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1476210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84
- 出版时间:2021-12-01
- 条形码:9787511476210 ; 978-7-5114-7621-0
本书特色
系统总结了鄂尔多斯盆地北缘上古生界“连续-非连续过渡带”成藏机理及下古生界碳酸盐岩大型不整合面控藏模式,针对不同类型气藏建立了物探-地质一体化评价技术及配套工程工艺技术。
内容简介
本书从鄂尔多斯盆地构造沉积演化出发,阐明了中元古代以来多期构造迭加及沉积分异控制下天然气成藏条件的差异分布特征,重新评价了盆地天然气资源潜力,提出了大中型气田分布规律与勘探方向;重点聚焦盆地南、北缘构造过渡带古生界多类型圈闭分布与天然气富集规律,提出盆缘过渡带天然气差异化成藏新认识,系统总结了盆地北缘上古生界“连续-非连续过渡带”成藏机理及下古生界碳酸盐岩大型不整合面控藏模式;针对不同类型气藏建立了物探-地质一体化评价技术及配套工程工艺技术。
目录
绪 论 1
**节 叠合盆地及相关概念 1
一、叠合盆地的定义 1
二、叠合盆地的油气地质特征与分类 3
三、叠合盆地含油气系统 4
第二节 鄂尔多斯盆地叠合演化与油气聚集 6
一、鄂尔多斯盆地多期构造演化 6
二、鄂尔多斯盆地油气聚集 8
第三节 鄂尔多斯盆地天然气勘探历程 11
一、早期天然气探索阶段(1989 年之前) 11
二、下古生界勘探重大突破阶段(1989—1995 年) 12
三、上古生界勘探突破与快速发展阶段(1996—2012 年) 12
四、上下古生界勘探稳步发展阶段(2013—2016 年) 13
五、全盆立体勘探与新领域拓展阶段(2017 年至今) 14
**章 中新元古—古生界原型盆地叠合与中新生代演化与改造 16
**节 大地构造背景及其演化 16
一、基底特征 16
二、盆地构造演化背景 20
三、含油气盆地沉积演化 22
第二节 构造—地层层序及沉积充填特征 23
一、构造层序划分 24
二、关键层序界面构造特征 26 三、中新生代构造活动对前期叠合盆地的改造 30
四、沉积充填过程 35
五、岩浆与构造事件 38
第三节 原型盆地演化过程 42
一、中—新元古代原型盆地特征 42
二、寒武纪原型盆地特征 43
三、奥陶纪原型盆地特征 47
四、石炭—二叠纪原型盆地特征 51
第二章 古生界成藏要素叠置关系与气藏类型 54
**节 烃源岩叠置分布特征及生烃潜力 54
一、上古生界煤系烃源岩 54
二、奥陶系烃源岩 57
三、寒武系潜在烃源岩 67
四、长城系烃源岩 69
第二节 储层空间叠置与分布特征 72
一、石炭—二叠系储层 72
二、寒武—奥陶系储层 77
三、长城—蓟县系致密石英砂岩—白云岩储层 88
第三节 天然气输导及聚集 93
一、天然气成因及气源对比 93
二、天然气输导体系 98
三、鄂尔多斯盆地天然气运聚模式 103
第四节 天然气成藏组合及气藏类型 106
一、成藏要素差异叠置特征 106
二、天然气成藏组合 113
三、气藏类型及分布 115
第三章 盆地北缘构造过渡带杭锦旗地区成藏组合与勘探 118
**节 盆地北缘多期构造叠加与天然气聚集 118
一、盆地北部地质结构与构造演化 118
二、源—储组合及分布 124
三、构造叠置关系与天然气差异聚集 126 第二节 南部斜坡区地层—岩性气藏分布与勘探评价技术 130
一、油气地质特征与成藏模式 130
二、圈闭特征与勘探开发一体化评价技术 137
第三节 北部隆起区复合气藏分布与勘探评价技术 148
一、砂体叠置样式与圈闭发育特征 149
二、成藏模式与主控因素 153
三、勘探开发一体化评价技术 155
第四章 伊陕斜坡北部大牛地气田成藏组合与勘探 165
**节 古生界演化过程及成藏组合 166
一、古生界演化过程及其沉积充填配置 166
二、上古生界储层砂体叠置样式与圈闭类型 173
三、下古生界碳酸盐岩气藏成藏组合 177
第二节 资源潜力再认识 178
一、下古生界烃源岩资源潜力再评价 179
二、下古生界风化壳岩溶储层与断控岩溶储层的复合 182
第三节 上古生界致密砂岩气藏单砂体精细描述技术 186
一、上古生界储层基本特征 186
二、单砂体描述技术 189
第四节 下古生界碳酸盐岩岩溶储层评价技术 195
一、加里东期不整合岩溶作用 196
二、中小尺度岩溶储层预测技术 203
三、碳酸盐岩岩溶气藏成藏模式 210
第五章 伊陕斜坡南部富县地区成藏组合与勘探 213
**节 富县地区古生界成藏组合 214
一、构造沉积演化与储层形成 214
二、烃源岩特征 216
三、断裂特征 219
四、成藏组合 220
第二节 上古生界沉积相特征及气藏分布 221
一、地层发育特征 221
二、沉积相识别与划分 222 三、沉积体系划分 232
四、富县地区上古生界天然气成藏地质条件分析与控制因素 235
五、富县区块上古生界天然气成藏模式及分布规律 238
第三节 下古生界碳酸盐岩岩溶气藏分布规律 239
一、碳酸盐岩储层特征 239
二、古岩溶发育特征 246
三、成藏主控因素 257
第六章 盆地南缘构造过渡带镇泾—彬长地区成藏组合与勘探 260
**节 中新元古—古生界成藏要素叠合特征 262
一、镇原古凸起演化的地质结构 263
二、镇原古凸起演化控制下的烃源岩发育 264
三、镇原古凸起的发育控制圈闭叠合 266
四、盖层发育特征 276
五、生储盖组合特征 277
第二节 气藏分布特征与勘探潜力评价 279
一、镇泾区块中新元古界气藏特征及潜力评价 279
二、彬长区块下古生界气藏勘探潜力评价 280
三、上古界气藏分布特征与勘探潜力评价 283
第三节 气藏勘探评价技术 286
一、储层地球物理特征 287
二、贝叶斯随机反演砂体厚度刻画技术 288
三、高频衰减含气砂岩预测及有利区带优选技术 291
第七章 盆地西缘构造过渡带成藏组合与勘探 293
**节 中新元古—古生界成藏要素叠合特征 296
一、烃源岩发育特征 296
二、储层发育特征 301
三、盖层特征与生储盖组合 305
四、圈闭特征 306
第二节 气藏分布特征与勘探潜力评价 308
一、盆地西缘上古生界气藏分布特征 310
二、盆地西缘下古生界气藏分布特征 318 三、麻黄山西—定北地区古生界天然气勘探潜力评价 325
第八章 资源潜力与勘探方向 330
**节 资源潜力分析 330
一、上古生界煤系烃源岩资源潜力分析 330
二、下古生界奥陶系烃源岩资源潜力分析 332
三、中元古界—寒武系烃源岩资源潜力分析 334
四、含油气系统分析 335
第二节 区带划分与评价 340
一、区带划分原则与流程 340
二、区带划分方案 340
三、区带分类与命名 344
四、区带评价及典型的案例 347
第三节 勘探方向 353
一、勘探领域分析 353
二、勘探潜力评价及目标优选 356
三、勘探方向及建议 357
参考文献 360
**节 叠合盆地及相关概念 1
一、叠合盆地的定义 1
二、叠合盆地的油气地质特征与分类 3
三、叠合盆地含油气系统 4
第二节 鄂尔多斯盆地叠合演化与油气聚集 6
一、鄂尔多斯盆地多期构造演化 6
二、鄂尔多斯盆地油气聚集 8
第三节 鄂尔多斯盆地天然气勘探历程 11
一、早期天然气探索阶段(1989 年之前) 11
二、下古生界勘探重大突破阶段(1989—1995 年) 12
三、上古生界勘探突破与快速发展阶段(1996—2012 年) 12
四、上下古生界勘探稳步发展阶段(2013—2016 年) 13
五、全盆立体勘探与新领域拓展阶段(2017 年至今) 14
**章 中新元古—古生界原型盆地叠合与中新生代演化与改造 16
**节 大地构造背景及其演化 16
一、基底特征 16
二、盆地构造演化背景 20
三、含油气盆地沉积演化 22
第二节 构造—地层层序及沉积充填特征 23
一、构造层序划分 24
二、关键层序界面构造特征 26 三、中新生代构造活动对前期叠合盆地的改造 30
四、沉积充填过程 35
五、岩浆与构造事件 38
第三节 原型盆地演化过程 42
一、中—新元古代原型盆地特征 42
二、寒武纪原型盆地特征 43
三、奥陶纪原型盆地特征 47
四、石炭—二叠纪原型盆地特征 51
第二章 古生界成藏要素叠置关系与气藏类型 54
**节 烃源岩叠置分布特征及生烃潜力 54
一、上古生界煤系烃源岩 54
二、奥陶系烃源岩 57
三、寒武系潜在烃源岩 67
四、长城系烃源岩 69
第二节 储层空间叠置与分布特征 72
一、石炭—二叠系储层 72
二、寒武—奥陶系储层 77
三、长城—蓟县系致密石英砂岩—白云岩储层 88
第三节 天然气输导及聚集 93
一、天然气成因及气源对比 93
二、天然气输导体系 98
三、鄂尔多斯盆地天然气运聚模式 103
第四节 天然气成藏组合及气藏类型 106
一、成藏要素差异叠置特征 106
二、天然气成藏组合 113
三、气藏类型及分布 115
第三章 盆地北缘构造过渡带杭锦旗地区成藏组合与勘探 118
**节 盆地北缘多期构造叠加与天然气聚集 118
一、盆地北部地质结构与构造演化 118
二、源—储组合及分布 124
三、构造叠置关系与天然气差异聚集 126 第二节 南部斜坡区地层—岩性气藏分布与勘探评价技术 130
一、油气地质特征与成藏模式 130
二、圈闭特征与勘探开发一体化评价技术 137
第三节 北部隆起区复合气藏分布与勘探评价技术 148
一、砂体叠置样式与圈闭发育特征 149
二、成藏模式与主控因素 153
三、勘探开发一体化评价技术 155
第四章 伊陕斜坡北部大牛地气田成藏组合与勘探 165
**节 古生界演化过程及成藏组合 166
一、古生界演化过程及其沉积充填配置 166
二、上古生界储层砂体叠置样式与圈闭类型 173
三、下古生界碳酸盐岩气藏成藏组合 177
第二节 资源潜力再认识 178
一、下古生界烃源岩资源潜力再评价 179
二、下古生界风化壳岩溶储层与断控岩溶储层的复合 182
第三节 上古生界致密砂岩气藏单砂体精细描述技术 186
一、上古生界储层基本特征 186
二、单砂体描述技术 189
第四节 下古生界碳酸盐岩岩溶储层评价技术 195
一、加里东期不整合岩溶作用 196
二、中小尺度岩溶储层预测技术 203
三、碳酸盐岩岩溶气藏成藏模式 210
第五章 伊陕斜坡南部富县地区成藏组合与勘探 213
**节 富县地区古生界成藏组合 214
一、构造沉积演化与储层形成 214
二、烃源岩特征 216
三、断裂特征 219
四、成藏组合 220
第二节 上古生界沉积相特征及气藏分布 221
一、地层发育特征 221
二、沉积相识别与划分 222 三、沉积体系划分 232
四、富县地区上古生界天然气成藏地质条件分析与控制因素 235
五、富县区块上古生界天然气成藏模式及分布规律 238
第三节 下古生界碳酸盐岩岩溶气藏分布规律 239
一、碳酸盐岩储层特征 239
二、古岩溶发育特征 246
三、成藏主控因素 257
第六章 盆地南缘构造过渡带镇泾—彬长地区成藏组合与勘探 260
**节 中新元古—古生界成藏要素叠合特征 262
一、镇原古凸起演化的地质结构 263
二、镇原古凸起演化控制下的烃源岩发育 264
三、镇原古凸起的发育控制圈闭叠合 266
四、盖层发育特征 276
五、生储盖组合特征 277
第二节 气藏分布特征与勘探潜力评价 279
一、镇泾区块中新元古界气藏特征及潜力评价 279
二、彬长区块下古生界气藏勘探潜力评价 280
三、上古界气藏分布特征与勘探潜力评价 283
第三节 气藏勘探评价技术 286
一、储层地球物理特征 287
二、贝叶斯随机反演砂体厚度刻画技术 288
三、高频衰减含气砂岩预测及有利区带优选技术 291
第七章 盆地西缘构造过渡带成藏组合与勘探 293
**节 中新元古—古生界成藏要素叠合特征 296
一、烃源岩发育特征 296
二、储层发育特征 301
三、盖层特征与生储盖组合 305
四、圈闭特征 306
第二节 气藏分布特征与勘探潜力评价 308
一、盆地西缘上古生界气藏分布特征 310
二、盆地西缘下古生界气藏分布特征 318 三、麻黄山西—定北地区古生界天然气勘探潜力评价 325
第八章 资源潜力与勘探方向 330
**节 资源潜力分析 330
一、上古生界煤系烃源岩资源潜力分析 330
二、下古生界奥陶系烃源岩资源潜力分析 332
三、中元古界—寒武系烃源岩资源潜力分析 334
四、含油气系统分析 335
第二节 区带划分与评价 340
一、区带划分原则与流程 340
二、区带划分方案 340
三、区带分类与命名 344
四、区带评价及典型的案例 347
第三节 勘探方向 353
一、勘探领域分析 353
二、勘探潜力评价及目标优选 356
三、勘探方向及建议 357
参考文献 360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教授级高工,中国石化华北油气分公司副总经理、总地质师,从事油气地质勘查科研及管理工作近30年,出版专著3部、译文集1部、发表论文30余篇,获省部级以上奖励8次,任中石化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石油实验地质》等期刊编委。
本类五星书
本类畅销
-
铁道之旅:19世纪空间与时间的工业化
¥20.7¥59.0 -
金属材料及热处理
¥46.8¥72.0 -
中国传统民俗文化:建筑系列:中国古代桥梁
¥20.9¥58.0 -
嗨印刷工艺(Vol1烫印)(精)
¥147.4¥268.0 -
西门子S7-1200 PLC项目化教程
¥39.4¥54.0 -
装配化工字组合梁设计
¥88.0¥160.0 -
高聚物粘结及其性能
¥34.8¥120.0 -
汽车风云人物
¥13.5¥50.0 -
品牌鞋靴产品策划-从创意到产品
¥26.5¥42.0 -
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手册-(含光盘)
¥61.6¥78.0 -
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实施手册
¥16.4¥39.0 -
长江航运文化
¥21.2¥46.0 -
航空发动机限寿件概率损伤容限评估概述
¥67.8¥88.0 -
天才武器
¥42.0¥60.0 -
中国再制造进展
¥88.5¥118.0 -
中国烹饪工艺学粤菜教程
¥48.4¥59.8 -
蓝色水星球 重新思考我们在宇宙中的家园
¥60.7¥88.0 -
面对盖娅:新气候制度八讲
¥69.0¥92.0 -
机械制图
¥37.4¥68.0 -
服饰造型讲座:4:外套·背心
¥37.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