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30528210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04
  • 出版时间:2024-10-01
  • 条形码:9787305282102 ; 978-7-305-28210-2

本书特色

德国当代著名哲学家彼德·斯洛特戴克引经据典,从古希腊开始回顾哲学发展的历程,探索哲学与哲学家身份的演变,总结思考的本质。他挑战了人们对“思考者”身份的传统看法,是一本兼具历史视野和批判深度的哲学著作。 在《思想的假死》中,斯洛特戴克深入探讨了哲学家如何通过“假死”状态进行思维的重构,摆脱日常生活的束缚,进入一种纯粹的思考模式。他的观点启发读者重新审视思维与现实的关系,以及哲学如何在社会变迁中保持其独立性。 斯洛特戴克也揭示了在一步步的演变中,思考者脱离实际的倾向,学院逐渐成为象牙塔,失败者的浪漫主义逐渐蔓延。他提醒人们反思,提倡在实践中思考。 知识追求如何变得不切实际?在这篇充满激情的演讲中,斯洛特戴克试图为我们解释一个看似理所当然的观点:理论思考与从生活中抽离有着密切的关系。他认为,问题始于柏拉图对苏格拉底之死的描述,即苏格拉底之死是其哲学实践的逻辑终点。此后,尽管偶尔会有像尼采这样的英雄式异见者,但理想中的思想家主要是一种“假死的人”。 斯洛特戴克以辛辣的笔调讽刺“失败的浪漫主义”或知识分子的“承诺”。他大胆地断言,我们所谓的“文化”,其中很大一部分是一种非化学的“镇静剂”。我们应该怎么做呢?追求一种既不纯粹主动参与也不纯粹沉思的生活,斯洛特戴克称之为“实践生活”。 ——《卫报》

内容简介

在广受赞誉的《你必须改变你的生活》一书中,彼德·斯洛特戴克将“实践”视为决定性的“人类境况”。而在本书中,他分析了这种有关人类思维和行为的新视角,如何从根本上改变了理论工作者与科学工作者看待其学科的方式和他们的工作内容。彼德·斯洛特戴克将理论和科学理解为一种通过生成的练习而唤醒工作者投入生活的方式。 本书的叙述涵盖了两干多年的哲学发展历程。它始于柏拉图对他的老师的描述——那位老师因沉思而伫立在原地一动不动——继而涉及胡塞尔、尼采、海德格尔等哲学家的思想。*初的雅典学院是一个练习的地点,在那里人们学习如何从世界中抽离。胡塞尔的现象学劝导人们从存在执态中后退一步,练习不参与。斯洛特戴克呼吁人们思考“悬置的人”如何保持创造性。

目录

【目 录】 序言 作为实践生活形式的理论 I 理论与苦修主义,现代与古典时代 II 观察者出现了:论有悬置能力的人的产生 III 理论的假死及其变形 IV 认知的现代性:刺杀中立观察者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彼德·斯洛特戴克,德国哲学家、文学理论家。他是当代德国乃至欧陆*为重要的哲学家之一。1968~1974年,他在慕尼黑大学和汉堡大学主修哲学和德语语言文学,1975年获得汉堡大学博士学位。他于1992年起任卡尔斯鲁厄设计高等学校美学和哲学教授,同时任该校校长;亦在维也纳绘画艺术学院任教。他的代表作有《球体》三部曲,以及《资本的内部:全球化的哲学理论》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