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的西北角

包邮中国的西北角

1星价 ¥114.8 (5.8折)
2星价¥114.8 定价¥19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200189728
  • 装帧:精装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暂无
  • 出版时间:2025-04-01
  • 条形码:9787200189728 ; 978-7-200-18972-8

本书特色

·本书*大特色是范长江次子范东升教授对本书所收录的经典文章详加考证与勘注,纠正了以往各版本中的差错数百处,为读者提供了迄今为止*为完整、可靠和准确的版本。
·范东升教授为本书添加了一千余条注释,为当今读者理解书中内容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范东升教授制作了范长江西北考察行程一览表,详细列出各旅行阶段的时间、地点、路线、作品等,可使读者对长江先生的行程信息一览无余。
·为了便于读者理解书中内容,范东升教授在原版书旧图基础上,考证地理资料,重新绘制四十余幅地图,对原图中的一些差错也给予了纠正。本书中的新资料十分丰富,可为读者提供很大的便利。

内容简介

《中国的西北角》和《塞上行》是我国新闻界公认的经典作品。为帮助读者正确地理解这两部书的内容,以及客观地认识范长江的新闻生涯,范东升教授经过勘校注释和补充文章,重新出版《中国的西北角》和《塞上行》的勘注增补本,这在国内尚属首次。在此勘注增补本中,除了人们所熟悉的《中国的西北角》和《塞上行》两部书之外,为了反映范长江的同期作品的全貌,还收入了范长江撰写的 “红军与长征”系列文章和其他未收入两书的《伟大的青海是中华民族的一个支撑点》等西北地区评论及绥远抗战述评等。其中“红军与长征”系列文章是范长江于1935年9月至12月期间,恰在红军长征处于命运攸关的时刻写成的。范长江在这个时间段内,根据亲身实地考察,对红军长征的过程、态势、前途及其重大意义做出了独到、透彻的观察分析和预测。这些文章也是对两书内容的不可缺少的补充。

目录

**部分 中国的西北角一、成都出发之前 3二、成都江油间 7三、“苏先生”和“古江油” 11四、平武谷地中 16五、过大雪山 21六、松潘与汉藏关系 28七、金矿饿莩与藏人社会 32八、白水江上源 37九、野猪关和茶冈岭 41十、岷河沿岸 46十一、洮河上游 50十二、杨土司与西道堂 55十三、行纯藏人区域中 59**部分 中国的西北角 **篇 成兰纪行 3一、成都出发之前 3二、成都江油间 7三、“苏先生”和“古江油” 11四、平武谷地中 16五、过大雪山 21六、松潘与汉藏关系 28七、金矿饿莩与藏人社会 32八、白水江上源 37九、野猪关和茶冈岭 41十、岷河沿岸 46十一、洮河上游 50十二、杨土司与西道堂 55十三、行纯藏人区域中 59十四、大夏河回藏两要地 64第二篇 陕甘形势片断 69一、长安剪影 69二、兰州印象 71三、对于西兰公路之观感 74四、陕北甘东边境上 79五、渭水上游 85第三篇 祁连山南的旅行 92一、兰州永登间 92二、庄浪河至大通河 95三、到了西宁 98四、马步芳的政治作业(上) 101五、马步芳的政治作业(下) 104六、动荡中的青海 107七、班禅在塔尔寺 110八、回教过年 113九、西宁至新城 116十、过大板山 120十一、浩亹河上游 123十二、祁连山中 126十三、走出祁连山 129第四篇 祁连山北的旅行 134一、“金”张掖的破产 134二、张掖的破产,是人懒的过? 137三、弱水南岸的风光(上) 140四、弱水南岸的风光(中) 144五、弱水南岸的风光(下) 147六、策马望酒泉 151七、酒泉走向地狱中 155八、嘉峪关头 158九、玉门安西间 162十、塞外桃源的敦煌 166十一、敦煌返张掖 170十二、到古意盎然的凉州 174十三、武威现状不乐观 178第五篇 贺兰山的四边 183一、再会吧!兰州! 183二、过大峡 186三、红山峡和黑山峡 189四、路过中卫 192五、宁夏地理特性 195六、西夏给我们留下的历史教训 197七、宁夏民生的痛苦 201八、宁夏的纸币鸦片与宗教 204九、宁夏赴青铜峡 207十、漂羊皮筏到金积 210十一、灵武城中忆当年 213十二、河工与屯垦 216十三、踏破了贺兰山缺 219十四、满洲人的治蒙政策 223十五、平罗南北 226十六、石嘴山外 229十七、磴口和宁阿之争 231十八、三圣宫天主堂 234十九、临河五原至包头 237第二部分 红军与长征**篇 岷山南北“剿匪”军事之现势 243一、争夺四川一幕之揭晓 243二、岷山南北之军事地理 245三、朱毛徐今后之动向 247第二篇 徐海东果为萧克第二乎? 250一、朱毛徐向前目前之困斗 250二、徐海东行动路线的研究 253三、今后军事的推移 257第三篇 红军之分裂 259第四篇 毛泽东过甘入陕之经过 262第五篇 从瑞金到陕边——一个流浪青年的自述 264一、瑞金至懋功 264二、懋功至陕边 267第六篇 陕北共魁——刘子丹的生平 271第七篇 松潘战争之前后 273一、再论红军之北上与分裂 273二、政府军之布置与错误 276三、松潘战争的结果 280第三部分 塞上行**篇 短文选 283一、从嘉峪关说到山海关——北戴河海滨的夜话 283二、百灵庙战役之经过及其教训 290三、陕变后之绥远 294四、动荡中之西北大局 299五、边疆政策应有之新途径 304第二篇 行纪 308** 忆西蒙 308第二 百灵庙战后行 390第三 沉静了的绥边 411第四 西北近影 431第五 太行山外 466第六 陕北之行 479第四部分 西北时评外篇**篇 伟大的青海是中华民族的一个支撑点 499第二篇 弱水三千之“河西” 511第三篇 西北当前几种急务 525第四篇 绥东战役中五个民族英雄 532第五篇 绥战的检讨 534附录从《中国的西北角》到《塞上行》 543范长江西北考察行程一览表(1935年7月—1937年3月) 552范长江生平大事记 564各界人士评范长江及其新闻作品 573《中国的西北角》《塞上行》版本学研究初探——从《动荡中之西北大局》谈起 578范长江西北考察通讯中的政治性用语疑点辨析——以《成兰纪行》和《红军与长征》系列报道为例 596编后记 615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范长江(1909—1970) 原名范希天,四川内江人。20世纪30年代杰出的新闻记者,新中国新闻事业主要创建者之一,在我国新闻界以及在政界、军界享有极高声誉。中国记协于1990年设立以本书作者名字命名的“范长江新闻奖”,为中国中青年优秀记者*高荣誉。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1935—1937年以天津《大公报》记者身份前往大西北地区考察采访,发表了一系列轰动全国的旅行通讯,率先独家报道了红军长征、绥远抗战、西安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也是**个访问延安红区和毛泽东主席的中国新闻记者。这些报道后收入《中国的西北角》和《塞上行》两部书。1937年11月8日发起成立“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协会”,后经国务院批准,11月8日定为中国记者节。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新华社总编辑、解放日报社社长、人民日报社社长、新闻总署副署长、国家科委副主任等职。1970年逝世。1991年中国记协设立“范长江新闻奖”,后与“韬奋新闻奖”合并为“长江韬奋奖”,是我国新闻界*高层次的新闻奖。编者范长江(1909—1970) 原名范希天,四川内江人。20世纪30年代杰出的新闻记者,新中国新闻事业主要创建者之一,在我国新闻界以及在政界、军界享有极高声誉。中国记协于1990年设立以本书作者名字命名的“范长江新闻奖”,为中国中青年优秀记者*高荣誉。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1935—1937年以天津《大公报》记者身份前往大西北地区考察采访,发表了一系列轰动全国的旅行通讯,率先独家报道了红军长征、绥远抗战、西安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也是**个访问延安红区和毛泽东主席的中国新闻记者。这些报道后收入《中国的西北角》和《塞上行》两部书。1937年11月8日发起成立“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协会”,后经国务院批准,11月8日定为中国记者节。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新华社总编辑、解放日报社社长、人民日报社社长、新闻总署副署长、国家科委副主任等职。1970年逝世。1991年中国记协设立“范长江新闻奖”,后与“韬奋新闻奖”合并为“长江韬奋奖”,是我国新闻界*高层次的新闻奖。编者范东升 1951年生,四川内江人,范长江先生次子。1982年在北京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获学士学位。1984年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获硕士学位。中国新闻社记者、高级编辑。历任中宣部新闻局副处长、中国新闻社专稿部主任、《华声》月刊社长兼总编辑、香港亚洲文化公司副总经理、美国《侨报》社长兼编委会主任。2006年3月起历任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院长,教授。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