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2827353
- 装帧:一般纯质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小16K
- 页数:13, 595页
- 出版时间:2024-06-01
- 条形码:9787522827353 ; 978-7-5228-2735-3
内容简介
作为我国历史上**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政权,蒙古族入主中原带来民族的交融,整个北方少数民族也在融合的过程中,深受汉文化的浸染和熏陶,形成了元代崇儒、尊道的文化环境以及浓厚的学术风气。再加上,有元一代,忽必烈“天下一家”的政治思想消除了民族对立的藩篱,民族文化交融的进程与广度得到空前提高与延伸,这为元代北方少数民族的文学创作提供了良好的政治、文化基础,元代北方少数民族散文创作也日益繁盛。北方少数民族族别颇多,但是有散文作品存世的仅有蒙古、色目、契丹与女真三个群体。
目录
上编 元代北方少数民族散文研究001
引言003
**章 元代北方少数民族散文创作背景及概貌009
**节 元代的民族交融与北方少数民族散文的兴起011
第二节 元代的文化环境对北方少数民族散文的影响013
第二章 元代北方少数民族散文文体类析019
**节 奏议文020
第二节 序跋文028
第三节 杂记文040
第四节 其他文体055
第三章 元代北方少数民族散文特色057
**节 豪迈雄健与沉着质实之风057
第二节 善引经据典阐明事理062
第三节 多关心国事与人民疾苦之作064
第四章 民汉文化交融中的元代北方少数民族散文068
**节 元代北方少数民族对儒家文化的崇尚069
第二节 元代北方少数民族对道家文化的青睐072
下编 元代北方少数民族散文作品整理077
凡例079
元代蒙古人散文辑录081
1.伯颜081
大丞相贺表082
2.郝天挺083
杜氏孝感泉记084
3.按摊不花085
上公亭记085
忠孝祠记086
4.忽都达儿087
皇太子受册贺笺088
重修关王庙记088
5.燮理溥化089
乐安县志序090
重修南岳书院记090
6.阿鲁威092
跋虞雍公《诛蚊赋》093
《续轩渠诗集》序093
7.同同094
对策094
8.察罕帖木儿097
祭颜子文097
9.囊加歹098
善士郭英助文庙礼器记098
10.那木罕098
贺皇后笺098
11.哈剌台099
《圭塘欸乃集》跋099
12.僧家奴(讷)100
赵清献公文集序100
宣圣遗像记101
仙掌石题名[1]102
13.笃列图102
瑞盐记103
14.息剌忽103
武当事迹序104
15.朵儿直班105
题郑氏义门家范后105
16.仝仝106
潞州知州张奉议新塑五龙神像记106
17.答兰铁睦尔108
祀西镇碑记108
元代色目人散文辑录109
1.廉希宪109
论史天泽事110
陈大计劝进111
陕蜀行省奏事111
请改革世官之制111
2.察罕112
安南志略序113
涑水东镇创建景福院记114
林县宝严寺圣旨碑115
3.不忽木115
请兴学校疏116
请遣使劝谕陈日燇自新疏117
请效法汉文帝克谨天戒疏117
4.赵世延118
茅山志序119
南唐书序120
净明忠孝全书序121
程氏读书分年日程序121
经世大典序录121
治典总序123
赋典总序123
礼典总序123
政典总序124
宪典总序125
工典总序125
孔庙加封碑跋126
读书崖记127
灵谷寺钟铭127
昭德殿碑记127
藏御服碑128
太华山佛严寺无照玄鉴行业记131
泰定四年丁卯代祀江南三山还朝醮于崇真宫作上清像云中赵世延赞134
唐榻化度寺邕禅师塔铭跋134
5.鲁明善134
农桑衣食撮要自序135
6.廉惇136
宴集芙蓉花序137
廉文靖公集世系状137
7.赡思139
宝庆四明志重刻序140
元善众寺创建方丈记141
元甘肃等处行中书省平章政事荣禄大夫公神道碑141
河防通议序143
8.马祖常144
伤己赋146
适忘赋147
悠然阁赋148
草亭赋148
感柏树赋148
遣奉使巡行诏149
追封河南王夫人制149
思州军民宣抚使田冕晃忽儿不花
封赠二代制150
太师右丞相封赠三代制150
太保左丞相封赠三代制151
平章也速迭儿封赠三代制153
太傅秃鲁封谥制154
右丞按滩封谥制155
尚书左丞相某封谥制155
会试策问156
拟廷试进士策问156
贺元旦表157
正旦贺兴圣宫表157
贺正旦笺157
贺建储表158
贺春宫笺158
贺建储表158
监修国史贺正表158
监修国史贺正表159
贺建储表159
贺建储笺159
贺立后建储表159
请慎简宫寮疏159
建白一十五事160
请量移流罪163
辨王左丞等164
弹大都路总管范完泽164
弹中书参议孛罗等官164
论执弓矢禁例164
论秦州成纪县等处山移事165
论百官请赏165
论加恩典165
举翰林待制袁桷等166
弹右丞相帖木迭儿166
进《千秋记略》札子二166
送刘文可之官汝州序167
送牛国宝罢教光学北归序167
送崔少中序168
送人南归序168
游经历字序169
送李公敏之官序169
送高富卿学正归滑州序170
送简管勾序170
送吴养元管勾还家省亲序171
国语类记序171
送聂道元诗序172
风宪宏纲序172
卧雪斋文集序172
周刚善文集序173
杨玄翁文稿序173
梁氏寿庆堂诗序174
送雅琥参书之官静江诗序175
李氏寿桂堂诗序176
王夫人贞节序177
跋夫子击磬图177
跋姚照磨考墓铭后177
跋诚求堂诗177
书翟太素弹琴诗序后178
恭题御书雪月二字178
记御史台题名后178
题松厅事稿略后178
题简母墓铭179
滋溪文稿志179
仁本堂解179
小石山记180
留侯庙记180
石田山房记181
小圃记181
圣清庙记181
愿学斋记182
礼部合化堂题名记183
察院题名记183
殿中司题名记184
州判张君去思记185
记河外事186
天下通祀碑记187
固始县重建县治记188
上都翰林分院记189
舟箴189
酒箴190
致乐堂铭190
梁彦中家茔中致悫亭铭190
书椟铭191
书几铭191
居室铭191
止善堂铭191
遵诲堂铭191
王仁甫左丞德符堂铭191
辴然亭铭192
李氏种德堂铭192
龚友辅缵古斋铭192
允怀斋铭192
恭赞御书奎章阁记192
吴宗师画赞193
赞双兔193
赞吴牛193
息甿传193
王氏传195
节妇高氏传195
赠亚中大夫顺德路总管董君行状196
敕赐太师秦王佐命元勋之碑197
太师太平王定策元勋之碑200
张公先德碑203
敕赐御史中丞赵公先德碑铭204
大兴府学孔子庙碑206
安丰路孔子庙碑208
光州孔子新庙碑210
重修通济渠龙祠碑铭211
光州固始县南岳庙碑212
敕赐弘济大行禅师创造福州南台石桥碑铭213
光州达噜噶齐乌玛喇公去思碣214
皇元敕赐赠翰林学士杜文献公神道碑215
翰林学士元文敏公神道碑219
集贤直学士贡文靖公神道碑铭221
大元赠中奉大夫行中书省参知政事张公神道碑224
致仕礼部尚书邢公神道碑铭226
佥燕南河北道肃政廉访司事赵公神道碑228
敕赐赠参知政事胡魏公神道碑230
故礼部尚书马公神道碑铭233
敕赐大司徒蓟国忠简公神道碑235
霸州长忽速剌沙君遗爱碑237
故贞节赠容国夫人萨法礼氏碑铭238
济南安氏先茔碑239
朝请大夫大名路治中致仕冯君先茔碑铭240
故朝请大夫礼部郎中王君神道碑242
安定郡夫人王氏墓志铭243
故荣禄大夫大司农卿郝公墓志铭245
故显妣梁郡夫人杨氏墓志铭246
征行百户刘君墓碣铭247
监黄池税务王君墓碣铭249
丁君诔251
夏干祷雨文251
寿宁宫设醮青词251
祭星祝文252
9.琐非复初252
中原音韵序253
10.辛文房253
唐才子传引254
隐逸诗人论255
女性诗人论256
方外诗人论257
仙道诗人论258
11.贯云石258
孝经直解序259
阳春白雪序260
今乐府序260
夏氏义塾记260
万寿讲寺记262
12.边鲁263
高阳令边敏铭略264
13.偰玉立264
正旦贺表266
皇太子笺文266
绛守居园池诗序266
九日山题名266
14.偰哲笃267
重修县学记267
15.偰文质268
无一禅师塔铭268
16.偰处约270
勿轩熊先生传270
17.巙巙271
康里巙草书柳子厚谪龙说272
阎立德王会图跋273
题唐欧阳询化度寺邕禅师塔铭273
颜真卿述张旭笔法一卷273
周朗画《杜秋图》274
十二月十二日帖274
草书怀素自叙274
跋静心本兰亭275
奉记帖275
跋赵孟頫常清静经帖275
跋任仁发张果见明皇图276
题丞相义门诗后276
18.鲁至道277
鼎建庙学记278
阳桥记279
19.唐兀达海280
龙祠乡社义约280
20.唐兀崇喜282
自序282
节妇后序284
劝善直述285
报效军储286
祖遗契券志287
为善*乐287
观德会287
21.余阙288
元统癸酉廷对策289
上贺丞相书293
再上贺丞相书294
再上贺丞相书295
再上贺丞相书295
与中书参政成谊叔书297
与月可察尔平章书297
与国子助教程以文书297
与曾舜功书298
与危太朴内翰书298
与刘彦昺书299
与子美先生书299
与子美先生书300
与子美先生书300
复陈景忠修撰书300
勉励叶县尹手批301
送归彦温赴河西廉使序302
送月彦明经历赴行都水监序303
送樊时中赴都水庸田使序305
送范立中赴襄阳诗序305
李克复总管赴赣州诗序306
送葛元哲序307
送许具瞻序307
赠刑部掾史镏彦通使还京序308
为高士方壶子归信州序309
送李宗泰序310
杨君显民诗集序310
贡泰父文集序311
聚魁堂诗序312
藏乘法疏后序313
待制集序313
跋揭侍讲遗墨后315
题宋顾主簿论朋党书后315
题孟天炜拟古文后316
题涂颖诗集后316
题永明智觉寿禅师唯心诀后317
题黄氏贞节集317
书合鲁易之作颍川老翁歌后续集318
济川字说319
含章亭记319
穰县学记320
湘阴州镇湘桥记321
汉阳府大成乐记323
新修大宁宫记324
梯云庄记326
合肥修城记328
大节堂记329
宪使董公均役之记331
钧州重修学记332
定远县重修通济桥记334
郡城隍庙记334
染习寓语为苏友作336
结交警语336
御书赞336
赞晦庵336
慈利州天门书院碑336
安庆城隍显忠灵祐王碑337
化城寺碑339
济美堂铭340
青阳县尹袁君功铭并序341
勉学斋铭342
镏府君墓铭342
葛征君墓表343
张同知墓表344
两伍张氏阡表345
潜岳祷雨文346
西海祝文347
后土祝文347
西岳祝文347
河渎祝文347
江渎祝文348
中镇祝文348
西镇祝文348
湖广省正旦贺表348
正旦贺笺348
圣节贺表348
22.泰不华349
祷雨歌序350
题范文正公书伯夷颂卷后350
题范文正公与尹师鲁二札卷后351
书李孝光汉洛阳令方圣公储传后351
赤颊潭灵溥庙记352
明伦堂记略353
23.萨都剌353
龙门记354
武彝诗集序355
雪矶和尚住瑞岩诸山疏356
雪窦请野翁茶汤榜356
晦机和尚迁仰山杭诸山357
云外和尚住天童诸山357
禹溪和尚住雪窦357
冷石泉住平江北禅教寺诸山357
印月江住湖州河山江湖358
24.偰逊358
金元吉名字说358
25.孟昉359
杭州路重建庙学记360
十二月乐词361
26.王翰363
圭塘欸乃集跋363
27.伯颜364
节妇序364
龙祠乡社义约赞365
濮阳县尹刘公德政碑365
28.甘立366
题赵孟頫书过秦论367
29.邾经367
青楼集序367
30.忽思慧368
饮膳正要序369
31.偰斯370
尧臣公传370
祭忠烈公文371
32.偰列篪371
白牛岩牛伯琦诗刻序372
33.廉惠山海牙372
活幼心书决证诗赋序373
至正二十三年郡守忽欲理持建置白马庙记略373
元代契丹与女真人散文辑录374
1.耶律楚材374
进西征庚午元历表375
答杨行省书376
寄赵元帅书376
约善长和诗战书378
寄万松老人书378
司天判官张居中六壬祛惑钤序379
苗彦实琴谱序380
西游录序380
辨邪论序381
万松老人评唱天童觉和尚颂古从容庵录序382
评唱天童拈古请益后录序383
楞严外解序384
心经宗说后序385
糠孽教民十无益论序386
释氏新闻序387
屏山居士金刚经别解序388
万松老人万寿语录序389
屏山居士鸣道集序390
书金刚经别解后390
贫乐庵记391
燕京大觉禅寺创建经藏记392
和公大禅师塔记393
赵州柏树颂394
黄龙三关颂394
自赞394
自赞(其二)394
燕京崇寿禅院故圆通大师朗公碑铭395
题万寿寺碑阴396
祭侄女淑卿文397
为庆寿寺作万僧疏398
太原开化寺革律为禅仍命予为功德主因作疏398
为石璧寺请信公庵主开堂疏398
王山圆明禅院请予为功德主因作疏398
万卦山天宁万寿禅寺命余为功德主因作疏398
请某公庵主住竹林疏399
请湛公禅师住红螺山寺疏399
请容公和尚住竹林疏399
请智公尼禅开堂疏400
代刘帅请智公尼禅住报先寺400
请某庵主开堂疏400
为庆寿寺化万僧疏401
请亨公庵主开堂疏401
三学寺改名圆明仍请予为功德主因作疏401
平阳净名院革律为禅请润公禅师住持疏401
太原五台寺请予为功德主因作疏401
请定公庵主出世疏402
大龙山永宁石壁禅寺请忘忧居士为功德主代为之疏402
代忘忧居士请琳公禅师住持寿宁禅寺疏402
为大觉开堂疏三道403
贾非熊修夫子庙疏403
孝义永安寺请予为功德主因作疏403
请旭公禅师住应州宝宫寺疏404
请文公庵主住王山开堂出世疏404
请严庵主住东堂出世疏404
请希庵主住晋祠奉圣寺开堂疏404
请学庵主住翠微山宝林寺开堂出世疏404
请石州海秀首座住文水寿宁寺疏404
太原山开化寺灰烬之余再新故宇请余为功德主因作疏405
重修宣圣庙疏405
燕京大万寿寺化水陆疏405
请奥公禅师开堂疏五首405
请湘公上人住持新院仍名兴教寺者因作疏406
德兴府峪云岩寺请东林老人住持疏407
请柏岩俨公疏407
邳州重修宣圣庙疏407
安庆织万佛疏407
请聪公和尚住山阴县复宿山疏407
为武川摩诃院创建佛牙塔疏407
请定公住大觉疏407
补大藏经板疏408
武川摩诃创建瑞像殿疏408
太原修夫子庙疏408
和林建佛寺疏408
题恒岳飞来石408
法语示犹子淑卿409
万寿寺创建厨室上梁文410
和林城建行宫上梁文410
茶榜410
玄风庆会录411
2.李庭415
兰泉先生文集序415
恒斋先生文集序416
云岩先生文集后序417
嵩阳归隐图序417
林泉归隐图序418
王尊师泛霞图序419
二老谈玄图序420
长安五陵会序420
重阳诏旨碑序421
冯道人语录序421
大霞薛真人疏抄序422
庸斋直解后序422
愚庵集解序423
送荆干臣诗序424
虚静子文集序424
跋文子堂家传425
跋陶渊明年谱序425
景陶轩记425
重修终南山太一宫记426
兴平县重修仙林宫记427
遗安堂记429
古卵瓶记430
创建灞石桥记430
廉泉记432
撰济渎灵应记433
蓝田县东创修玄真观记433
琴鹤堂记435
兴真观记435
为张经历世杰恒斋铭436
杨经历省斋铭436
王彦修存斋铭436
药郎中母写真赞436
晋陶处士画像赞437
陕蜀行中书省左右司员外郎郭公行状437
元朝故泃州三河县令兼镇抚军民李公墓志铭438
故京兆路都总管府提领经历司官太傅府都事李公墓志铭440
金故光禄大夫刑部尚书尼庞窟公墓志铭441
大元宣差陕西京兆府总管大夫人尼庞窟氏墓志铭442
故宣授陕西等路达鲁花赤夹谷公墓志铭443
金故朝请大夫同知裕州防御使事王君墓志铭444
故西蜀四川都转运使王公墓志铭446
大朝宣差京兆路总管仆散故夫人温迪罕氏墓志铭446
故宣差京兆府路都总管田公墓志铭447
故尚书行中书省讲议官来献臣墓志铭449
元故三白渠副使郭公墓碣铭450
故嵩州安抚使成公墓表452
大元故宣差万户奥屯公神道碑铭452
解州盐池重修二王神庙碑455
大蒙古国累朝崇道之碑并序456
玄门弘教白云真人綦公本行碑457
祭亡友郭周卿文459
故宣差丝线总管兼三教提举任公诔辞460
谢张平章启462
寿表462
寿表463
寿表463
圣寿祝文463
老人星致语464
圣寿青词464
僧录司斋意464
祈雨青词464
大祥荐母青词465
冯子文集钱疏465
南冠赎身鸠钱疏465
京兆府灞河创建石桥疏466
又466
京兆府重修太一元君上庙修缘疏467
祭风伯文467
祭飞蝗文467
祭勾芒神祝文467
灞桥破土祭文468
谒城隍文468
宣圣庙上梁文468
3.耶律铸469
天香台赋470
天香亭赋475
琼林园赋479
龙和宫赋482
独醉园三台赋485
独醉道者赋486
独醉园赋487
独醉亭赋488
方湖别业赋489
四痴子赋490
雪赋491
听琵琶赋492
大尾羊赋493
毁假山赋493
永歌赋494
寄生树赋495
醉吟斋铭496
镜铭496
酒铭496
圣寿颂497
有以灵寿杖为皇子寿者辄献颂曰497
酒赞497
独醉道者自赞497
醉圣赞498
红叱拨赞498
花史序释498
四痴子释501
独醉道者自警501
有以拟卞彬禽兽决录目为请者戏为赋此501
4.石抹咸得不501
请真人长春公住持天长观疏502
请丘神仙久住天长观疏502
5.夹谷之奇502
贺正旦笺503
6.张孔孙503
重修乐安儒学记略504
清丰县重修庙学记505
修庙学记506
重修束皙祠碑记506
7.石抹思诚507
晋祠诗刻跋507
8.孛术鲁翀508
张文忠公归田类稿序510
大元通制序510
范坟诗序511
大都乡试策问512
韵会举要书考序512
襄城县学记513
重修嘉显侯庙记514
高平县庙学记515
重修奉元明道宫记516
普济宫重建麻衣子神宇铭519
知许州刘侯民爱碑521
镇平县尹刘侯遗爱之铭524
安氏尊经堂铭525
驻跸颂525
真定路宣圣庙碑526
浚知州刘公友谅遗爱碑528
赠同知陕州飞骑尉追封洛阳县男杨君世庆碑铭529
湖州路安定书院夫子燕居堂铭530
河南淮北蒙古军都万户府增修公廨碑铭531
大元创建三皇庙碑铭532
参知政事王公神道碑532
大元故镇国上将军河南淮北蒙古军都万户府副都万户赠辅国
上将军枢密副使护军追封云中郡公谥襄懋忽神公神道碑铭535
平章政事致仕尚公神道碑537
皇元故武略将军济南冠州万户府千夫长监末赤公神道碑铭542
大都路总管姚公神道碑543
元赠陇西郡侯李公祖考妣神道碑铭548
左丞陈公墓表550
渤海郡吴绎世庆碑552
参知政事南阳郡公韩昌墓志铭553
9.述律杰555
启建华亭山大圆觉禅寺碑文555
重修大胜寺碑铭557
宝珠山能仁寺之碑558
滇南华亭山圆觉寺元通禅师行实塔铭560
玉案祖师雪庵塔铭561
10.石抹允561
重修孔子庙记562
11.乌古孙良桢563
求贤自辅疏564
请国从礼制疏564
12.徒单公履564
冲和真人潘公神道之碑565
建国号诏568
参考文献570
附录 元代北方少数民族散文作品列表575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多洛肯,西北民族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甘肃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甘肃省一流特色发展学科“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带头人,一级学科“中国语言文学”博士点负责人
本类五星书
浏览历史
本类畅销
-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25.0¥39.0 -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6.3¥15.0 -
树会记住很多事
¥9.9¥29.8 -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24.4¥49.8 -
见字如面
¥23.4¥49.8 -
长篇小说:红与黑
¥21.7¥69.0 -
南方周末记者文集-大地孤独闪光
¥12.8¥28.8 -
我与地坛-纪念版
¥20.7¥29.0 -
我的心曾悲伤七次
¥7.8¥25.0 -
茶,汤和好天气
¥8.6¥28.0 -
一个人生活
¥21.2¥45.0 -
林徽因讲建筑
¥10.3¥29.0 -
梅子熟时栀子香
¥27.4¥49.8 -
一间自己的房间
¥18.6¥32.0 -
长篇小说:一句顶一万句
¥34.3¥68.0 -
到山中去
¥9.1¥30.0 -
得半日之闲,抵十年尘梦
¥8.6¥28.0 -
当你老了
¥16.3¥30.0 -
西南联大古文课
¥25.9¥58.0 -
我在史铁生
¥22.1¥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