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条金融之路

包邮第三条金融之路

1星价 ¥89.6 (7.0折)
2星价¥89.6 定价¥12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1768077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暂无
  • 出版时间:2025-01-01
  • 条形码:9787521768077 ; 978-7-5217-6807-7

本书特色

1.探究400年德国金融演进路径,助力中国金融创新。
本书主要介绍了400年来德国金融发展的独特路径,揭示了其“第三条金融之路”的显著特征:市场与监管的紧密互动、公私利益的协调以及竞争与合作的有机结合。通过对比法兰克福与伦敦交易所的不同演进路径,本书不仅为读者呈现了一个立体的法兰克福交易所形象,还为中国金融市场探索特色发展路径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2.德国金融产品与金融机构演变的全景呈现。
本书全面且细致地梳理了从汇票到债券、股票、衍生品等金融产品在德国的发展历程,如汇票交易规则的确立、债券市场的迅速崛起、铁路股票的发行等。同时,作者深入阐述了私人银行、股份制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演变过程,反映了德国金融体系的多元化和动态特征。
3.金融中心交替及其影响因素的深度解读。
本书记录了法兰克福作为金融中心的兴衰沉浮及其与柏林金融中心地位的交替过程。通过探讨德国从集市到交易所、债券市场发展、战后复兴等多个关键阶段,书中揭示了政治因素、地理优势、技术革新、竞争环境和监管互动等环境因素对交易所演化的深远影响,为研究金融中心演变提供了详实案例。
4.张军、朱宁、刘文财、沙石、朱镜宇、鲁迪格·冯·罗森等国内外金融领域专家鼎力推荐。

内容简介

· 19世纪末,金融落后的德国为什么能频繁逆袭,打败传统上金融发达的伦敦?德国金融体系特殊在哪里,又强在何处? · 德国交易所与英美模式的演进路径存在哪些区别?为什么两者走上了不同的演进之路? · 法兰克福作为一个内陆“小镇”,为什么在经历了发展、繁荣和相对衰退后,仍能重新崛起成为全球金融中心? 以上问题的关键与德国实行的“第三条金融之路”密不可分。这条道路区别于英美自由金融模式和计划金融体系,是一条市场与监管紧密互动的金融创新之路,一条兼顾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的协调发展之路,一条既有竞争也存在合作的金融机构演变之路。 这本书勾勒出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德国金融发展史,并通过详实的历史资料展现了法兰克福交易所在不同时期的的显著特点。书中回顾了多个重要的金融事件,全面呈现了德国金融机构与金融监管体制的变迁。作者凭借其对德国金融交易市场的亲身体验与深刻见解,不仅有利于我们从历史视角更好地观察德国经济,同时也为建设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提供了借鉴。

目录

引  言 德意志版本的金融博弈故事 VII(16 世纪末至18世纪中叶)集市的起源和发展    005 集市孕育早期的金融交易    012 法兰克福集市持续发展的原因    023 法兰克福交易所的诞生    029 德意志地区其他交易所的诞生    039 **部交易所规则    052 官方汇票价格表    058 交易所管理机构的演变    066商人银行的诞生    072 交易所的起源——布鲁日    082 世界性的交易所——安特卫普交易所    085 阿姆斯特丹股票交易所    094引  言 德意志版本的金融博弈故事 VII **部分 从集市到交易所 (16 世纪末至18世纪中叶) **章  法兰克福交易所的诞生    003 集市的起源和发展    005 集市孕育早期的金融交易    012 法兰克福集市持续发展的原因    023 法兰克福交易所的诞生    029 德意志地区其他交易所的诞生    039 第二章  汇票、交易所和商人银行    051 **部交易所规则    052 官方汇票价格表    058 交易所管理机构的演变    066商人银行的诞生    072 第三章  从布鲁日、安特卫普、阿姆斯特丹到伦敦    081 交易所的起源——布鲁日    082 世界性的交易所——安特卫普交易所    085 阿姆斯特丹股票交易所    094 英国交易所的起源    106 第二部分 从法兰克福到柏林(18 世纪下半叶至 1914 年) 第四章  债券和私人银行的兴起    115 债券被引入法兰克福    116 真正的证券交易所    125 私人银行的兴起    133 领先的德意志金融中心    150 第五章  公法特性的法兰克福交易所    160 新的交易所运营商    161交易所的新规则、新制度    165 经纪人的博弈    173 交易所官方价格表    184 不同的演进之路    193 第六章  从库克票、特许股份公司到铁路股票    201 德意志地区的早期股票    202 铁路股票的兴起    214 柏林的铁路股票投机狂潮    221 德意志的后发优势    229 第七章  从私人银行到股份制银行    237 私人银行的多样性    238 股份制银行的产生    243 法兰克福银行的诞生    254 股份制银行成立潮    268 德意志银行体系的独特之处    281 第八章  国家统一后的牛市和熊市    288 大牛市来临    288德意志版本的投机狂潮    297 影响深远的股灾    306 资本大讨论    311 第九章  衍生品和《交易所法》    317 柏林的金融衍生品市场    318 编制《交易所法》的背景    329 《交易所法》的主要内容    336 对德国金融的影响    342 第三部分 从欧洲到全球(1914 年至今) 第十章  战争与交易所    353 战争前后的交易所    354 超级通货膨胀下的牛熊市    360 国家管制政策下的交易所    367 战后重建资本市场    373 第十一章  交易所国际接轨    385 大众股票引起的改革    386 德国特色的交易所改革    394 落后的股票市场    404 金融期权市场的试验    414 第十二章  百年不遇的挑战    424 交易所竞争时代来临    425 欧洲衍生品创新拉开序幕    433 德国应对挑战的策略    439 第十三章  德国版本的金融大爆炸    446 衍生品交易所的设想    448 跃进金融新时代    456 德国特色的交易所公司制改革    466 全球**个交易所集团    476 第十四章  欧洲金融定价权之争    491 金融期货版的《三国演义》    492国债期货流动性之争    498 电子化交易的胜利    508 金融定价权之争    520 第十五章  全球并购和竞争时代    535 开启交易所跨境并购    536 进军美国金融期货市场    542 欧美形成五大交易所集团    552 第十六章  金融演进的逻辑    566 交易所演进的 4 个阶段    568 金融机构的演进    588 金融监管的演进    599 第三条金融之路    609 参考文献 621 后  记 633
展开全部

相关资料

40年前,路德维希·艾哈德的著作《来自竞争的繁荣》风靡中国,让我们看到奥本海默—艾哈德的社会市场经济模式如何让德国的经济体制成功地走出了著名的“第三条道路”。但作者的这本书更令人信服地告诉我们,这个介于英美自由市场模式和苏联计划经济控制模式之间的第三模式早就贯穿于400年来德国金融制度演进的历史事件中了。这本书令人大开眼界,特别值得向关心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读者大力推荐。张军 经济学家,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 作者通过回顾德意志交易所400年演进史,剖析了德国不同于英美自由金融模式和计划经济下的管制金融模式的“第三条金融之路”的发展历程。对于理解全球金融体系、金融系统顶层设计和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这本书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值得一读!朱宁 经济学家,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副院长

作者简介

朱钧钧,复旦大学经济学博士,长期从事金融产品研发和金融市场建设。2016年,赴德国法兰克福参加中欧国际交易所工作,建设中相关的离岸金融市场;2018年,推动一家中国A股上市公司在法兰克福发行和上市股票(D股);2019年,担任中欧国际交易所产品开发负责人,继续在法兰克福推出中国相关的债券、交易所交易产品等。目前,持续推动中国相关的离岸金融衍生品研发,促进中欧资本市场互联互通。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