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法律史案列百选

包邮中国法律史案列百选

1星价 ¥50.7 (7.3折)
2星价¥50.7 定价¥69.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040620368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472
  • 出版时间:2024-05-01
  • 条形码:9787040620368 ; 978-7-04-062036-8

内容简介

本书是“高等学校法学案例百选系列教材”之一,基本按照马工程《中国法律史》教材的体例编写,全书分为民商类、刑事类、行政与外交三大类,精选近百起案例。在案例的选取上,强调经典性、代表性、实务性和真实性;在案例的编排上,分事实概要、裁判内容、解析和参考文献四部分。本书希冀借助案例评析,培养学生提炼法律事实、归纳裁判要点、围绕核心法理找法和释法的能力;同时,弥补我国案例整理和判例研究的不足,为中国法律史理论研究提供助益。本书适合研习中国法律史的法学专业本科生、研究生选用,也可供感兴趣的社会读者阅读。

目录

前辅文 **编 民商类 1. 南宋淳佑年间江东提刑刘克庄审理建昌县刘氏诉立嗣案 2. 南宋中后期福建路建宁府建阳县“命继与立继不同”案 3. 南宋中后期“执同分赎屋地”案 4. 南宋晚期“以卖为抵当而取赎”案 5. 元至元十九年(1282)江淮行省审理於潜县尹求娶居丧寡妇为次妻案 6. 元延祐七年(1320)刑部审理江浙行省移送缪富二收继弟媳缪阿雇案 7. 明初直隶徽州府祁门县谢氏与李氏继嗣与诡寄田土争讼案 8. 明万历年间直隶徽州府休宁县汪氏与许氏宗族的升科水利河税案 9. 明末直隶徽州府休宁县余、潘两姓争夺土地与佃仆互控案 10. 明万历年间松江府推官毛一鹭审理青浦县民邬魁良贱为婚案 11. 清雍正年间安庆府潜山县张有声主婚强卖张阿何案 12. 清乾隆末年安徽寿州金绪教唆陈义三诬告案 13. 清咸丰九年(1859)四川南部县袁宗清控告杜应紫霸娶妻妾案 14.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钱塘初级审判厅互争公用之井案 15. 清宣统元年(1909)云南地方审判厅娶娼为妻套良作妾案 16. 民国二年(1913)大理院二年上字第三号民事判决土地先买权旧惯案 17. 民国二年(1913)大理院二年上字**五七号民事判决权利滥用之禁止案 18. 民国七年(1918)龙泉县何佐邦与杨至稳债务纠葛案 19. 民国十一至十六年(1922—1927)上海公共租界会审公廨美商怀德控华昌公司案 20. 民国二十七年(1938)荣县司法处审理刘光椿等诉刘光清等关于迁坟案 21. 民国二十八年(1939)*高法院审理王文元诉侯仪亭请求返还典契案 22. 民国二十九年(1940)龙泉县季良棣与季贤继确认轮祭案 23. 民国三十一年(1942)龙泉县刘礼让与季昌镇确认山场所有权案 24. 民国三十二年(1943)南京国民政府*高法院家庭成员扶养义务案 25. 民国三十二年(1943)荣县司法处审理朱刘氏诉朱永昭请求终止收养关系案 第二编 刑事类 26. 西周中期师旂鼎铭所见“不从王征”案 27. 西周中期曶鼎铭所见“悔约”案与“寇禾”案 28. 西周晚期“匜”铭所见“牧牛违背誓言”案 29. 战国时期夺首案 30. 秦或汉初杜县女子和奸案 31. 汉武帝时期徐偃矫制案 32. 曹魏正元二年(255)毌丘俭谋反缘坐案 33. 北魏神龟年间驸马刘辉殴打公主伤胎案 34. 唐代前期郭泰、李膺竞桡案 35. 唐武周时期徐元庆为父复仇案 36. 唐开元十年(722)裴景仙乞赃案 37. 唐宝应元年(762)高昌县康失芬行车伤人案 38. 唐大中十年(856)长安“司农卿韦廑行厌胜”案 39. 北宋熙宁元年(1068)山东登州阿云杀夫案 40. 北宋熙宁七年(1074)河北西路相州三盗贼杀人案 41. 元延祐五年(1318)刑部审理田长宜强奸寡嫂田阿段案 42. 元延祐年间刑部审理江浙行省移送陆九住掏摸钱钞案 43. 元延祐年间刑部审理江浙行省移送余云六等白昼持仗抢夺案 44. 明嘉靖年间四川达州审理杨应惠争夺远年田产致伤人命案 45. 清雍正九年(1731)湖南巡抚奏报拿获湘潭县棍徒假冒官使赴广东开矿案 46. 清乾隆二年(1737)广州府新宁县通奸杀夫私和人命案 47. 清嘉庆十年(1805)盛京回民洪明宜呈控表弟被修道官役殴打身死案 48. 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三法司签商四川总督审转李何氏拒奸杀人案 49. 清道光二年(1822)三法司签商山西巡抚审转李贾氏杀童养媳案 50. 清嘉道年间刑部审理山东、河北、贵州三省审转“救亲情切”三案 51. 清道光年间江苏武进县讼师庄午可聚众抗法案 52. 清同治九年(1870)钦差会审张汶详刺杀两江总督马新贻案 53. 清同光年间杭州府余杭县“杨乃武小白菜案” 54. 清光绪初年河南王树文临刑呼冤案 55. 清光绪五年(1879)至七年(1881)循化厅“夕厂、木红争夺草山案” 56. 清光绪七年(1881)钦差查办江宁三牌楼命案 57. 清光绪十六年(1890)循化厅卡加与沙沟争夺经堂、佃户案 58.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刑部复核秋审江苏省陆来蒽强占郭改子为妻案 59. 清宣统二年(1910)大理院、法部审理陕西赵憘憘故杀胞弟二命案 60. 民国六年(1917)龙泉县董志有控潘兆智强夺媳妇弟妻配兄案 61. 民国二十五年(1936)新繁县刁福成、李赵氏等人毒针刺人案 第三编 行政与外交类 62. 北宋熙宁二年(1069)监察御史王子韶审理祖无择收受润笔物为公用案 63. 北宋熙宁八年(1075)诏狱审理赵世居谋反案 64. 北宋元丰二年(1079)诏狱审理苏轼讥评时政“乌台诗案” 65. 清康熙四十年(1701)苏州府实施防范流棍煽惑踹匠罢工章程案 66. 清道光元年(1821)两广总督阮元奏报“特拉诺瓦案” 67.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上海公共租界会审公廨“苏报案” 68.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上海公共租界会审公廨黎王氏拐卖幼女案 69. 清宣统二年(1910)汉口地方审判厅《大江报》淆乱政体案 70. 民国四年(1915)赵万祥等诉北洋政府内务部河工纠纷案 71. 民国四年(1915)张芳龄等诉奉天巡按使公署屠捐超限案 72. 民国五年(1916)杨成源等诉北洋政府教育学历认否案 73. 民国六年(1917)上海法租界会审公廨德侨Michel Weill被控两案 附录:拓展阅读史料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邱澎生,上海交通大学历史系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法律与历史国际学会会长。主要研究方向为明清制度经济史、明清法制史、明清城市史。 阿风,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中国明史学会副会长。主要研究方向为徽州文书与明清社会经济史、法制史,以及中国古文书学研究。 常畅,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2015级本科毕业生。 陈景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法律文化研究院院长,兼任中国法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法律史学会常务理事、董必武法学会常务理事、河南省法学会原副会长、河南省法理法史研究会荣誉会长。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法律史、唐宋法制研究、中西诉讼文化比较研究。 陈新宇,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法律史、法律职业伦理。 丁洋洋,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2016级本科毕业生。 杜金,中山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兼任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理事、中国法律史学会中国法制史专业委员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法制史、法律文化。 杜正贞,浙江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明清以来的法律社会史。 何舟宇,北京大学法学院2019级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法制史。 侯庆斌,上海大学历史系讲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法律史、中外关系史、上海史。 胡震,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法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农业经济法研究会理事、北京市比较法研究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法律史、农村法治。 黄源盛,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文澜学者讲座教授、福州大学法学院讲座教授、台湾政治大学法学院兼任教授,曾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兼任研究员、台湾“中国法制史学会”理事长、台湾政治大学法律学系专任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法史学、刑法学。 李德嘉,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讲师,兼任北京市法学会中国法律文化研究会秘书长。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法制史、法律思想史、司法文明史。 李典蓉,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史学研究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法律史、清史、边疆史。 李力,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南湖学者”特聘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先秦秦汉法制史、简牍学。 李启成,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近代法研究所所长。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法律思想史、中国法制史、中国近代法。 李守良,汕头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法律史、民族法。 李秀清,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法学会比较法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等职。主要研究方向为法律史、比较法。 林乾,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史学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典志组专家、中国法律史学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明清政治制度史、中国法制史、社会史。 刘楷悦,《四川大学学报》副编审,四川大学近代法研究所研究员,在《法制史研究》(台湾)等期刊发表多篇论文。主要研究方向为近代法律史。 刘晓,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元史研究会副会长、国家博物馆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史研究》与《军事历史研究》编委。主要研究方向为元史。 刘昕杰,四川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主要研究领域为近代法律史。 毛允佳,北京大学法学院2021级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西方法律思想史。 欧阳紫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2019级硕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法律史、近代史。 邱澎生,上海交通大学历史系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法律与历史国际学会会长。主要研究方向为明清制度经济史、明清法制史、明清城市史。 史永丽,山西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近代中国法律史。 孙家红,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法律史。 王若尧,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2019级硕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法律史、唐宋法制。 王有粮,四川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四川大学法学院法理学教研室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法史学、法理学。 王志强,复旦大学法学院教授、院长,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法学学科评议组成员、上海市法学会副会长。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法律史、欧洲法律史、比较法。 吴欢,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法治现代化研究院法治政府研究所所长,《法治现代化研究》编辑。主要研究方向为宪法与行政法学、法律史学。 吴佩林,曲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历史文化学院院长,孔府档案研究中心主任,《地方档案与文献研究》辑刊主编。主要研究方向为明清以来的地方档案整理与研究。 吴艳红,浙江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明史学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明清史、法律文化史、制度史、社会历史学。 夏廷轩,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2016级本科毕业生。 张仁善,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法学院司法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南京大学—霍普金斯大学中美文化研究中心兼职教授、中国法律史学会执行会长、江苏省法学会法律史学研究会会长。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法制史、法律社会史、法律文化、司法制度与司法文化、有组织犯罪与防控。 张田田,沈阳师范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兼任《法律文化论丛》执行编辑、法律文化研究中心科研秘书。主要研究方向有以律典律学为中心的立法史、以案例故事为中心的法文化。 赵晶,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唐宋法律史。 周东平,厦门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法律史学会常务理事、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会常务理事、东方法律文化分会执行会长、福建省法学会犯罪学研究会副会长。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法律史、魏晋隋唐史、犯罪学。 朱腾,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先秦秦汉法律史。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