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邮实践社会科学系列 经验与理论:中国社会经济与法律的实践历史研究

- ISBN:9787559867254
- 装帧:精装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745
- 出版时间:2024-07-01
- 条形码:9787559867254 ; 978-7-5598-6725-4
本书特色
“大学问·实践社会科学系列”013号图书,丛书主编黄宗智教授的阶段性学术研究成果汇报。在黄教授看来,相比之前在美国环境中对中国现实问题的消极关怀,这一阶段的自己展现出一种积极关怀和空前的学术热情,而这本书正是在这种积极关怀和学术研究互动下汇集而成的结晶,既是过去研究的总结,也是之后研究的新开端。
“超级教授”黄宗智的硬核“经验之谈”,助力青年学者走出迷雾。作为资深学者、“超级教授”,作者在书中毫无保留地分享自己的研究进路、理论方法,并对自己在学术中遇到的陷阱——不加批判地运用、意识形态的运用、西方中心主义、文化主义……毫不避讳,以自己踩过的坑、试过的错,为青年学者指点迷津。
细数中西学术研究中的误区,为建立中国的现代学术指明道路。黄教授在书中一针见血,指出西方学术研究中存在的非此即彼二元对立倾向,中国学术研究中存在的意识形态化倾向,以及二者都存在的极端化倾向、对普适真理的追求等误区,提出基于中国历史现实,以建立既是中国的也是现代性的学术。
全书立足大量史料,旨在创建新的学术理论体系。传统的满铁研究资料、新近开放的档案材料……作者主张无论是做学术研究,还是分享研究方法,都应尽量避免理论先行,以理论去套用实际,而要立足于大量史料,于历史经验中创建新的概念,再回到实践中进行检验,*终形成新的理论体系。
编辑推荐
细读这本书,我不得不感动和佩服于黄教授的良苦用心——因为它确实是经过精心挑选和编排过的,有清晰完整的脉络,有扎扎实实的干货,更有助力青年学者的强烈关怀。通俗地讲,它就是黄教授的“经验之谈”;但从专业角度来说,它又不失为一本实用的学术研究指南。在我看来,整本书的主体内容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部分:
**部分以作者在业界已有相当影响力的几本学术著作开始谈起,先是经济史著作《华北》《长江》以及之后的进一步思考之作《中国研究的规范认识危机》,然后是法律史著作《表达与实践》。作者或摘取导论,或提出问题,旨在总结自己这25年的学术生涯以及集中探讨的学术问题。介绍经验。
第二部分则从社会、经济、法律三个方面,展现了中国历史现实与西方移植理论,甚至中国本土理论之间的背离之处,指出面对中国特殊的历史现实,简单在西方或中国两种表达之间做非此即彼的选择是不合适的,它要求我们尽可能从实际的认识出发,创建新的概念,开拓新的研究路径。提出问题。
“大学问·实践社会科学系列”013号图书,丛书主编黄宗智教授的阶段性学术研究成果汇报。在黄教授看来,相比之前在美国环境中对中国现实问题的消极关怀,这一阶段的自己展现出一种积极关怀和空前的学术热情,而这本书正是在这种积极关怀和学术研究互动下汇集而成的结晶,既是过去研究的总结,也是之后研究的新开端。
“超级教授”黄宗智的硬核“经验之谈”,助力青年学者走出迷雾。作为资深学者、“超级教授”,作者在书中毫无保留地分享自己的研究进路、理论方法,并对自己在学术中遇到的陷阱——不加批判地运用、意识形态的运用、西方中心主义、文化主义……毫不避讳,以自己踩过的坑、试过的错,为青年学者指点迷津。
细数中西学术研究中的误区,为建立中国的现代学术指明道路。黄教授在书中一针见血,指出西方学术研究中存在的非此即彼二元对立倾向,中国学术研究中存在的意识形态化倾向,以及二者都存在的极端化倾向、对普适真理的追求等误区,提出基于中国历史现实,以建立既是中国的也是现代性的学术。
全书立足大量史料,旨在创建新的学术理论体系。传统的满铁研究资料、新近开放的档案材料……作者主张无论是做学术研究,还是分享研究方法,都应尽量避免理论先行,以理论去套用实际,而要立足于大量史料,于历史经验中创建新的概念,再回到实践中进行检验,*终形成新的理论体系。编辑推荐
细读这本书,我不得不感动和佩服于黄教授的良苦用心——因为它确实是经过精心挑选和编排过的,有清晰完整的脉络,有扎扎实实的干货,更有助力青年学者的强烈关怀。通俗地讲,它就是黄教授的“经验之谈”;但从专业角度来说,它又不失为一本实用的学术研究指南。在我看来,整本书的主体内容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部分:
**部分以作者在业界已有相当影响力的几本学术著作开始谈起,先是经济史著作《华北》《长江》以及之后的进一步思考之作《中国研究的规范认识危机》,然后是法律史著作《表达与实践》。作者或摘取导论,或提出问题,旨在总结自己这25年的学术生涯以及集中探讨的学术问题。介绍经验。
第二部分则从社会、经济、法律三个方面,展现了中国历史现实与西方移植理论,甚至中国本土理论之间的背离之处,指出面对中国特殊的历史现实,简单在西方或中国两种表达之间做非此即彼的选择是不合适的,它要求我们尽可能从实际的认识出发,创建新的概念,开拓新的研究路径。提出问题。
第三部分则通过一组文章,从自己遇到的学术陷阱以及如何突破,简单地说明自己多年来从事学术研究的一些基本概念和方法,同时进一步澄清自己对当前一些现实问题的看法;并基于前些年在中国人民大学开办的“中国社会、经济与法律的历史学研究”研修班课程,讨论了今天影响*大的一些理论流派的局限,提出“连接经验与理论”的学术研究方法。解决问题。
当然,这三个部分并没有明确的分界,在书中甚至是穿插编排的,就跟上课一样,不断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相信有心的读者一定会跟我一样,从中提炼出对自己有用的部分。如此,黄教授的用心也算没有白费了。
内容简介
书稿是一部探讨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学术著作,介绍了作者一贯强调的从经验证据到理论概念到经验/实践的研究方法,系2007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经验与理论》一书的再版。经济史层面,在翔实的经验证据基础上,论证小农在人多地少的客观环境下所做的抉择,即“内卷化”问题。法律史层面,侧重从“诉讼案件档案的基础上”出发,透视清代传统法律的“表达”与其司法“实践”的关系,强调两者既背离而又统一。书稿基于黄宗智教授长期深耕的农村社会经济史和法律社会史研究,进而倡导从中国历史实际出发的“实践社会科学”研究。
目录
作者简介
黄宗智,普林斯顿大学学士,华盛顿大学博士,1966年始任教于UCLA历史系,1991年晋升“超级教授”,2004年荣休。主要著作有《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获美国历史学会费正清奖)、《长江三角洲的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获亚洲研究协会列文森奖)等。
-
人类酷刑简史
¥21.1¥59.0 -
你不知道的古人生活冷知识
¥15.7¥49.0 -
安史之乱
¥30.6¥68.0 -
历史的沸点-两晋十六国的二十张面孔-第二卷
¥15.4¥48.0 -
华戎交汇在敦煌
¥29.9¥58.0 -
中国近代史
¥13.7¥39.8 -
正说明朝十六帝
¥16.9¥49.8 -
敦煌学新论(增订本)
¥41.8¥68.0 -
中国历史常识
¥16.9¥49.8 -
希特勒死后:欧洲战场的最后十天
¥23.0¥68.8 -
生命之种:从亚里士多德到达.芬奇.从鲨鱼牙齿到青蛙短裤.宝宝到底从哪里来
¥16.6¥52.0 -
1956:觉醒的世界
¥19.6¥58.0 -
无泪而泣 奥斯维辛-比克瑙集中营的特别工作队
¥24.1¥68.0 -
法国大革命
¥20.0¥56.0 -
清朝穿越指南
¥15.4¥45.0 -
天人合一:中国古代科技简史
¥7.8¥25.0 -
中国历史:大明王朝三百年
¥21.9¥69.8 -
1688年的全球史
¥28.3¥78.0 -
愤激年代:漫画二战史(1931—1945)
¥19.6¥58.0 -
中国通史
¥16.3¥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