三节 急性肝损伤与肝功能衰竭的诊断 /342 第四节 急性肝损伤与肝功能衰竭的治疗 /343 第五节 急性肝损伤与肝功能衰竭的难点及展望 /345 第八篇 泌尿系统急症 第六十章 尿路感染/348 **节 尿路感染的概述 /348 第二节 无症状菌尿 /349 第三节 非复杂性尿路感染 /349 第四节 复杂性尿路感染 /350 第五节 复发型尿路感染 /351 第六节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 /351 第七节 泌尿道真菌感染 /352 第六十一章 尿石症/353 **节 尿石症的形成机制及危险因素 /353 第二节 尿石症的诊断 /353 第三节 尿石症的治疗进展 /354 第六十二章 急性睾丸炎与睾丸扭转/356 **节 急性睾丸炎 /356 第二节 睾丸扭转 /358 第六十三章 急性肾损伤与肾功能衰竭/362 **节 从尿闭症到急性肾损伤概念提出的历史过程 /362 第二节 急性肾损伤—近年来不断发展与完善的临床认识 /362 第三节 急性肾损伤—基于不同分期标准的诊断演变 /363 第四节 临床治疗策略 /365 第五节 急性肾损伤新型生物标志物—早期识别AKI 新的希望 /365 第九篇 代谢及内分泌系统急症 第六十四章 酸碱平衡紊乱/368 **节 酸碱平衡的调节 /368 第二节 酸碱失调 /369 第六十五章 水电解质平衡紊乱与液体复苏/374 **节 脱水 /374 第二节 钠离子紊乱 /376 第三节 钾离子紊乱 /378 第四节 钙离子紊乱 /379 第六十六章 糖尿病急症/381 **节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381 第二节 高渗性高血糖状态 /382 第三节 糖尿病低血糖症 /383 第四节 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 /384 第六十七章 痛风/387 **节 痛风的概念和发病率 /387 第二节 痛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387 第三节 痛风的诊断 /388 第四节 痛风的治疗与预防 /388 第五节 诊疗相关进展 /389 第六十八章 内分泌危象/392 **节 垂体危象 /392 第二节 甲亢危象 /393 第三节 甲状腺功能减退危象 /394 第四节 甲状旁腺危象 /395 第五节 肾上腺危象 /396 第十篇 免疫系统急症 第六十九章 速发型变态反应/400 **节 变态反应的定义和分型 /400 第二节 速发型变态反应的发病机制 /400 第三节 速发型变态反应的临床表现 /401 第四节 速发型变态反应的诊断 /401 第五节 速发型变态反应的预防和治疗 /402 第七十章 弥漫性结缔组织病/404 **节 定义和类型 /404 第二节 系统性红斑狼疮 /404 第三节 系统性硬化症 /406 第四节 风湿热 /408 第十一篇 血液系统急症 第七十一章 贫血/410 **节 贫血的概念 /410 第二节 贫血的分类及病因 /410 第三节 贫血的临床表现 /411 第四节 贫血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412 第五节 贫血的急诊评估与治疗 /413 第七十二章 出血性疾病/414 **节 出血性疾病的基本概念 /414 第二节 正常止血机制 /414 第三节 急诊出血性疾病的临床思维 /416 第七十三章 血栓性疾病/421 **节 血栓性疾病的基本概念及认识过程 /421 第二节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 /421 第三节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 /422 第四节 深静脉血栓形成诊断与治疗方法的展望 /423 第七十四章 白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缺乏症/425 **节 概述 /425 第二节 发病机制 /425 第三节 临床诊断思路 /425 第四节 治疗 /426 第七十五章 输血与造血干细胞移植/428 **节 急诊输血治疗的变迁与思考 /428 第二节 常见输血反应 /432 第三节 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输血 /433 第十二篇 急性感染与传染性疾病 第七十六章 急性感染与传染性疾病总论/438 **节 急性感染性疾病概述 /438 第二节 急性感染性疾病的诊断 /439 第三节 急性感染性疾病的治疗 /440 第四节 急性感染性疾病的预后及评价 /441 第五节 总结 /442 第七十七章 流行性感冒/443 **节 病原学 /443 第二节 流行病学 /444 第三节 临床表现 /445 第四节 病原学检测 /445 第五节 流感急诊早期诊断策略 /446 第六节 治疗 /447 第七节 预防 /449 第七十八章 结核急性期/451 **节 我国结核病的流行病学现状与变迁 /451 第二节 重症结核病及结核病急性并发症 /451 第三节 结核病的诊断进展 /453 第四节 结核病急性期的治疗进展及注意事项 /455 第五节 问题和展望 /455 第七十九章 狂犬病/458 **节 犬咬伤与狂犬病 /458 第二节 急诊处置时的困惑及应对 /458 第三节 诊断与治疗 /459 第四节 重在预防的标准化预防程序 /459 第八十章 破伤风/461 **节 破伤风的概述 /461 第二节 破伤风的发病机制 /461 第三节 破伤风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461 第四节 破伤风的治疗 /463 第五节 破伤风的预防 /464 第十三篇 神经系统急症 第八十一章 缺血性脑卒中/468 **节 缺血性脑卒中的概述 /468 第二节 缺血性脑卒中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468 第三节 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表现 /468 第四节 缺血性脑卒中的急诊管理 /469 第五节 展望 /471 第八十二章 脑出血/474 **节 脑出血的概况 /474 第二节 脑出血院前急救与急诊处理 /474 第三节 脑出血的诊断 /475 第四节 脑出血的治疗 /475 第八十三章 颅内高压症/479 **节 颅内高压症的概述 /479 第二节 颅内高压症的病因与分型 /480 第三节 颅内压监测的发展与应用 /481 第四节 颅内高压症的治疗策略 /482 第八十四章 癫痫/486 **节 癫痫的定义及流行病学 /486 第二节 癫痫的病因 /486 第三节 癫痫的分类及临床表现 /487 第四节 癫痫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488 第五节 癫痫的治疗 /489 第六节 癫痫持续状态 /490 第七节 癫痫的预防与预后 /491 第八十五章 神经肌肉接头疾病/493 **节 重症肌无力 /493 第二节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 /495 第三节 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 /496 第四节 周期性瘫痪 /497 第十四篇 精神行为急症 第八十六章 急性精神行为异常/502 **节 急性精神行为异常的概述 /502 第二节 急性精神行为异常的临床特征 /502 第三节 急性精神行为异常的急诊评估 /502 第四节 急性精神行为异常的急诊干预 /503 第八十七章 脑器质性病变与躯体疾病 所致精神行为异常/506 **节 脑器质性病变所致精神行为异常 /506 第二节 躯体疾病所致精神行为异常 /509 第十五篇 妇产科急症 第八十八章 异位妊娠/514 **节 异位妊娠的概述 /514 第二节 异位妊娠的危险因素 /514 第三节 异位妊娠的分类 /516 第四节 异位妊娠的临床表现 /518 第五节 异位妊娠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519 第六节 异位妊娠的治疗 /522 第八十九章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527 **节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概述 /527 第二节 病因与病理生理机制 /527 第三节 病理生理机制与临床表现 /527 第四节 分类和诊断 /527 第五节 治疗 /528 第六节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与HELLP综合征 /530 第七节 注意事项 /530 第九十章 常见妇科急症/532 **节 羊水栓塞 /532 第二节 产后出血 /535 第三节 产褥感染 /537 第十六篇 儿科急症 第九十一章 识别危重症患儿/542 **节 儿科急诊的现状和思考 /542 第二节 小儿常见危重症状 /543 第三节 小儿危重症的早期识别 /544 第九十二章 常见儿科急症/547 **节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547 第二节 小儿呼吸道异物 /548 第三节 小儿重症手足口病 /548 第四节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549 第五节 中毒性菌痢 /550 第六节 青紫型先天性心脏病缺氧发作的紧急处理 /550 第七节 急性肾小球肾炎 /551 第八节 溶血性尿毒综合征 /552 第十七篇 创 伤 第九十三章 急诊创伤总论/554 **节 创伤学科发展史 /554 第二节 *新急诊创伤救治理念 /555 第三节 急诊创伤救治原则—创伤高级生命支持 /556 第九十四章 多发伤与复合伤/560 **节 多发伤 /560 第二节 复合伤 /563 第三节 急诊创伤救治的展望 /565 第九十五章 特殊人群创伤/567 **节 儿童创伤 /567 第二节 孕产妇创伤 /568 第三节 老年创伤 /569 第四节 特殊人群创伤救治面临的几个问题 /570 第九十六章 颅脑创伤/572 **节 颅脑创伤的定义和概述 /572 第二节 颅脑创伤的病因与病理 /573 第三节 颅脑创伤的评估 /573 第四节 颅脑创伤的病情监测 /574 第五节 颅脑创伤的早期治疗 /576 第六节 展望 /578 第九十七章 颌面与颈部创伤/580 **节 颌面部创伤 /580 第二节 颈部创伤 /581 第九十八章 胸部创伤/583 **节 胸部创伤的概论 /583 第二节 胸部创伤的应用解剖与病理生理 /583 第三节 胸部创伤的临床表现与诊断 /584 第四节 胸部创伤的治疗 /584 第五节 展望 /585 第九十九章 腹部创伤/587 **节 腹部创伤的概述 /587 第二节 腹部创伤的病理生理 /587 第三节 腹部创伤的临床表现与诊断 /587 第四节 腹部创伤的治疗 /589 第五节 展望 /589 **百章 泌尿生殖系统创伤/590 **节 泌尿生殖系统创伤的定义及概述 /590 第二节 泌尿生殖系统创伤的急诊评估 /593 第三节 泌尿生殖系统常见创伤的早期治疗 /596 第四节 展望 /599 **百零一章 周围血管神经创伤/600 **节 周围血管损伤 /600 第二节 周围神经损伤 /608 **百零二章 四肢创伤/620 **节 四肢创伤的概述 /620 第二节 四肢创伤的病理生理 /620 第三节 四肢创伤的影像学诊断 /621 第四节 四肢创伤的治疗 /621 第五节 展望 /624 **百零三章 骨盆创伤/625 **节 骨盆创伤的定义及概述 /625 第二节 骨盆创伤的急诊评估 /626 第三节 骨盆创伤的早期治疗 /626 第四节 展望 /627 **百零四章 脊柱创伤/629 **节 脊柱创伤的概述 /629 第二节 脊柱创伤的解剖与分类 /629 第三节 脊柱创伤的诊断与评估 /630 第四节 脊柱创伤的治疗 /630 第五节 展望 /632 **百零五章 关节创伤/634 **节 概念及临床表现—不同年龄段病因、病情显著差异 /634 第二节 关节创伤的影像学检查—影像技术进步促进临床诊断 /634 第三节 关节创伤的治疗—新技术进展带来更好的功能预后 /634 第四节 骨质疏松的预防—预防高龄患者关节创伤的重中之重 /635 第五节 股骨头坏死的诊疗进展—再生技术具有广阔前景 /635 第六节 创伤性关节炎诊疗进展—关节创伤治疗的难隐之痛 /636 第七节 关节假体周围感染诊断的研究进展—寻找新的敏感性、特异性更高的生物标志物 /636 **百零六章 烧烫伤/639 **节 烧伤的概述 /639 第二节 烧伤的病理生理 /639 第三节 烧伤的诊断与评估 /640 第四节 烧烫伤的治疗 /642 第五节 烧伤的展望 /644 **百零七章 挤压综合征/645 **节 挤压综合征的定义 /645 第二节 挤压综合征病因的认知过程 /645 第三节 挤压综合征的病理生理学机制 /645 第四节 挤压综合征的诊断 /646 第五节 挤压综合征的临床治疗 /646 第六节 挤压综合征治疗展望 /648 第十八篇 急性中毒 **百零八章 急性中毒总论/652 **节 中毒的历史回顾与临床面临的挑战 /652 第二节 中毒原因 /653 第三节 毒物动力学与急性中毒 /653 第四节 毒物的体内过程与毒理机制 /653 第五节 急性中毒的临床表现 /654 第六节 急性中毒的诊断 /655 第七节 急性中毒的病情评估 /656 第八节 急性中毒的救治 /657 第九节 急性中毒诊断治疗的注意事项 /660 **百零九章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662 **节 有机磷农药中毒的历史和现状 /662 28 | 目 录 第二节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诊断和评估 /662 第三节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实验室检查 /663 第四节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治疗 /664 第五节 药物治疗新进展 /665 **百一十章 除草剂中毒/667 **节 除草剂的历史和现状 /667 第二节 除草剂急性中毒机制的再认识 /667 第三节 急性除草剂中毒诊治的现状与挑战 /668 **百一十一章 杀鼠剂中毒/672 **节 抗凝血杀鼠剂 /672 第二节 中枢神经系统兴奋类杀鼠剂 /674 **百一十二章 酒精中毒/676 **节 酒精中毒的概述 /676 第二节 酒精中毒的毒理机制 /676 第三节 酒精中毒的临床表现 /676 第四节 酒精中毒的诊治思路及措施 /677 第五节 酒精中毒的诊治注意事项 /678 **百一十三章 药物中毒/679 **节 药物中毒流行病学 /679 第二节 药物中毒概述 /679 第三节 常见药物中毒 /680 **百一十四章 毒品中毒/684 **节 毒品中毒的概述 /684 第二节 毒品分类及机制 /684 第三节 诊断及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 /685 第四节 治疗 /686 第五节 毒品研究展望 /688 **百一十五章 植物中毒/690 **节 毒蕈中毒 /690 第二节 其他植物中毒 /695 **百一十六章 气体中毒/699 **节 气体中毒的历史与现状 /699 第二节 常见气体急性中毒及机制 /699 第三节 气体中毒诊治的现状与挑战 /700 **百一十七章 工业毒物中毒/704 **节 工业毒物的发展史和分类 /704 第二节 常见的工业毒物中毒 /704 **百一十八章 动物毒中毒/708 **节 毒蛇咬伤 /708 第二节 毒虫咬伤 /710 第三节 河鲀毒素中毒 /711 第四节 鱼胆中毒 /711 第五节 蜂蜇伤 /712 第十九篇 物理因素所致急症 **百一十九章 淹溺/716 **节 淹溺的概述 /716 第二节 淹溺的病理生理机制 /716 第三节 淹溺的评估与诊断 /717 第四节 淹溺的治疗 /717 第五节 淹溺的预后与展望 /718 **百二十章 中暑/720 **节 中暑的基本病因 /720 第二节 中暑的临床表现 /720 第三节 中暑的热射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721 第四节 中暑的急救处理 /721 第五节 中暑的预后 /722 第六节 预防 /722 **百二十一章 电击伤/724 **节 电击伤的历史与现状 /724 第二节 电击伤的致病机制 /724 第三节 临床表现及诊断 /725 第四节 治疗 /726 第五节 儿童电击伤 /727 **百二十二章 冷伤/728 **节 冷伤的历史与现状 /728 第二节 冷伤的病理生理及临床表现 /728 第三节 冻结性冻伤的治疗 /729 **百二十三章 高山病/731 **节 高山病的历史与现状 /731 第二节 高山病的发病机制 /732 第三节 急性高山病的诊断 /732 第四节 急性高山病的防治 /733 第五节 慢性高山病 /734 第六节 急性高山病进展 /735 第二十篇 急诊诊疗技术 **百二十四章 紧急气道管理/738 **节 紧急气道管理的概念、发展历史和意义 /738 第二节 紧急气道的初步评估与临床决策流程 /739 第三节 紧急气道管理的新进展 /743 **百二十五章 机械通气/745 **节 机械通气的发展历史 /745 第二节 机械通气的基本工作原理和连接方式 /746 第三节 机械通气的生理学效应 /747 第四节 机械通气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748 第五节 机械通气应用的基本步骤与撤离 /749 第六节 无创正压通气 /751 第七节 机械通气的研究进展 /753 **百二十六章 呼气末二氧化碳监测技术/756 **节 测量原理和监测方法 /756 第二节 临床应用 /757 第三节 进展和展望 /758 **百二十七章 急诊床旁纤维喉镜、支气管镜技术/759 **节 支气管镜的适应证与禁忌证 /759 第二节 支气管镜检查的准备 /759 第三节 支气管镜在急诊科的应用 /760 第四节 总结 /761 **百二十八章 心脏除颤与心脏复律/762 **节 心脏除颤与心脏复律的概述 /762 第二节 心脏除颤和心脏复律的历史 /762 第三节 心脏除颤和同步心脏复律的应用 /763 第四节 体外自动除颤仪的应用 /764 第五节 展望 /764 **百二十九章 临时心脏起搏术/766 **节 人工起搏器的发展历史 /766 第二节 起搏器原理 /766 第三节 临时起搏器适应证和禁忌证 /766 第四节 临时心脏起搏器的植入方法 /767 第五节 经静脉入路临时心脏起搏器植入的操作方法 /767 第六节 临时心脏起搏器的植入并发症和注意事项 /768 第七节 临时心脏起搏术临床应用的进展 /768 **百三十章 心包穿刺与引流/770 **节 刺入心脏的救命针 /770 第二节 心包穿刺术的合理应用 /770 第三节 心包穿刺的流程 /771 第四节 心包穿刺的注意事项 /771 第五节 心包穿刺的常见并发症及处理 /772 第六节 评价和展望 /772 **百三十一章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774 **节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的发展史 /774 第二节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的工作原理 /774 第三节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775 第四节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气囊导管置入的操作过程 /775 第五节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的撤机指征和撤机操作 /775 第六节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的并发症和注意事项 /775 第七节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的局限性和争议 /776 **百三十二章 中心静脉穿刺术及进展/778 **节 中心静脉穿刺术的发展史及应用特点 /778 第二节 急诊中心静脉穿刺术的具体应用 /778 第三节 急诊中心静脉穿刺术应用进展 /781 **百三十三章 动脉穿刺术/783 **百三十四章 骨通道输液技术/788 **节 骨通道输液技术概述 /788 第二节 骨通道输液技术的适用范围与 禁忌证 /788 第三节 骨通道输液技术的优势 /788 第四节 骨通道输液技术的并发症 /788 第五节 骨通道输液技术的操作方法 /789 **百三十五章 血流动力学监测/791 **节 血流动力学监测概论 /791 第二节 脉搏指示连续心输出量监测 /794 第三节 无创心输出量测定 /797 **百三十六章 全胃肠道灌洗/800 **节 全胃肠道灌洗的概念 /800 第二节 全胃肠道灌洗的适应证 /800 第三节 全胃肠道灌洗的禁忌证 /800 第四节 全胃肠道灌洗的操作步骤 /800 第五节 全胃肠道灌洗的并发症 /801 第六节 全胃肠道灌洗的注意事项 /801 **百三十七章 三腔两囊管压迫止血术/802 **节 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术的发展历史 /802 第二节 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术的临床应用方法 /802 第三节 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术的研究进展和展望 /803 **百三十八章 急诊介入技术/805 **节 概述 /805 第二节 急诊介入术的基本操作流程 /805 第三节 急诊介入技术在急诊大出血救治中的应用 /806 第四节 急诊介入技术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应用 /806 第五节 急诊介入技术在急性脑血管病中的应用 /808 第六节 急诊介入技术在急性肺动脉栓塞中的应用 /808 **百三十九章 急诊床旁消化道内镜技术/810 **节 概论 /810 第二节 急诊内镜检查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812 第三节 急诊内镜的临床应用 /812 **百四十章 止血包扎固定及搬运术/818 **节 止血 /818 第二节 包扎 /819 第三节 骨折固定 /820 第四节 搬运 /820 **百四十一章 清创缝合术/822 **节 清创缝合术的发展史 /822 第二节 清创缝合术的概念 /822 第三节 病理生理学 /822 第四节 伤口修复和再生 /822 第五节 清创方法 /822 第六节 伤口的清创处理 /823 第七节 伤口愈合的辅助治疗 /824 **百四十二章 胸腔穿刺与引流技术/825 **节 胸腔穿刺与引流技术概述 /825 第二节 置管引流 /825 第三节 影像引导穿刺 /825 第四节 胸腔测压 /826 第五节 总结 /826 **百四十三章 腹腔穿刺与引流技术/827 **节 腹腔穿刺与引流技术的发展史及应用特点 /827 第二节 腹腔穿刺与引流技术的具体应用 /827 第三节 腹腔穿刺与引流技术的国内外应用进展 /828 **百四十四章 腰椎穿刺术/829 **节 概述 /829 第二节 腰椎穿刺术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829 第三节 腰椎穿刺术的方法 /829 第四节 腰椎穿刺术的并发症及防治 /830 第五节 腰椎穿刺术的注意事项 /830 **百四十五章 主动脉球囊阻断术/832 **节 主动脉球囊阻断术的概述 /832 第二节 主动脉球囊阻断术的应用现状 /833 第三节 主动脉球囊阻断术的进展与演变 /835 **百四十六章 急诊腔镜技术/837 **节 急诊腔镜技术的概述 /837 第二节 腔镜手术系统的基本组成 /838 第三节 腹腔镜在外科急症中的应用 /839 第四节 胸腔镜在外科急症中的应用 /841 第五节 小结与展望 /841 **百四十七章 急诊床旁血液净化技术/843 **节 回顾和展望 /843 第二节 床旁血液净化模式 /843 第三节 主要血液净化模式的原理 /844 第四节 临床应用 /845 第五节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抗凝问题 /847 第六节 血液净化的并发症 /847 **百四十八章 体外膜氧合/849 **节 体外膜氧合的基本概念 /849 第二节 体外膜氧合治疗的患者选择 /850 第三节 体外膜氧合治疗的模式 /850 第四节 体外膜氧合治疗的基本流程 /851 第五节 体外膜氧合治疗的常见并发症 /852 第六节 展望 /853 **百四十九章 急诊床旁超声技术/855 **节 急诊床旁超声技术的发展史及应用特点 /855 第二节 急诊床旁超声检查的应用 /855 第三节 国内外急诊超声的应用现状 /860 **百五十章 急诊床旁即时检测/862 **节 即时检测的概念及发展 /862 第二节 即时检测与急诊医学建设 /863 第三节 即时检测常用的检测方法与技术 /863 第四节 即时检测在急诊临床中的应用 /864 第五节 即时检测在急诊医学其他领域的应用 /868 第六节 即时检测的展望 /868 中英文名词对照索引/869 登录中华临床影像库步骤/879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于学忠,男,1958年生,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急诊医学系主任、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会长、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八届主任委员、国家卫生健康委急诊质量控制中心主任。在急危重症领域牵头颁布多项指南及规范,主编多本急诊医学相关教材及专著,获数十余项国家及国际专利。 吕传柱,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现任海南医学院党委书记。兼任急救与创伤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海岛急救医学创新单元主任、海南省创伤与灾难救援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海南生物材料与医疗器械工程研究中心(急诊与创伤)主任、海南省急危重症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创伤医学院士工作站主任;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十届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急诊医学科)专业负责人。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9项,省部级项目8项;获省、市科技进步奖7项;主编、参编国家级规划教材14部;以**作者或者通讯作者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SCI40余篇;授权专利8项。国内外多本研究领域杂志主编、副主编。创办了海南省首家急救中心,并在全国率先通过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创建了海南省**家创伤中心;组建了海南医学院急诊创伤学院,该学院是目前中国高等医学院校中首家以急救急诊为专业方向的专科学院,并担任专业负责人。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