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21768077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暂无
- 出版时间:2025-01-01
- 条形码:9787521768077 ; 978-7-5217-6807-7
本书特色
1.探究400年德国金融演进路径,助力中国金融创新。
本书主要介绍了400年来德国金融发展的独特路径,揭示了其“第三条金融之路”的显著特征:市场与监管的紧密互动、公私利益的协调以及竞争与合作的有机结合。通过对比法兰克福与伦敦交易所的不同演进路径,本书不仅为读者呈现了一个立体的法兰克福交易所形象,还为中国金融市场探索特色发展路径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2.德国金融产品与金融机构演变的全景呈现。
本书全面且细致地梳理了从汇票到债券、股票、衍生品等金融产品在德国的发展历程,如汇票交易规则的确立、债券市场的迅速崛起、铁路股票的发行等。同时,作者深入阐述了私人银行、股份制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演变过程,反映了德国金融体系的多元化和动态特征。
3.金融中心交替及其影响因素的深度解读。
本书记录了法兰克福作为金融中心的兴衰沉浮及其与柏林金融中心地位的交替过程。通过探讨德国从集市到交易所、债券市场发展、战后复兴等多个关键阶段,书中揭示了政治因素、地理优势、技术革新、竞争环境和监管互动等环境因素对交易所演化的深远影响,为研究金融中心演变提供了详实案例。
4.张军、朱宁、刘文财、沙石、朱镜宇、鲁迪格·冯·罗森等国内外金融领域专家鼎力推荐。
内容简介
· 19世纪末,金融落后的德国为什么能频繁逆袭,打败传统上金融发达的伦敦?德国金融体系特殊在哪里,又强在何处? · 德国交易所与英美模式的演进路径存在哪些区别?为什么两者走上了不同的演进之路? · 法兰克福作为一个内陆“小镇”,为什么在经历了发展、繁荣和相对衰退后,仍能重新崛起成为全球金融中心? 以上问题的关键与德国实行的“第三条金融之路”密不可分。这条道路区别于英美自由金融模式和计划金融体系,是一条市场与监管紧密互动的金融创新之路,一条兼顾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的协调发展之路,一条既有竞争也存在合作的金融机构演变之路。 这本书勾勒出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德国金融发展史,并通过详实的历史资料展现了法兰克福交易所在不同时期的的显著特点。书中回顾了多个重要的金融事件,全面呈现了德国金融机构与金融监管体制的变迁。作者凭借其对德国金融交易市场的亲身体验与深刻见解,不仅有利于我们从历史视角更好地观察德国经济,同时也为建设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提供了借鉴。
目录
相关资料
40年前,路德维希·艾哈德的著作《来自竞争的繁荣》风靡中国,让我们看到奥本海默—艾哈德的社会市场经济模式如何让德国的经济体制成功地走出了著名的“第三条道路”。但作者的这本书更令人信服地告诉我们,这个介于英美自由市场模式和苏联计划经济控制模式之间的第三模式早就贯穿于400年来德国金融制度演进的历史事件中了。这本书令人大开眼界,特别值得向关心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读者大力推荐。张军 经济学家,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 作者通过回顾德意志交易所400年演进史,剖析了德国不同于英美自由金融模式和计划经济下的管制金融模式的“第三条金融之路”的发展历程。对于理解全球金融体系、金融系统顶层设计和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这本书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值得一读!朱宁 经济学家,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副院长
作者简介
朱钧钧,复旦大学经济学博士,长期从事金融产品研发和金融市场建设。2016年,赴德国法兰克福参加中欧国际交易所工作,建设中相关的离岸金融市场;2018年,推动一家中国A股上市公司在法兰克福发行和上市股票(D股);2019年,担任中欧国际交易所产品开发负责人,继续在法兰克福推出中国相关的债券、交易所交易产品等。目前,持续推动中国相关的离岸金融衍生品研发,促进中欧资本市场互联互通。
-
曾国藩的经济课
¥24.8¥68.0 -
国富论
¥9.7¥35.0 -
经济学通俗读物:北大经济课(受益一生的经济学智慧)
¥11.6¥35.0 -
经济学通识-第二版
¥21.3¥58.0 -
世界贸易战简史
¥17.9¥52.8 -
资本论
¥30.3¥59.8 -
图解资本论
¥13.0¥46.0 -
文化经济学
¥21.4¥60.0 -
博弈论
¥10.9¥38.0 -
郎咸平说萧条下的希望
¥14.8¥39.0 -
1949-2009-八次危机-中国的真实经验
¥37.9¥55.0 -
金钱心理学:财富、人性和幸福的永恒真相
¥34.6¥56.0 -
账本里的中国
¥15.4¥48.0 -
经济学反思
¥19.0¥56.0 -
思考.快与慢
¥47.9¥69.0 -
资本论
¥18.6¥49.0 -
时势:周期波动下的国家、社会和个人
¥37.6¥59.0 -
理性的非理性:生活中的怪诞行为学/郑毓煌苏丹
¥19.6¥58.0 -
置身事内 : 中国政府与经济发展
¥49.8¥65.0 -
美国经济新观察丛书失去的年代:美国债务危机的起因与漫长复苏
¥18.3¥48.0