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业集聚的原生性特征与地区转型发展

包邮产业集聚的原生性特征与地区转型发展

1星价 ¥15.4 (3.4折)
2星价¥15.4 定价¥45.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6763879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168
  • 出版时间:暂无
  • 条形码:9787567638792 ; 978-7-5676-3879-2

内容简介

本书从产业集聚的现象、问题入手,从地方根植性理论出发,分析不同行业、不同组织的企业根植于地方生产网络的程度,揭示企业根植性与地区经济发展的关系,提出产业转型升级的思考;从空间外部性理论出发,研究产业集聚的空间外部效应,揭示产业集聚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空间模式转型的思考;从企业根植性和空间外部性的相互作用的角度,提出产业集聚的不同形式;从企业根植性和空间外部性的相互作用关系角度,结合典型案例分析地区转型发展的机理和路径。

目录

**章 绪论 **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意义 第三节 研究内容 第二章 理论依据与文献回顾 节 产业集聚的原因 一、外部经济理论的解释 二、产业区位理论的解释 三、增长极理论的解释 四、新竞争优势理论的解释 五、新经济地理学的解释 六、其他学者的观点 节 产业集聚的原生特征 一、根植 二、外部 第三节 产业集聚的派生特征 一、由根植派生出的特征 二、由外部派生出的特征 三、由根植和外部共同派生出的特征 第四节 地区转型发展 一、概念与内涵 二、文献回顾 三、文献述评 第三章 产业集聚的企业根植与地区转型发展 节 企业根植作用于地区转型发展的机理 节 企业根植作用于地区转型发展的形式 第三节 企业根植作用于地区转型发展的路径与过程 一、企业根植作用于地区转型发展的路径 二、企业根植于地方的过程 第四节 案例研究 一、中国沿海外贸加工集群的根植特征与过程 二、富士康科技集团落户郑州市的根植特征与过程 第四章 产业集聚的空间外部与地区转型发展 节 空间外部作用于地区转型发展的机理和形式 一、空间外部作用于地区转型发展的机理 二、空间外部作用于地区转型发展的形式 三、文献回顾 节 我国东中西部典型城市的比较 一、我国东中西部典型城市产业集群现状 二、实证分析 三、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三节 我国东中西三个典型省份的对比 一、浙江案例 二、湖北案例 三、广西案例 四、东中西部典型省份的对比 第四节 我国东中西部不同规模城市的比较 一、计量模型、变量与数据 二、实证结果分析 三、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五章 根植和外部共同作用下的地区转型发展 节 根植和外部共同作用下地区转型发展的机理和形式 一、根植和外部共同作用下的地区转型发展的机理 二、根植和外部共同作用下的地区转型发展的形式 节 典型案例分析 一、强根植,弱外部 二、弱根植,弱外部 三、弱根植,强外部 四、强根植,强外部 第三节 根植和外部共同作用下的地区转型发展路径 一、基于原生特征明确地区的发展阶段及问题 二、重视地区发展模式的差异 三、创新产业集聚模式 第六章 基于根植和外部的地区转型发展形式的演化 节 空间演化 一、理论模型 二、产业集聚模式的演化与升级 节 时间演化 一、理论模型 二、根植变化下的地区转型发展案例 三、外部变化下的地区转型发展案例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朱华友,安徽枞阳人。浙江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培养人员,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经济发展研究会理事,义乌市决策咨询委员会特约咨询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产业集群、区域/产业转型升级。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