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30724231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291
  • 出版时间:2023-12-01
  • 条形码:9787307242319 ; 978-7-307-24231-9

内容简介

礼学与制度是中国历史与文化的“大经大法”。随着新材料、新方法的出现,礼学与制度研究需要推陈出新。本书从历史学、考古学、经学、文献学等不同视角,以礼学与制度为研究论题,运用甲骨卜辞、出土礼器、秦汉简牍等新材料,考释与考证并举,提出先秦秦汉礼制新问题;从日常与微观史的角度解读汉碑与六朝礼制材料,抉发礼学与制度的深层意涵;对三《礼》及郑注等经典文本进行精微的经义逻辑分析,及考察历代礼学书籍文献学问题;探讨宾礼、庙制等具体礼制内容与王朝政治的互动关系。

目录

商末周初“戈”族贵族丧葬制度变迁考 制器尚象:圣人制作与礼器的神圣出身 裼袭礼考论 二戴《礼记》中“孔门传记”文献的分类与《论语》的二次成书 ——兼论《论语》的辑纂方法与选篇原则 胡家草场汉简《朝律》初读 两汉三《礼》礼义演进梗概 司马彪的“错误”与“行事”:《续汉书·礼仪志》养老礼辨正 论亲迎与成妇礼之意涵 ——以郑玄、何休论争为中心 读《樊敏碑》 从政务运作到知识生产 ——论六朝尚书议政中的“例” 北魏于什门出使北燕的礼仪之争 梁武帝治礼之研究 唐代明堂建筑形制再探 从国宾私礼到国家常祀 ——唐宋时期胜朝宗庙的制度变迁 “敬宗”与“贵贵”:宗族建设的两种理念 论《仪礼郑注句读》的体例创新与文本意义 黄丕烈影宋抄单疏本《仪礼》价值发覆 ——兼论汪士钟影宋刻本之缺憾 凌曙《礼论》考略 皇代衣帽亦可以行周礼 ——曹元忠《礼议》与清末礼制的修订 圣贤祠、岳神庙和女生宿舍:近代岳麓书院的空间变化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是在1996年成立的武汉大学中国文化研究院的基础上,于1999年组建而成。2000年,被批准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普通高校)。2005年,又被教育部批准为“985中国传统文化现代转型创新基地”。该中心为跨学科研究中国文化的机构,涉及历史、哲学、文学等学科,下设中国社会变迁与文化转型研究室、中国思想文化研究室、楚文化与楚地出土文献研究室等机构。它发挥武汉大学文、史、哲、外语、图书馆各学科的传统优势,长期以来在学术上相互渗透,形成了以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为中心的学术交流和协作关系。并且在中国传统哲学、楚文化、明清文化、明清社会经济等研究领域形成了优势和特色。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