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治、技术与环境:清代黄河水患治理策略研究(1644-1855)

包邮政治、技术与环境:清代黄河水患治理策略研究(1644-1855)

1星价 ¥70.6 (7.2折)
2星价¥70.6 定价¥9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010266077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58
  • 出版时间:2024-09-01
  • 条形码:9787010266077 ; 978-7-01-026607-7

内容简介

治理黄河、疏通运河乃有清一代之要政。本书立足于历史学、文献学方法,充分借鉴水利学、历史地理学的研究成果,以生态环境史的视角重新审视1855年黄河铜瓦厢改道前清廷河患治理策略,着重分析清廷治黄政治导向、水利技术进步与治黄环境后果三要素之间的关系。研究清代黄河治理活动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复杂纠葛,可为当前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战略提供弥足珍贵的历史经验。

目录

绪论 **章 先秦至元明黄河水患治理思想 **节 宋以前治黄思想、元修运河与黄河治理 一、宋代以前黄河水患治理思想 二、元朝修建京杭大运河与陆海联运 三、元代黄河水患与贾鲁治河 第二节 明朝黄河治理与通运转漕 一、明前期完善运河体系与黄河治理 二、治黄策略演变:从分水杀势到束水攻沙 三、潘季驯“束水攻沙,蓄清刷黄”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清顺康朝治河活动与河工方略的形成 **节 顺治朝治河活动与河工制度的初建 一、清代首任总河杨方兴的治河活动 二、朱之锡治河与河工制度的初创 第二节 康熙朝靳辅的治河思想与河工方略 一、反对贾让“不与水争地”与“迁民避水”说 二、坚持“筑堤束水,以水攻沙”的治河策略 三、改运口,开挖中运河,黄运体系进一步分离 四、坚持“蓄清敌黄”的治河方略 五、反对以人力开挖海口,主张导河以浚海 ……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曹志敏,河北滦州人,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清代黄河史、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研究。发表学术论文共30余篇,出版《学术探求与春秋大义:魏源〈诗古微〉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龚自珍集》(注说)(河南大学出版社2016年),《龚自珍的学术交游与生活世界》(商务印书馆2021年),《顺德自梳女历史足迹》(广东人民出版社2021年),《十字路口的大清:盛衰之际的嘉庆王朝》(人民出版社2023年)等多部学术专著。2010年主持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学理探究与春秋大义:魏源《诗古微》的现代阐释”,2017年主持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项目“清代黄河水患与朝廷的应对策略”,2021年主持 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清代黄河水患治理策略研究(1644—1855)”。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