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11222082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378
- 出版时间:2024-07-01
- 条形码:9787112220823 ; 978-7-112-22082-3
本书特色
本书结构分“历史”、“诠释”、“设计”三个部分,全面反映具有代表性的当代对中国园林的研究成果。其中各个部分的文字均为八篇,分别以刘敦桢、陈从周、童寯的著述作为开始,以示学术研究源流有自。 “历史”部分,主要关注对于中国园林的史实性考察,这是中国园林认识的基础研究,此部分文章可分为四组。**组为历史部分的里程碑;第二组为长时段的园林史发展研究,是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多篇园林历史研究中代表性的成果;第三组为针对园林史中单个问题(分别为人物、要素、个案)的深化研究;第四组的潘谷西《从“园林”到“理景”》(2001)是《江南理景艺术》一书的序言,作者提出“理景”这一核心概念,从而将园林史的视野打开。 “诠释”部分,关注当代对于中国园林的理论性理解。其中,陈从周《说园》是这一部分的重要起点。 “设计”部分,关注当代对于中国园林在设计方面的关联性思考,此部分文章可分为三组。 **组为童寯《江南园林志·造园》,是现代园林研究的起点,同样是对园林设计思考的起点之一,其对“园”一字的解释至今引人迷思。 第二组共三篇。冯纪忠《组景刍议》,运用当代景观思想讨论各种组景方法。张家骥《无往不复往复无尽--中国造园艺术的空间概念》,运用空间概念思考园林。朱光亚《中国古典园林的拓扑关系》,着力探讨如何以现代方式理解园林, 并抽象出了一种影响甚远的设计模式。 第三组四篇——是四位建筑师背景为主的学者所做的研究。
内容简介
中国园林的现代研究发轫于童嶲、刘敦祯、陈植等诸位先生,历经数代,已逐步形成了一定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格式。若从历史长河的视域观之,园林史的研究相对较多,园林作为一种载体和现象引发的思考较多,对文化的接续与传承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因各种缘由,兼具融通与独立意义的园林理论研究不多,史、论、造之间的联系和突破性的园林设计佳作不多,在国际园林研究中的独特性也还未彰显,这一局面或许与已有研究格式不知不觉的固化有关,也与当代意识、问题意识、方法意识不足有关。 当代中国园林研究正处于一个重要的转变过程之中,一方面传统修为的养成依然艰难,另一方面迫切需要拓展、深入。所以编纂《当代中国园林研究读本》,意在这一传统渐远、当代尚未充分介入的过程中,为部分中国园林研究存档;意在拓展园林研究领域,尤其是研究方法的转变;意在抛砖引玉,为当代研究需要关注的议题提供不成熟的纲要性建议。 因此,本文集按史、论、造三个脉络对文本进行汇编,试图反映当代中国园林研究的多种方法维度,体现当代园林研究对已有研究格式的部分突破以及园林研究多重背景带来的生机,探讨园林方法如何体现在当代的设计视野之中。文集所选取的17篇文章,分为三组:其一为“史”——历史,共6篇,是对中国园林历史的探究,注重展开历史的领域和方法;其二为“论”——诠释,共6篇,是对中国园林的多重诠释,注重文本展开的视域,注重概念和意义的辨析,试图使园林成为引人深思的交谈对象;其三为“造”——设计,共5篇,是从中国园林中获得的启示应用于当代设计实践,注重相关文本写作中对待词与物的不同态度和不同线索的契入。
目录
作者简介
葛明教授,博士,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主要研究方向为建筑与园林设计、建筑理论,主要设计作品有微园、春园等。 顾凯,副教授,东南大学建筑历史与理论博士,现任教于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学系,主要研究方向为风景园林历史、理论与遗产保护。
-
建筑园林文化趣味读本
¥20.7¥56.0 -
图解日本古建筑
¥19.5¥49.9 -
寻访山西古庙:晋中、晋北篇
¥65.3¥99.0 -
庭院造园艺术——浙江传统民居
¥18.7¥59.0 -
小户型空间放大术
¥19.6¥58.0 -
住宅细节解剖书
¥29.4¥58.0 -
陕西传统民居雕刻文化研究:中:砖雕集
¥284.2¥980.0 -
为建筑看相
¥17.6¥45.0 -
新建筑与流派-大家小书
¥13.0¥26.0 -
审判
¥14.4¥36.0 -
寻找城市-一名建筑师的欧洲旅行笔记
¥20.7¥58.0 -
设计准则-成为自己的室内设计师
¥12.0¥30.0 -
别墅风水
¥21.6¥68.8 -
城市社会地理学导论
¥21.4¥60.0 -
高家堡古镇
¥73.5¥98.0 -
水利工程地基处理技术
¥36.6¥54.0 -
古建筑修缮保护设计——理论与实践
¥135.4¥188.0 -
材料与空间:设计美学
¥40.4¥68.0 -
千年城池——可持续的中国古代城市形态研究
¥26.3¥32.0 -
西风东渐中的上海营造
¥89.6¥1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