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岭南珍本古医籍校注与研究丛书第二辑:《伤寒论》《脉如》全本校注与研究

岭南珍本古医籍校注与研究丛书第二辑:《伤寒论》《脉如》全本校注与研究

1星价 ¥22.0 (5.8折)
2星价¥22.0 定价¥3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35982889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48
  • 出版时间:2024-09-01
  • 条形码:9787535982889 ; 978-7-5359-8288-9

本书特色

本丛书为2022年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资助项目。 岭南珍本古医籍校注与研究丛书第二辑以“岭南伤寒”为主题,包括何梦瑶的《伤寒论近言》、郭元峰的《伤寒论》(与《脉如》合集)、麦乃求的《伤寒法眼》、陈焕堂的《仲景归真》和何德藻的《拾慧集》,均为首次校注出版。通过此辑的校注研究与出版,古代岭南伤寒学研究的全貌基本上已被较完整地呈现出来。此辑为岭南伤寒研究书目。 郭氏《伤寒论》汇集了明确部分伤寒学者的研究观点,同时体现出郭氏对伤寒学的理解,同时厘清了伤寒、外感、温病的概念,为东南方外感病正名。 郭元峰所撰《脉如》传世,是岭南医学史上**本脉学专著。书以载道,郭氏名之为《脉如》,即是探讨“如是之脉”,即是辨析脉象,提出具有临床客观指导意义的脉象、脉形及脉理。

内容简介

《伤寒论》一卷一册,目录分为伤寒论、脉论、传经辨、伤寒首分阴阳、三阳阴证辨、两感、论汗、论吐、论下、看目、论饮水、舌色辨、虚邪论、太阳经本证、阳明经本证、少阳经本证、太阴经本证、少阴经本证、厥阴经本证、正阳明腑证、合病例、并病例、三阳阳明证例、四时感冒、死证、病后诸证、结胸症、烦躁、发狂、蓄血、呃逆、发黄、自利、协热下利、傍漏、呕吐、发喘、咳嗽、余热咳嗽、发颐、胸胁腹满、腹痛、头汗、热入血室、动气、筋惕肉、循衣摸床、似疟、狐惑、百合、阴阳易、瘛疭、直中阴经、传经热证、宿疾、坏症、发斑、阴阳厥。郭氏《伤寒论》极少仲景原文,其与一般医家随仲景原文衍释注解不同,反而有不少暑病、温病、发斑、衄血、战汗、辨舌、发颐、余热咳嗽及杂病的论述,从这一点来说,郭元峰亦是一位打着仲景旗号而从暗中转移的岭南温病医家。 《脉如》全书上下两卷,上卷论脉,列数、浮、沉、迟、滑、涩、实、虚、弦、缓、洪、细、长、短等28种脉象,就其形态、主病作提要钩玄之简述;又列各种脉象之鉴别要点,类而析之,条而贯之,使学者了于目了于心,易于传习。下卷列临床各病证所见脉候,对一些特殊的脉象如七情脉、六淫脉、妊娠脉、反关脉、无脉候等作分析说理。末附望、闻、问三诊要点,教人临证宜四诊合参,切不可下三指于寸口以为神奇。郭元峰《脉如》不失为一部中医诊断学好书,后人给予较高的评价,谓《脉如》可与李时珍《濒湖脉学》媲美。

目录

**部分  《伤寒论》正文校注  伤寒论 / 002脉论 / 004传经辨 / 005伤寒首分阴阳 / 006三阳阴证辨 / 007 两感 / 008论汗 / 010论吐 / 011论下 / 011 看目 / 012论饮水 / 013舌色辨 / 014虚邪论 / 016 太阳经本证 / 017阳明经本证 / 017少阳经本证 / 018 太阴经本证 / 018少阴经本证 / 019厥阴经本证 / 019 正阳明腑证 / 020合病例 / 021并病例 / 022 三阳阳明证例 / 023四时感冒 / 024死证 / 025 病后诸证 / 025结胸症 / 026烦躁 / 027 发狂 / 028蓄血 / 029呃逆 / 030 发黄 / 031自利 / 033协热下利 / 035 傍漏 / 036呕吐 / 036发喘 / 038 咳嗽 / 039余热咳嗽 / 041发颐 / 041 胸胁腹满 / 042腹痛 / 043头汗 / 043 热入血室 / 044动气 / 045筋惕肉 / 045 循衣摸床 / 046似疟 / 046狐惑 / 047 第二部分 《脉如》正文校注 / 057 百合 / 047阴阳易 / 048瘛疭 / 048 直中阴经 / 049传经热证 / 051宿疾 / 051 坏症 / 052发斑 / 053阴阳厥 / 05 第二部分 《脉如》正文校注 / 057 百合 / 047阴阳易 / 048瘛疭 / 048 直中阴经 / 049传经热证 / 051宿疾 / 051 坏症 / 052发斑 / 053阴阳厥 / 054 第二部分 《脉如》正文校注 / 057省志本传 / 058庄序 / 059何序 / 061 麟标序 / 062沂序 / 064脉如序 / 066 《脉如》卷之上脉论 / 067脉 / 070持脉 / 071 十二经脉歌 / 072五脏部位论 / 072小大二肠 / 073 五脏平脉体 / 073四时脉体(附反四时脉) / 075四塞脉 / 076 六甲脉体 / 076六气脉体 / 076六经独至脉体 / 077 胃气脉体 / 079真脏脉体 / 083人迎气口脉 / 083 脉分五行歌(五言) / 084四大纲脉 / 084数脉 / 085 浮脉 / 089沉脉 / 091迟脉 / 093滑脉 / 094 涩脉 / 095实脉 / 097虚脉 / 098 弦脉 / 099缓脉 / 101洪脉 / 103 细脉 / 104长脉 / 105短脉 / 106 紧脉 / 107散脉 / 108弱脉 / 109 濡脉 / 109芤脉 / 110微脉 / 111 动脉 / 112伏脉 / 113牢脉 / 114 革脉 / 115结脉 / 115促脉 / 116 代脉 / 117疾脉 / 118濡弱微细相类 / 119 革牢不同 / 119牢实相类 / 120芤革不同 / 120 芤虚散不同 / 120结代不同 / 121代脉有二 / 122 附小大清浊四脉 / 123小脉 / 124清脉 / 125 浊脉 / 126 《脉如》卷之下 七情脉 / 127六淫 / 128不内外因脉 / 128 七独脉 / 129七独论 / 129妊娠脉 / 131 经期脉 / 131反关脉 / 132六绝脉 / 132 阴阳乘伏论 / 133无脉候 / 134胜负扶抑论 / 134 脉从病反 / 135脉症相反 / 135禀常各异脉论 / 136 色脉生克论 / 137新久宜忌 / 138从舍论 / 138 脉病异同 / 139大肉脱去九候虽调者死 / 140七诊虽见九候皆从者不死 / 140 死脉 / 140死里逃生脉 / 143脉症顺逆 / 144 七怪死脉 / 148诊家三要 / 149察脉六法 / 149 表里虚实 / 149天和脉 / 150素问六十年运气治病之纪 / 151 经络虚实 / 157检手图脉法 / 157奇经八脉 / 158 辨伪诀之妄 / 159诊妇人法 / 164脉要歌 / 164 宜忌歌 / 167死脉歌 / 167色诊序 / 168 察目 / 172察耳 / 173察鼻 / 174 察唇齿 / 174察舌 / 174略具如下 / 175 察身 / 177察手足 / 178闻声 / 179 问寒热 / 181问头身 / 182问饮食 / 185 问二便 / 186问汗液及血 / 186问昼夜轻重 / 188 问症见先后 / 189问七情 / 189问妇人病 / 189王叔和观病生死候歌 / 190 第三部分 《伤寒论》《脉如》研究  / 193 一、郭元峰生平 / 194 二、《伤寒论》的学术观点 / 194 三、《脉如》的学术成就 / 204 参考文献 / 223
展开全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