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利经济学

包邮福利经济学

1星价 ¥60.8 (6.9折)
2星价¥60.8 定价¥8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229190149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748
  • 出版时间:2025-01-01
  • 条形码:9787229190149 ; 978-7-229-19014-9

本书特色

阿瑟·塞西尔·庇古,英国著名经济学家,福利经济学的创立人,剑桥学派著名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的学生,30岁即荣任剑桥大学政治经济学首席教授。其经典著作《福利经济学》(1920年首次出版)不仅是福利经济学领域的奠基之作,而且历经一个世纪仍经久不衰,深刻影响了数代经济学人,对后续的经济学理论与政策制定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福利经济学》一书中,庇古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概念——“外部性”。他指出,有些经济活动会对没有直接参与这些活动的人产生影响,但这种影响并不会体现在商品或服务的价格上。例如,一家工厂排放污染物会影响到附近居民的生活质量,但居民并没有因为受到污染而从工厂那里得到补偿。为了纠正这种情况,庇古建议政府通过向造成负面影响的企业征税(如对污染企业征税),或者给带来正面影响的行为提供补贴(如对环保项目给予支持),来使市场运作更加公平和高效。他进一步发展了边际分析的概念,用以评估资源分配的社会效率,强调当边际私人成本等于边际社会成本且边际私人收益等于边际社会收益时,资源配置达到*优状态。此外,他还深入探讨了公共物品的特性及其对市场机制的影响,以及收入再分配如何能够增加社会整体福利。这些理论为政府干预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特别是在环境保护、税收制度和社会保障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 尽管随着时间的推移,庇古的一些具体观点受到了挑战和修正,但他所构建的基本框架及其提出的问题依然对现代经济学有着持久的影响,包括法律经济学、环境经济学及公共选择理论等跨学科领域。通过这些贡献,庇古不仅促进了福利经济学的发展,还激发了后来诸如罗尔斯的社会正义理论和阿玛蒂亚·森的能力方法等重要理论创新。 《福利经济学》不仅是经济学专业学生和研究者的宝贵资源,也是政府官员、政策制定者以及所有关心社会公平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人士不可或缺的读物。通过这本书,读者能够深入了解如何在市场经济体系中平衡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探索提升全社会福利的有效方法。庇古以其深刻的洞察力和严谨的分析,揭示了经济活动背后隐藏的社会价值,为希望理解并改善现代社会经济状况的每个人提供了宝贵的见解。这是一本对任何致力于构建更加公正和繁荣社会的人来说都极为重要的书籍。

内容简介

内容简介: 《福利经济学》以杰里米·边沁的功利主义哲学为思想基础,全书共分为四编,旨在解决两个核心问题:一是定义什么是经济福利,二是探讨影响经济福利的重要因素。每一编都围绕这两个核心问题展开深入分析。 **编:福利与经济福利。在这一部分,庇古对“经济福利”进行了清晰的定义,并设定了研究的框架。他明确界定了经济福利的概念及其范围,为后续讨论奠定了理论基础。通过这一编,读者能够理解经济福利不仅仅是个人财富的增加,还包括社会整体福祉的提升。 第二编:国民所得的大小及资源在不同用途中的分配。本编分析了自利原则在自由市场中的运作,评估了这种原则在多大程度上能够以*有利于国民所得的形式促进资源的有效分配。同时,他还考察了国家干预的可能性和必要性,讨论了政府如何通过政策调整来改进市场的“自然”趋势,从而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整体福利水平。 第三编:国民所得与劳动力。这一编将国民所得的大小与劳动力市场的运作结构联系起来,深入研究劳动与国民所得之间的关系。庇古探讨了劳资关系、工作时间、计件工资制、劳动力配置以及失业等关键问题。通过对这些具体问题的分析,他揭示了劳动力市场的运行机制对国民所得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改善劳动条件和就业状况来促进经济福利的增长。 第四编:国民所得的分配情况。*后一编集中研究国民所得的分配问题,特别是国民所得的变化与分配给穷人的绝对份额之间的关系。庇古关注的是如何通过收入再分配来提高社会的整体福利。他探讨了贫富差距、税收政策和社会保障制度等议题,提出了通过有效的政策手段来减少不平等,确保经济增长惠及所有社会成员的观点。 通过这四编内容,《福利经济学》不仅提供了对经济福利全面而深刻的理论分析,也为理解和应对现实中的经济问题提供了宝贵的指导。这本书不仅是经济学专业学生的必读书目,也是政策制定者和关心社会公平与经济发展人士的重要参考。

目录

译者序 / 1第三版(1928年)序言 / 5第四版(1932年)说明 / 7 **编 福利与国民所得 **章 福利与经济福利 3第二章 欲望与满意感 21第三章 国民所得 29第四章 保持资本不变的意义 39第五章 国民所得大小的变化 45第六章 对国民所得变化的衡量 50第七章 经济福利与国民所得大小的变化 73第八章 经济福利与国民所得分配的变化 77译者序 / 1 第三版(1928年)序言 / 5 第四版(1932年)说明 / 7 **编 福利与国民所得 **章 福利与经济福利 3 第二章 欲望与满意感 21 第三章 国民所得 29 第四章 保持资本不变的意义 39 第五章 国民所得大小的变化 45 第六章 对国民所得变化的衡量 50 第七章 经济福利与国民所得大小的变化 73 第八章 经济福利与国民所得分配的变化 77 第九章 对人口数量产生的影响 86 第十章 国民所得与人口素质 92 第十一章 应遵循的讨论方法 105 第二编 国民所得的大小及资源在不同用途中的分配 **章 导论 109 第二章 边际社会与边际私人净产量的定义 112 第三章 边际社会净产量的价值与国民所得的大小 117 第四章 收益率与边际私人净产量的价值 123 第五章 消除资源移动障碍所产生的影响 125 第六章 信息了解不全面造成的收益均等化障碍 129 第七章 交易单位的不完全可分性对收益均等的阻碍 137 第八章 不同行业和地方需求的相对变化 第九章 边际社会净产量与边际私人净产量之间的差异 149 第十章 关于产业形态的边际私人与社会净产量 177 第十一章 递增与递减的供给价格 185 第十二章 国家对竞争性价格的管制 198 第十三章 国家对供给的管制 210 第十四章 垄断的条件 216 第十五章 垄断竞争 229 第十六章 单纯垄断 232 第十七章 歧视性垄断 237 第十八章 铁路运费的特殊问题 250 第十九章 购买者协会 274 第二十章 政府干预 283 第二十一章 垄断的公共管制 289 第二十二章 行业的公营 326 第三编 国民所得与劳动力 **章 劳资和谐 353 第二章 劳资纠纷的分类 356 第三章 调解与仲裁的自愿协议 361 第四章 调解 373 第五章 强制性干预 378 第六章 分析地看劳资和谐 388 第七章 劳动时间 398 第八章 行业支付薪酬的方法 408 第九章 不同职业和地区的劳动分配 422 第十章 职业介绍所 442 第十一章 失业与缩短工时 448 第十二章 对提高工资进行干预的可行性 459 第十三章 雇用劳工的方法 467 第十四章 在工资不公平的地区与职业中为提高工资进行的干预 475 第十五章 特定行业内的公平工资 494 第十六章 作为可变关系的公平 507 第十七章 在工资已经公平的地区和职业为提高工资所进行的干预 513 第十八章 工资率与生产能力 525 第十九章 全国*低计时工资 530 第二十章 特定行业的固定工资率和浮动工资率 536 第四编 国民所得的分配情况 **章 不协调的一般问题 559 第二章 帕累托法则 560 第三章 资本和劳动的供给 568 第四章 发明与改进 580 第五章 工资的管制 588 第六章 配给供应 599 第七章 对工资的补贴 604 第八章 从相对富人到相对穷人的直接转移 609 第九章 从相对富人那里转移的预期对国民所得的影响 614 第十章 向穷人转移的预期对国民所得的影响 624 第十一章 对穷人购买物品的补贴 639 第十二章 从富人向穷人转移的事实对国民所得的影响 643 第十三章 国家实际收入的*低标准 657 附 录 附录Ⅰ 承担不确定性是一种生产要素 / 669 附录Ⅱ 需求弹性的测量 / 680 附录Ⅲ 对某些竞争和垄断问题的图解与数学分析 / 686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阿瑟·塞西尔·庇古( 1877—1959年) ,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剑桥学派著名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的学生,被视为剑桥学派*正统的代表性人物之一。庇古长期担任剑桥大学经济学系教授。他的作品涵盖了经济学的众多领域,特别是在福利经济学方面贡献卓著,因此他也被称为“福利经济学之父”。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