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邮复旦全球史书系·东西之间丛书:首位华人主教罗文炤研究

- ISBN:9787573212993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572
- 出版时间:2024-09-01
- 条形码:9787573212993 ; 978-7-5732-1299-3
本书特色
通过本书可以看到,欧洲人对中国的看法,并不能简单地从他们关于中国的只言片语中寻得。因为他们对中国的评价,常常随自身的需要而改变。任何的言语,都需要结合当时的语境来理解。这也是本书作者试图做到的事。这对我们今天去了解其他文化对中国的认识,也是有帮助的。
内容简介
罗文炤(1617—1691)是明清时期中国首位也是唯一一位天主教本土主教。本书以时间为轴,讲述罗文炤从入教到担任宗座代牧的一生,深入分析了罗文炤在礼仪之争中的态度和立场,总结罗文炤在中西交流史上的独特地位与贡献。
作者在充分掌握相关中西文史料的基础上,还原出罗文炤身处的复杂关系网络,进而展现了中国天主教徒与欧洲传教士在中西文化、商贸往来中各自所扮演的角色,并对罗文炤晋铎、升任主教等重要事件的前因后果提出了新见。
目录
序/董少新 绪论
**节 研究对象及研究范围
第二节 选题意义
第三节 学术史回顾
第四节 研究基础与研究条件
**章 从教徒、修士到神父:罗文炤身份的转变
**节 明末清初的中西相遇: 福建与马尼拉
第二节 受洗并协助西班牙托钵修士 (1617—1640)
第三节 往还于马尼拉与福建之间 (1640—1665)
第二章 罗文炤晋升主教及其原因和影响
**节 康熙历狱期间唯一的中国神父(1664—1671)
第二节 身处多明我会与耶稣会之间(1671—1681)
第三节 被任命为主教和南京宗座代牧
第三章 关键时期:罗文炤的祝圣问题与礼仪之争
**节 从福建到马尼拉:争论的解决方案(1681—1683)
第二节 方案失败:马尼拉期间的尴尬情况(1683—1684)
第三节 在广州受祝圣(1684—1685)
第四章 罗文炤担任南京宗座代牧(1685—1691)
**节 南京宗座代牧的建立 (1685—1688)
第二节 南京宗座代牧的管理情况
第三节 法国耶稣会士在南京宗座代牧区(1688—1691)
第四节 罗文炤去世
第五章 罗文炤与中国礼仪之争
**节 天主教、中国教徒与中国礼仪
第二节 在礼仪之争中的关键时刻
第三节 罗文炤与严谟的关系
第四节 罗文炤署名的《论中国祭祖祭孔礼仪》
第五节 《论中国祭祖祭孔礼仪》的评价以及其在中国与欧洲的影响
结论 附录一 罗文炤生平简表
附录二 罗文炤署名的书信等作品
附录三 传教士中西名录
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简介
保罗·罗伯特·莫雷诺(Pablo Robert Moreno),西班牙人,曾任教于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2017年获得国家汉办孔子新汉学计划资助,在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攻读博士学位,2017年6月获得历史学博士学位,论文被评为复旦大学优秀博士论文。保罗是孔子新汉学计划首位在华获得博士学位的博士生。现在西班牙洛格罗尼奥市(Logroño)劳博中学 (IES La Laboral)任教。
董少新,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包括16—19世纪中欧关系史、中国天主教史、东亚海域史、明清史。已出版专著《形神之间——早期西洋医学入华史稿》(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葡萄牙耶稣会士何大化在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目前担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复旦大学东亚海域史研究创新团队(2023—2027)首席专家。
-
我的哲学之师叔本华
¥13.5¥39.0 -
哲学家的狗:一本让人捧腹大笑的超萌醒脑哲学书
¥16.9¥49.8 -
庄子的处世哲学-玄妙人生三昧
¥5.6¥14.0 -
中国哲学十讲
¥15.9¥49.8 -
了凡四训
¥16.7¥49.0 -
伦理学与经济学
¥8.2¥20.0 -
知行合一:王阳明心学:升级图解版
¥13.0¥46.0 -
思辨力35讲:像辩手一样思考
¥70.4¥88.0 -
周易相学精粹
¥14.7¥42.9 -
传习录
¥12.6¥55.0 -
沉思录
¥8.7¥18.0 -
存在与虚无-修订译本(九品)
¥30.2¥68.0 -
相濡以沫:希腊、罗马与拜占庭的精神世界
¥11.1¥33.5 -
简单的逻辑学:逻辑学入门很简单
¥8.6¥36.0 -
好的孤独
¥12.5¥36.0 -
王阳明心学的智慧
¥10.0¥36.0 -
现象学与家园学-塞普现象学研究文选
¥16.1¥42.0 -
传习录:王阳明心即是理,知行合一
¥8.6¥36.0 -
敏感与自我
¥25.0¥49.0 -
钱穆作品集:阳明学述要
¥24.5¥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