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波工程技术(第3版)

包邮微波工程技术(第3版)

1星价 ¥100.8 (6.0折)
2星价¥100.8 定价¥16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18133622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844
  • 出版时间:2024-11-01
  • 条形码:9787118133622 ; 978-7-118-13362-2

本书特色

内容全面:涵盖微波技术 8 章、微波管原理 6 章、微波管材料与制造工艺 4 章,共 18 章,系统呈现多方面知识。 紧跟发展:微波技术部分依技术发展需求,增加圆图知识、匹配概念,纳入高功率微波传输与模式变换内容;微波管原理部分涵盖多种传统及新型器件,还增添在 THz 技术领域重要的带状电子注器件内容;材料及制造工艺部分介绍常规工艺同时,纳入新工艺、新技术应用。 修订完善:作为修订版教材,能结合当下相关领域技术发展,对内容进行针对性更新与补充,助力读者更好掌握*新知识。

内容简介

本书为修订版教材。本书包括微波技术8章( 第1章至第8章)、微波管原理6章( 第9章至第14章)和微波管材料与制造工艺4章(第15章至第18章),三部分共18章。其中微波技术部分以波导系统为主,简单介绍了微带线及微带元件,根据技术发展的需要,特别增加了关于圆图的知识和专门讨论了关于匹配的概念,根据技术发展的需要,这部分还包括了高功率微波的传输与模式变换的内容;微波管原理部分则包括了传统微波管、毫米波、亚毫米波微波管和新型微波器件、相对论电子注器件,以及增加了在THz技术领域特别重要的带状电子注器件的内容;材料及制造工艺部分主要介绍微波电真空器件所用各种材料和零件的制造、处理、连接及总成工艺,以及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工艺、新技术在微波电真空器件中的应用。

目录

目录第 1 章 微波概论 1.1 微波的特点和应用1.1.1 微波的概念与特点1.1.2 微波的应用1.1.3 微波的防护1.1.4 微波的传输1.2 波数和波的传播状态1.2.1 自由空间波数 k1.2.2 截止波数 kc1.2.3 波的传播状态1.3 相速、群速和波型1.3.1 相速1.3.2 群速1.3.3 能速目录 第 1 章 微波概论 1.1 微波的特点和应用1.1.1 微波的概念与特点 1.1.2 微波的应用 1.1.3 微波的防护 1.1.4 微波的传输1.2 波数和波的传播状态1.2.1 自由空间波数 k 1.2.2 截止波数 kc 1.2.3 波的传播状态1.3 相速、群速和波型1.3.1 相速 1.3.2 群速 1.3.3 能速 1.3.4 波型1.4 微波传输线的等效长线理论与阻抗1.4.1 传输线的特性阻抗、输入阻抗及反射系数 1.4.2 传输线工作状态 1.4.3 驻波系数1.5 传输线的阻抗匹配1.5.1 信号源向负载传输的功率 1.5.2 传输线的阻抗匹配 1.5.3 阻抗匹配的作用1.6 传输线圆图1.6.1 阻抗圆图 1.6.2 导纳圆图 1.6.3 实用圆图及其基本应用第 2 章 微波传输系统 2.1 规则波导中电磁波的一般特性2.1.1 横向场分量与纵向场分量的关系 2.1.2 纵向场分量的亥姆霍兹方程2.2 矩形波导2.2.1 矩形波导中的模式 2.2.2 矩形波导的截面尺寸 2.2.3 矩形波导中的场结构 2.2.4 TE10 模的管壁高频电流 2.2.5 矩形波导中的长线概念和部分波概念2.3 圆波导2.3.1 圆波导中的模式 2.3.2 圆波导中的场结构2.4 介质填充波导 2.5 同轴线2.5.1 同轴线中的 TEM 模 2.5.2 同轴线中的高次模式2.6 微带传输线2.6.1 微带 2.6.2 带状线 2.6.3 槽线 2.6.4 共面线 (共面波导)2.7 脊波导、鳍线和槽波导2.7.1 脊波导 2.7.2 鳍线 2.7.3 槽波导2.8 模式的激励与耦合2.8.1 奇偶禁戒规则 2.8.2 波导激励形式第 3 章 单端口、两端口波导元件 3.1 概述 3.2 连接元件与元件的连接3.2.1 连接波导 3.2.2 波导的连接 3.2.3 同轴线的连接3.3 终端元件 — 匹配负载与短路活塞3.3.1 匹配负载 3.3.2 短路活塞3.4 阻抗变换元件 — 阻抗变换器与调配器3.4.1 阻抗变换器的基本原理 3.4.2 阻抗变换器的应用3.5 阻抗变换元件 — 调配器3.5.1 短路分支线调配器 3.5.2 矩形波导调配器3.6 功率与相位控制元件 — 衰减器与移相器3.6.1 衰减器 3.6.2 移相器3.7 波型变换元件 — 波型变换器与抑制器3.7.1 过渡接头 3.7.2 波型抑制器3.8 频率控制元件 — 微波滤波器3.8.1 滤波器的分类与特性 3.8.2 微波滤波器结构示例第 4 章 三端口、四端口波导元件 4.1 功率分配元件 — 分支波导4.1.1 T 形接头 4.1.2 T 形接头的应用举例 4.1.3 Y 形分支波导4.2 功率分配元件 — 微波电桥4.2.1 双 T 接头和魔 T 4.2.2 环形电桥 4.2.3 波导窄边裂缝电桥4.3 功率分配元件 — 定向耦合器的基本原理4.3.1 定向耦合器的技术指标 4.3.2 定向耦合器的工作原理4.4 小孔定向耦合器的设计4.4.1 单孔定向耦合器 4.4.2 多孔定向耦合器4.5 微波元件特性的散射参数表示4.5.1 散射参数的定义 4.5.2 微波元件特性的 S 参数表示第 5 章 高功率微波的传输与模式变换 5.1 高功率微波传输线5.1.1 过模光滑圆波导 5.1.2 过模皱纹圆波导 5.1.3 准光传输线 (波束波导)5.2 高功率微波过渡波导5.2.1 高功率微波过渡波导的提出 5.2.2 高功率微波过渡波导的设计5.3 高功率微波系统的模式变换5.3.1 高功率微波系统中主要的模式变换序列 5.3.2 模式变换器的主要参数5.4 高功率微波系统的波导模式变换器5.4.1 TE0n—HE11 波导模式变换器 5.4.2 TM0n—HE11 波导模式变换器5.5 高功率微波的准光模式变换器5.5.1 准光模式变换器一般介绍 5.5.2 准光模式变换器的设计及改进第 6 章 微带元件 6.1 微带的连接与不连续性6.1.1 微带过渡接头 6.1.2 微带的不连续性 6.1.3 微带线节谐振器6.2 微带的集总参数元件6.2.1 电感器 6.2.2 电容器 6.2.3 电阻器 6.2.4 集总元件在微带线中的应用举例6.3 耦合微带线6.3.1 耦合微带线结构及其参数 6.3.2 耦合微带线节6.4 微带滤波器6.4.1 微带低通滤波器 6.4.2 微带带通和带阻滤波器6.5 微带阻抗变换器6.5.1 短路分支线阻抗变换器 6.5.2 阶梯阻抗变换器 6.5.3 渐变线阻抗变换器6.6 微带定向耦合器、环形电桥和功率分配器6.6.1 微带定向耦合器 6.6.2 微带环形电桥 6.6.3 微带二分功率分配器第 7 章 微波铁氧体元件与非线性元件 7.1 微波在铁氧体中的传播特性7.1.1 电磁波的极化 7.1.2 微波铁氧体的电磁特性7.2 铁氧体隔离器与移相器7.2.1 铁氧体隔离器 7.2.2 铁氧体移相器7.3 铁氧体环行器7.3.1 结环行器 7.3.2 差相移式环行器 7.3.3 法拉第旋转式环行器 7.3.4 微带铁氧体环行器7.4 声表面波器件7.4.1 声表面波 7.4.2 声表面波器件7.5 微波检波器7.5.1 金属 — 半导体结二极管 7.5.2 检波器第 8 章 微波谐振器 8.1 概述 8.2 谐振器的主要特性参数8.2.1 谐振波长 λ0 8.2.2 品质因数 Q0 8.2.3 等效电导 G0 和特性阻抗 ρ0 8.2.4 有载品质因数 QL 与耦合系数 β8.3 矩形波导谐振腔8.3.1 振荡模式及其场分量 8.3.2 谐振波长与品质因数 8.3.3 矩形腔的主要振荡模式8.4 圆波导谐振腔8.4.1 振荡模式及其场分量 8.4.2 谐振波长与品质因数 8.4.3 圆柱腔的主要振荡模式8.5 同轴线谐振腔8.5.1 二分之一波长同轴线谐振腔 8.5.2 四分之一波长同轴线谐振腔 8.5.3 电容加载同轴线谐振腔8.6 微带线谐振器8.6.1 微带线节谐振器 8.6.2 环形微带谐振器 8.6.3 圆形微带谐振器8.7 介质谐振器和单晶铁氧体 (YIG) 谐振器8.7.1 介质谐振器 8.7.2 单晶铁氧体谐振器8.8 开放式光学谐振腔8.8.1 法布里 — 佩罗腔 8.8.2 共轴球面腔 8.8.3 开放式光学谐振腔的模式第 9 章 微波电真空器件概论 9.1 微波电真空器件的发展9.1.1 普通电子管向微波波段发展的限制 9.1.2 微波电子管发展概况9.2 微波管的主要参量9.2.1 增益 9.2.2 带宽 9.2.3 功率 9.2.4 效率9.3 微波真空器件中的电子注9.3.1 微波真空器件的基本构造 9.3.2 电子枪 9.3.3 聚焦系统 9.3.4 收集极9.4 感应电流及电子流与场的能量交换9.4.1 感应电流 9.4.2 电子流与场的能量交换9.5 输能窗9.5.1 窗片材料 9.5.2 同轴窗 9.5.3 波导窗 9.5.4 盒形窗 9.5.5 其它类型输能窗第 10 章 微波电真空器件的高频结构 10.1 概述 10.2 重入式谐振腔10.2.1 实心间隙重入式谐振腔 10.2.2 空心间隙双重入式谐振腔 10.2.3 圆锥形重入式谐振腔10.3 多腔谐振系统10.3.1 振荡模式 10.3.2 高频场结构 10.3.3 谐振频率10.4 开放式波导谐振腔10.4.1 缓变截面开放腔的一般理论 10.4.2 缓变截面谐振腔的计算10.5 慢波系统的一般特性10.5.1 构成慢波系统的条件 10.5.2 慢波系统的基本参量 10.5.3 周期性结构慢波线10.6 螺旋线及其变形慢波系统10.6.1 螺旋线慢波结构的基本工作原理 10.6.2 螺旋线的螺旋导电面模型 — 均匀系统分析 10.6.3 螺旋线的螺旋带模型 — 周期系统分析 10.6.4 变态螺旋线10.7 耦合腔慢波系统10.7.1 周期加载慢波结构的基本工作原理 10.7.2 交错排列耦合孔耦合腔慢波系统的等效电路分析 10.7.3 其他耦合腔结构慢波系统10.8 其他慢波系统10.8.1 圆盘加载波导 10.8.2 全金属慢波结构 10.8.3 带状电子注慢波系统第 11 章 线形注微波管 11.1 速调管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11.1.1 速调管的基本结构与动态控制原理 11.1.2 电子注的速度调制 11.1.3 电子注的漂移群聚 11.1.4 电子注的能量转换11.2 速调管放大器和振荡器11.2.1 双腔速调管 11.2.2 多腔速调管 11.2.3 反射速调管11.3 行波管的工作原理11.3.1 行波管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11.3.2 耦合腔行波管 11.3.3 行波管的分类 11.3.4 行波管与多腔速调管工作原理的不同特点11.4 行波管的参数与工作特性11.4.1 行波管的输出参量 11.4.2 行波管的输入 — 输出幅值特性 11.4.3 行波管的自激振荡 11.4.4 提高行波管效率的方法11.5 返波管11.5.1 返波管的慢波系统 11.5.2 返波管的工作原理 11.5.3 返波管的工作特点第 12 章 正交场微波管 12.1 概述 12.2 静态磁控管的基本特性12.2.1 磁控管的基本结构 12.2.2 静态磁控管中的电子运动12.3 磁控管中电子与高频场的相互作用12.3.1 电子与行波的同步,空间谐波 12.3.2 磁控管中的相位聚焦和电子挑选 12.3.3 电子与高频场的能量交换12.4 磁控管的自激振荡
展开全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