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11756507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24
  • 出版时间:2024-05-01
  • 条形码:9787111756507 ; 978-7-111-75650-7

本书特色

现阶段,在电力储能领域,在新型电力系统的全面建设背景下,推动新型储能的多元化高质量发展是重要的方向。 为使多元储能的应用场景更加明晰、具象化,综合智慧能源系统无疑是重点的突破点之一。 《多元储能与绿色综合智慧能源系统》这本书正是精准切合了这一理念而策划出版的图书,首先从综合智慧能源系统的背景与概念出发,介绍其各部分的基本特征与构成形式。其次,结合多种典型综合智慧能源系统类型,介绍了其源荷特性与运行方式。接着,以多元储能的经济技术特性为基础,分析了多元储能技术在综合智慧能源系统中应用模式及协调运行机理。*后,统筹综合智慧能源系统的调控需求与多元储能技术的技术特性,给出了二者的建模方式及综合智慧能源系统中多元储能的优化配置方法。此外,本书还梳理了综合智慧能源与多元储能技术的应用案例及政策文件,并就多元储能与综合智慧能源系统的协同发展路径提出建议,包括行业标准、技术应用及创新与市场政策等。

内容简介

《多元储能与绿色综合智慧能源系统》阐述了现代能源体系发展过程中,“产-配-储-用”全过程多要素深度耦合趋势下,多元化储能对于构建综合智慧能源系统的重要支撑作用。书中科学梳理了综合智慧能源系统的源荷特性、运行方式和对多元化储能的技术、经济特性需求,创新研究典型应用场景中各类储能技术的耦合互补机理,探索源网荷储一体化等商业模式下低碳型微电网运行的全局优化和协调控制策略,旨在通过多元化储能的合理配置和精准控制,提升分布式电源柔性消纳效率、效果,并提出促进多元化储能技术发展和实现其在综合智慧能源系统中创新应用的政策、市场机制建议,发挥多元化储能技术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重要作用。 《多元储能与绿色综合智慧能源系统》可作为高等院校新能源、储能、电力系统、能源经济等相关等专业本科生的选修课程教材和职业院校学生的培训教材,也可作为相关产业领域的企业管理者、工程技术人员、科研工作者、行业协会从业者的参考用书,对于产业政策制定者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目录

前言 1. 综合智慧能源系统 1.1. 基本概念 1.1.1. 背景及定义 1.1.2. 与传统综合能源系统的区别 1.2. 基本特征与构成形式 1.2.1. 基本特征 1.2.2. 构成形式 1.2.2.1. 能源生产侧 1.2.2.2. 能源输送侧 1.2.2.3. 能源消费侧 1.2.2.4. 能源储存侧 1.2.2.5. 能源协调侧 1.3. 综合智慧能源系统典型案例 1.4. 综合智慧能源系统相关政策引导及应用现状 1.4.1. 低碳型微电网 1.4.1.1. 低碳型微电网的建设背景及应用价值 1.4.1.2. 低碳型微电网的内涵 1.4.2. 源网荷储一体化 1.4.3. 光储直柔 2. 综合智慧能源系统源荷特性及运行方式 2.1. 综合智慧能源系统类型 2.2. 不同类型综合智慧能源系统的源荷特性 2.2.1. 城市区域型 2.2.2. 农业园区型 2.2.3. 产业园区型 2.2.4. 商业楼宇型 2.3. 综合智慧能源系统的运行方式 2.3.1. 综合智慧能源系统的运行方式 2.3.2. 综合智慧能源系统在虚拟电厂中的运行方式 3. 多元储能技术与综合智慧能源系统 3.1. 多元储能技术类型 3.2. 多元储能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3.2.1. 储能调节应用需求 3.2.2. 国内外应用工程 3.2.3. 储能产业趋势规模 3.3. 各类储能技术的技术经济特性分析 3.3.1. 多元储能技术特性对比 3.3.2. 多元储能经济特性对比 3.4. 储能在综合智慧能源系统中的作用 3.5. 综合智慧能源系统中多元储能的协调模式 4. 综合智慧能源系统中多元储能优化配置 4.1. 综合智慧能源系统的储能调控需求 4.2. 多元储能在综合智慧能源系统中的优化配置 4.2.1. 多元储能技术建模 4.2.2. 综合智慧能源系统中多元储能优化配置模型 4.3. 案例测算 5. 多元化储能与综合智慧能源系统协同发展建议 5.1. 综合智慧能源系统多元储能行业标准建议 5.2. 综合智慧能源系统多元储能应用及创新建议 5.3. 综合智慧能源系统多元储能市场政策建议 5.3.1. 多元储能市场准入机制建议 5.3.2. 多元储能峰谷电价、调峰调频交易机制建议 5.3.3. 碳电市场交易机制建议 6. 附录:综合智慧能源系统与多元储能政策梳理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贺徙,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国家电投集团新能源总工程师,中国电力国际发展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执行董事、董事局主席。华北电力大学硕士学位,国家注册一级建造师。现任北京市第十六届人大代表、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新型电力系统风险控制与安全评估专委会委员、碳中和绿色发展创新平台和中国微能源网协同创新平台常务副主席、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特聘专家、中关村储能产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第七届理事会常务理事,长期从事新型电力系统、新型储能规模化应用、电化学储能安全、低碳综合智慧能源、新能源政策等方面的研究和产业化推广,发表SCI/EI论文10余篇,出版专著1本,先后荣获国家优质工程银质奖、2022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产学研合作国家突出贡献奖、2021年度及2022年度储能年度人物。 耿学文,高级工程师,中国电力国际发展有限公司科技信息与新兴产业中心副主任、新源芯安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哈尔滨工业大学信息功能材料与器件博士学位,曾在美国圣母大学、科罗拉多矿业大学、中科院半导体所、阿贡国家实验室进行博士后或访问研究。从事高性能储能材料和器件、电力智能运维、新能源政策等研究。作为章节主要执笔人参与撰写国家重点专项图书和重点报告各1次,在Journal of Energy Storage、IEEE Internet of Things Journal等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获得第十七届全国交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二等奖。 王承民,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教授。长期从事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分析、电力系统经济运行、电网规划和电力市场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在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方面具有扎实的基础。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市场条件下流域梯级水电能源联合优化运行和管理的先进理论与方法》,主持了包括国家863项目《大型互联电网节能的有功-频率和无功-电压综合自动控制技术研究》等在内的多个国家重点科研项目;获得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辽宁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沈阳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等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四次;出版著作3部;申请专利8项,其中5项已授权。 黄淳驿,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包括配电系统规划运行、电力市场、用户侧储能等,在IEEE Trans.、Applied Energy、中国电机工程学报等能源电气领域SCI/EI期刊上发表论文近30篇,授权发明专利2项。主持中国科协科技智库青年人才计划、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南方电网公司科技项目、国网总部科技项目等项目,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若干。担任电气领域权WEI学术期刊《Protection and Control of Modern Power Systems》副编辑、《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电力信息与通信技术》、《e-Prime》青年编委等学术职务,获本领域DING级国际会议IEEE PES General Meeting优秀会议论文奖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