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中西医结合临床消化病学

中西医结合临床消化病学

1星价 ¥171.8 (7.5折)
2星价¥171.8 定价¥229.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17362948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7cm
  • 页数:16,1304页
  • 出版时间:2024-05-01
  • 条形码:9787117362948 ; 978-7-117-36294-8

本书特色

《中西医结合临床消化病学》是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组织本学科著名学者编写的专著,该书系统阐述了中西医结合在消化领域的理论进展、科研成果、临床经验、适宜技术。本书内容丰富,资料翔实,贴本书全面反映了近二十年来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诊疗领域的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重点梳理了中西医结合研究成果和临床诊治经验,便于中西医结合工作者理解与掌握。本书特别适用于广大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务工作者学习参考,对于医学院校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和医学爱好者亦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内容简介

全书共分3篇,包括基础理论篇、临床治疗篇、学术进展篇。其中基础理论篇对消化系统疾病的中西医生理功能认识、病因病机特点、常用治法、常用方剂、常用中药进行了总结。临床治疗篇是本书的重点,拟分为中医治疗和中西医结合治疗两部分,中医治疗重点阐述了口疮、口糜、口味异常、舌疳、噎膈、呕吐、反胃、嗳气、泛酸、嘈杂、胃痛、痞满、胃缓、呃逆、纳呆、腹痛、泄泻、痢疾、便秘、肠痈、吐血、便血、胁痛、胆胀、黄疸、积聚、鼓胀共26个中医病症的治法,中西医结合治疗汇集了口腔咽喉、食管、胃部、肠道、肝脏、胆、胰腺、腹膜8个大类疾病的西医*新治法及中医药治疗经验。为了对重点疾病的中西医诊疗进行补充,在本书还附有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专业委员会发布的指南共识意见。学术进展篇主要从消化动力与消化系疾病、神经内分泌调控与消化系疾病等8个角度诠释中西医结合消化学术的*新成果。本书由本学科领域内众多著名专家共同撰写,全面系统地反映了当前中西医结合诊治消化系统疾病的临床水平与研究成果,可供广大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务工作者学习参考,对于医学院校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和医学爱好者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目录

**篇 理论基础篇 / 1 **章 消化系统的解剖 /2 **节 主要消化管道的形态结构 /2 第二节 主要消化腺的形态结构 /10 第三节 中医消化系统的解剖 /15 第二章 消化系统的生理功能 /18 **节 主要消化管道的生理功能 /18 第二节 主要消化腺的生理功能 /21 第三节 消化和吸收 /23 第四节 中医对消化系统生理功能的认识 /34 第三章 消化系统疾病的病因病理 /39 **节 消化系统疾病的病因病理 /39 第二节 中医对消化系统疾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52 第二篇 学术进展篇 / 59 **章 消化动力与消化系统疾病 /60 **节 消化道动力学研究 /60 第二节 脾胃虚实理论研究 /74 第二章 神经内分泌调控与消化系统疾病 /82 **节 神经内分泌调控研究 /82 第二节 脾胃与神经内分泌关系研究 /86 第三章 肥胖 - 代谢与消化系统疾病 /90 **节 肥胖 - 代谢与消化系统疾病研究/90 第二节 脾胃与肥胖 - 代谢综合征研究 /92 第四章 免疫与消化系统疾病 /95 **节 消化系统疾病免疫学研究 /95 第二节 脾胃与消化免疫学研究 /102 第五章 心身与消化系统疾病 /108 **节 心身与消化系统疾病研究 /108 第二节 脾胃与消化心身疾病研究 /111 第六章 肠道微生态与消化系统疾病/114 **节 肠道微生态与消化系统疾病研究 /114 第二节 肠道微生态的失衡与消化系统疾病 /117 第三节 肠道菌群的调控在消化系统疾病防治中的应用 /123 第四节 脾胃与肠道微生态研究 /124 第七章 脑‐ 肠轴与消化系统疾病 /128 **节 脑 - 肠轴在消化系统疾病的研究/128 第二节 脾胃与脑 - 肠轴在消化系统疾病的研究 /133 第八章 肠 - 肝轴与消化系统疾病 /137 **节 肠 - 肝轴在消化系统疾病中的研究 /137 第二节 脾胃与肠 - 肝轴在消化系统疾病中的研究 /140 第九章 消化内镜新技术与消化系统疾病 /144 **节 消化内镜新技术临床应用 /144 第二节 消化内镜诊疗新技术 /158 第三节 人工智能在消化内镜中的应用 /181 第四节 中医望闻问切与消化内镜技术结合研究 /185 第三篇 中医病证诊疗篇 / 191 **章 口疮 /192 第二章 口味异常 /202 第三章 噎膈 /220 第四章 呕吐 /231 第五章 反胃 /242 第六章 嗳气 /252 第七章 泛酸 /260 第八章 嘈杂 /271 第九章 胃脘痛 /278 第十章 痞满 /294 第十一章 胃缓 /304 第十二章 呃逆 /315 第十三章 纳呆 /326 第十四章 腹痛 /339 第十五章 泄泻 /350 第十六章 痢疾 /360 第十七章 便秘 /371 第十八章 吐血 /386 第十九章 便血 /398 第二十章 胁痛 /409 第二十一章 胆胀 /420 第二十二章 黄疸 /429 第二十三章 积聚 /444 第二十四章 臌胀 /455 第四篇 西医疾病诊疗篇 / 467 **章 食管疾病 /468 **节 放射性食管炎 /468 第二节 胃食管反流病 /476 第三节 功能性吞咽困难 /496 第四节 癔球症 /507 第五节 食管癌 /519 第二章 胃部疾病 /566 **节 急性胃炎 /566 第二节 慢性胃炎 /580 第三节 消化性溃疡 /592 第四节 胃癌 /608 第五节 胃下垂 /631 第六节 功能性消化不良 /643 第七节 吞气症 /662 第八节 上消化道出血 /668 第九节 胃部术后并发症 /679 第三章 肠道疾病 /694 **节 细菌性食物中毒 /694 第二节 抗生素相关性肠炎 /708 第三节 细菌性痢疾 /718 第四节 嗜酸细胞性胃肠炎 /732 第五节 肠结核 /740 第六节 放射性肠炎 /753 第七节 溃疡性结肠炎 /764 第八节 克罗恩病 /779 第九节 缺血性肠病 /794 第十节 肠易激综合征 /807 第十一节 功能性便秘 /823 第十二节 功能性排便障碍 /840 第十三节 结直肠癌 /852 第十四节 大肠良性肿瘤 /885 第十五节 急性阑尾炎 /891 第十六节 肠梗阻 /903 第十七节 下消化道出血 /914 第十八节 肠道手术后并发症 /927 第四章 肝脏疾病 /945 **节 慢性病毒性肝炎 /945 第二节 酒精性肝病 /962 第三节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979 第四节 药物性肝损伤 /998 第五节 自身免疫性肝病 /1014 第六节 肝脓肿 /1025 第七节 肝纤维化 /1038 第八节 肝硬化 /1051 第九节 肝硬化腹水 /1066 第十节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1081 第十一节 肝性脑病 /1092 第十二节 肝肾综合征 /1107 第十三节 门静脉高压性胃肠病 /1123 第十四节 肝功能衰竭 /1141 第十五节 原发性肝癌 /1161 第五章 胆系疾病 /1176 **节 胆囊炎 /1176 第二节 胆囊结石 /1199 第三节 肝内外胆管结石 /1209 第四节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1219 第五节 胆道蛔虫症 /1227 第六节 胆囊癌和胆管癌 /1235 第六章 胰腺疾病 /1255 **节 急性胰腺炎 /1255 第二节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 /1272 第三节 胰腺癌 /1283 第七章 腹膜疾病 /1297 结核性腹膜炎 /1297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李军祥,医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消化内科主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副会长,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消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中西医结合消化内镜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从事消化系统疾病的医疗、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工作近30年,承担国家科技重大新药、“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以上课题30余项;获教育部和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多项奖励;主编著作11部,其中教材2部;发表论文150余篇,其中SCI收录13篇;发明专利8项,开发院内制剂2个,科技成果转让2项。 冯五金,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山西省中医院原副院长。全国名中医,山西省名中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保健食品审评专家,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顾问,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工作50余年,擅长治疗消化系统疾病,临床经验丰富。完成科研项目9项,其中获得省级科技进步奖二等奖5项、三等奖4项,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创立“六位一体”理念治疔疗功能性胃肠病、“二步灌肠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整体论治萎缩性胃炎、从“瘀”论治胃肠道息肉、从“肝”论治心身疾病等,中医特色鲜明,临床疗效显著。 唐旭东,男,1963年3月生,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 1982年毕业于扬州医专中医系,1987-1990年跟随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肝病专家王文正教授攻读硕士学位,1990-1993年跟随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脾胃病专家董建华院士攻读博士学位。现任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院长、北京市中医脾胃病研究所所长。 兼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脾胃病重点专科协作组组长,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会长,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常务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消化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医学会消化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同时担任第十届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新药审评专家、中央保健委员会中央保健会诊专家。被评为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百千万人才国家级人选、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作为课题**负责人先后主持科技部“十一五”国际合作课题、“十一五”与“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重大新药创制专题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平台课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973”计划课题等国家级课题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主编学术著作4部。获得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2项。 柯晓,毕业于福建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现任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脾胃病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福建省脾胃医学中心主任。兼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消化病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消化病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福建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学分会主任委员。擅长慢性胃炎、胃下垂、消化性溃疡、反流性食管炎、溃疡性结肠炎、功能性便秘等胃肠道疾病的中西医结合的诊断和治疗。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