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305283154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188
  • 出版时间:2025-01-01
  • 条形码:9787305283154 ; 978-7-305-28315-4

本书特色

编辑推荐 ☆☆本书是列斐伏尔“城市七书”之一,是其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方法研究城市问题的重要著作,也是西方马克思主义重要代表人物写作的、系统解读马克思恩格斯经典著作中城市哲学思想的唯一一本专著,是以城市问题和城市视角重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先驱性作品,首开都市马克思主义研究和城市空间理论之先河,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本书校译者刘怀玉为国内列斐伏尔研究专家,译有列斐伏尔重要代表作《空间的生产》,其为本书所作的中译本序言为读者了解列斐伏尔的总体思想、进入并理解本书内容提供了简明生动、提纲挈领式的导读。☆☆ ☆☆当今世界,全球化和城市化正在加速发展,城市化作为资本主义全球化的重要内容,带来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新冲突,既是社会治理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也是与我们每一个人息息相关的重要时代问题。本书通过整理和思考马克思主义的城市思想,揭示了当代资本主义城市化发展的新特点、新现象、新趋势,尤其是城乡分离的起源和社会结果,对于我们构建有中国特色的都市社会学提供了重要理论借鉴。☆☆ 金句 ☆马克思主义对城市的研究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把城市同特定的社会历史阶段相联系,二是从空间辩证法角度来理解城市。《马克思主义思想与城市》既有城市历史性的视野,也有城市空间性的理解。 ☆因此,城市确实包含着“生产”一词的两重含义。城市本身是一件作品,它也是各种各样的作品的生产场所,是生产的意义之所在:需要和享受。 ☆都市化延伸到乡村,却是以一种退化了的或正在退化的形式。不是城市吸收和重新吸收乡村,也不是超越了它们之间的对立,我们看到的是一种相互的退化:城市在郊区中爆发,乡村正在解体;一种不确定的都市组织在整个国家中不断增殖。

内容简介

《马克思主义思想与城市》是法国思想家列斐伏尔研究城市问题的一系列著作中的一部,也是与马克思主义思想联系*紧密的一部。列斐伏尔深入研究了马克思和恩格斯著作中关于城市问题的重要论述,其关注的焦点是“在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框架下的城市以及随之而来的都市总问题式”。这本书不仅是一本经典文献导读著作,而且揭示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视野中当代资本主义城市化发展的新特点、新现象、新趋势,被认为是马克思主义地理学的先驱性著作。

作者简介

关于译者 郑劲超 南京大学哲学博士,法国巴黎第八大学访问学者,中山大学哲学系博士后,现为中共中山市委党校(市行政学院、市社会主义学院)哲学和文化教研部教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文化研究,参与翻译列斐伏尔《都市革命》一书。 刘怀玉 南京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马克思恩格斯哲学思想研究分会暨马克思恩格斯文本文献研究分会副会长,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城市哲学研究分会副会长。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与西方马克思主义政治社会理论方向教学研究工作,长期从事列斐伏尔思想研究,有多部专著译著出版。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