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班牙内战:秩序崩溃与激荡的世界格局,1936-1939

包邮西班牙内战:秩序崩溃与激荡的世界格局,1936-1939

1星价 ¥114.8 (5.8折)
2星价¥114.8 定价¥19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4557949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1cm
  • 页数:2册(23,1051
  • 出版时间:2024-10-01
  • 条形码:9787545579499 ; 978-7-5455-7949-9

本书特色

郭建龙(历史作家、本书译者):关于西班牙内战的书籍已经汗牛充栋, 翻译过来的也已经不少,但堪称经典、无可替代的依然是休·托马斯写于半个世纪之前的这一部。为什么这部著作成为经典?因为全面和平衡。与其他书籍的立场先行不同,休·托马斯熟悉战争双方的材料和立场。他同情共和派,但也深知共和派的弱点和失策;他不喜欢国民军的保守和 ,却也写出了国民军的纪律性。他在行文中以公正的态度层层展现了双方的收获、策略和失败,只有这样,我们才得以看到这场战争的全貌,也只有这样,读者才能利用全面的信息去思考这场人类历 复杂的内战。所谓理解历史,并不以人们良好的意愿为 ,而是要建立在具体的制度、细节和对人性的尊重之上。 卖点:★研究西班牙内战的扛鼎之作,荣获“毛姆文学奖”的企鹅世界史系列作品★赠品夹页,以虚拟报纸形式,介绍有关内战的四个历史时刻和西班牙历史速览,快速、高效地走入这部1000页的鸿篇巨著★1961年首版发行,至今已修订5次;面世50周年纪念版,全面再现西班牙内战全过程★西班牙内战领域的代表性学者休·托马斯的翘楚之作,畅销书作家郭建龙领衔翻译★充分呈现共和国的捍卫者和摧毁者各自的理由,细腻洞察作战双方的无奈、痛苦与对抗★一场内战演变为微型世界大战,回顾世界人民同法西斯主义的 次交锋★重拾20世纪上半叶的世界激荡与理想主义,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动因★毕加索《格尔尼卡》、海明威《丧钟为谁而鸣》的创作原点,感受彪炳史册的 主义精神编辑推荐:★开山即 :研究西班牙内战的扛鼎之作1961 年,休·托马斯出版了 本关于西班牙内战的客观史学著作,并在后来的50年中不断修订扩展, 终成本一部长达 1000 页的鸿篇巨制。直到 ,托马斯的这部著作在该领域仍堪称翘楚,可谓是开山即 。简体中译本即以企鹅出版社的50周年纪念版作为底本,由畅销书作家郭建龙领衔翻译。★ 影响力:获毛姆文学奖的历史著作本书是一部重量级的史学著作,却也因其实地考察的写作方法和优美的文学性获得1962年的毛姆文学奖。本书中立地展现了共和 部的派别林立和政治斗争。作者同作战双方人物都有良好的交往,可以充分掌握一手资料,洞察战争的起因,体察作战双方立场和行动理由,客观再现战争的全过程,展现欧洲的秩序崩溃如何从西班牙集中爆发, 终变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热战。★微型世界大战:对理解20世纪上半叶的秩序崩溃与第二次世界大战有重要意义西班牙内战是世界人民与法西斯主义的 次交锋,反映了当时西班牙 的社会矛盾和世界在20世纪上半叶的动荡。反法西斯的人民阵线和共和政府,以及佛朗哥的国民军,均受到外国力量的介入,为即将到来的二战提供试验场,将内战变为一场微型的世界大战。★反法西斯记忆: 浪漫色彩的 纵队,至今仍是世界人民的激荡记忆白求恩、毕加索、达利、聂鲁达以不同形式参与了这场战争;美国作家海明威、英国社会评论家、英国记者乔治·奥威尔、美国战地摄影记者罗伯特·卡帕等人均对西班牙内战做了详细的报道和研究。《格尔尼卡》(毕加索)、《内战的预感》(达利)、《丧钟为谁而鸣》(海明威),一大批中国读者耳熟能详的绘画、文学作品影响至今。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记录1936年至1939年西班牙内战全过程的史诗巨著。在这场战争中,以佛朗哥为中心的 主义西班牙与以左翼联盟为核心的共和主义西班牙之间发生了激烈的对抗与颠覆。海明威等大批知识分子和作家弃笔从戎,加入 纵队, 为这场战争增添了传奇色彩和理想主义热情。战争随着双方势力变化而不断推进, 终在 势力的插手下走向一个 结局。 西班牙这场为期三年的内战,既有外部法西斯 的插手,也有苏联和 纵队的援助,又有 联盟对于局势的搅动,将20世纪上半叶旧 秩序的逐步崩溃与新世界格局的酝酿展露无遗,同时也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前奏。不同阵营拉开大幕,操控各自的傀儡主角登场,将战争的残酷与血腥、阴谋与诡计展露在世人面前……

目录

上 册 编者按 标注简称说明 团体和政治党派 五十周年版序 再版前言 **部 战争的起源 1.开场白 2.关于宪法的斗争与一战的影响 3.第二共和国的起步 4.冲破教权主义的开端 5.无政府主义的发展 6.社会与农业概况 7.分裂与统一 8.西班牙共产党的诞生与法西斯的产生 9.十月的阿斯图里亚斯起义 10.选举 11.阴谋 12.第二共和国的失败 第二部 叛乱与革命 13.战争的酝酿 14.战争爆发 15. 7月19日至7月末的战况 16.血腥 17.蓝色时代 18.左翼的对抗 19. 7月底到8月的战况以及阵营的分化 20.成为国际危机 21.国际援助与欧洲秩序的崩溃 22.右翼搅动局势 23.不干涉计划 24.共和主义的战争挫折与政府的革新 25.国家主义西班牙的发展 26.政变的萌芽 27.援助与利益 下 册 第三部 微型世界大战 28. 1936年冬天的战斗 29.何塞·安东尼奥的死亡和佛朗哥的崛起 30.内部争端 31.军队与后勤 32.集体农场 33. 1936年冬的国际援助 34. 1937年春的三场战役 35.马德里战线重组和格尔尼卡轰炸 36.国家主义内部政权的确立 37.共和国政府的变局和“五月事件” 第四部 两场反革命的战争 38.毕尔巴鄂的陷落 39.共和主义的内部斗争 40.布鲁内特战役、桑坦德战役和阿斯图里亚斯战役 41. 1937年的国际局势 42.短暂的平静与建设 43.内林格的政策与内部改革 44.特鲁埃尔、阿拉贡和莱万特之战 45.外部支援与内部危机 46. 1938年第二季度的情况 47.埃布罗地区的战斗 48.短暂的休整与加泰罗尼亚的战役 49.逃离加泰罗尼亚 50.*后的博弈 结 局 51.结局 后 记 附录一 西班牙波旁王朝和卡洛斯王位继承图 附录二 比塞塔在丹吉尔交易所的“生与死”(兑英镑) 附录三 国外介入西班牙内战的力量评估 附录四 “格尔尼卡” 附录五 地图清单 注释与参考文献 选入的参考书目
展开全部

相关资料

关于西班牙内战的书籍已经汗牛充栋,国内翻译过来的也已经不少,但堪称经典、无可替代的依然是休·托马斯写于半个世纪之前的这一部。为什么这部著作成为经典?因为全面和平衡。与其他书籍的立场先行不同,休·托马斯熟悉战争双方的材料和立场。他同情共和派,但也深知共和派的弱点和失策;他不喜欢国民军的保守和极端,却也写出了国民军的纪律性。他在行文中以公正的态度层层展现了双方的收获、策略和失败,只有这样,我们才得以看到这场战争的全貌,也只有这样,读者才能利用全面的信息去思考这场人类历史上*复杂的内战。所谓理解历史,并不以人们良好的意愿为终极,而是要建立在具体的制度、细节和对人性的尊重之上。——郭建龙(历史作家、本书译者)1961 年,休·托马斯出版了**本关于西班牙内战的客观的史学著作,并于 16 年后将其扩展为一部长达 1000 页的鸿篇巨制。没有哪个单行本可以完整、精确地描述这场在复杂程度上堪与法国大革命相媲美的战争,托马斯的修订本堪称翘楚。——斯坦利·G. 佩恩,《西班牙内战》(另一部同名作品)作者托马斯先生对西班牙内战非常了解,本书写得非常好。对这样一个伟大主题,本书进行了全面、生动而深刻严肃的论述。——文森特·希恩,《纽约时报书评》本书无可匹敌,是关于这个主题*中立、*全面的作品。——《美国历史评论》

作者简介

休·托马斯,英国著名历史学家、作家。1951年毕业于剑桥大学王后学院,1966—1975年担任英国雷丁大学历史学教授;1979—1991年担任伦敦政策研究中心首席官员。2008年被授予艺术与文学勋章(法国政府文化部设立),并获“加巴龙奖”;2009年荣获“卡尔沃·谢列尔奖”,“薄伽丘奖”以及意大利“诺尼诺文学奖”。著有多部历史著作,包括《西班牙内战》《未完成的世界史》《征服:蒙特祖玛、科尔特斯与旧墨西哥的陨落》《奴隶贸易》以及“西班牙三部曲”(《黄金之河》《黄金时代》《无止境的世界》)等。其中《西班牙内战》获“毛姆文学奖”。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